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 资源ID:91086       资源大小:8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2018-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1(6分)下面的文段选自春,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1)请为文段中加点字“和”注音,并用此读音的“和”再组一个词语(或成语)。应和注音: 词语(或成语): (2)能与“吹面不寒杨柳风”构成对偶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杏花雨沾衣欲湿B杏花雨欲湿沾衣

    2、C沾衣欲湿杏花雨D衣欲沾湿杏花雨(3)在文段画线句中,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因为他感受到的春风是温暖而轻柔的。春风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感受: 比喻句: 2(5分)下面的文段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_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1)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文段中加点字“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证件挂失B挂断电话C牵肠挂

    3、肚D月挂柳梢(2)文段中括号处所填汉字应为 (副/幅)。(3)对【甲】【乙】两处画线句朗读加点重音和停顿“|”标注最恰当一项是 A【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B【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C【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D【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3(3分)下面的文段选自再塑生命的人,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 father)、“母亲”( mother)、“妹妹”( 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

    4、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完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_(1)请在下方田字格中描画出文段中加点汉字“世”的第二笔。(2)结合文段语境,填在结尾横线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有比我幸福的孩子吗?B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C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D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二、古诗文阅读(共23分)4(4分)默写。(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5(9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请写出次北固山下中画线诗句的大意。(2)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 (曲牌名 词牌名),“秋思”是题目。能印证题目中“秋”字的景物词语是“ ”(任选一处);最能表现题目中“思”字的一句是“ ”。(3)学习这两首诗歌时,你所参加的古诗兴趣小组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请完成下面两项活动任务。小组另收集了以下诗歌准备进行“思乡”类古诗主题阅读活动,其中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两首诗歌是 和 。(填序号)A静夜思B江雪C泊船瓜舟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E江南逢李龟年小组将两首诗歌

    6、进行了对比,做出了下面表格。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诗歌名称作者朝代作者处境情感分析次北固山下A王湾B唐C旅行D从“残夜”“归雁”来看,全诗笼罩着忧伤和无奈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E马致远F元G出征由“枯藤”“老树”等景物构成了苍凉、落寞的画面,展现出凄苦的思乡之情错误1: (填序号)。错误2: (填序号)。6(10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_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7、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期日中期: 相委而去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下列对“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填序号)【甲】(朋友)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家,离开后朋友才到。【乙】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丙】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4)下列词语放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君B令君C贤侄D高朋(5)读完这篇文章,你能联想到论语中的哪一句话?请简要说明理由。联想到论语中“ ”理由: 。三

    8、、名著阅读(共8分)7(4分)名著阅读。 1926年, (作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来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往事,还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有作者喜爱的,如 (人物名);还有作者憎恶的,如 (人物名)。8(4分)从朝花夕拾中,你读出了什么?请用一个词语进行概括,并至少结合其中的三篇作品内容进行说明。请依此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朝花夕拾学习任务单:词语: ;说明: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9(15分)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_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

    9、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_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甲】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

    10、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

    11、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乙】好好儿活(1)请补全下面的文字内容,完成对文章大意的复述。 我因双腿瘫痰而日渐失去生活的勇气。母亲虽然也身患重病,但 ,均未实现。母亲病逝后,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终于 。(2)文中许多描写母亲动作的词语都透露着伟大的母爱,请任选

    12、一处进行简要分析。动词: (写出哪一句中哪一个词)。分析: 。(3)在朗读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好好儿活”时,应该读出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甲】句读出人物 的思想情感。理由: 。【乙】句读出人物 的思想情感。理由: 。(4)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以母亲的口吻补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60100字)五、作文(共40分)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10(40分)题目: 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哪些声音曾经像清泉一般流过你的心田?它或许是欢快起伏的虫叫,或许是清脆悦耳的鸟鸣,或许是绕梁三日的演奏,或许是空灵低回的钟声或许是声嘶力竭的呐喊,或许是语重心长的叮咛给你

    13、以力量、以信心、以勇气、以启迪 请以“最美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11题目:请以“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018-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运用(共14分)1(6分)下面的文段选自春,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

    14、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1)请为文段中加点字“和”注音,并用此读音的“和”再组一个词语(或成语)。应和注音:h词语(或成语):一唱百和(2)能与“吹面不寒杨柳风”构成对偶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A杏花雨沾衣欲湿B杏花雨欲湿沾衣C沾衣欲湿杏花雨D衣欲沾湿杏花雨(3)在文段画线句中,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因为他感受到的春风是温暖而轻柔的。春风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感受:春风温暖,温柔。比喻句:春风像恋人的目光,温柔地划过你的脸颊。【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与组词

