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资源ID:6802       资源大小:59.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目标】知识教育目标1在初中学习过的议论文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观点和材料 的关系。2初步了解演讲辞的写法。能力训练目标寻找并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明了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德育渗透目标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学习他为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本文教学重点是全文的结构层次,通过寻找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性句段,把握全文结构特点。 2.本文难点是分析“讲话”所循的思路,理解其层次结构,弄懂各部分、各层次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采用讨论法解决。【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课题简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加点部分板书,下同

    2、)这篇著名的马列主义文献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写的。马克思于 1818 年 5 月 5 日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里。1844 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从此, “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 。18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这位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心脏停止了跳动。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亲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参加人数不多,但他们身后却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与他一生并肩战斗的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一篇极其重要的讲话。他满怀无产阶级革命深情,论述了马克思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者所作出的丰功伟绩,

    3、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二、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按悼词要点,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把课文划分为三大部分。三、讲读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导读设计:要求学生研读第一、二两段,完成下面的练习:依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词语:“下午两点三刻” , “最” “还”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 ;同时依次撤换第一、二两自然段中的下列词语: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 ,换成“的心脏停止跳动” ,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个“对于”换成 “和” , “不可估量”换成“巨大” , “空白”换成“严重情况” 。抄在小黑板上(或用幻灯片)出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课文

    4、,仔细思考,逐一说明删去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用来替代的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明确:“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最”:选用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还”: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第一自然段中不用“心脏停止跳动” ,而用“停止思想” ,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

    5、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的头脑。第二自然段不用“和” ,而并列用两个“对于” ,从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成就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总领起后文的内容。不用“巨大” ,而用“不可估量” (无法估计和衡量) ,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不用“严重情况” ,而用“空白” ,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第二自

    6、然段两句话总领起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突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连同第一自然段,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板书:述其哀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先由学生各自朗读,然后指名朗读,酌情指导。四、讲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第 36 自然段) 。导读设计:研读第 36 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个“规律” “即” “事实” ,对不对?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2 “不仅如此”的“此”指代什么?马克思“还发现了”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里的“还”起了

    7、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3 “两个发现”指代什么?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 “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个“规律”不仅仅指“事实” ,因为“即”不仅管到“事实” ,而且管到由“事实”导引出的结论。这里的“事实”是指“吃、喝、住、穿”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谁是“首先” ,谁是“然后”的客观顺序,它规定了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即如果没有农民种地,工人盖房、织布,人们就根本无法进行学习和从事政治、宗教等活动。“所以”标明由这个“简单事实”导引出以下的结论:要

    8、解决“吃、喝、住、穿” ,首先就要进行“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在这个生产中,人们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标志着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是“基础” 。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不仅是指“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2 “不仅如此”的“此”指代“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还发现了”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个“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

    9、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这就是剩余价值(见注)规律。这个特殊规律的发现,使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行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3 “两个发现”是指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 “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点”与“面”和“详”与“略”的关系。这里“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很多” ,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

    10、,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之广、成绩之大,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小结:三个段落,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环环紧扣,层层推进,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板书:赞其功(一)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一层,理解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地体会其语言的概括和精当。五、布置作业表情朗读练习二中的四个句子,并按要求解答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前课内容1提问: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理论上有哪些伟大建树?2检查作业。二、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第 6、7 自然段)导读设计:研读第 6、7 段,完成下列练习。1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其中“这”指代什么?“主

    11、要的”究竟指什么?2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个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承上又启下?为什么?3第七段第二句中的判断谓语“是”的主语是什么?宾语是什么?这一句中“第一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4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明确:1 “这”指代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他研究的每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 。但这“远不是主要的” , “主要的”还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也就是说,对比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他有着更为光辉的革命实践。这里的“主要的” “首先” ,表明对马克思的功绩的表述再次推到一个新的高度。2这个过渡句是既承上又启下。 “承上”是说:由于马克思不是为

    12、科学而科学,他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 ,致力于科学的“实际应用” ,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所以说,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但这句话又是下文的论题,即他的光辉的革命实践的事实更印证着他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着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3 “是”的主语是“使命” ,宾语是两个“参加事业” (动宾短语) 。 “第一次”表明马克思亲身参加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热烈”地向群众宣传自己的科学理论(办报、编小册子) ,而且“顽强”地领导着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最后“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

    13、协会” ,引导无产阶级以战斗的风貌第一次登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使无产阶级从自发斗争的阶级进步到自为的阶级。4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亿万奴隶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革命实践是创立理论的基础。伟大的革命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和推动着伟大的革命实践。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样伟大的科学家。板书:赞其功(二)三、讲读第三部分(第 8、9 自然段) 。导读设计;研读 8、9 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1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其中“这样”指代什么?两个“最”体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对此抱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14、?2马克思逝世, “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3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4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明确:1 “这样”是指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两个“最”体现在两个“无论”上,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色彩的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 ,当作蛛丝“轻轻拂去” ,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坚定性。2这个“对照”

    15、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同时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开头呼应,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3 “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 。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 “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语气表示肯定的含义。4恩格思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

    16、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板书:颂其德(三)四、要求学生复看第二部分,找出段与段之间的关联词语,说说它们在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方面所起的作用,结合完成练习题一、三。五、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六、总结扩展分析文章的结构离不开对逻辑段的概括,而概括每段的大意又离不开对段内句间关系的分析,如分清解释和被解释关系,注意转折、因果关系复句等,当然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样离不开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悼词作为讲演辞的一种,具有讲演辞的特点:1内容要有针对性,中心要十

    17、分突出。2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3结构上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听众抓住要领,然后围绕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要先说明要点,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有个清晰的感受。七、布置作业1课后思考和练习三、四2课外阅读列宁文章卡尔马克思 。附:板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空白述其哀发现了还发现了 卓越的理论贡献都有独到的发现 赞其功参加参加毕生使命 光辉的革命实践斗争、宣传、组织敌人嫉恨、诬蔑、诽谤、诅咒 崇高的革命品质:颂其德人民敬意、爱戴、悼念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注意事项

    本文(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