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中华传统文化中考问题(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11908       资源大小:1,010.8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中华传统文化中考问题(含答案解析)

    1、中华传统文化问题中华传统文化问题 在中考命题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打造一条靓丽的中考风景线。大量诗歌、名言、警句,传统节日各地的风俗习惯;成语、典故、对联、餐饮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武术、饮食、品酒、茶艺、厨艺等;古代四大发明、各种传统节日等;大量的诗、词、歌、赋、格言、俗语等。还有很多很多。其中很多传统文化还包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 【例题【例题 1】 (2020 山东聊城山东聊城)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如 “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 “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行船 B. 远树 C. 河岸

    2、 D. 山峰 【答案】A 【解析】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 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对点练习】【对点练习】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 360km,乘坐动车约需 2 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 5m/s,则大约需要 小时。 【答案】马(或自己);20。 【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

    3、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 根据 v可得所用的时间: t20h。 【例题【例题 2】(2020 苏州苏州)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 “钟声”是由于钟的 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 (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答案】振动;音色。 【解析】(1)“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产生的。 (2)人通过音色辨别出是钟声。 【对点练习】【对点练习】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

    4、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答案】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A “以两石相击” ,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故 A 错误;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与青蛙的音色相近,故 B 正确;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故 C 错误; D如果有人

    5、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故 D 错误 【例题【例题 3】(2020 贵州黔东南贵州黔东南)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 是( ) A. “已是悬崖百丈冰”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D 【解析】A “已是悬崖百丈冰”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 A 错误; B “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

    6、 B 错误; C “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 C 错误; D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 D 正确。 【对点练习】【对点练习】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C 【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

    7、要放热,故 A 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 B 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C. 【例题【例题 4】(2020大庆大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古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花气袭人知

    8、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句体现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A蜡烛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故 A 错误; B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 B 错误; C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故 C 错误;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 D 正确。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凝华现象、分子运动的了解与掌握,涉及到的知

    9、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现的新课标的要求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体是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3)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比较屋顶上下的空气流动速度, 比较屋顶上下受到的压强,再比较屋顶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4)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对点练习】【对点练习】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

    10、中国诗词大会 ,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 A 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 B 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 C 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

    11、 D 正确。 【点拨】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20 天津天津)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 “一叶障目”光折射 C. “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C 【解析】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一叶障目,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 B 错误; C立竿见影,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正确; D海

    12、市蜃楼,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错误。 2(2020 甘肃天水甘肃天水)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答案】B 【解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

    13、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光被物体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正确; 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 C 错误; D.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 D 错误。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2019 山西山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

    1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答案】C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2020北京模拟北京模拟)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 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代捣谷工具利

    15、用了杠杆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 【答案】ABD 【解析】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故 A 正确; B光沿直线传播的影子所指的时辰就是时间,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故 B 正确;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增大了压力,目的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 C 错误;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故 D 正确 【点拨】本题以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几种装置为内容,考查了物理知识在生活

    16、中的应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题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声现象相关知识。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A 正确,不符合题意;震耳欲聋说明鼓声的响度大,B 正确,不符合题意;千斤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敲击鼓面越快,鼓声

    17、音调越高;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鼓声的音调无关,D 错误,符合题意。 6(2019河南河南)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 B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所以,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 B 错误; 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

    18、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 C 错误; D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D 正确。 7.(2019河南河南)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 B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所

    19、以,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 B 错误; 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 C 错误; D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D 正确。 8.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

    20、中惯性不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 ,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 A 错误;

    21、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 B 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 C 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 D 正确。 【点拨】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0. ( 2020 重庆模拟重庆模拟) 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在如图所示的美食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 是( ) A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 B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重力改变了 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

    22、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 【答案】A 【解析】A包饺子时力,改变了饺子的形状,故 A 正确; B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浮力改变了,当浮力大于重力是上浮,故 B 错误; 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故不是平衡力,故 C 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所以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故 D 错误 【点拨】(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上浮条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3)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

    23、物体上; (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形状,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11(2020绥化模拟绥化模拟)下列词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B杯弓蛇影光的折射 C鱼翔浅底光的反射 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答】A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从水中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鱼翔浅底,故 C 错误; D凿壁偷光,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

    24、 D 正确 【点拨】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此题是一种创新的题型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2(2020遵义模拟遵义模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 【答案】A 【解析】A “楼

    25、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正确 B “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 B 错误 C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 C 错误 D “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错误 【点拨】此题通过诗句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平时要注意区分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将所学知识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1)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 (3)光沿直线传

    26、播现象,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现象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3战国时期, 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下列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A湖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 B 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点拨】明确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然后分析各个选项形成原理

    27、,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14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解析】人能辨别出是铜制的铃和皮质的,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钟声和鼓声 【点拨】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15(2020山西模拟山西模拟)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

    28、法正确的是( ) A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答案】B 【解析】A “以两石相击” ,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故 A 错误;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与青蛙的音色相近,故 B 正确;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故 C 错误; D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故 D 错误 【点拨】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6(2020武汉模拟武汉模拟)如图是我们使用的筷子,它已

    29、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下列关于使用筷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省力杠杠 B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费力杠杠 C筷子能夹起食物,说明筷子和食物间有摩擦力 D筷子能夹起食物,说明筷子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AB、筷子在正常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A 错误、B 正确; C用筷子夹起食物,食物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则筷子对它有摩擦力的作用,说明筷子和食物间有摩擦力,故 C 正确; D用筷子夹起食物,使食物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筷子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 正确 【点拨】本题考查了杠杆分类、物体受力分析和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题目 17 (20

