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全册知识提纲

    • 资源ID:218996       资源大小:5.45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全册知识提纲

    1、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提纲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第一单元、食物生产 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 与人类社会发展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

    2、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古代的村落、 集镇和城市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第15课、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第第1 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11.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采集和渔猎时代:一、采集和渔猎时代: 时间: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 特点: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 表现:表现: 食物食物 采集可食的

    3、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工具工具 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 生活生活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二、原始农耕和畜牧:二、原始农耕和畜牧: 背景背景: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形成形成:大约大约1 1万年前,万年前,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表现:表现: 农业农业 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西亚西亚: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

    4、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中美洲:中美洲: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牧畜牧业业 形成:形成: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 表现:表现:世界不同地区的居民把几种主要的动物驯化为家畜。 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三、农业出现的意义:三、农业出现的意义: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

    5、活的第一次革命,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 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统治者及古代先民们积极推动与农业生产相关

    6、的学科的发展,如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等;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的出现私有制阶级与国家的出现 1.21.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大河文明大河文明 特点:特点:灌溉农业发达,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统治者都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表现:表现: 两河流域两河流域 农业: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土地:在古巴比伦王国,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尼罗河流尼罗河流域域 农业:农业: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土地:土地:古埃及的土

    7、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评价:评价: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特点:特点: 古代中国古代中国 a a、形成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的农业分布格局; b b、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并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c、秦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如秦国都江堰、西汉龙首渠等; 阶段:阶段: a a、商和西周时期: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b b、战国以后: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c c、秦汉到

    8、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古希腊:古希腊: 农业:农业: a a、大麦和小麦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b b、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土地:土地:在古希腊城邦中,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斯巴达人将征服的希洛人全部变为奴隶,让他们承担所有的农业劳动,但雅典等城邦较少; 古罗马古罗马 农业:农业: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土地:土地: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

    9、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渐破产。 古代古代美洲:美洲: 农业:农业: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土地:土地: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但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1.31.3、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 变化、男女地位的变化:变化、男女地位的变化: 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逐渐退居从属 地位 变化、生产力发展促进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变化、生产力发展促进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原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表现:表现:氏族部落的首领利用自己对公共

    10、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便利,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 结果:结果: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变化、阶级和国家产生变化、阶级和国家产生 阶级:阶级: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并出现了自由民和奴隶; 自由民 原来的氏族成员成为自由民 奴隶 军事首领军事首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在领导氏族部落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往往不再杀死战争中的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国家:国家: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 第第2 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2.12.1、美洲物种的外传、美洲物种的外传(传出

    11、) 背景:背景:新航路开辟 表现:表现: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来等,由西、葡殖民者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非等地; 玉米玉米 欧洲:欧洲: 玉米传入洲后,最初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传遍欧洲各国。 中国:中国: 阶段:阶段:明朝时,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朝前期,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传播路线:传播路线:

    12、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 种植方式:种植方式:玉米从丘陵山地种植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 马铃马铃薯薯 欧洲:欧洲: 马铃薯传人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中国:中国: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甘薯 欧洲:欧洲: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中国:中国: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辣椒辣椒 欧洲:欧洲: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中国:中国: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番茄番茄 欧洲:欧洲: 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也

    13、是作为观赏植物 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改良培育,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 中国: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美洲:美洲: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2.22.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传入) 欧亚作物传欧亚作物传入入 表现表现:粮食类: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 水果类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蔬菜类蔬菜类:黄瓜、豌豆 经济类:甘蔗等。 评价:评价: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a a、小麦由欧洲移

    14、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促进饮食结构、食物种类和小麦产业的发展; b b、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禽畜传入禽畜传入 表现:表现: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禽畜传入了美洲。 作用:作用: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32.3、实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实物物种交流带来的 影响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世界人口增长;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世界人口增长; 表现:a、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

    15、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b、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 c、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表现:表现:a a、马铃薯、小麦等种植和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饮食功能) b、玉米、马铃薯等也可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表现:表现:a a、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高产,增加了粮食供应

    16、总量。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新物种的引进 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表现:表现:a、马羊等食草动物来到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 b、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c、明清时期引进推广的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士流失。 第第3 3课、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3.13.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现代农业:现代农

    17、业: 条件: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特点:特点: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发展:发展: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及禽畜产量大幅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现代农业的表现:现代农业的表现: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 原因:原因: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表现:表现: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 评价:评

    18、价: 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主要粮食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新突破主要粮食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新突破 表现:表现: 美国美国 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 350千克。 墨西墨西哥哥 1941年, 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推广之后, 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菲律菲律宾宾 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的亩产可达600-650千克。 中国中国 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

    19、0千克,创世界纪录。 评价:评价: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畜牧业和渔业的新发展畜牧业和渔业的新发展 表现:表现: 畜牧业畜牧业 渔业渔业 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机械化和自动控制械化和自动控制。 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3.23.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 1、储备:、储备: 原始农业社会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古代农业社会:古代农业社会:随着古代农

    20、业的发展,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2020世纪以来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a、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b、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 21 世纪以来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 2、保存:、保存: 古代: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

    21、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20102010年: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3.33.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 1、粮食安全:、粮食安全: 原因原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应对应对: 世世界界 1945年成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并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中中国国 措施措施:1996年,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

