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品】1-6年级必背75篇古诗文

    • 资源ID:72774       资源大小:986.58K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1-6年级必背75篇古诗文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精品】 16 年级必备 75 篇古诗文 【一】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1.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 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2. 可:在这里有“适宜”“ 正好”的意思。3.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译文】 江南水上可

    2、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解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在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中采莲青年男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

    3、乐。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二】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2.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3.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4. 阳春:温暖的春天。5. 布:布施,给予。6. 德泽:恩惠。7. 秋节:秋季。8.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9. 华:同“花”。10.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cu“。11. 百川:河流。12. 徒:白白的。【译文】 早晨

    4、,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 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

    5、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熠熠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 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

    6、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限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最终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振聋发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三】敕勒歌 北朝民 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2.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3

    7、.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4. 苍苍:青色。【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解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

    8、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 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四】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

    9、.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2.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 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解析】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空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

    10、”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出诗人细微入神的 观察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五】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1. 解落:解散,散落。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解:分解。2. 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3. 二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二月,指春天。4. 过:经过。5. 斜:倾斜。【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 ,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风是无形的,空气流动才形成风

    11、 。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云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当它欢欣的时候 ,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 ,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 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拔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

    12、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六】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刀。 【注释】 1.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2. 妆:装饰,打扮。3.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

    13、随风飘拂的柳枝。【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 ,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而 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这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自问;“二月春

    14、风似剪刀。”再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七】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2.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3.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15、。4.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 cu):减少,疏落。5. 相见: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不认识我。【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 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解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

    16、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 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限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和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

    17、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八】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2.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3.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4.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 相当于七八尺。5.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6.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7. 度:越过。【译

    18、文】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 【解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表现出盛唐 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

    19、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此时,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 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

    20、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九】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 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 白日:太阳。3. 依:依傍。4. 尽:消失。5.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6. 穷:尽,使达到极点。7. 千里目:眼界宽阔。【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落下,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解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1、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 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后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徐徐而落。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 流 ,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

    22、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 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黄河”,它宛若一条釐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万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

    23、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 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出人意表,又不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

    24、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十】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 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2.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3. 啼鸟:鸟的啼叫声。4.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解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 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 知;知 不知”的

    25、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十一】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 凉州词:乐府曲名。2.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3. 沙场:战场。【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

    26、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来? 【解析】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令人惊喜,令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 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饮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开杯痛饮,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

    27、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再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 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叨:“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

    28、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 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让人 感到 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十二】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塞

    29、( si):边关2. 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龙城,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 并不指一人,实指卫李 ,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3. 但使:只要。4. 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5. 不教:不叨,不让。教,让。6. 度:越过。7. 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译文】 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是去万里之外打仗的战士还未回来。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英勇善战的李将军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解析】 出

    30、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民族意识,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 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慨叹边关 战事 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希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叨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十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3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 芙蓉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2.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3. 寒雨:寒冷的雨。4. 连江:满江。5. 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6. 平明:清晨天刚亮。7. 客:指辛渐。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9. 孤:独自,孤单一人。10. 洛阳:地名 , 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11.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译文】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

    32、独寂寞。洛 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解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

    33、,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 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不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

    34、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十四】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 鹿柴( zhi):养鹿的地方,“柴”同“寨”。2. 但:只。3. 闻:听见。4.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5. 照:照耀(着)。【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

    35、晖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之上。 【解析】 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阔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 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于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

    36、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二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 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

    37、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 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十五】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38、阳关无故人。 【注释】 1.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2. 使:到某地出使。3.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4.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店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5. 浥( y):湿润。6. 客舍:旅店。7.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8. 君:指元二。9. 更尽:先饮完。10.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忈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11. 故人:老朋友。【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

    39、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 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解析】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

    40、而不湿 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尘土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 “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 ,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

    41、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和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倍尝独行穷荒的 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

    42、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仅只是属于行者的。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十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

    4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2. 忆:想念。3.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4. 异乡:他乡。5. 倍:加倍,更加。6. 遥知:远远地想到。7. 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8.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译文】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 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不在。 【解析】 前两句,可以说是

    44、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配带茱萸,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不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配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 他自己不在内。 好像遗憾

    45、的不是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颖处。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 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 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况的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

    46、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十七】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2. 疑:好像。以为。3. 举:抬,仰。【译文】 坐在窗前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解析】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

    47、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蒙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

    48、”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 们 加油! 【十八】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1. 呼作:称为。2.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3. 疑:怀疑。4.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

    49、王母二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5.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6. 团团:圆圆的样子。7.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 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8.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9. 圆影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1-6年级必背75篇古诗文)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