    30、20鄂州模拟鄂州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件物品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 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到浮力的作用 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 C紫砂壶属于连通器 D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 【答案】A 【解析】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小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故 A 错误; B地磁场能对地球附近的磁体产生磁力,所以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故 B 正确; C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 C 正确; D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故 D 正确 【点拨】本题考查了浮力

    31、、地磁场、连通器的应用,以及声音的产生,属于综合性题目 (1)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 (2)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 (3)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 (4)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8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 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 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

    32、,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答案】C 【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 【点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19(2019广东)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 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

    33、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D 【解析】A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B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 B 正确;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 C正确;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 D 错误。 20.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

    34、所未有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答案】D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光线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并底之蛙,所见甚小,所以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 要使冰块能会

    35、聚太阳光取火, 必须让其冰块能使光线会聚, 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属于光的折射,故 B 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因为平静的水面可以当做平面镜,而水中月就是月亮在平面镜中的像,镜中花也是花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水中月”和“镜中花”都属于光的反射故 D 符合题意 21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全国上下要燃放大量鞭炮,气氛甚是热烈!据报道由此引发的大大小小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国家提倡要改良。今年小军同学放假回家,先到网上下载了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 mp3 到 U 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

    36、用的随身听上播放,呵呵!这电子鞭炮声效果妙极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 B. 可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 C. 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 D. 使声能转化成电能 【答案】D 【解析】解决此题需掌握: (1)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学科/网 (2)可以减少鞭炮的燃放,有利环保; (3)随身听上播放音乐的能量转化; A.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 mp3 到 U 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

    37、随身听上播放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此说法正确; B. 可用音量开关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此说法正确; C. 可以减少鞭炮的燃放, 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此说法正确; D、随身听上播放音乐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故此选项错误. 22 “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 7 个音阶中的 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 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

    38、调。 23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 ,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 ,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 ,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C 正确。 D

    39、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 D 错误。 24.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 “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 ,是以山为参照物 C “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 N 极 【答案】C 【解析】(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2)本题中研究的是山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

    40、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这里的磁针石实际上就是小磁针,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 A 错误; B.以诗人乘坐的船为参照物, 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山是运动的, 所以会感觉到 “看山恰似走来迎” ,故 B 错误; 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 C 正确; D.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磁针的南(S)

    41、极,故 D 错误。 25中国古代有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月球其实是个没有液态水和空气的荒凉之地,在月球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面对面可以不使用无线电直接对话交流 B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用吸管吸饮料 C打开瓶盖,瓶里的水可能会直接沸腾起来 D用天平不能称出物体的质量 【答案】C 【解析】(1)知道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2)由于月球上没有介质,例如,大气压,因此利用介质进行的活动到月球上都无法进行; (3)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无大气压存在; (4)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和砝码对天平两臂

    42、上的托盘压力为零,天平始终平衡,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 A太空中宇航员不能面对面直接对话,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故 A 错误;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物体不受大气压强,不能用吸管吸饮料,故 B 错误; C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无大气压存在,所以打开瓶盖,瓶里的水可能会直接沸腾起来,故 C 正确; D天平实际上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当两个托盘中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和砝码对天平两臂上的托盘压力为零,天平始终平衡,无法测量物

    43、体的质量,故在太空舱中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故 D 错误 26.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 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磁场和地磁场,磁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对于磁场的认识,我们是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的。(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2)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

    44、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指南针的指向。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的南极用 S 表示;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理北极,地磁南极。故 BCD 错误、A 正确。 27.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

    45、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被冲到河底后,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答案】D 【解析】铁牛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铁牛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变,A错误; 铁牛在河底静止时受到重力、浮力和河底对其支持力的作用,B 错误; 用两艘达木船并装满沙子, 使得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大, 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是为了增大浮力, C 错误; 卸下沙子的过程中,船的自重减小,而船始终漂浮,所以此过程中船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变小,船身上浮,将铁牛拉起,D 正确;故选 D. 28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

    46、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 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 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答案】C 【解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

    47、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29.(2020 河南河南)“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的形成属于( ) A. 凝固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答案】C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30.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其实质就是一个小磁针, 它有N、 S两极, 使用时指南的那端是 极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 【答案】S;地磁场 【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

    48、术、指南针、火药。算盘也是古代的重要发明。本题的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指南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由于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性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端是 S 极;由此可知,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地磁场 31 (2020襄阳模拟襄阳模拟)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钻木取火是通过 (填 “做功”或“热传递

    49、”)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阳春三月,襄阳万亩桃花香气袭人、飘香万里,这属于 现象 【答案】做功;扩散 【解析】海南黎族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阳春三月,襄阳万亩桃花香气袭人,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属扩散现象 【点拨】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式和分子运动论,都属于热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即可解答 32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 说明分子间存在 ;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 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合 nm 【答案】做无规则运动;引力;0.1 【解析】 “粽叶飘香

    50、”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因为 1nm=109m 所以 0.1nm=1010m 【点拨】(1)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间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 (2)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1nm=109m 33(2020沈阳模拟沈阳模拟)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受 作用指向南北的孔明灯能上升是因为它受到的空气的 大于它的重力 【答案】地磁场;浮力 【解析】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体;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指南针本身有磁性,放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中华传统文化中考问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狼****)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