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66781       资源大小:126.2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1、厦门市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课内古诗文阅读(41 分)(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虔诚祭祀而得不到神灵保佑的原因是“_”,但曹刿赞赏鲁庄公能据实情断案,认为这种行为是“_”。(2)鲍照拟行路难中“_?_”两句情绪由慷慨激昂急转为无可奈何,表现出诗人精神上的极大痛苦。(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直接描写箜篌乐声的清脆激越、空灵哀婉和悲切凄惨、流丽爽朗。(4)苏洵六国论中认为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但齐国因为“_”而

    2、导致灭国;赵国不能始终坚持抗秦,也为秦所灭,作者感慨“_” 。(5)范仲淹渔家傲中“_,_”两句表达了守边将士既思念故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感。【答案】 (1). 小信未孚 (2). 忠之属也 (3). 心非木石岂无感 (4). 吞声踯躅不敢言 (5). 昆山玉碎凤凰叫 (6). 芙蓉泣露香兰笑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 浊酒一杯家万里 (10). 燕然未勒归无计(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4 分)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良庖岁更刀,割也 浴乎沂,风乎舞雩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将成家而致汝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 项羽军壁垓下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岁” ,每年;“手” ,亲手,都是名词作状语。“风” ,吹风;“壁” ,驻军,都是名词作动词。“鉴” ,以为鉴,意动用法。“致” ,使来,使动用法。3.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A. 惟兄嫂是依B.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 视为止,行为迟D. 加之以师旅【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例句“举” ,被攻破,被动句;A 项,宾语前置句;B 项“为所) ,是被动句;C 项,省略句;D 项, “以师旅” ,状语后置句。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函梁君臣之首 项王瞋目而叱之B. 尔

    6、其无忘乃父之志 而心识其所以然C.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官知止而神欲行D.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从“呜呼”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并以庄宗得天下又失天下为例,引发对历史的追问和感慨,奠定全文叹惋的感情基调。B. 第二段以晋王三矢的传说,叙述了庄宗得天下的艰辛过程,与首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C. 第三段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D.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用平实的语言进行叙事说理,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进

    7、行论证,言简意丰,发人深省。6.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答案】4. D 5. D 6. (1)庄宗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就把箭收藏在祖庙里。(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 项,助词,的;代词

    8、,代指赤泉侯。B 项,副词,表祈使语气;代词,这样做。C 项,连词,表顺接;连词,表转折。D 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 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盛与衰,忧劳与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过程到结论,都以此为线索,对比鲜明,突出中心。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

    9、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盛以锦囊” (状语后置句) , “及”译为等到,“纳”译为收藏。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状语后置句) , “积”译为积累, “困”译为困扰。参考译文:啊!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 ”庄宗收

    10、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 ”忧患与勤劳可

    11、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无人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于是作伶官传 。(三)课内诗歌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千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燎沉香,消溽暑”表明天气

    12、闷热,暗示夏天骤雨即将降临,词人心情颇为烦躁。B.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鸟儿生动活泼的可爱神态。C.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描绘了荷叶清新圆润、错落有致、随风轻摇的画面。D. 词的最后三句,写出了自己和好友在梦中打鱼赏花的情景,表达了互相思念之情E. 词人触景生情,看到眼前多姿的荷叶,想起了故乡的荷塘,生发了悠悠的乡愁。【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赏析。A 项,不是“骤雨将临” 。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D 项,从友人角度落笔

    13、。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莲叶这时词人忍不住喊道:“打鱼的大哥,还记得我吗?我是美成啊” ,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遐想。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阁 夜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注这首诗是大历元年(7

    14、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天涯”既指地势偏远的夔州,又有流落天涯之意,写出了作者滞留他乡的悲凉。B. 颔联将悲惨的战争现实和壮美的三峡景色相结合,营造出悲壮雄浑的意境。C. 颈联中作者想到了战争将给蜀地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体现了作者感伤时局的情怀。D. 乱世中渔人樵夫唱着优美动听的夷歌,生活安宁,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息。E. 尾联写英雄成为历史过客令人哀伤,好在与亲友的通信、交游给作者带来了慰藉9. 首句“催”字用词精当,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答案】8. DE 9. “催”字既写自然变化,又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光阴无情流逝,催促作

    15、者走到人生暮年,时日无多,倍感苍凉。【解析】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赏析。D 项, “夷歌”是乱世音响,体现战争残酷。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 “夷歌” ,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E 项, “漫寂寥”是徒然感到寂寞的意思。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催” , “岁暮” ,指冬季;