    22、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结果:结果: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2 2、食品安全:、食品安全: 原因:原因:农业现代化大大地丰富了食品供应,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表现表现: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 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 应对:应对:a a、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法律法规进行

    23、治理。 b、2009年,中国通过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并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四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知识点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1)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2)表现 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铜器 距今 5 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铁器 公元前 15前 14 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中国在战

    24、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灌溉工具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畜牧业生产工具 古人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知识点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古代中国 约 3 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

    25、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古代西方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2.陶瓷工具 (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2)表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 采用坯车来制坯 中国南朝 为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唐宋时期 为防止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 3.冶炼工具 锻打工具 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 锉等 铸造工具 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知识点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6、(2)表现 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 (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2)表现 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1)含义: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是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作坊式劳作是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27、。 (2)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第五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知识点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1)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2)标志:18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3)特点: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1)背景:工厂的出现。 (2)特点 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实行倒班制。 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28、。 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 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3)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 (1)产生:19 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

    29、们的生活空间 (1)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2)解决:20 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 (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

    30、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2)表现 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中国:20 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6消极影响 (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2)结果:19 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

    31、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第六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知识点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表现 (1)计算机 目的 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标志 1946 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 影响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2)网络 产生发展 1969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 20 世纪 90 年代实现商业化,遍布全球 影响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

    32、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3)人工智能技术 含义: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出现:20 世纪 50 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内容:涵盖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应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 表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 影响: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4)航天技术 成就 1957 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 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33、影响 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5)海洋技术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 20 世纪 60 年代, 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1997 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 6 000 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12 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 7 000 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6)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知识点二 现代科技进步

    34、的革命性意义 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 (1)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重点突破】 主题一 春秋时期铁器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铁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和发展了生产

    35、力。 2铁器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江南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 3铁器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春秋时期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4铁器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推动了春秋时期各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总之,铁器的出现推动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的过渡,促进了春秋时期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主题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1基本特征 (1)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高度综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科

    36、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如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等已经渗透到考古、勘探的领域,探明古代地下遗址和地下宝藏的准确位置和容量。二是多学科互相交叉,形成了综合性科学。诸如能源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等。这些科学涉及的面很广,以海洋科学为例,涉及气象、水文、地质、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由于交叉科学的产生,这一次新技术革命也不是单项的技术革命,而是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群。三是两门学科交叉,形成了边缘科学。诸如生物物理、地球物理、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等。 (2)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数量增加极快;二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转化为直接生产

    37、力的周期大大缩短。比如从电磁理论的建立到电动机的使用,经过 65 年,从原子核裂变理论的建立到制造出原子弹只经过了 6 年,晶体管 3 年,激光不到一年;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设备和产品更新率也大大加快。据资料介绍,大约每一年左右,就有 50%的设备和产品被更新。其中电子设备和产品更新换代更快,比如电子计算机,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制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现在不足 33 年时间就经历了五代。 (3)“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新兴技术应用于生产,使生产科学化。因此,这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与前两次相比,特点更加明显:从体力的解放到脑力的解放;从单项技术革命发展到了

    38、多项技术和综合技术的革命;从利用第一自然资源为主发展到了创造第二资源为主;从征服地球发展到了征服海洋和宇宙空间。因此,有人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伟大的革命。 2影响 (1)对整个社会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信息技术对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又如,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将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生物技术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 (2)对世界经济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充分体

    39、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并且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3)对人类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引发了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先进而高质量的物质条件。其成果还对人类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对人类的未来观和传统的伦理观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变、视野的拓宽使人类更加重视创造性思维,富于创新精神。 主题三 现代科技进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1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

    40、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2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使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4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比重,新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

    41、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七课第七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古代的商业贸易 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 1商业贸易的起源商业贸易的起源 (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 (2)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2 2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 时期 表现 商朝 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 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到两宋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

    42、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元、明、清 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3 3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 国家或(地区) 表现 古埃及 商业历史悠久 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古希腊 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古罗马 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 阿拉伯商人在亚、欧、非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4.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概况 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

    43、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 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 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 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5.5.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 1货币货币 (1)产生与发展 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44、。 公元前 11 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公元前 8前 7 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2)作用 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 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 2信贷信贷 (1)古代世界信贷的发展 两河流域:公元前 22前 21 世纪,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古埃及:公元前 16前 11 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 古希腊:公元前 4 世纪,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

    45、的雏形。 (2)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唐朝: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宋朝: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3 3商业契约商业契约 (1)古代世界商业契约的发展 古埃及: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 两河流域:公元前 2600 年左右,人们已经使用契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2)古代中国商业契约的发展 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 汉朝以

    46、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第八课第八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 1.1.开始形成开始形成 (1)推动因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过程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活动。 1718 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3)影响: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 2初步形成初步形成 (1)原因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需要

    47、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影响: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 3最终形成最终形成 (1)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的财富。 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影响:20 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

    48、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知识知识点二点二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 1背景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 2表现表现 (1)(1)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2)(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 商品交易所 1531 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

    49、交易所 创立银行 16 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 1694 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证券交易所 17 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 百货公司 1852 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 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贸易公司 为了有效地垄断对外贸易,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 近代银行的建立 1865 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

    50、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 1897 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 股份制企业出现 19 世纪 70 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 1872 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和 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 证券机构出现 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 1900 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全册知识提纲)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