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昼夜的形成 教案

    • 资源ID:233928       资源大小:45.6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年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昼夜的形成 教案

    1、 1.昼夜的形成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后,进一步认识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现象。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探究地球的运动”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及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意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应用与拓展“谁先迎来黎明”旨在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昼夜交替成因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作出判

    2、断,与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统一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的成因。【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2能归纳出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能举例说明昼夜交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科学思维: 1能用科学的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2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3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3)探究实践:1能从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对地球的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作出假设。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

    3、获取有关地球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的信息。(4)态度责任:1能对天体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关于形成“天体东升西落”现象的可能性。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师准备】转椅、太阳模型、地球仪、橡皮泥、手电筒、同一地点昼夜情境图、哥白尼“日心说”视频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出示同一地点白天与黑夜的图片)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呢?(交替、循环)2提问:这些现象

    4、是怎样形成的?和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探究地球的运动。(1)作出假设。谈话:我们对太阳东升西落的成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学术讨论会,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理由更充分,谁的解释更清楚。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由。假设:太阳的东升西落可能是由于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2)实验观察。出示实验方法:A.一名学生举着太阳模型,另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面向太阳模型。B.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假 定自己是地球,规定自己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然后分别缓慢地进行顺时针(自东向西)和逆时针(自西向东)旋转,观察“太阳”在

    5、视野中的运动情况。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 (3)得出结论。讨论:我们怎样转动时,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小结: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2模拟昼夜的形成。(1)提出问题。引导: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你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2)作出假设。假设:昼夜交替现象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3)实验观察。讲述实验方法: A.在地球仪上确定一点,粘上橡皮泥做的小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使地球仪被照亮一半,观

    6、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区域。B.将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橡皮泥小人所在位置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4)得出结论。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推想自然界中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小结: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判断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2提示: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和两个城市的东西位置来思考。3判断:学生进行判断。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判断结果,并说明理由。 【

    7、学习背景】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照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照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 自转角速度为每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有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波。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等现象,这为学生进一步认识昼夜形成的原因等知识提供了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昼夜的形成 教案)为本站会员(热***)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