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213751       资源大小:39.1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1、2022 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我们说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动人的章节之一。黛玉葬花,其本身就是一首无韵的诗, 一曲凄婉的人生悲歌。 又通过 葬花吟 , 让满怀哀愁的黛玉在 花谢花飞花满天的画卷里孤独地 忍踏落花来复去 , 收拾着满地落花, 也收拾着自己的万千感慨, 衬托出 葬花的诗画意境和艺术美感,展示了黛玉矛盾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这里既有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严酷生活的煎熬, 又有 愿奴胁下生双翼, 随花飞到

    2、天尽头的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既赋予主体环境生命和性格,又创造了映衬人物性格的艺术氛围,增强了葬花画卷的意境表现,起到了一唱三叹、缠绵悱恻的美学效果。 当然,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单纯对景的描绘还不足以形成诗歌的意境,意境之形成还离不开景与情的交织融合。 葬花吟既有对大自然景物的诗意赞美-景物,又有对人生如寄的哲理感悟-道理,还有对儿女离愁别绪的情感抒发-悲情。如写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柳丝榆芙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写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看着花落的凄苦,吟诗人浮想联翩

    3、。黛玉有着花一样的容貌,身世却如落花一般飘零。自幼无母,不久又离父寄居贾府。在贾府,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无依无靠,又兼其身体有病,性格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如此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不得不使黛玉对自身产生绝望之情。对自身存在的焦虑,加上情景合一的特殊境况,她就不难感悟出如此的生命体验而导致悲情的产生。 从花木的存在状态感已之悲, 从美学角度讲, 强调宇宙本身的意蕴和人的精神境界 把终极关怀和追求熔入诗意之中, 用生动感人的形象去打动人的情感, 因而使其更

    4、易被人所接受 ,这是对美学任务的定位。从文学角度讲,文学艺术的责任是以生动的形象感染人。葬花吟以诗画的艺术语言勾勒,吟诗人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自己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不单怜花更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满心凄苦地在移步易景、花美花落、风霜雪雨中向前移行,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观和生存状态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 (摘编自马振龙浅析葬花吟之画面塑造与意境表现的美学价值) 材料二: 葬花吟作为诗歌能否代替叙事呢?笔者认为,诗歌和小说虽属不同文体,在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有区别,但就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来说亦有相通之处。朱光潜说:诗是从人生

    5、世相中摄取的一刹那, 一片断, 但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 因而,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 换言之,诗是抒情主体现实生活的艺术性概括。故而,阅读者可以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结合作品此时和彼时的情境, 对创作者的省略、 暗示、 悬念、 不写之写等诸多方面予以补足。 何况,小说作为一种兼备众体的综合性文体,其对诗歌功能的运用由来已久,而红楼梦在这方面更堪称超越传统。一方面作者摈弃了照搬前人诗歌的做法,直接代之以小说中人物的创作;另一方面将人物的诗歌创作活动置于情节流动之中, 大大拓展了诗歌的叙事功能。 以此言之, 红楼梦中的诗歌不仅有塑造人物的作用,亦且发挥了以少胜多、补充叙事的作用。因而,诗意叙事可谓

    6、红学研究的共识。葬花吟当然也不例外。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长达百十回却又并不将爱情描写作为唯一主题的长篇来说,其叙事任务无疑是繁重而庞杂的。 在一个方面用笔过多, 必然会影响其他诸方面的叙写。 因而, 红楼梦常以暗示、缺省、主客观悖逆、点此通彼等诸多叙事笔法予以填补。而这种填补有赖于读者的补足和融会贯通,以实现与创作者的精神共享。因而,某种意义上说,读者堪称小说的第二作者。在林黛玉自我伤悼的青春叹惋中,借着诗言志的外壳,作者将诸多叙事性因素浓缩其中,而对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或小题大做,或不置一词,只让读者自己去潜心体会。 若从叙事角度去看,红楼梦禅机谶语式的点化,无疑是一种预言性叙事。不仅可以增加阅

    7、读的悬念,而且也是立足过去观照将来的一种全局式叙事思维。与曹雪芹同时的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中就指出了葬花吟的诗谶性质: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安得返魂香一缕, 起卿沉疴续红丝? 即便是第二十三回的葬花情节, 应该说也具有谶的性质。这种在葬花情节上的寓意设置,应该说与通部书的预言性叙事谋略是相通的。 (摘编自李英然黛玉葬花:诗意叙事的深度开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黛玉葬花能折射出林黛玉的悲剧性人生,葬花吟更是集中展示了林黛玉全部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B.“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两句侧重于对大自然景物的诗意化呈现,画面塑造胜于感情抒发

