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3年中考考前物理突破记背

    • 资源ID:238911       资源大小:11.47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中考考前物理突破记背

    1、第一章 机械运动1、长度的测量:准确值+估读值+单位。2、参照物:被比较的“对象”,一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3、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没有绝对的运动。4、(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物理意义:物体单位时间(1s)走过的距离(m),若果单位时间走过的距离长则物体的速度“快”。所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路程慢慢增加且增加的长度相等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速度不变且不为“0”6、平均速度()=第二章声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体不再“发声”,但声音不会消失(回声)。3、物体振动产

    2、生声音,但人不一定听得到(人的听觉为“20Hz20000Hz”)。4、“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拓展:由于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真空”,所以本实验不能真正做出来,是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5、声速与“温度”和“介质”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一般不同;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一般也不同。6、音调: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振动的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低。故音调与“频率”【物体单位时间(1s)振动的次数】有关,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7、响度: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小,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小。故响度与振幅(物体离开平衡位置

    3、的距离)有关。8、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所谓“听声识人,听声识物”,即听到声音就可以辨别发声体是“什么”。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的本质为:发声体振动的波形不同。如9、乐音与噪音:乐音波形成规律性波动噪音波形是杂乱无章的10、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2)次声波传递信息:大象之间的“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都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3)超声波传递信息:蝙蝠、倒车雷达、声呐、B超都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确定物体的位置。4)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5)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11、声音可以传递能

    4、量: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碎结石。声音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的振动进而使在发声体周围的物体振动。12、对于噪音的认识:1波形杂乱无章的声音(波形上理解);2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休息的乐音(人的情感上理解)13、噪音的防止:声源处、传播过程在、人耳处。第三章 物态变化1、物态分析分析:1甲为固体,乙为液体,丙为气体。可知构成物体的分子间隔按固态、液态、气态依次增大。2分子间隔越大分子需要的能量越多。结论:固态液态、液态气态、固态气态; 气态液态、液态固态、气态固态2、晶体(纯净物):冰、海波、各种金属。熔化的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反之凝固的过程中尽管不断放热,温度却

    5、保持不变,有固定的凝固点。3、非晶体(混合物):蜡、松香、玻璃、沥青。熔化的过程中只要不断的吸热,温度就不断的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反之凝固的过程中只要不断放热,温度就不断下降,没有固定的凝固点。4、蒸发:(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这是由于水汽化,变成了气体。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1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3影响蒸发的因素:温度、表面面积、表面的风速。第四章 光现象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星星、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在月球表面发生对太阳光的漫反射)。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线

    6、: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光线不存在,运用了转化法(模型法)。4、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V空V水V玻璃,光从速度大的介质向速度小的介质传播时(非垂直传播)会靠近法线折射,反之远离法线折射。5、光的直线传播:1小孔成像:树荫下圆形的光斑,成倒立实像(太阳的实像);2影子:光被不透明物体遮挡形成的阴影(光线到达不了);3“日食”、“月食”。6、光的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且在物体上发生漫反射,因而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

    7、物体;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光路可逆。7、光的反射的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光污染),看到的是光源的“虚像”;漫反射(人眼能看到的物体都在发生漫反射)。8、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像(虚像,光线到达不了。只是沿光路的可逆性看到的物的虚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利用数学课中有关对称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轴对称。9、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

    8、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V空V水V玻璃,光从速度大的介质向速度小的介质传播时(非垂直传播)会靠近法线折射,反之远离法线折射。10、重点作图图示思考画出光路图注意人眼怎样看到物体光 路 图 的 画 法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鱼在哪里?11、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

    9、靛、紫。这说明,白光(复色光)是由各种色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1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13、红外线:热成像、遥控器。紫外线: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验钞机。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当平行光穿过透镜会“会聚”到一点,这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透镜的“焦距”。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近视眼:由于眼睛构成的“凸透镜组”对光的会聚作用太强,所以成的像在视网膜(光屏)的前面,需要加“凹透镜”使“透镜组”的会聚

