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资源ID:219578       资源大小:180.8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把握作者针对当时一些人悲观失望的论调表明的自己的观点。 2.了解驳论的特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体会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

    2、课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 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 “呐喊”与“彷徨” ;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 ,安静地回忆过往。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预习检查二、预习检查 (下列各题,采用 PPT 的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待学生回答完毕时,稍后显示。 )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省悟(xng) 慨叹(ki) 搽(ch) 玄虚(xun) 脊梁(j) 前仆后继(p) 诓骗(kung) 诬蔑(wmi) 渺茫(mio)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

    3、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前仆后继) (2)既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 (自欺欺人) (3)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地大物博) (4)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情感伤。 (怀古伤今) (5)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保全性命,解除困苦。 (为民请命) (6)为了追求真理,不惜牺牲生命。 (舍生求法) 3.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 (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表引用) (2)先前信“地” ,信“物” ,后来信“国联” ,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 (表强调) (3)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表特殊含义) (4)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

    4、 (表否定) 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 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 南腔北调集 坟 热风等。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 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

    5、4 年 8 月 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3.文体链接 (1)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

    6、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 , “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 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2)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4.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 :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第 1 段:对方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 第 2 段: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第 35 段) :通过驳论证的过程驳倒对方的论点。 第

    7、 34 段:失去的是“他信力” 。 第 5 段:发展的是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 68 段) :明确树立自己的观点,简介批驳对方的论点。 第 6 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第 78 段: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四部分(第 9 段) :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1.初步把握文章思路,说说与立论不同,驳论写法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后射靶,最后得结论。 2.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下面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明确: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

    8、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五、问题探究五、问题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第 4 段

    9、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即“一到求神拜佛麻醉着自己” ,这说明什么? 明确: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

    10、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2)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1)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2)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驳论的作用在于“破” ,即通过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11、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七、课堂小结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呢?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大家会知道答案。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 信地信物 失掉自信力 驳: 信国联 信神佛 发展自欺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 古代 举例 的中国人在 现在 论证 结:自信力的有无要看地底下 九、作业布置九、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一题。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鲁迅先生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驳斥该论点的。 二、

    12、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1.第 1 段中,三个副词“总” “只” “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 “总” ,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 “只” ,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 ,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指的是自夸地

    13、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 作用: (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 (2)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3.作者是怎样直接批驳敌人的错误论点的? 明确:第 3 至 5 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因为这些中国人有的并不是“自信力” ,只有“他信力” ,因此,也就谈不上“失去自信力” ,顶多可以称得上失去了“他信力” 。而如今信神佛,更是连“他信力”都谈不上,只是在谈玄论虚中麻醉自己、发展“自欺力” 。所以,在作者看来,这些中国人根本谈不上“失掉自信力”的问题。他们

    14、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这是直接批驳。 4 “他信力”与“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创的词,作者是怎样创出这两个词的?这两个词的使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 “自信力” 本是 大公报 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 鲁迅抓住不放, 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 在 “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并运用“仿拟”的手法创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词。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 ,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 。 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 ,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造

    15、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5.作者是怎样间接批驳敌人的错误论点的? 明确:作者在第 6 至 8 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 6 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 7 至 8 段举出中国历史上各种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 ,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6.文章最后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上文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 “要自

    16、己去看地底下”呼应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人”等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 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 “状元宰相” 是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世道搽上 “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 。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

    17、,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7.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 “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片面论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激愤之情。 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 本文是如何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 明确: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 ;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 ; (2)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醉的“自欺” ,也不是“自信” 。 这些批驳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 ,现在发展着的“自欺力” ,都不是“自信力” ;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

    18、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四四、写法探究、写法探究 1.总体思路: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批驳。 (1)揭露“一部分人” ,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 “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 “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 “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 。 (2)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2.又“驳”又“立” ,紧密结合。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以偏概全。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批驳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论点也是错误的,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举出中国历史上各种富有自信力的“中

    19、国的脊梁” ,驳斥对方。又“驳”又“立” ,二者紧密结合。 3.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1)文章开头,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 ,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只” ,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 ,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作者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刻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现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2)

    20、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 ,造出“他信力” “自欺力”进行嘲讽,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政府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 1.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自信力。 示例:20 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 “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 “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

    21、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2.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民族自信力呢? 示例:我们作为中学生,应当扩大知识面,深入了解从古至今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事迹,在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塑造心灵,并且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等等。 六、课堂六、课堂小结小结 同学们,80 多年前,我们被外国列强欺侮的时候,鲁迅先生有自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力量有自信,中华民族有自信,所以,我们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战胜敌人,赢得了胜利。现在,中华民族到了复兴的伟大时刻,我们有没有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刻苦学习,掌

    22、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七、随堂检测七、随堂检测 1.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

    23、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A.“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有气势,论证更有说服力。 B.文中加点的两个“中国人” ,第一个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第二个指广大中国人民。 C.语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D.语段第一句是反问句,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引人深思的作用。 2.阅读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完成下面的题目。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两个加点字的作用。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

    24、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_ _ (2)联系选文内容回答“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反复地强调“中国的脊梁” 。 _ _ _ 【参考答案】 1.C 解析:C 项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2.(1) “总”表明时间长,频率高; “只”表明根本不作别的考虑。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鲜明的指向性。 (2) “中国的脊梁”是指那些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他们往往来自下层,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布置九、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二、三、四题。


    注意事项

    本文(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