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74311       资源大小:92.4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1、自我检测题( 八)对应学生用书 P47 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1山西省对五台山和恒山两座名山的高度重新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这两座名山的新高度分别为 3061.1 米和 2016.1 米。新高度显示,五台山“长高”了 3.1 米,而恒山“变矮”了 0.7 米。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是因为(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知的B物质与意识是密不可分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答案 D解析 题目中,新高度显示,五台山“长高”了 3.1 米,而恒山“变矮”了 0.7 米。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

    2、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故 D 项入选。A、B、C 三项与题意不符。2在第 26 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世界顶级天文学家通过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为“矮行星” 。冥王星被降级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海王星也正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这表明(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 旧的理论观点是荒谬的 真理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A B C D答案 C解析 材料揭示了人们对星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体现了这一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人们认识的发展进步,与题意无关。旧的理论观点不一定是荒谬的,观点绝对化,排除。3杜荀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

    3、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A在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的B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C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予重视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答案 B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小松树不气馁,继续向上生长的描述,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B 符合题意;A 表述过于绝对;C、D 不符合题意。4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落霞与孤鹜

    4、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A B C D答案 B解析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指时间流逝像河水一样,不会停息,感叹时间如长河一样飞逝,故符合题意。表达一种伤感情绪,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致,均与材料无关。5党的十九大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说明( )发展是事物显著地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新出现的事物最终必然会取代旧事物 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

    5、的前进和上升 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A B C D答案 D解析 错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其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错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题干强调我国两个阶段在不同的国情下完成不同的任务,推动社会发展,由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D。6漫画春芽的抗争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旧事物总是强大的,往往会极力扼杀新事物的成长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通过保持某种相持状态实现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要经历一个由积累到飞跃的过程A B C D答案 D解析 漫画中春芽把压在

    6、身上的石头顶起来,破土而出,比喻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入选;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而不是“总是强大” ,说法错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而不是“保持某种相持状态实现的” ,说法错误;春芽把压在身上的石头顶起需要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符合题意。故选 D。7马云有句名言:“有的人一生输就输在对于新生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人们的眼光 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 发展眼光和创新精神决定社会发展A B C D答案 C解析 题目中, “

    7、有的人一生输就输在对于新生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这句话表明了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故入选。错误,人们的眼光不能起决定作用。属于唯心主义。选 C。8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主要告诉我们(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要静待胜利曙光的出现A B C D答案 A解析 “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这主要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正确;“事物

    8、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并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不选;中“静待”说法不可取,民族复兴靠静待无法实现。故本题答案应为 A。9柏拉图说过:“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前功尽弃。 ”这句话表明( )A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B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D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答案 B解析 柏拉图的话强调了抓住时机的重要性,表明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 正确 。D 与题意不符。自在事物的发展并不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A、C 不选 。10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这是音乐大师

    9、贝多芬的名言,他这句话蕴含了( )A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答案 C解析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这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符合题意;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不是质变比量变更重要,A 错误;B 、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1习近平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

    10、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这告诉我们( )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 要重视量的积累,注重道德实践 要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挫折 要实事求是,探寻事物发展规律A B C D答案 D解析 材料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未体现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故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实事求是,探寻事物发展规律,故不符合题意。正确切题,故选 D。12漫画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要重视量的积累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 B C D答案 B解析 “不怕远”启示要重

    11、视量的积累, “路是对的”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正确。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错误。与题意不符。13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 ”这句话主要说明(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意味着发展A B C D答案 D解析 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走向成功,既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又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

    12、辩证关系,符合题意。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错误。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错误。14按“厕所革命”新的三年行动计划,预计从 2018 到 2020 年,全国计划新建、改扩建 6.4 万座旅游厕所。把这些“方便角落”真正建成方便文明的“美好角落” ,不能搞“高大上”大跃进,不能滥用公帑,更不能滥竽充数,而要循序渐进的真抓实干,口碑也要游客说了算。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要充分做好量的积累,坚信量变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确,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

    13、答案 B解析 把这些“方便角落”真正建成卫生实用、节水节地、方便文明的“美好角落” ,不能搞“高大上”大跃进,不能滥用公帑,更不能滥竽充数,而要循序渐进的真抓实干,口碑也要游客说了算。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启示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确,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充分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故本题选 B。二、非选择题(32 分)15(17 分) 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适应新常态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材料一 “新常态”拨动国人心弦,叩开百姓幸福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14、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材料二 新常态,是指事物发展由原来的状态,转入到一种新的、稳定持续的正常状态。正确对待新常态,必须走出经济发展上的狂热躁动和高速偏好,准确认识形势,顺应经济社会规律,立足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同时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1)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实质是什么?(4 分)(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用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及早适应新常态。(13 分)答案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 分)(2)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常态

    15、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反映社会进步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4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改变其发展的总趋势,因此要支持经济新常态发展。同时还要认清经济发展道路的曲折性,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5 分)立足新常态的客观实际,准确认识形势,尊重客观规律,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4 分)解析 第(1)问属于识记题目,直接答出发展的实质即可。第(2)问综合考查发展的观点,要从正确认识新常态和怎样适应新常态两个角度回答。新常态是一种新事物,要从新事物的含义角度去认识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要从

    16、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规律等去分析。16(15 分)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调整经济结构,使中国更加注重质量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迈入绿色与低碳经济社会。同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克服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各种困难,逐步营造共建美丽中国的社会发展氛围,让百姓在绿水青山间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应如何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答案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改变原有落后的生产模式,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表现。(5 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

    17、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每个人都要提高环保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5 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心,要不断克服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努力朝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迈进。(5 分)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要包括:事物是普遍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检测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