    10、能力变弱,使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4、远视眼:由于眼睛构成的“凸透镜组”对光的会聚作用太弱,所以成的像在视网膜(光屏)的后面,需要加“凸透镜”使“透镜组”的会聚能力变强,使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质量(m):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的变化二变化。2、密度():单位体积(1m3)所含物质(m)的多少。物质一定,密度一定,即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1g/cm3=1103kg/m34、密度的求法:(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5、物质一定密度一定,密度一定物质不一定。第七章 力1、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推、拉、吸引等)。

    11、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研究的对象不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天直线上。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做什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静止运动、运动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加速运动)与减小(减速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5、力的三要素对作用效果的影响:(控制变量法的运用)1)力的大小:当力的方向、作用点相同时,控制力的大小不同(作用于或A或B或C),可使“门”开门(关门)的速度或慢或快。2)力的方向:当力

    12、的大小、作用点相同时,控制力的方向不同(作用于或A或B或C),可使“门”或开们或关门。3)力的作用点:当力的大小、方向相同时,控制力的作用点不同,对A点和C点(A点和B点;B点和C点)或开门或关门时,会感到省力或费力。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1)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2)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

    13、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1)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又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反作用力。(2)从“三个角度”理解力的相互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才能有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时,根据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研究对象是受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如用脚踢球,球飞出去,球不再受脚对它的作用,球对脚的力也随之消失。8、弹性与塑性: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

    14、受力时发生形变,外力撤去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9、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簧的弹性形变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10、重力:在地球附近,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为“重心”,所谓重心是物体的“几何中心”,物体的几何中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为定值)。11、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稳定性: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如:不倒翁。11、g的物理意义:在球球附近,单位质量(1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9.8N(一般取10N)。12、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是由地

    15、球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但重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除在两极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外,在地球其他各处物体的重力都略小于万有引力。第八章 运动和力1、研究力对物体的运动的影响,要看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所处的状态是怎样的。如骑自行车,自行车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由于受到“蹬”的力,自行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自行车运动起来后,不再“蹬”它,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自行车慢慢由运动静止下来。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由斜面顶端静止滑下(控制小车到达水平木板时“初速度”相同,变相的是物体到达

    16、水平木板时的“动能”相同),水平木板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当水平木板对小车没有阻力时,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得到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因为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4、为什么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或合力为“0”),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如果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0”)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17、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5、惯性:物体保持运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所处的状态、形状都无关;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固体、液体或是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物体一旦确定,惯性不能“给予”、不能“受到”、不能“获得或得到”、不能“减小或增大”;可以“由于”、“具有”、“利用”。6、平衡状态: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只有“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

    18、态”称为“平衡状态”。7、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8、摩擦力: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9、摩擦力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2)相互挤压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趋势。10、摩擦力的方向:阻碍物体的相对(相对于接触面)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于接触面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能理解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如:汽车在启动

    19、向前运动时:前轮(驱动轮)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前,与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同;后轮(被动轮)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后,与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11、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确定之后,只要物体是滑动的,无论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摩擦力的大小都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的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第九章 压强1、压强:在压力作用下的受力物体的形变程度大小(强度)2、探究固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备注:1)压力作用效果:利用“海绵凹陷的深度”

    20、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运用的是转换法。海绵凹陷深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利用砝码来改变压力的大小;3)正放和倒放小桌是为了改变受力面积;4)在实验中不能利用木板代替海绵进行实验。因为木板受到压力后,发生微小形变,无法直接观察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5)在实验中更换更柔软的海绵或增加砝码质量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6)还可以用其他容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物体代替海绵,如:沙子等。3、压强的大小的计算:用单位面积(1m2)受到的压力(N)的大小来比较和计算压强的大小,。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可得:增大压强1)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2)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1)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

    21、力;2)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5、液体特点: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对支承它的容器底有压强;2)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3)液体由于流动而在内部相互挤压,因此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液体内部对侧面、对上方有压强。6、压强计的原理: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压强大小。U形管(本身)是一个连通器(连接橡胶管和探头后就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此时构成的压强计就不是连通器),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橡皮膜对压强计中的封闭气体施加了压力,产生了压强。这个气体压强使两侧的液面出现高度差。高度差越大,代表探头处的压强越大(转换法的应用)。7、探究