    8、。 C.林黛玉寄人篱下,性情悲观,感花之凋零预知了自己结局,在情景合一的氛围中营造出悲情的艺术体验。 D.曹雪芹在 红楼梦 中替小说中的人物创作诗词, 这与之前小说中诗歌的运用模式不同,具有创新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葬花吟中,作者赋予了落花生命和性格,创造出了映衬林黛玉性格的艺术氛围,增强了作品的意境表现力。 B.无论从文学还是美学角度看, 葬花吟 中黛玉由花木的存在状态感己之悲的动人之处,都源于其生动的形象。 C.在某种意义上, 读者如果不能将情节缺省处补足并融会贯通, 以实现与作者的精神共享,就不能成为第二作者。 D.红楼梦中探春的词句“一任东西南

    9、北各分离”,预示了她远嫁的结局,这同葬花吟一样,都具有诗谶的性质。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明代诗人唐寅在和沈石田落花诗中写“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充满了忧伤哀怨。 B.葬花吟蕴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之氛围,类“长恨歌”之缠绵,得“春江花月夜”之意深。 C.王蒙指出,由葬花吟可见,“黛玉的人生(社会)处境与生命的基本困境是联在一起写的”。 D.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葬花的情节时不禁感叹:“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 4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5如以“葬花吟的艺术特色”为主题撰写读书笔记,请

    10、根据材料,列出笔记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村 头 肖建国 晚风从东江里吹上来,天就黑了。 村头约我,出去走走。 这是我驻村的第一天,这地儿叫吊鸭沥回眸村,我上午想找村长了解下情况。妇女主任盼娣说,村头不在,晚上才能回来。 我一愣。盼娣笑着解释,村头就是村长,就好比包工头一样。 听她这样一说,我也乐了。我问,其他地方也叫村头吗?盼娣说,不,只有这里。 村头叫吴贵,一米八。南方人普遍稍矮,吴贵是个例外。他说话声音有点苍老,像敲铜锣后捂住的回响。 来之前,我从多篇新闻报道中看到过关于他的报道。 吴贵当过兵,退伍后开加工厂

    11、,做板材生意。他的板材用木板压成,很实在。不像有些厂家,用锯末压,看起来挺漂亮,遇水一浸,就粉了。 吴贵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仅七八年的光景,就住进别墅、开起大奔。没想到前几年,他扔下城里的生意,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当起村头。上任两年多的时间,就为村里捐了一百多万。修村道、铺沥青、装路灯,还开挖了下水道,雨污分流,把乡村当成城市来打造。老婆骂他,图啥?村民们也有很多疑惑,怕他放长线钓大鱼,是预留先手棋。我也想问问,他那厚实胸膛里的真心话。 吊鸭沥紧依东江边,沥是指水沟。村名的意思,就是有水沟能放鸭子的地方。可后面为什么要附个回眸村呢? 吴贵说,是晚清一位老族长改过来的。那老族长曾中过举人,算是半

    12、个官老爷。一来,他嫌这名字的谐音太粗俗,有损村人形象。二来,这村子是从后面一个村子分出来的。他们原本瞧不起后村人,可后村人争气,无论经商做生意,还是读书做学问,都比前村强。老族长盛怒之下,让年轻人在每月祭祖时,都扭头向后看。看看后村人的荣耀,自己的衰败。久而久之,这村就叫回眸村了。但这是口头叫,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名。 吴贵说,那老族长,就是他高祖爷。 我俩顺着村道向外走,新铺成的沥青路面充满弹性,落脚无声。两旁的民房很多已租赁出去,有办民宿的,也有开书吧、咖啡厅的。各家的招牌很有意思,像云中客栈、邂逅时光、一品花堂等,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吴贵说,四年前,他回到村里,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垃

