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 资源ID:219442       资源大小:803.3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15 题)题) 1.(2022 桂林)下列陶艺制作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塑形 B.晾胚 C. 刻花 D. 烧胚 2. (2022 聊城)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 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 C.“天言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3. (2022.营口)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紫红色 B.导热性 C.延展性 D.易锈蚀 4

    2、.(2022 山西)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 烟花 B. 贴对联 C. 剪窗花 D. 包饺子 5.(2022 甘肃兰州二模)现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氯化钠溶液。下列哪种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 A品尝味道 B查阅资料 C实验探究 D组织讨论 6.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挺进太空的宏伟目标,乘神舟十二号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 ) AO2和 H2O 的含量 BO2和 N2的含量 CO2和

    3、H2的含量 DO2和 CO2的含量 7.(2022 桂林)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 A加氧化铜 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 8.下面关于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嘴吹灭 B. 为节约药品,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 用刚取完 a 液的胶头滴管去吸取 b 液 D. 加热烧杯中液体,烧杯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 9.用量筒量取溶液时,某同学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70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45 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小于 25 毫升 B. 大于 25 毫升 C. 等于

    4、25 毫升 D. 无法确定 10.(2021 深圳)量取 2mL NaOH 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11.(2020 抚顺)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用铜作导线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 12.(2021 眉山)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塞紧

    5、橡皮塞 B. 处理废弃药品 C. 放入铁钉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14.赵老师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时候,将一张滤纸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发现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 B.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替 C.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 D.酒精灯火焰与蜡烛火焰相似,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试管底部可直接触及灯芯位置 1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比较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

    6、液面上升 D. 长颈漏斗内液面无明显变化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5 题)题) 16.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_,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_,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_。 1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 AF 各仪器的名称: A_,B_,C_,D _,E_,F_。 (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_; (3)能

    7、直接加热的是_; (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_; (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 (6)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_; (7)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 18.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图 1 中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与火焰接触的部分, 最外侧有明显的烧焦痕迹,该现象说明_。 (2)图 2 中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后,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该现象说明白烟有_性。(填石蜡的化学性质) 19.某同学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向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呼出

    8、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若要证明这一观点,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_。 (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熄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 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因为木条熄灭,所以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0.如图是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操作图,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1)_; (2)_; (3)_; (4)_;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2 题)题) 21.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如图所

    9、示,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硫酸铜 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过程 (1) 如图 B, 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_。 (2)如图 C,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的现象为_,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3)如图 D,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

    10、物是_和_;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该实验结论可以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 与图 A 所示实验相比较,图 D 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和燃烧,这两种变化根本区别是_。 22.已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大,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选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写出仪器的名称:A_。 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 当看到_现象时,表明装置 A 中的气体已收集满。 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

    11、2)明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很快熄灭了,据此,他提出了以下观点: A 认为是二氧化碳 B 认为是氮气 C 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 为了弄清呼出气体的成份,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一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 把步骤 1 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 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 气瓶内剩余气体_溶于水 把步骤 2 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中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木条立即熄灭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_的性质 (3) (实验反思)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12、_(填“能”或“否”),综上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_(从以上 A、B、C 三个观点中选择)。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15 题)题) 1.(2022 桂林)下列陶艺制作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塑形 B.晾胚 C. 刻花 D. 烧胚 【答案】 A 【解析】A.塑形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晾胚是物质中的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刻花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烧胚时有新物质生

    13、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2. (2022 聊城)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 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 C.“天言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答案】 D 【解析】 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天宫课堂” 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过程中没有新

    14、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3. (2022.营口)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紫红色 B.导热性 C.延展性 D.易锈蚀 【答案】D 【解析】 A. 紫红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易锈蚀需要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4.(2022 山西)在我国的传统

    15、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 烟花 B. 贴对联 C. 剪窗花 D. 包饺子 【答案】 A 【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5.(2022 甘肃兰州二模)现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氯化钠溶液。下列哪种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 A品尝味道 B查阅资料 C实验

    16、探究 D组织讨论 【答案】 C 【解析】A、实验室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确定是否为氯化钠溶液,故选项错误。 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溶液是否为氯化钠溶液,选项错误。 C、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溶液是否为氯化钠溶液,故选项正确。 D、组织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溶液是否为氯化钠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6.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挺进太空的宏伟目标,乘神舟十二号的科研人员,他

    17、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 ) AO2和 H2O 的含量 BO2和 N2的含量 CO2和 H2的含量 DO2和 CO2的含量 【答案】D 【解析】在人体呼吸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消耗氧气,并且不断产生二氧化碳;载人飞船中氧气含量过低、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因此,为了使科研人员能够保持正常的呼吸,在他们的呼吸环境中必须注意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只有 D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 12(2022 桂林)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 A加氧化铜 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A、 氧化铜是粉末状固体,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

    18、粉末时, 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起来。A 符合题意规范。 B、稀硫酸是液态药品,取用稀硫酸时,瓶塞倒放,略斜的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B 符合题意规范。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与桌面成 45 角。C 操作不规范。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D 符合题意规范。 故答案为:C。 8.下面关于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嘴吹灭 B. 为节约药品,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 用刚取完 a 液的胶头滴管去吸取 b 液 D. 加热烧杯中液体,烧杯下面必须垫上

    19、石棉网 【答案】 D 【解析】A、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不符合题意; 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不符合题意; C、用刚取完 a 液的胶头滴管去吸取 b 液,会造成试剂之间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为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匀炸裂,加热烧杯中液体,烧杯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用量筒量取溶液时,某同学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70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45 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小于 25 毫升 B. 大于 25 毫升 C. 等于 25 毫升 D. 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俯视读数为 7