    16、“阴阳” ,指日月;“短景” ,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点睛:常规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解释含义除了说明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具体意思而外,还应当考虑语法现象和修辞手法,如活用,拟人,比喻,通感,化动为静等。第二步: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像,再现诗句表现的图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四)课内诗文常识(本题共 2 小题,4 分)10. 下列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发展相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

    17、说理,如老子 论语等;史学家用以记事,如春秋 左传等。这些书虽属于哲学和史学著作,但都有很强的文学色彩。B. 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其诗歌句式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代表作品有孔雀东南飞等。C.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记载了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对后代的笔记和小品文影响很大D. 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陶渊明刻画山水、谢灵运吟咏田园的传统,又加以发展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表达隐逸的思想情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18、发展相关内容的阐述。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陶渊明吟咏田园、谢灵运刻画山水。11.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愿为小相焉”的“小相” ,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员。B. 祭十二郎文结尾的“尚飨” ,亦作“尚享” ,意思是希望死者的魂灵来享用祭品,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C. 长恨歌 “椒房阿监青娥老”中的“椒房” ,指后妃所住的宫殿,宫墙用花椒子和泥涂抹,取其香暖兼

    19、有多子之意。D. 项脊轩志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中的“归宁” ,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指出嫁的女子从娘家回到夫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相关文化常识的阐述。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 “指出嫁的女子从娘家回到夫家”错误, “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归宁又可称为做客、返外家,古老的传统婚俗,流行于南北广大地区,指已嫁女子,回娘家归问父母之行动。二、课外古诗文阅读(28 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

    20、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为馆阁校勘,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招卫朴造新历,分方技科为五,后皆施用。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时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括侍帝侧,帝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度售诚善然患万热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 ”帝领之。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曰:“必得请而后反。 ”括诣枢密院阋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

    21、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 ”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括乃还,为使契丹图抄上之。复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又出知青州,未行,改延州。至镇,悉以别賜钱为酒,命廛市良家子驰射角胜,有轶群之能者,自起酌酒以劳之,边人欢激。越岁,得彻札超乘者千余,皆补中军义从,威声雄他府。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 ,多载朝廷故实、者旧出处,传于世。(节选自宋史沈括传)12.

    2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B. 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C. 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D. 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并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3、提举司天监,是司天监的长官,司天监在宋代负责观察天象、编写历书等事务。B. 常平,指常平仓,是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C. 先君,一般指的是自己的祖先或已故的父亲,此处特指宋王朝已经逝世的皇帝。D. 出知,指我国古代在京师任职的官员被朝廷派到地方上去担任知州、知事等职。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括体恤民情,做事务实灵活。在淮南发生饥荒时,他积极组织开展救灾活动;对填封四川私人盐井一事,他从实际出发提出反对意见,得到皇帝支持。B. 沈括未雨绸缪,不辱外交使命。他预先找出宋辽边界土地争讼的档案数十件,让吏士背熟,使他们对辽官的提

    24、问对答如流,辽国只好在领土上做出让步C. 沈括戍守边疆,重视边防工作。在担任延州知州时,他召集边民子弟开展骑马射箭比赛活动,从中选拔出精锐之士,使当地的边防力量得到有力的加强D. 沈括学识广博,科学贡献突出。他通晓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学问,精通观测仪器,招请人修成新历法,编写的梦溪笔谈流传于世。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2)有轶群之能者,自起酌酒以劳之,边人欢激。【答案】12. B 13. C 14. B 15. (1)杨益戒无言可对,轻慢地说:“你们连几里土地都舍不得放弃,难道想轻率地断绝两国的友好关系吗

    25、?”(2)有出众才能的人,沈括亲自起身斟酒慰劳他,边境上的人欢喜感激。【解析】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解”是解州,“运解盐”是运去解州的盐,排除 C 项、D 项。 “臣”作为“恐”的主语,结合句意分析,排除 A 项。句意:把所有的私人盐井都填塞封掉而运去解州的盐,使盐全部由官府发售,确实好。但是忠州、万州、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小盐井特别多,不可能一下子禁绝,势必要派人加强警戒,我担心会得不偿失。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

    26、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 项, “特指宋王朝已经逝世的皇帝”有误,应为“特指辽国已经逝世的皇帝”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 项,吏士对辽官的提问对答如流,只是使对方无言以对,并未使之做出领土上的让步。辽国宰相最终对领土的要求有所让步,其主要原因在于沈括经过六个回合的据理力争,始终不肯屈服。15