    15、,文中的“应和”表示一唱一和的意思,所以“和”读作h,组词如:一唱百和,曲高和寡等。(2)本题考查对偶句的选择。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内容相反或相近。“吹面”为动词,对“沾衣”;“杨柳风”为名词,对“杏花雨”,“不寒”对“欲湿”。故选:C。(3)本题考查比喻句的仿写。根据文段中的比喻,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自己对春风的感受即可。【解答】答案:(1)(2)C(3)感受:春风拂面,无比的温柔。示例:春风像恋人的目光,温柔地划过你的脸颊。(答案不唯一)【点评】综合读写题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考查学生语文的理解分析及运用的能力,平时要多积累知识,并多训练

    16、。2(5分)下面的文段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_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1)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文段中加点字“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证件挂失B挂断电话C牵肠挂肚D月挂柳梢(2)文段中括号处所填汉字应为幅(副/幅)。(3)对【甲】【乙】两处画线句朗读加点重音和停顿“|”标注最恰当一项是AA【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B【甲

    17、】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C【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D【甲】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乙】第一次算是拜|孔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挂”在选文中意思是“借助绳索、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另一物体上”。A登记;B放回电话中止通话;C牵记,牵连,牵累;D借助绳索、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另一物体上;故选:D。(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做此类题目,要结合语境及上下文来分析做出选择即可。由文

    18、中句子“匾下面是一_画”,可知“一幅画”,选“幅”字。(3)本题考查节奏和重音的把握。A正确;BCD有误,重号应标在“我”下面;停顿应为:第一次|算是|拜孔子。故选:A。答案:(1)D(2)幅(3)A【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3(3分)下面的文段选自再塑生命的人,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 father)、“母亲”( mother)、“妹妹”( sister)、“老师”(teacher)等。

    19、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完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_(1)请在下方田字格中描画出文段中加点汉字“世”的第二笔。(2)结合文段语境,填在结尾横线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A世界上有比我幸福的孩子吗?B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C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D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笔顺的掌握。“世”的书写笔顺为:横、竖、竖、横、竖折/竖弯,第二笔为“竖”,将其描画出来即可。(2)本题考查句子的选择。阅读句子,是为了表现“我”通过学习字词而认识世界的幸福、喜悦感,所以运用反问语气更强烈,A

    20、为疑问,B为陈述句,D表述的是意思是我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表意不准确,故最合适的为C。【解答】答案:(1)描画其中的“竖”;(2)C【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二、古诗文阅读(共23分)4(4分)默写。(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21、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在默写名句时不要出错,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解答】答案为:(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2)杨花落尽子规啼(重点字:)(3)四十而不惑(重点字:惑)【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5(9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请写出次北固山下中画线诗句的大意。(2)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曲牌名 词牌名),“秋思”是题目。能印

    22、证题目中“秋”字的景物词语是“枯藤”(任选一处);最能表现题目中“思”字的一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学习这两首诗歌时,你所参加的古诗兴趣小组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请完成下面两项活动任务。小组另收集了以下诗歌准备进行“思乡”类古诗主题阅读活动,其中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两首诗歌是A和C。(填序号)A静夜思B江雪C泊船瓜舟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E江南逢李龟年小组将两首诗歌进行了对比,做出了下面表格。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诗歌名称作者朝代作者处境情感分析次北固山下A王湾B唐C旅行D从“残夜”“归雁”来看,全诗笼罩着忧伤和无奈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E马致远F元G出征由“枯藤”“老树”

    23、等景物构成了苍凉、落寞的画面,展现出凄苦的思乡之情错误1:D(填序号)。错误2:G(填序号)。【分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

    24、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翻译。解答此类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句中关键的词语进行翻译,翻译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出来,并要做到语句通顺。(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理解结合具体诗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天净沙秋思是元曲,所以“天净沙”是曲牌名,找到一种能体

    25、现秋天的景物即可,枯藤就是秋天时的景物特点,要找到表达“思乡”这一主题的诗句,“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是远在天涯的游子是思乡之情。(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分析选项中哪些诗是表达思乡主题的即可。AC静夜思中“低头思故乡”和泊船瓜舟“明月何时照我还”可以体现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了思乡的主题。BDE主题不是表达思乡的,故不选。故选:AC。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文学常识的积累及内容、主旨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准确熟记诗歌的相关文学常识,结合具体诗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理解文章主旨。ABCEF正确;D有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

    26、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表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不是忧伤和无奈的。G有误,这首诗写于作者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不是出征。故选:DG。答案:(1)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2)曲牌名枯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D、G【点评】名句赏析型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技巧:(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

    27、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6(10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_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期日中期:约定相委而去委:舍弃(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下列对“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丙。(填序号)【甲】(朋友)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家,离开

    28、后朋友才到。【乙】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丙】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4)下列词语放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A家君B令君C贤侄D高朋(5)读完这篇文章,你能联想到论语中的哪一句话?请简要说明理由。联想到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理由:本文以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而论语中的这句话也表述了为人要诚信。【分析】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

    29、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约定的时间在中午。期:约定;句意为: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