    22、液体压强特点: (1)分析a组数据,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变。则得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2)分析b组数据,在同种液体中,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故可得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分析c组数据,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盐水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更大,故可得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8、等效理解图底面积S的容器中装有密度为的某种液体,在深度h处有一点A,设想在h处有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受到的上方液柱的压强即为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液柱质量:m

    23、=V=Sh液柱对平面S的压力:F=G=mg=Shg平面受到的液柱的压强:P = FS = ShgS =gh2)公式推广:因为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在其他任何情况下,只要这种液体在深度为h处所产生的压强均为gh。3)适用范围:公式p=gh适用于静止的液体和静止于水平面上密度均匀的规则固体9、重点考向:用液体压强公式(P=gh)求出此处的压强,再用F=PS求此处受到的压力。10、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都有压强,且在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且在同一高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平时感觉不到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大气压在我们周围时时存在

    24、,我们却没感觉到,是因为人身体内外空气相通,身体部位内外所受大气压强相同,身体部位内外所受大气压力相互平衡;(3)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吸盘、拔火罐等。11、大气压特点:1)同一高度的大气压强与大气体积大小无关,只要大气的密度相等压强相等;2)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强减小100Pa;3)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通常情况下,冬季气压较高,夏季气压较低,晴天比阴天气压高【比较大气密度,通常情况下大气的平均分子质量为29,而空气中水分(水的分子质量为18)含量越高大气的密度越小】;4)大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反之沸点越低。所以高原地区要用高压锅做饭。1

    25、2、大气压的测量:如图所示,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因此是大气压支持管内760mm高水银柱不落下。分析“液片”AB的受力(压强)情况可知,大气压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因此,只要求出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可知道大气压的值。760mm高的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gh=13.610kg/m9.8 N/kg0.76m=1.013105Pa13、深化理解托里拆利实验:1)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混有气泡。若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由于这部分空气也有压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会变小,即测得的大气压强会偏小;2)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不是指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实验过程,管子的倾斜不

    26、影响实验结果。因为当管子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虽然增加,但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发生变化,故大气压不发生变化;3)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而与管的粗细、长度都无关;4)玻璃管管口在水银槽内的深度不影响实验结果,稍稍向上提或向下按玻璃管,只能改变管内水银柱上方真空部分的体积,而水银柱的高度不变;5)用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表示大气压强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14、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第十章 浮力1、浮力: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2、浮力的来源: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F

    27、向上(P向上=gh2S)-F 向下(P向下=gh1S)3、浮力的大小:分析:甲: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G物;2)将物体慢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发现:溢水杯口不断有水溢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减小。由此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乙:1)当物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2)将物体继续浸入:发现溢水杯口不在有水溢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在变化。由此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桶+水。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分析数据可得:F浮(G物F拉)G排(G桶+水G桶) 结论:物体受到的

    28、浮力等于它排开的这部分液体受到的重力 注:1误差来源:桶内的水不能全部倒净,内壁会附有水珠,使测出的G桶偏大,G排偏小。可以在测量空小桶的重力时,将小桶内的水擦拭干净,也可以先测出空小桶的重力,再测盛水小桶的总重力。 2错误来源:如果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溢水杯中的水面上升至满杯时才会有水溢出,从而使溢出的水的体积小于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故要求溢水杯中的水一定要加满。4、物体的沉浮条件:5、平均密度的理解:1)潜水艇:体积不变,通过注水或排水改变总质量,进而改变物体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下沉,等于水的密度则悬浮,小于水的密度则上升。2)热气球:质量不变,通过热气球的热胀

    29、冷缩来改变气球的体积,进而改变物体的平均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下落,等于空气的密度则悬浮于空中,小于空气的密度则升空。6、阿基米德原理延伸: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这部分空气所受到的重力,F浮空=G空=m空g=空V物g。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物理学中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力不做功的两个实例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搬而未动2、功的计算:W(word)=FS()3、功率:单位时间(1s)所做的功的多少,,1w=1j/s4、动能:物体由