    13、圾成堆。年轻人都外出谋生,留下的是孤寡老人和孩子, 很多土地被抛荒, 让人信感恓惶。 他在村里转了三圈, 总想寻找点什么。最后在村小学停住脚。小学早已合并,校舍无人照管,像萎缩多病的老人。当年他上学时,因交不起书杂费,校长就说,那你每天来值日,为同学们敲敲钟吧。他敲钟很认真,当-当-当-,预备铃声均匀、悠长,送到每家每户。村民、学生一听,就知道要上课了。那时他就想,要是能敲一辈子钟,多好。 那棵香樟还在, 可树上的铁钟已不见踪影, 只留下铁环摩挲的印痕。 院内荒草满园, 蒌蒿、藤萝、 芭茅、 艾草,旺旺地长。他蹲下来,奋力扯着荒草,为自己扯出一片空净之地。那一晚,他把奔驰车开进校园内,打开顶窗

    14、,让星星伴月光洒进来。他在车里呆了一宿。吴贵说,就是那个晚上,让他决定回来。 过年祭祖, 趁年轻人都在祠堂, 他当着大家的面说, 要回来当村头, 让回眸村旧貌换新颜。 话没讲完,就引来一阵哄笑。他让大家尽情地笑,待笑够了、笑累了,才苍苍地说,这是我们的家,这是我们的根,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会回来。我希望当我能力用尽时,你们能帮上一把。 一席话,说得祠堂内一片寂静。 挑起村头的担子,吴贵才知道什么是艰难。修村道,修到潘茂才门口。老人出来了,拄着拐杖,不准修。 吴贵说,潘爷,不用你花钱,把泥巴路修成沥青路,好走。 潘茂才摇摇头,寸土不让。动了风水,会死人的!老人坚持自己的理由。吴贵费尽口舌,并找人来

    15、劝说,都无济于事。 那真叫一个难啊!吴责仰天长叹。 听说,老人还拿出军刀对抗。我小声问。 吴贵苦笑着摇摇头。 出了村庄,外面就是一片片稻田。习习凉风送来阵阵稻香,顿觉神清气爽。原有的田埂已被吴贵替换成木质栈道,在田间诗意地穿梭。 吴贵说,呆在学校的那晚,他想了很多。其中有一项,就是要让城里的高跟鞋,在乡野间敲响。 我问,值吗? 吴贵说,你听 田野间, 有人在黑暗中唱歌。 那都是抽空钻出来的城里人, 他们拥抱着这没有灯光的夜色,大口呼吸着青草芳香,看星星眨眼,听虫萤伴唱。他们笑,他们闹,惹得村里的小狗也跟着一起汪汪地叫。 夜色渐浓,有蛙声鸣起。先是一声,再接一声,声声呼唤,立即便响成一片。吴贵反

    16、问我,你这样下来,值吗? 没想到他有这样一问。刹那间,我俩一起笑了。 笑声伴着稻香,在夜色中迅速荡漾开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写“祭祖时扭头看后村”的情节,意在表达老族长对后村取得成就的嫉妒。 B.吴贵愿意在学校敲一辈子钟,说明这座学校给他的温暖和培养让他感觉很幸福。 C.吴贵在祠堂说了回村当村头的意愿时众人哄笑,说明他的想法太荒唐不切实际。 D.潘茂才坚持自己的理由寸土不让,说明吴贵工作冒进,侵犯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写吴贵用木板压成的板材“很实在”,一语双关,表现了他的人

    17、品,后文他在祠堂里说的一番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疑惑、妻子的不理解,从反面衬托了吴贵回到生他养他的山村无私奉献、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高尚。 C.小说的语言简洁晓畅又不乏生动形象, 如 “那都是抽空钻出来的城里人” 中的 “钻” 字,生动地写出了城里人生活的压抑。 D.小说情节安排巧妙,以“我”和村头沿着村道出去走走为暗线,通过谈话和穿插介绍,交代了吴贵回村原因和取得的成绩。 8文中画线的句子自然环境描写很传神,请分析其作用。(4 分) 9结尾处我和吴贵都问对方“值吗?”,小说中未直接回答,但我们分明感受到了答案。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巧妙地写出来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18、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元祐八年五月)辛卯,御史董敦逸、黄庆基并罢。敦逸四状言苏辙,庆基三状言苏轼,谓轼昔为中书舍人, 所行制词, 指斥先帝, 而辙相与表里以紊朝政。 三省同进呈, 吕大防奏曰:敦逸、庆基言轼制词谤毁先帝,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强兵以鞭挞四裔,而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因民所欲,随时救改,盖事理当然耳。汉武帝好用兵,重敛伤民,昭帝嗣位,博采众议,多行寝罢;未有以为谤毁先帝者也。至如本朝真宗即位,弛放逋欠以厚民财;仁宗即位,罢修宫观以息民力;亦未闻当时士大夫有以为毁语先帝者