    20、0mL,读数偏大,则量筒内实际的液体体积70mL; 仰视读数为 45mL,读数偏小,则量筒内剩余液体的实际体积45mL; 所以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小于 70mL-45mL=25mL; 故答案为:A。 10.(2021 深圳)量取 2mL NaOH 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答案】 C 【解析】A. 倾倒液体的方法: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量筒倾斜,故 A 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B 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 C

    21、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 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用外焰加热,故 D 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20 抚顺)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用铜作导线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 【答案】 B 【解析】A、呼吸作用属于化学反应,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故属于化学性质; B、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需要通过中和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氢

    22、氧化钠用于去除油污,是利用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属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B。 12.(2021 眉山)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答案】 A 【解析】A、贴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属于氧气的用途,说法不符合题意; D、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不符合

    23、题意; 故答案为:A。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塞紧橡皮塞 B. 处理废弃药品 C. 放入铁钉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 D 【解析】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水池,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 取用块固体药品, 首先试管要横放, 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 然后将试管慢慢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

    24、所示操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赵老师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时候,将一张滤纸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发现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 B.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替 C.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 D.酒精灯火焰与蜡烛火焰相似,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试管底部可直接触及灯芯位置 【答案】D 【解析】A. 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说明外面火焰温度较高,里面火焰温度较低,则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滤纸和小木条均会碳化,现象明显,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

    25、替,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滤纸中含有氢元素,燃烧生成水,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为了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试管底部不能直接触及灯芯位置,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比较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长颈漏斗内液面无明显变化 【答案】 C 【解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

    26、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5 题)题) 16.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_,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_,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_。 【答案】 物理性质;化学变

    27、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 【解析】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铵的颜色和状态,是物理性质;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碳酸氢铵发生的化学变化;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的气味和状态,是物理性质;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故是化学变化。 1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 AF 各仪器的名称: A_,B_,C_,D _,E_,F_。 (2)用于量取液体的

    28、是(填序号,下同)_; (3)能直接加热的是_; (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_; (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 (6)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_; (7)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 【答案】 (1)试管;药匙;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量筒 (2)F (3)A (4)D (5)C (6)B (7)E 【解析】(1)各仪器的名称:A 是试管;B 是药匙;C 是试管夹;D 是酒精灯;E 是胶头滴管;F 是量筒;(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量筒, 故答案为:F;(3)能直接加热的是试管, 故答案为:A;(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酒精, 故答案为:D;(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试管夹, 故答案为:C;(6)可取用少

    29、量固体粉未的是药匙, 故答案为:B; (7)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E。 18.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图 1 中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与火焰接触的部分, 最外侧有明显的烧焦痕迹,该现象说明_。 (2)图 2 中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后,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该现象说明白烟有_性。(填石蜡的化学性质) 【答案】 (1)外焰温度最高 (2)可燃 【解析】 (1) 图 1 中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约 1s 后取出, 与火焰接触的部分, 最外侧有明显的烧焦痕迹,该现象说明外焰温度最高。(2) 图 2 中将燃烧的蜡

    30、烛熄灭后,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该现象说明白烟有可燃性。 19.某同学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向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若要证明这一观点,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_。 (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熄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 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因为木条熄灭,所以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 (1)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

    31、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2)B,C 【解析】(1)应该进行一个对比实验,即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2)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正确;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只能说明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可以使木条继续燃烧,不能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错误;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全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答案为:BC。 20.如图是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操作图,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1)_; (2)_; (3)_; (4)_; 【答案】 (1)管内液体的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试,试管夹不是夹在距试管口约 处

    32、(2)大拇指按在了短夹上 (3)没有用外焰加热 (4)试管没有倾斜约 45 【解析】 (1)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 试管夹不是夹在距试管口约 处; (2)大拇指按在了短夹上;(3)没有用外焰加热;(4)试管没有倾斜约 45 。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2 题)题) 21.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硫酸铜 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过程 (1) 如图 B, 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

    33、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_。 (2)如图 C,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的现象为_,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3)如图 D,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_和_;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该实验结论可以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 与图 A 所示实验相比较,图 D 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 (4

    3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和燃烧,这两种变化根本区别是_。 【答案】 (1)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2)白烟燃烧 (3)水;二氧化碳;C、H;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变化前后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解析】(1)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故答案: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2)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的现象为白烟燃烧,故答案:白烟燃烧。 (3)根据“硫酸钢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化学

    35、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该实验结论可以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氢元素;故答案:C、H。与图 A 所示实验相比较,图 D 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和燃烧,这两种变化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22.已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大,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选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写出仪器的名称:A_。 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 当看到_现象时,表明装置 A 中的气体已收集满。 收集满呼出气体的

    36、集气瓶应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2)明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很快熄灭了,据此,他提出了以下观点: A 认为是二氧化碳 B 认为是氮气 C 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 为了弄清呼出气体的成份,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一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 把步骤 1 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 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 气瓶内剩余气体_溶于水 把步骤 2 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中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木条立即熄灭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_的性质 (3) (

    37、实验反思)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_(填“能”或“否”),综上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_(从以上 A、B、C 三个观点中选择)。 【答案】 (1)集气瓶;排水法;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正 (2)二氧化碳;难;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3)否;C 【解析】(1)仪器 A 的名称是集气瓶。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利用了气体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叫排水法。当看到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表明装置 A 中的气体已收集满。呼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备用。(2)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的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把步骤 1 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说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难溶于水。 把步骤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内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木条立即熄灭,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反思:倒入足量的石灰水和足量的石灰水时,均会带出水蒸气,不能根据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和氮气,故 C 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