    2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无以”译为表示没有(什么) 、没有(办法) , “绝”译为断绝。 (2) “轶群”译为超过众人和同辈, “劳”译为慰劳。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

    28、,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本题中的重点词语在课文中出现过,平时多加注意积累。参考译文:沈括字存中,因为父亲做官而担任了沭阳县主簿。考中进士后,担任馆阁校勘,升任提举司天监。当时,掌管天文历数的官员都是市井间庸庸碌碌的人,对于天文现象、天体图象及天文仪器,大多一窍不通。沈括担任提举司天监后,开始设置了浑天仪、景表、五壶浮漏,招请卫朴修成新的历法,把方技科分为五项,这些办法后来都被采用施行。淮南发生饥荒,朝廷派遣沈括前去巡察。他发放常平仓

    29、的钱和粮食,疏通河渠,修治荒废的农田,以此来消除水灾造成的破坏。升任太常丞、同修起居注。当时市易司担忧四川禁止不了私贩井盐,打算把四川的私井全部填实封住而运解州的池盐去供应。沈括侍立在神宗身边,神宗问他川盐的事,沈括回答说:“把所有的私人盐井都填塞封掉而运去解州的盐,使盐全部由官府发售,确实好。但是忠州、万州、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小盐井特别多,不可能一下子禁绝,势必要派人加强警戒,我担心会得不偿失。 ”神宗点头同意。辽国特使萧禧来宋朝处理河东黄嵬一带地界划分的问题,说:“我一定要达到目的才能返回。 ”沈括到枢密院查阅以前的档案,找到当年议定疆界的文书,把文书里所画的地图拿给萧禧看,萧禧

    30、这才感到理屈。沈括到了契丹宫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面议。沈括找到宋辽两国争论地界的各种档案数十件,预先让吏员们背熟,杨益戒有问题提出,沈括就回头让吏员列举所得档案回答。改天再问,还是同样回答。杨益戒无言可对,轻慢地说:“你们连几里土地都舍不得放弃,难道想轻率地断绝两国的友好关系吗?”沈括回答说:“军队出师有理则气壮,无理则气衰。现在你们北朝抛弃了你们先君的重大信誓,用暴力役使人民,这对我们宋朝没有什么不利。 ”总共会谈了六次,契丹知道无法改变沈括的主张,于是丢开黄嵬不谈而只要求将天池地区划归他们。于是沈括起程回国,撰修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沈括复职担任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又被派遣出任青

    31、州知州,还没有去上任,改任延州知州。到了延州,沈括把朝廷额外赏赐给的钱买酒,命令街市百姓中清白人家的子弟比赛骑马射箭以分高下。有出众才能的人,沈括亲自起身斟酒慰劳他,边境上的人欢喜感激。过了一年,沈括挑选到能射穿铠甲、飞身上车的人一千多名,都补充到中军做志愿兵,因此延州军队的声威超过了其他州府。沈括学识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没有不通晓的,都有著作论述。他又把平时和宾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编成梦溪笔谈一书,大多记载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故旧老臣的进退情况,在世上流传。(二)课外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

    32、二弟赴调辛弃疾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 ,记余戏语。注靴纹绉面: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请托者甚多。他深感厌恶,唯有强装笑脸,自嘲笑得面似靴皮。16.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笔八字,总括辛氏家族历久不变的门风,刚烈正直,铮铮傲骨,对君国忠心耿耿。B. “椒桂”指胡椒和肉桂,此处象征辛氏族人令小人畏而怯步、避而远之的辛辣品质。C. 词人深感辛家不及及其他人家

    33、,希望族弟能代表辛门子弟,扭转家族命运,奋起直追。D. “休忆”一句表明词人与族弟感情深厚,此处劝其应专心公务,勿以手足离别为念。17. 请从“戏”字人手,体会作者在戏谑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答案】16. C 17. 戏说“辛”字意义,实为辛门子弟坚守家风的辛酸遭遇,有对家族的自豪,也透露了词人内心的不满和无奈;表面解嘲辛家无缘荣华富贵,实则是不屑于别家子弟谄媚权贵求取名利的行为;作者借田元均调侃自己笑似靴皮的典故,联系上阙对“辛”字的戏说,表达对族弟此次赴调的祝福,同时希望他能牢记和发扬辛家刚烈正直的门风。【解析】1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赏析。C 项,词人于下阕反面立意,表