    30、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5、控制变量法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1)让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质量一定,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越“快”),观察木块被撞出的距离;2)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一定,小球的质量不同。高度一定,小球无论质量大小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观察木块被撞出的距离。所用的物理探究方法为:控制变量法、转换法。6、重力势能:物体受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7、控制变量法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1)让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

    31、高度由静止自由落下(控制质量一定,小球到达沙子地面的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沙子地面时的初速度越“快”),观察沙子地面被砸出的坑的大小(沙子地面的形变程度);2)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自由落下(控制小球到达沙子地面时的初速度一定,小球的质量不同。高度一定,小球无论质量大小到达沙子地面的初速度相同),观察沙子地面被砸出的坑的大小(沙子地面的形变程度)。所用的物理探究方法为:控制变量法、转换法。8、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在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内,物体的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成正比。9、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势能”与“动能”统称为“机械能”。大量研究结

    32、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10、 如图A为蹦床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训练,图B为模拟蹦床运动员运动轨迹的示意图。a为运动员在最高点的位置,b为运动员刚接触蹦床的时候,c为弹簧床的最大形变位置。a点运动员的重力势能最大;在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到达c点时运动的速度为0,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与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床的弹性势能,此时弹簧床的弹性势能最大;设问:何时运动员的动能最大?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力臂:支点到力所在直线的“垂线段”。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将杠杆挂在杠杆的中心位置且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方便

    33、记录“力臂”;2)若杠杆未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静止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只是未在“水平位置”平衡;3)11=22:动力阻力与动力臂阻力臂成反比。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不省力、不省距离;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费力、剩距离。无论那种杠杆都“不省功”。4、定滑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不省距离。5、动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省力杠杆;不改变力的方向、省力、费距离;6、滑轮组:几根绳子与动滑轮相连,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上升距离的几倍。例 7、有用功(有)与额外功(额):最直接要做到功是有用功;而为了完成有

    34、用功不得不做的功为额外功。如:要打水,打水是有用功,而为了打水对用到的水杯做的功为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为总功(总)。如对水和水杯做的功为总功,总=有+额。8、斜面:有=Gh,总=Fs,额来源于物体与斜面的摩擦。9、机械效率:有用功(有)占总功(总)的百分比。斜面的机械效率:滑轮的机械效率:。(忽略绳重和摩擦)注:额来源于:克服绳重和摩擦(一般忽略不计)以及克服动滑轮自重做功。额=绳+动,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方式:1)增加物重【增加物重的同时,若不排除绳重和摩擦的影响,会增大(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增大,所以摩擦力会增大。)】;2)减小动滑轮的自重;3)减小摩

    35、擦: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涂抹润滑油)。第十三章 内能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彼此加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物质的分子不是紧密的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在间隙。2、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

    36、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3、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剧烈。4、内能: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远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所以物质的内能永远大于“0”)。除此之外,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5、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2)做功。6、热量:在热传递和做功的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的多少叫做“热

    37、量”。所以对于“热量”来说,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的热量是多少。7、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8、“内能”“热量”和“温度”:“热量”:过程量(该变量);“内能、温度”:结果(表示最后的数值)。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2)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9、比热容:单位质量(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下降)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若单位质量(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下降)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多,我们说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大,吸热或放热的能力强。如:水;反之单位质量(1kg)的某种物

    38、质,温度上升(下降)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少,我们说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吸热或放热的能力弱。如:沙子。10、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原理: 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传给水和水蒸气(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内能减小管口出现“白气”(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工作示意图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空气)进入汽缸。曲轴靠飞轮的惯性转动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空气)被压缩。曲轴靠飞轮的惯性转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

    39、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喷油嘴喷出油雾),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进气门保持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曲轴靠飞轮的惯性转动11、热值:单位质量(1kg或1m3)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2、热机效率:燃料完全燃烧被吸收的热量占总放出热量的百分比。13能量的散失: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压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使得玻璃棒缺少电子带“正电”;