    19、。自元祐以来,言事官有所弹击,多以谤毁先帝为辞,非惟中伤善类,兼欲摇动朝廷,意极不善。 若不禁止,久将为患。苏辙因奏曰: 臣昨取兄轼所撰吕惠卿制观之,其言及先帝者,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太皇太后曰: 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大防曰: 闻永乐败后,先帝尝咎两府大臣略无一人能相劝谏。于是斥敦逸、庆基为湖北、福建转运判官。苏轼以札子自辨:臣区区之忠,盖自谓无负矣。今庆基乃反指以为诽谤,不亦矫诬之甚乎!臣恐阴中之害,渐不可长,非独为臣言也。太皇太后令辙谕曰: 缘近来众人正相捃拾,且须省事。轼曰:昔东汉孔融,才疏意广,是以遭

    20、路粹之冤;西晋稽康,才多识寡,是以遇钟会之祸。臣人无二子之长而兼有古人之短,若非陛下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则臣已下从二子游久矣,岂复有今日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B.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C.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D.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

    21、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书舍人,别称紫微舍人,为撰拟诰敕之专官;红楼梦中薛家祖上曾任此职务。 B.嗣位,继承君位,与“受禅”“践祚”含义相同,封建时代的帝位大多由嫡长子继承。 C.言事官,即谏官。宋代设置谏院,以谏议大夫为长官,司马光曾经担任过这一职务。 D.区区,诚恳深切之意,与李密陈情表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的“区区”含义相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董敦逸、黄庆基多次弹劾苏辙、苏轼,认为苏轼在做中书舍人时,所写的诏书文辞中,有对先帝的

    22、不敬之词,并且与苏辙内外勾结,紊乱朝政。 B.吕大防认为,先帝施政或有不当之处,同时他还指出,自元祐年间以来,言事官借谤毁先帝的说辞来弹劾官员的做法会危害朝廷,需加以制止。 C.苏辙拿出了苏轼所撰写诏书中的原话来分析,说明苏轼并没有毁谤先帝的意思;而太皇太后给苏辙的谕令,则暗含了她支持苏轼、苏辙的立场。 D.苏轼只是担心暗中伤害他人的做法会形成不良的风气,要坚决制止,以防其滋长,他并非为自己辩解;同时他也感激皇上能够秉公义、怀仁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今庆基乃反指以为诽谤,不亦矫诬之甚乎! (2)则臣已下从二子游久矣,岂复有今日哉? 14文章写吕大防提及先

    23、帝反思永乐之败的目的是什么?(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6 题。 鹧鸪天鹧鸪天 党怀英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 天外事,两悠悠,不应也做可怜愁。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注】底用:何须,哪用得到。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以“云步”“小凤钩”写出了织女的步履轻盈,纤足娇小,表现出织女之美。 B.“踏清秋”三字将牛郎织女相会之缠绵带过,既点明时令又渲染出环境的沉寂。 C.词中“两悠悠”与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银汉迢迢”均含距离遥

    24、远之意。 D.词人不说人窥月,而是月窥窗,突出了神话背景下天上神性和人间平凡的对比。 16本词写七夕,一改传统之观念,别有新意,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红楼梦中晴雯抱屈而死,死前喊了一夜的娘,读来令人唏嘘,不免让我们想起了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的“_,_”。 (2)姚鼐登泰山记“_,_”两句写旭日倒映海面,上下辉映,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 (3)鹧鸪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的满腔愁绪,因此“鹧鸪”成为诗人词客表情达意的常用意象,如“

    25、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 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 是窗花。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 幼时乡下的冬日, 红彤彤的炭火盆旁, 女人守着针线笸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着画自己的梦。 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戴着花镜盘腿而坐, 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地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 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她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摇蒲扇的奶奶、纳鞋

    26、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她们讲出的串串故事拴住了一帮穿肚兜的娃娃;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 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秋风摩挲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麻雀的嘴啄过它们,被寒雨拍打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18文中标序号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B.- C., D.。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昆山玉碎凤凰