    30、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的重点词有:惭,惭愧;引,牵,拉;顾,回头看;句子翻译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3)本题考查句子意思的理解。“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是一个省略句,句首省略“友人”,因为到了正中午友人没有到,陈太丘舍弃友人离去,陈太丘离开以后,友人才到。据此可见,理解恰当的一项为【丙】。(4)本题考查人物称谓的理解。根据语意,可知文中横线处填写的应是元方对自己父亲称呼。A家君,古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B令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C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D高朋,对友人的敬称;故选:A。(5)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名句的积累。本

    31、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文章重点突出的是为人要讲诚信,所以可联想到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句。答案:(1)期:约定;委:舍弃。(2)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3)【丙】(4)A(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本文以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而论语中的这句话也表述了为人要诚信。【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

    32、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特定语气要译出来,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三、名著阅读(共8分)7(4分)名著阅读。 1926年,鲁迅(作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往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来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往事,还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有作者喜爱的,如藤野先生(人物名);还有作者憎恶的,如衍太太(人物名)。【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

    33、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解答】本题考查了名著阅读。空是识记性填写,注意作者姓名不要写错,朝花夕拾原名为往事重提。空考查阅读积累,可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答,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作者与日本医学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藤野先生虽然是日本医学老师,但他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

    34、对作者关心照顾,为他修改讲义,作者对这位老师充满感激尊敬之情。衍太太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作者对她充满憎恶之情。答案:鲁迅往事重提藤野先生衍太太【点评】朝花夕拾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名著,题干中空为识记性填写,一般不会有错误,空则必须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作答,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答,如第空也可以答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8(4分)从朝花夕拾中,你读出了什么?请用一个词语进行概

    35、括,并至少结合其中的三篇作品内容进行说明。请依此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朝花夕拾学习任务单:词语:批判;说明: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描绘封建龌龊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龌龊,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

    36、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解答】本题考查了名著阅读的阅读体验与归纳。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作品也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五猖会描绘封建龌龊家长对

    37、儿童的压制和摧残。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龌龊,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离世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答案:批判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描绘封建龌龊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龌龊,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点评】本

    38、题不但考到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还考查了对名著篇目中心的归纳与认识。要对朝花夕拾10篇文章内容和中心有所了解,根据内容确定核心词语,然后从篇目中找出相应的例子来。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9(15分)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_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39、“不,我不去!”我狠命地_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甲】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

    40、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41、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乙】好好儿活(1)请补全下面的文字内容,完成对文章大意的复述。 我因双腿瘫痰而日渐失去生活的勇气。母亲虽然也身患重病,但她希望我去看花,重树生的希望,与她一起好好的活下去,均未实现。母亲病逝后,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终于走出了生命的阴影,坚强地面对人生。(2)文中许多描写母亲动作的词语都透露着伟大的母爱,请任选一处进行简要分析。动词:“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中的“扑”“抓”(写出哪一句中哪一个词)。分析:这两个动作是当“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时,母亲发出的,形象地再现了母亲的痛心与焦急

    42、,她急切地希望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立刻阻止他的自暴自弃。(3)在朗读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好好儿活”时,应该读出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甲】句读出人物痛苦、恳求的思想情感。理由:当“我”在命运的重创中痛苦绝望甚至要轻生时,母亲没有给“我”讲什么人生道理,她也来不及想什么道理,只是近乎本能地急切说出“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是在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乙】句读出人物坚强、自信的思想情感。理由:母亲离世后,“我”和妹妹领悟到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我重树了生的希望,坚强面对坎坷的命运,与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相互关心地自信活下去。(4)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

    43、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以母亲的口吻补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60100字)【分析】本文通过“我”瘫痪后母亲所做的一系列小事,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关爱与期望,在母亲伟大精神感召下,我和妹妹坚强的面对生活苦难,好好地活下去。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瘫痪后脾气的暴躁,母亲默默地忍受着病痛以及我的怒气;第二部分(),写一天我终于答应和母亲一起外出看花,可是过于欢喜的母亲那天却因病离开了人世;第三部分(),写秋天到来,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想起母亲临终时的交代。【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此题为填空题,要求补全对课文大意的复述。根据前句“母亲虽然也身患重病”,后句的“均

    44、未实现”,可见这里应填写的是母亲对“我”的两个愿望,按文章内容分别为:去北海看花;希望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第二空“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可知是依据第七段内容来概括,即我明白了母亲的话,鼓起了生的勇气。(2)本题考查动词的赏析。文中表现母爱的动作有很多,比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中的“躲”“听”,“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中的“扑”“抓”,“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中的“挡”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内容来分析母亲这些动作的用意即可。(3)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分析。甲处,母亲看到我的表现,知道我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与希望,再加上她明白自己的病情很重,二者相加,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她希望自己能陪着儿子“好好地活下去”,所以读这个句子时应读出人物的痛苦心情。而乙处这个句子,是在母亲死后,我与妹妹一起去墓前悼念她想到的,表明我明白了母亲当时的苦心,明白了她的一片希望,我重新树立起了人生的希望,所以应读出人物内心的自信。(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补写。解答此题根据前后文内容,揣摩人物的心情,然后用第一人称表述出来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2018-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