    34、面将本家子弟与别家子弟对比,自嘲辛家与高官厚禄无缘,实则希望辛族子弟能牢记家门清白刚烈的作风,不做附权媚势、溜须拍马之事。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在戏谑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

    35、,结合词句内容分析。 “戏赋辛字” ,从自己姓辛这一点大发感慨与议论,辛氏的家族史被词人以“一笑君听取”后的三句话来概括,句句不离“辛”字。辛家人的功业都是艰辛创立的,其间饱尝悲苦,命运总是艰苦辛酸。在概括的基础上,稼轩又对“辛”字所包含的辛辣之意加以发挥,椒桂的辛辣让一般人不堪忍受,就像个性辛辣之人让人避而远之。透露了词人内心的不满和无奈。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由其他家族的显赫引出官运、仕途的话题,进而回到词作送弟赴官的主题上。 “芳甘浓美”因上片的“辛辣”而发,这一层表面的口感比较暗示了家族命运之迥异。作者借田元均调侃自己笑似靴皮的典故,用“靴纹绉面”之事,于祝辞里却有

    36、讽劝。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到头来也会后悔的。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骈文在古代长期存在,究竟是什么原因?难道仅仅是写作者个人的审美爱好?或是某一个朝代或时代的审美需要使然?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从骈文这一写作方式的产生渊源探讨原因。而骈偶现象一直伴随中国书面文学发展,在漫长的岁月里,骈文延续下来了,这种延续应该更有内在的制度性原因。骈文的语言仪式感和文体话语权是被忽略的因素。骈文是中国言文分离的书面表述系统的产物,书面写作脱离记录口语表述的功能,可以文其言以修饰美化,让文辞整齐而有节奏。这样整齐有规律的语

    37、言方式在书面文本表达发展过程中成了最后的共同选择。特别是古代文本书写不使用标点符号,语言表述具有的规律性的节奏方式和停顿方式就成了天然的音韵句读标识。骈文由于节奏而具有了仪式感,这样就助推了骈文的发展和兴盛。比如说四言句,节奏均衡,铿锵有力,最具有庄严感、神圣感,成了骈文的基本句式。官方文书多用四言句成为基本规则,如虞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为什么呢?因为四言句只有两个节奏顿,由两个双音节的词组成,语气非常均衡,体现了平衡对称的古典原则,比较适合体现威严的秩序。骈文的六字句也是具有节奏的平衡、和均等声韵效

    38、果。 “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刘勰文心雕龙)正是说出了四六句法的音韵特点。 “密”是说句子紧凑,但语气又不急促, “格”是说有一定规格定制,但又不长。四六句不短不长,长短结合,交互使用,温文尔雅。这揭示了六朝以后骈文四六句成为文章仪轨的音韵上的原因。所以四六句的形成不是以前所认为和否定的简单的形式主义产物,而是这一文体文辞语言具有庄严的仪式感使然。汉代以后随着官方文书体制逐渐規范化,适应朝廷文书表达的文体模式慢慢形成写作规范。在汉代开始流行的连珠体,就是骈体刚开始成为朝廷文书时文人练习写作的片段习文体。当骈文成熟后,连珠这种片段的骈体就式微了。这正说明骈文的成熟与成为朝廷公牍写作模式是

    39、同步的。骈体这种彰显帝制威严的庄严话语方式逐渐成为官方文书约定俗成的写作模式,具有了文体话语权。六朝时期,受朝廷公文用骈体的影响,文人的其他公文和公共交往用的文章也逐渐骈偶化。隋唐以后,选拔朝廷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带来了科举试策用骈体和律赋用骈体的写作规范,骈体又进一步影响文人的日常写作。骈体作为应试文章之文体方式,目的是了解举子是否具备写作朝廷公文及一般官方文书所需要的文体技巧。即便是后来提倡古文写作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軾也是熟悉骈体公文写作的。由于他们早已熟练使用骈体技巧,所以他们在古文写作中也有意识地使用骈句来加强节奏感,增加文气。骈文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文体作为中国书面表达的话语方式,

    40、也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本不但收藏了大量骈文的总集,也有训练摹写骈文的示范书籍文林良材流行,也有本国的骈文作品总集。在朝鲜半岛也有四六文集的流行。在越南也有大量科举考试的骈文写作辅导书籍。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国力强大的时代,作为文化核心内容的话语表达也随着国家影响力而影响世界。(摘编自莫道才骈文为何能长期存在)1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骈偶这一语言形式源远流长,对中国古代书面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B. 骈文具有的规律性的节奏方式和停顿方式,使其具有天然的音韵句读标识。C. 骈文成熟后,作为练习文体的连珠体在朝廷公文写作中的话语权就丧失了。D. 韩

