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谏太宗十思疏导图

;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

谏太宗十思疏导图Tag内容描述:

1、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
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而要锦衣华车、琼楼玉宇箕子“畏其卒,怖其始” ,从一双象牙筷子身上看到了纣王的欲望难平,为殷商王朝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
果然,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一双小小的象牙筷子何以能够毁掉一个泱泱大国?显然,毁掉殷商王朝的是筷子背后的奢靡享乐。
历史和现实莫不证明,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还是基本道德底线。
奢华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各种贪欲接踵而至,永无尽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当无限膨胀的贪婪欲望遇到了不受节制的恣意权力,结局就是意料中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对个人来说,德为立身之本,俭为养德之道。
勤俭节约可以降低人的物质欲望,减少外物的刺激需求,通过清心寡欲来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
历史上,富甲天下的邓通饿死街头,富可敌国的石。

2、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
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译文: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一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凤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
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
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
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

3、 第六次:熟读,背诵。
,2、说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掌握文言实词词义,文言虚词用法及古今词语用法的对比。
能力训练点: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情,朗读和背诵能力。
培养学生“居安思危”发现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敢于进逆耳之忠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美育渗透点:学会欣赏华丽流畅的语言美,气势美,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诵读、领悟、背诵全文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文言词义理解“居安思危”对当时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二、说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中职学生普遍语文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理解文章以感性材料为主,但他们喜欢独立思考,但对文言文的理解较困难,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加强诵读。
,2、说教法: 自查资料法 反复诵读法 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3、说学法: 诵读法 自查资料法 质疑讨论法,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给同学们讲故事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
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

4、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
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著有类礼20卷,辅 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
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
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
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
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 赤。
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 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
退朝以后, 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 冲冲地说:“总有一天,。

5、谈自己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生活在和平、发展时代的我们很幸福,吃得饱、穿得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采访或走访你的亲戚邻居朋友,搜集他们对当今时代的看法,形成图文资料,下次上课时展示。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理清作者说理的层次结构。
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第二课时,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采访或走访所得的资料和结果,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2.思考:在群臣齐颂太宗皇帝英明神武之际,魏征的反应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其余同学思考:1.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答: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积其德义。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答: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比喻 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反面提出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排比,正面论证,排比, 反面申述,小结第一段,正反对比论证,比喻 论证,喻义,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答: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答:。

6、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作者介绍,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
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
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著有类礼20卷 辅 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
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写作背景,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
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
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
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

7、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
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译文: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一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凤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
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
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
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

8、骨肉为行路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答案C解析骨肉:古今都指有血缘关系的人(父母兄弟子女等)。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自牧:加强自我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圣人的“好生之仁”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D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危:危险答案D解析危:高。
4仿照画线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上两个句式一致,修辞手法一致的句子。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_;_我们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成长。
答案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解析综合考查仿写和综合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注意仿写第二句为比喻的修辞手法。
5读书札记是。

9、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答案D解析骨肉:古今义都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均为形容词,诚实、忠诚。
A项形容词,安定/疑问副词,怎么。
B项动词,追求/动词,请求。
D项动词,轻视、怠慢/副词,忽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简能而任之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D择善而从之答案C解析C项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3)谏太。

10、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_(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答案(1)通“毋”,不要(2)通“震”,震慑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必固其根本古义:_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重要的;本来,从来;从头到尾,始终,全然(多用于否定式);彻底。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_今义:尽情。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_。

11、yn,mi,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_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通“毋”,不要,通“震”,震慑,2.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必固其根本 古义:_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重要的;本来,从来;从头到尾,始终,全然(多用于否定式);彻底。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_ 今义:尽情。
,树根。
,放纵性情,含贬义。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_ 今义:认为。
(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_ 今义:走路。
,以(之)为,把当作。
,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
,3.解释下列加颜色实词的意义,(1)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_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 而今安在哉:_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谏太宗十思疏导图】相关PPT文档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7课《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4专题《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3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1)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2)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导图】相关DOC文档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含答案解析)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分层练习(含答案)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课时作业(含答案)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含答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