    40、2)用皮毛摩擦橡胶棒:皮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电子从皮毛转移到橡胶棒,使得橡胶棒缺少电子带“负电”。故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发生了转移。2、带电体的性质: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吸引轻小物体。3、验电器的本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注:1)“自然界的水”因其内含有很多“物质”,可以理解为“溶液”,所以导电,为导体。而“水”在化学方面特指“纯水”。所以一旦在“理综”试卷上出现“水”是指“纯水”,为绝缘体;2)干木头为“绝缘体”

    41、,而被自然界的水弄湿后为“导体”。5、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常见的金属的导电是电子(带负电)的定向移动,故金属导体中的电流与“规定的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的理解:电流很懒,有导线不走电阻。若都有电阻,无论大小都走。7、通路、断路和短路:通路: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断路:切断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短路:1)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称为“电源短路”(家庭电路中称为“连电”)。此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会烧坏电源,这是不允许的。2)电流不走用电器(电阻)的电路故障,用导线将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称为“用电器短路”。应用“6”可知此时用电器不工作。8、串联与并联:

    42、串联:将电路元件依次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此时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即各电路元件息息相关;并联:将用电器“电阻或小灯泡”首首、尾尾连接起来的电路,此时电路中有多条电流路径且互不影响。9、电流表:1)串联在电路中,与谁串联即测通过这个用电器的电流;2)电流表电阻很小,视为可以测量电路电流的“导线”。10、电压表:1)与被测用电器并联【首首尾尾形成闭合回路(连成圆圈)】;2电压表电阻很大,视为“断路”。在动态电路分析中“拿掉电压表”不影响整个电路电流路径。11、串联电路“等流分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谁的电阻越大谁分担的电压越大,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且按比例分配电源电压(各用电器两端的电阻

    43、之和等于电源电压)。12、并联电路“等压分流”: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1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温度、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粗细)。温度:如铝在-271.76以下,铅在-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材料:长度:温度、材料、横截面积一定,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反之越小。延伸:串联电路中,越串总电阻越大且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且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横截面积:温度、材料、长度一定,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反之越大。延伸:并联电路中,越并总电阻越小且

    44、(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条支路电阻且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14、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通过改变串在电路中的电阻的长度来达到改变电压、电流的作用。1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3)保持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第十八章 电能 电功率1、电能计量:1“度”=1kWh=1000W3600s=3.6106j【W(j)=Pt(Ws)】2、电能表:记录消耗电能的电器。1)允许通过的最大功率:220V20A=4400W;2)电能表转盘转过5转消耗的电能为:3、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

    45、过程也可以说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研究表明,当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流为I,通电时间为t时,电功W(或者说消耗的电能)为W=UIt。4、电功率:单位时间(1s)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若用电器1s消耗的电能多那么电流做功快,反之则电流做功慢。5、纯电阻与非纯电阻:6、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例:某电炉在额定电压220V下的功率为1000W,当实际电压只有额定电压的80%时,若电炉的电阻保持不变

    46、,此时电炉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分析的前提条件(思考):“若电炉的电阻保持不变”,没有这个条件计算不成立。应用公式:1)电炉的电阻:2)电炉的实际电压:3)电炉的实际功率:总结: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1、家庭电路的构成:各电路元件的连接顺序:两根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导线等组成。进户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电能表:显示消耗的电能;总开关: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电流的通断(电能表和总开关的顺序不能更改);保险装置:里面装的是“熔丝”,电流过大时熔丝会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用电器的作用;2、火线、零线、地线:零线:在入户前已经和大地相连。故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火线与

    47、大地之间的电压也为220V,零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3、试电笔的使用原理:(人体是导体。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5、触电事故:1)低压触电:火线人体零线;火线人体大地。2)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触电。注:火线人体火线,电流不经过人体。第二十章 电与磁1、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实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排斥)感知,所以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2、磁场方向:将小磁针水平放置在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3、磁感线: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和磁场方向,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注:磁感线不存在(光线也不存在),运用了“模型法”或“转化法”。4、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的磁场和方向: 5、地磁场:6、电生磁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安培定则【右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电磁铁(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无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中考考前物理突破记背)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