    27、叫,芙蓉泣露香兰笑。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0某杂志社在审稿时,编辑部一致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需要调整句式和语序。假如你是编辑,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并说明理由。(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它在军事上可用来制造坦克防护钢甲、穿甲弹的弹头等,( )与铜、铝、镁一起生成许多有工业价值的合金,提高合金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还可用锰制成植物化肥、杀菌剂和饲料添加剂等,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状态。虽然锰作出了很多贡献,但是 。

    28、( )人们长期吸入含锰度较高的锰烟以及锰尘,( )会导致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假如被诊断为慢性锰中毒,我们该怎样应对呢?首先应脱离锰作业,然后到医院进行驱锰治疗,直至康复。或许你会问,我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含有锰,那我们是不是很容易患慢性锰中毒呢?。人类正常饮食所摄入的锰元素很少,( )对其吸收率也不高,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正常饮食会导致锰中毒。 2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还可 只有 才 因为 B.还可 如果 就 因为 C.也可 如果 就 而且 D.也可只有 才 而且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29、。(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惊蛰,古称启蛰,越冬之虫在这一天结束漫长的蛰伏,开启灿烂的新生。周礼有云: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这,也给我们人生以启示-应蛰则伏,当惊便起,只有学会顺时而动,方能行稳致远;善于蛰伏,又不甘蛰伏,也应是一个人生活智慧和成长历程的写照。遍览古今名人功成之路,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材料二: 2022 年,惊蛰刚过,全市高三学子开启了封闭学习模式。然而对同学们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人生的蛰伏?身体虽闭斗室之间,理想当骋四海八方。当一个人身心都在某一段时间沉静下去,未来与远方已在彼时孕育、铺展 综合

    30、以上材料, 你获得了什么启迪?请结合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D(3 分。A 项“全部”,属范围扩大;B 项“画面塑造胜于感情抒发”文中未涉及;C 项“预知了自己结局”曲解文意) 2.C(3 分。不合逻辑) 3.C( 3 分。材料二意在强调葬花吟的叙事功能) 4.强调诗能反映现实生活; 以引用论证,为得出读者可对作品的省略等方面予以补足提供理论支撑。论证

    31、了“诗歌能代替叙事”的中心论点。 (4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具有缠绵俳侧的艺术效果;以花写人,情景交融;具有诗意叙事功能和诗谶性质。(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B(3 分。A 项老族长意在激励村里的年轻人向后村学习。C 项是大家觉得荒唐。D 项是说明吴贵工作的艰难,时常会遇到保守势力的反对) 7.D(3 分。“暗线”错,应是“明线”) 8.描写了村小学荒凉破败,

    32、烘托了吴贵的失落感; 通过典型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刺激吴贵决心回乡建设村庄。与后来的美丽景象形成对比,使主题更突出。 (4 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结尾部分用景物描写,渲染出了欢乐温馨的氛围,含蓄巧妙地写出了两人都觉得值;文末“一起笑了”,写出了他们对村庄巨变的欣慰,间接写出两人都觉得值; 文中通过前后对比,写村子旧貌换新颜,用事实回答了两人都觉得值。(6 分。答出 1 点并且分析恰当得 2 分提醒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5 小题,20 分) 10.A(3 分。“始以“终

    33、焉”两词领衔,构成对仗结构,排除 B、C 项,“己行之事”做“深悔”的宾语,排除 D 项) 11.B( 3 分。B 项中“受禅”“践祚”与“嗣位”含义不同) 12.D(3分。 D项, “他并非为自己辩解” 曲解文意, “非独为臣言也” 强调不只是为自己辩解)13.( 1)现在黄庆基竟然反过来指责我是诽谤先帝,不也假借名义诬陷得太严重了吗! (4 分。译出大意给 1 分;“乃”“指”“矫”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那么我已经在地下和这二人交往很久了,怎么还会有今天呢? (4 分。译出大意给 1 分;“下”“游”“岂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分) 14.证明先帝有过追悔,证实苏辙所奏属实,印

    34、证了苏轼并未诽谤先帝。 (3 分。 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三点得 3 分) 【参考译文】 元祐八年( 1093 年)五月辛卯日(5 月 28 日) ,御史董敦逸、黄庆基一并被罢免。董敦逸曾四次弹劾苏辙,黄庆基曾三次弹劾苏轼,说苏轼过去做中书舍人的时候,所写的诏书文辞中,有指责先帝的话,并且苏辙与他内外勾结来紊乱朝政。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都递交了奏折,吕大防上奏说:董敦逸、黄庆基弹劾苏轼所写的制词毁谤先帝,臣私下里观察先帝心意,本想着要富国强兵来统治四方,可是一时间群臣附和迁就得太过头,所以事情的处理或许有不恰当的地方。等到太皇太后与皇帝开始治理国政,根据老百姓的需求,随时补救更改施政措

