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4.4.3 硝酸的氧化性 Word版含解析

    • 资源ID:95247       资源大小:158.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4.4.3 硝酸的氧化性 Word版含解析

    1、第3课时硝酸的氧化性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A组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浓硝酸解析:4HNO3(浓)4NO2+O2+2H2O,A正确;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是NO2和NO,没有单质生成,故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硝酸是氧化性酸,金属与硝酸反应均不产生H2,而生成水,C正确;铁与铝遇冷浓硝酸钝化,故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答案:B2.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硝酸、98%的硫酸、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A.白、红

    2、、白B.红、黑、白C.红、红、红D.白、黑、白答案:D3.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的物质的量最多。答案:C4.导学号98980084取38.4 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 molB.1.6 molC.2.2 molD.2.4 mol解析:可以将硝酸分成体现酸性的硝酸和体现氧化性的硝酸,体现酸性的硝酸可以根据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来,0.6 mol铜反应,生成

    3、硝酸铜0.6 mol,所以体现酸性的硝酸为1.2 mol。根据N守恒,22.4 L气体不论是NO2还是NO,还是两者的混合物,只要是22.4 L(标准状况下),被还原的N的物质的量就是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所以是1 mol。因此反应的硝酸共2.2 mol。也可以应用守恒思想,计算出22.4 L(标准状况)气体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各多少升。根据电子守恒,0.6 mol铜共失去电子1.2 mol,说明硝酸转化成氮的氧化物时得到1.2 mol电子。设NO的物质的量为x,NO2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3x+y=1.2 mol,x+y=1 mol。因此可以求出两种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和体积。答案:C5.下

    4、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溶于浓硝酸C.在铜分别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中,两种酸都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解析: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分解产生的NO2溶解其中,B正确;浓硝酸不具有脱水性,D错误。答案:D6.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比较反应Cu+4HNO3(浓)Cu(N

    5、O3)2+2NO2+2H2O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当Cu的质量相同、HNO3过量时,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消耗的HNO3前者多,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深。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速率比稀硝酸快得多。答案:B7.往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B.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C.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解析:Fe2+和NO3-、SO42-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NO3-在酸性

    6、条件下表现出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SO42-与H+在水溶液中不能结合成浓硫酸,不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颜色基本没变。答案:C8.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做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铁片,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解析: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的酸,它的氧化性主要是由+5价的氮元素表现出来的;王水中浓盐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是31;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钝化,不会产生大

    7、量红棕色气体。答案:A9.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是;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而污染了环境。(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A、C的化学式分别是:A;C。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析:(1)若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C是SO3,D是H2SO4;若大量排放SO2,则会形成酸雨。(2)若C是红棕色气

    8、体,则C为NO2,B为NO,A为N2,D为HNO3,浓硝酸可与Cu反应:4HNO3(浓)+CuCu(NO3)2+2NO2+2H2O。此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1)H2SO4酸雨(2)N2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属于10.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4)若将12.8 g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

    9、质的量是。解析:第(2)题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不断减小,故反应后阶段发生的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第(4)题中,n(NOx)=5.6 L22.4 Lmol-1=0.25 mol,故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消耗n(HNO3)=2n(Cu)+n(NOx)=212.8 g64 gmol-1+0.25 mol=0.65 mol。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溶液逐渐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加入稀硫酸后,H+与原溶液中的NO3-构成强氧化性的环境,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离子方程式3Cu+8H+2N

    10、O3-3Cu2+2NO+4H2O(4)0.65 molB组1.导学号98980085如图表示Cu与HNO3反应的量的关系,问哪一点表示铜与稀硝酸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Cu的量的关系()解析: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只有14被还原,故被还原的HNO3与Cu的关系为:3Cu2HNO3(还原),A正确。答案:A2.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选项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酸性KMnO4溶液CNH3

    11、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CO2稀硝酸CaCO3浓硫酸解析:A项,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生成的NO2,最后收集不到NO2;B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故该装置不可行,另外,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提纯,二者发生反应;C项,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而题给的装置适用于液体干燥剂且收集NH3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答案:D3.14 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9.6 gB.6.4 gC.4.8 gD.3.2 g解析:铜银合金与HNO3反应过程如下:Cu、AgNO2、NOHNO3Cu、Ag与HNO3反应是

    12、氧化还原反应,Cu、Ag失电子,HNO3得电子,生成NO2或NO。由于NO2、NO、O2都被水吸收生成HNO3,即NO2、NO又将电子转移给O2,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相当于Cu、Ag失的电子转移给0.05 mol O2,0.05 mol O2得电子物质的量=0.05 mol4=0.2 mol。设Cu的物质的量为x、Ag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64 gmol-1 x+108 gmol-1 y=14 g2x+y=0.2mol解之得,x=0.05moly=0.1mol所以铜的质量为:m(Cu)=0.05 mol64 gmol-1=3.2 g。答案:D4.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

    13、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 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 N2O4气体(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 gB.8.51 gC.8.26 gD.7.04 g解析:n(NO2)=0.2 mol,n(N2O4)=0.015 mol,由HNO3转变为NO2、N2O4过程中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0.2 mol+0.015 mol2=0.23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知:2n(Cu)+2n(Mg)=0.23 mol,64 gmol-1n(Cu)+24 gmol-1n(Mg)=4.6 g,知n(Mg)=0.069 mol,n(Cu)=0.046 mol,

    14、沉淀总质量为m=0.046 mol98 gmol-1+0.069 mol58 gmol-1=8.51 g。答案:B5.下图甲是学过的验证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再打开弹簧夹,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当气体充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使之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应如何操作?。解析:(1)三装置中发生的都是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2)乙装置有尾气吸收

    15、装置而甲装置没有,所以,乙比甲环保;并且,甲中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不能控制(直到反应完毕为止),而乙装置可通过提拉铜丝来控制铜丝与浓硝酸接触与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3)此问是仿照使密闭容器中NH3与水接触形成喷泉的操作方法而设立的,也可使用原来的方法完成此操作: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焐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答案:(1)Cu+4H+2NO3-Cu2+2NO2+2H2O(2)可以控制反应进行;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3)ca、b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焐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合理答案均可)6.在100 mL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16、 molL-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 molL-1,向其中加入5.76 g铜粉,微热,使其充分反应。(1)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若要使5.76 g铜粉恰好完全溶解,且溶液中只存在一种盐,则原溶液中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解析:(1)由题意计算得:n(NO3-)=0.05 mol,n(H+)=0.08 mol,n(Cu)=0.09 mol,由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判断H+不足,则根据H+的量求算产生的Cu2+的量。生成n(Cu2+)=0.03 mol,c(Cu2+)=0.3 molL-1。(2)3Cu+8H+2NO3-3Cu2+2NO+4H2O0.09 mol0.24 mol0.06 molc(HNO3)=0.6 molL-1c(H2SO4)=0.9 molL-1答案:(1)0.3 molL-1(2)0.6 molL-10.9 molL-1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4.4.3 硝酸的氧化性 Word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