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

    • 资源ID:215336       资源大小:41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

    1、 2022 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要点梳理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朝代歌朝代歌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了解历史的途径:考古发掘 、神话传说) (一)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一)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 2、距今年代: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3、体貌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 4、生产生活情况: (1)使用工具:使用打

    2、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 (2)社会组织:过群体生活。 (3)火的使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火使用的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意义(熟读): (1)研究价值: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2)史学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二)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二)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

    3、人的生活(“河水长干”) (1)距今时间:距今约 7000 年 (2)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属于长江流域) (3)生活状况: 房屋结构: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地位: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生产工具: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使用磨制石器(属新石器时代)。 农业状况:人工栽培水稻;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手工业: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雕刻技术(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和懂得使用天然漆。 2、半坡居民的生活(“半黄半粟”彩陶) (1)距今年代:距今约 6000 年 (2)发现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 (3)生活状况: 房屋结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生产

    4、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等(属于新石器时代); 农业状况:种植粟;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有乐器。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纺织、制衣。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一)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一)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结

    5、果: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二)知道青铜器的典型代表,知道甲骨文(二)知道青铜器的典型代表,知道甲骨文 1、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司母戊鼎-地位: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2、甲骨文:(1)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 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发现意义(地位):a.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意义: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

    6、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三)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出现: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2、推广: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四)识记春秋主要霸主、(四)识记春秋主要霸主、“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春秋战争是争霸,战国战争是兼并)(春秋战争是争霸,战国战争是兼并) 1、 公元前 770 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 史称东周, 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2、春秋诸侯争霸 (1)原因:王室衰微;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7、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口号:“尊王攘夷”。 (3)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4)影响:消极: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积极:出现了统一的趋势和民族交融。 3、战国七雄: (1)齐、楚、秦、燕、赵、魏、韩【方位:东南西北到中间】 (2)兼并战争 形成过程: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五)理解商鞅变法(五)理解商鞅变法 1、背景:(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2)新

    8、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时间:前 356 年;国君:秦孝公;主持变法者:商鞅 4、商鞅变法内容: 政 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损害了奴隶主旧贵族利益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 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 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5、作用:商

    9、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起来。 6、商鞅变法成功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7、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动力,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培养人才 (六)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六)了解老子、孔子学说,“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意义的意义 1、老子: (1)生平:春秋后期楚国人,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 顺应自然; 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3)相关著作:道德经,成为道

    10、家的经典。 2、孔子和儒家学说: (1)生平: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2)主张: 思想: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教育:a.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b.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c.注重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文化:孔子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3、百家争鸣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

    11、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了解秦的统一及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一)了解秦的统一及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1、秦的统一 (1)背景:统一是发展必然趋势,百姓渴望安定;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强盛;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进攻;嬴政善于任用人才等。 (2)秦朝建立时间:前 221 年(前 3 世纪后期) 建立者:秦始皇嬴嬴政 都城:咸阳。 (3)秦朝的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秦统一的意义:结

    12、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影响: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关注 P44、P45 图)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关注 P44 图) (4)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13、,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南修灵渠 (5)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二)了解汉武帝削藩、尊崇儒术的举措及意义(二)了解汉武帝削藩、尊崇儒术的举措及意义 1、政治上:实施“推恩令” (1)背景: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2)内容: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2)意义: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思想文化上:实施“罢黜黜百家,独尊儒术”或者罢黜黜百家,尊崇儒术 (1)背景:汉初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诸侯

    14、王门下聚集很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2)内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意义: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进入鼎盛时期。 (四(四)知道东汉衰亡的原因(新增考点)知道东汉衰亡的原因(新增考点)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形成。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2、黄巾起义 (1)时间、发动者:184 年,张角 特点:有组织,有准备

    15、结果:失败 (2)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五)了解张骞通西域(新增考点)(五)了解张骞通西域(新增考点) 1、西域的含义:汉代人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2、 次数 时间 目的 成果 第一次 公元前 138 年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 公元前 119 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3、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4、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优秀品质:坚强意志,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立志报效祖国。 (六)知道张仲景

    16、和华佗(六)知道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人 1、张仲景(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辨证分析病情;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中医临床体系的开创者。 2、 华佗(神医): 不但擅长用针灸、 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盛健体。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08 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背景: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

    17、奠定了基础。 (2)形成:220 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 年,孙权称吴王,229 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形成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知道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二)知道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三)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三)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4)南下移

    18、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2、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到南宋完成。) 3、启示:政治稳定、科技进步、优越的自然环境及政策、人才等。 (四)理解北魏孝文帝(四)理解北魏孝文帝(北魏,鲜卑族建立) 1、背景: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2、目的:用文治移风易俗(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措施: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 4、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用于创新。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