    35、施,该是事理应当这样罢了。汉武帝喜欢用兵征伐,征收重税伤害了百姓,汉昭帝继位后,广泛采取众人的意见,大多税收都停止征收了;但是没有人认为这是毁谤先帝。以至像本朝真宗皇帝即位后,免除百姓拖欠的款项来使百姓的财富丰厚;仁宗皇帝即位后,停止修建宫室来滋生民力;也没有听到当时的士大夫们有人认为是毁谤先帝的。 自元祐年间以来,言事的官员有所弹劾,多以谤毁先帝为说辞,这样做不只是想中伤善良的人们,还想动摇朝廷,内心里的想法极其不善良。如果不加以禁止,时间久了将成为祸患。苏辙就上奏说:臣昨夭拿来兄长苏轼所撰写的关于吕惠卿的诏书细看,里面说到先帝时,有这样的话:当初凭着尧帝的仁德,姑且试用伯鲧,后来凭着孔子的

    36、圣明,还不相信宰予兄长苏轼哪里毁谤先帝呢?我听说先帝晚年的时候,也自己深深后悔已经做过的事情,只是没有时间改正罢了。太皇太后说:先帝曾追悔过去的事情,以至于流下了眼泪。吕大防说:我听说永乐城战败后,先帝曾经责备两府的大臣没有一个人能够劝谏。于是贬斥董敦逸、黄庆基为湖北、福建转运判官。苏轼用札子自我分辨说:我凭着真挚诚恳的忠诚,自己认为没有辜负先帝。 现在黄庆基却反过来指责我是诽谤(先帝),不也假借名义诬陷得太严重了吗!我担心这种暗中伤害他人的做法(形成风气) ,这种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这不只是为我自己辩解。太皇太后给吩咐苏辙说:由于近来众人正互相收集攻击对方的材料,你一定要明白

    37、事理。苏轼说:过去东汉的孔融,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因此遭遇被路粹诬陷的冤屈;西晋的稽康,天资高但见识少,因此遭遇钟会诬陷的灾祸。我没有这两个人的长处却兼有古人之短处,如果不是陛下有最公正的心而践行宽恕,有最仁慈的心而以光明照耀我,那么我已经到地下和这二人交游很久了,哪里还有今天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2 小题,9 分) 15.D(3 分。写月窥窗,是词人移情于月,最后两句写词人拉开窗帘尽情赏月,享受新秋凉爽睡美之乐,体现出一种旷达自适之乐) 16.本词写人们在七夕时不必乞巧,也不必可怜牛女双星的“稀相见”,不落窠臼;词人强调应摒除杂念,把握当下,抒发出了超凡脱俗的旷达自适之情。 (6 分

    38、。答出一点给 3 分,答出两点给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 1 小题,6 分) 17.(1)疾痛惨怛未尝 不呼父母也 (2)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示例一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示例二宫女如花满春殿只 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示例三欲成西北望又 见鹧鸪飞(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示例四客泪数行先自落鷓鸪休傍耳边啼(韩愈 晚次宣溪,辱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 ) (6 分。一个空 1 分,若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

    39、,11 分) 18.B(3 分。处破折号表示强调,正确。处应该改为逗号,处逗号应该改为句号,处句号改为分号) 19.A(3 分。A 项和原句是比拟,B 项是夸张、比喻,C 项是通感,D 项是互文、借代) 20.(1)它们被秋风摩挲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2)理由:均为被动句式,前后应保持- -致。 应该按照由自然到动物再到人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 摩挲、拍打、啄、捅破四个动词的程度由浅人深。 由短句逐步过渡到长句,节奏更为和谐。 (5 分。修改 2 分,理由 3 分。修改部分,句式 1 分,语序 1 分;理由部分,必答,答对一点即可。理由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9 分) 21.C(第一空,“可”“也可”“还可”语意更连贯;第二空和第三空,“只.才”表示条件关系,“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第四空,所空处的关联词连接的是两个并列原因,应选择“而且”) 22.示例锰的用途很广泛;它也会产生危害;答案是否定的。(6 分。每句 2 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 分) 23.参照 2021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有***)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