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16课《古诗三首》教案

    • 资源ID:31288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16课《古诗三首》教案

    1、 16.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焚” ,会写“锤、凿、焚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千锤万凿、焚烧、粉身碎骨、千凿万击”等词语。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诗。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民族之魂”?本文要学的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它们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板书课文题目。

    2、学生朗读课文。二 初读古诗,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大意,画出生字、新词,以自学、汇报为主。2.教师相机指导。3.学生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千锤万凿:无数次的捶打。等闲:平常。清白:指人高尚的情操。破岩:破裂的岩石,指石缝。坚劲:坚韧劲拔。三 学习古诗石灰吟1.逐句理解,出示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将烈火的烧炼看得平平常常,一点儿也不在乎。这句诗写出了石灰的烧制过程,突出表现了石灰可贵的品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师:“浑”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你又怎样理解?“浑”是全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只要能把自己

    3、的清白留在这世界上,即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2.师:这仅仅是在说石灰吗?学生:不是,作者是在借石灰表明自己的志向。师小结:是啊,作者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永垂青史的伟大志向。3.学生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四 学习古诗竹石1.逐句理解,出示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你看,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断裂的岩缝中间,像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岩石,像一口钢牙牢牢地咬定青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2.整体理解。这首诗其实是作者的题画诗,你知道吗?教师相机出示于谦和郑燮的

    4、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对比着学习古诗。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的意思。3.感悟诗歌情感。(1)初步感知诗歌情感。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朗读,读出石灰面对各种考验时的泰然自若。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表现顽强。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2)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石灰吟: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作者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

    5、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 。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涵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作者的情感。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学生可以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五 总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托物言志。)在学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另一方面还要结合作者生

    6、平与时代背景来看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2.学生试着背诵这两首古诗。第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诗人吗?(学生回答)提到李清照时老师板书课文题目。2.今天,我们就要学李清照的一首诗,请大家齐读课文题目。(出示李清照的资料)3.学生朗读古诗。二、学习夏日绝句1.读古诗,画出生字词。2.学生汇报交流。3.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项羽:秦末下相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4.读出古诗的韵律。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五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二后三。)板书:有韵味。5.出示古诗投影:夏 日 绝

    7、 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自己读,指名读。(2)明诗意,悟诗情。(3)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思忆着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请一两位同学把整首诗的意思讲一讲。(4)抓住“至今、思”感受诗的情感。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怎样学?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师引导: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这首绝句是李清照的传世名作,我们

    8、就品一品这首诗的绝妙之处。请你边读边想,看看有什么感受。你先感受到什么?(项羽是英雄豪杰,他虽然失败,但不屈服。)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至今、思” 。到现在人们还怀念项羽。)学生质疑:这首诗为什么写项羽?为什么诗人要“至今思项羽”呢?提示:可以结合李清照生活的时代背景来体会。引导学生感悟:在动荡的年代,宋朝统治者仓皇逃窜,北方沦入敌手,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扬项羽来批评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从诗中,体会出李清照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所体会的那样,诗人把满腔的爱国情,集中在对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思念与赞美中。你能把诗中隐含着的意思读给大家

    9、听吗?总结学法:你是怎样体会出诗人深层的含意的?(先疏通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深层含意。)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1.品味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2.你会怎样读以表达出诗人这复杂的情感?自己读,指名读,背诵。板书设计:前两句:描述特征状物石灰吟 坚贞不屈后两句:体会情操喻人前两句:描述石中竹子的特征 竹石 不畏艰险 后两句:抒发自身的情感前两句:表明价值取向夏日绝句 借古讽今后两句:赞美英雄气概教后反思:1.课前让学生搜集整理中国古代女诗人的资料,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2.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学习古诗,教师可向学生详细讲解项羽的英雄事迹以及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这可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为容易。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相关历史背景将石灰吟和竹石两首诗对比着学习。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16课《古诗三首》教案)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