    41、愈等人在古文写作中使用骈句的现象,跟当时科举试策用骈体有一定关系。1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骈文在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作者另辟蹊径,从崭新的视角进行深入的分析。B. 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旨在说明使用四六句式是古代官方文书的基本规则。C. 文章从朝廷公文写作模式和科举考试制度两个方面分析骈文对文人写作的影响。D. 日本等国有大量骈文书籍的事例,说明骈文对亚洲一些国家的话语表达有影响。20.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述骈文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答案】18. C 19. B 20. 骈文整齐有规律的语言方式,是其长期存在的自身原因;骈文具有仪式感,成了朝廷公文写作

    42、模式,是其长期存在的制度原因;文人熟悉骈体公文,擅用骈体技巧,对其长期存在有推动作用。【解析】1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 项,结合文本内容“在漫长的岁月里,骈文延续下来了,这种延续应该更有内在的制度性原因。骈文的语言仪式感和文体话语权是被忽略的因素”分析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到连珠体在朝廷文书中有过话语权。1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

    43、、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 项,结合文本内容“这揭示了六朝以后骈文四六句成为文章仪轨的音韵上的原因”分析可知, “旨在说明使用四六句式是古代官方文书的基本规则”理解有误。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筛选、概括。概述骈文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可以文其言以修饰美化,让文辞整齐而有节奏。这样整齐有规律的语言方式在书面文本表达发展过程中成了最后的共同选择” ,骈文整齐有规律的语言方式,是其长期存在的自身原因;“在漫长的岁月里,骈文延续下来了,这种延续应该更有内在的制度性原

    44、因。骈文的语言仪式感和文体话语权是被忽略的因素” ,骈文具有仪式感,成了朝廷公文写作模式,是其长期存在的制度原因;“即便是后来提倡古文写作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軾也是熟悉骈体公文写作的。由于他们早已熟练使用骈体技巧,所以他们在古文写作中也有意识地使用骈句来加强节奏感,增加文气” ,文人熟悉骈体公文,擅用骈体技巧,对其长期存在有推动作用。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

    45、分条作答。四、语言文字运用(11 分)阅读下面这段李白纪念馆太白堂的导游词,完成文后各小题。各位游客朋友,接下来我们莅临的是太白堂。太白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仿唐建筑,它两边对称,台基很宽,房顶高屋建瓴,体现了唐代建筑结构严谨、气势恢宏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在“太白堂”的匾额下面有一副对联:“观空天地间,我寄愁心与明月; 。 ”这副对联是学者徐仁甫化用李白诗句写的。走进太白堂,大家看到的是一尊由白铜铸造的李白雕像。挺直的腰身,扬起的下颔,张扬的胡须,都展现出李白独有的气质。只有雕像的眼睛是虚化的,给大家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太白堂全部使用汉白玉浮雕作为内墙装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浮雕艺术墙。下

    46、面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21. 请找出文中使用不当的两个词语。22. 下列在文中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迥出江山上,君随流水寻春晖B. 栖身草堂下,公怀忧思忆开元C.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离别情D. 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2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案】21. 莅临 高屋建瓴 22. A 23. 太白堂全部使用汉白玉浮雕作为内墙装饰,这里的内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浮雕艺术墙。 (或:太白堂的内墙全部使用汉白玉浮雕作为装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浮雕艺术墙。 )【解析】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

    47、。 “莅临” ,意思是指来到、来临、光临。是含有敬辞的书面语。 “莅临” 。特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用于“游客朋友”不当,而且不符合“导游词”的要求。 “高屋建瓴” ,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或从高屋顶上顺着瓦沟倒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修饰“房顶” ,望文生义。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结合上联内容“观空天地间,我寄愁心与明月”分析,注意词性、字数、平仄等内容。结合“愁心与明月”分析,排除 B 项;结合“天地间” ,排除 C 项、D 项。综合 A 项正确。23. 试题

    48、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成分残缺, “太白堂”不能作为后面句子的主语,应该在“是”前面加上“这里的内墙” 。点睛: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常见的错误。24. 下面是某地公共自行车使用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答案】使用公共自行车需先办理租车 IC 卡,交押金并充值,然后找到固定桩取车骑行。骑行结束,找到固定桩还车结账。下次租车,直接找到固定桩取车。若不再骑行,可退还IC 卡及押金。【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