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资源ID:209666       资源大小:45.0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1、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湖州市 2021-2022 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检测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充论衡中的薄葬篇,结合有鬼无鬼,专论厚葬薄葬,对于儒墨两家均有批评。墨家是信奉有鬼论的,王充批评墨家的就是这一点。他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因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厚葬才有意义。死人成为鬼之后因“厚葬”感受的是厚遇,由薄葬体验的是薄义。活人希冀先人福佑后人,又怕死神“成形害人”,就难免趋“厚”弃“薄”,财产多的不怕厚葬把自己搞穷,权势大的不怕人家来掘墓。

    2、即使财力不济,也要勉为其难。墨家的薄葬主张与有鬼论是相互矛盾的。倘若真的有鬼,听从墨家的薄葬主张“(不)丧物索用”怎么得了?王充认为:这种自相矛盾,是包括薄葬的主张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倡导厚葬的儒家不信鬼,“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一个范本,连鲁迅也称颂“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 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但儒家 (包括孔子) 的无鬼论不彻底。 “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而亦无以定实然”。其实,对于孔子来说,此非不能,实乃不为,他心中是有小旮旯的。王充在薄葬篇中指出了这一点:孔子非不明死生之实,其意不分别者,亦陆贾之语指也。”葬是儒家之“礼”的

    3、一个重要方面。倘若世人皆知“死人无知,不能为鬼”,厚葬也好,礼葬也罢,岂不都会难以为继?对此,从孔子到汉代的陆贾心里都是明白的。这就难怪“不肯随俗谈鬼神”的孔子,要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来使人“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了。 在中国思想史上, 儒墨之争, 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斗争”。 孟子将墨子当作“无父”之“禽兽”,汉儒、宋儒都将墨家当作“攻乎异端”的重要对象,丧葬问题即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王充属于儒家,但他赞成薄葬,仅是薄葬这篇名,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他反对厚葬的观点,他赞成儒家的无鬼论,但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也毫不掩饰孔子以及儒家的小旮旯。 赞成薄葬

    4、的王充,却又批评主张薄葬的墨家,他没有就事论事,反对厚葬的不仅是墨家,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说了儒者的四个“不可”,其中之一,便是“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然而,王充不但看到厚葬可能导致的“财尽民贫,国空兵弱”之恶果,更能从厚葬薄葬论与有鬼无鬼关系,洞悉厚葬之源。王充在作对篇中直言:“今著论死及死伪之篇,明死无知,不能为鬼,冀观览者将晓解约葬,更为节俭。” 做学问的,很容易以学派站队,以观点划线,党同伐异。王充却是一码归一码,不为某一学派或某一观点所囿,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各取所长,各弃所短。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窃以为相当难得。 (原载文汇报2013 年 12 月 28

    5、日)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充准确地抓住了墨家主张问题的核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很好的揭示了墨家包括“薄葬”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B引用作对篇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王充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不信鬼,主张薄葬,且毫不避讳谈鬼。 C“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仍然主张厚葬,这是因为儒家崇尚葬礼之“礼”。 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模糊观点,正是为了说明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充在薄葬中结合有鬼无鬼的观点,对儒家的厚葬主张和墨家的薄葬主张均进行了批判。 B作者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

    6、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 C孔子虽不随俗谈鬼神,但又表现得不彻底,是因为他认同无鬼,但要主张礼葬以维护儒家之“礼”。 D作者认为,做学问的人很容易以学派为标准站队,以观点为标准划清界限,党同伐异,而王充反对这种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充虽指斥墨家的有鬼论,但能摒弃源别之争,赞同墨家薄葬主张,正是其作为学者的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B孔子坚持厚葬主张,为推行“礼葬”,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避而不谈,历代儒家学者亦是如此。 C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指出儒家的“四个不可”,可见当时儒墨之争的激烈状况。 D丧葬问题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

    7、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之争”。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特点。 5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二、文学类阅读二、文学类阅读- -单文本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份久远的歉疚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20 世纪 70 年代,我由初中晋

    8、升高中时,因对阅读小说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

    9、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情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 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

    10、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 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

    11、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嗯”做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

    12、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 “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

    13、。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 (选自今日文摘)2020 年第 14 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事例“说不清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 B在文章中,“无为而治”“随遇而安”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遇到村里的知青,态度发生了改变。 C“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14、D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个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 B“下地劳动,不知为何姐没去” ,“晚饭,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组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 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 D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

    15、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8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 9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上召问公卿,王恢曰:“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上从恢议。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临淄人主父偃上书。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16、。高皇帝定天下,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高帝不听,果有平城之围。”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秋,匈奴浑邪王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曰:“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今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

    17、!”上默然。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诏曰:“朕将巡边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曰:“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奴亦恐,终不敢出,上乃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大行:即大行令,主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兼管各诸侯国纳贡等事。贳: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B是时单于

    18、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C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D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亲,常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政治联姻,文中指汉武帝与匈奴间的联姻。 B元朔,汉武帝

    19、执政时期使用的一个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C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国开国皇帝的谥号,也简称“高帝”,文中指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D夷狄,古代分别称中国南方、西方少数民族为“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数民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邑县豪强聂壹建议,和亲后匈奴已亲信边民,汉朝如果以利诱引匈奴并伏兵袭击,定可战胜,王恢则认为无需畏惧匈奴,应派兵攻打。 B严安在给汉武帝的上书中指出,秦始皇好大喜功、贪求声名,派蒙恬北击匈奴,却因在位时的穷兵黩武而招致天下叛乱,最终国亡祀绝。 C因长安县令未能租借到足够马匹以迎接浑邪王,汉武帝想处斩他,汲黯建议,

    20、由沿途各县提供驿车传送即可,没必要让全天下都不安宁。 D汉武帝亲巡边疆,派郭吉告知匈奴单于,或一决高下,或俯首称臣,单于大怒,斩杀了负责引见郭吉的官员,将郭吉扣留并流放至北海。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诗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释】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

    21、木叶下”的意境。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内心的怨恨之情。 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了两地相隔,思妇对游子的关切。 15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

    22、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五、情景默写五、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燕歌行 中揭露军营中的苦乐不均, 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的句子是“_,_”。 (2)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 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_, _”。 (3)屈原列传中赞扬离骚讲的事虽小意义却很大,举的事物近在眼前意义却很深远的句子是“_,_”。 (4)过秦论中“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5)书愤中“_,_”两句诗人以诸葛亮自况,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 六、选择题组六、选择题组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 家庭教育促进法 , 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 ,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强调了父母双方的陪伴、共同参与,教育不是站在云端 ,而是于日常生活之中相机而教、严慈相济。所有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要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 ,进行科学引导。把孩子当成孩子来爱护, 更要把孩子当成独立思想的人来尊重, 尊重他有参与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 。不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棍棒相加、家庭暴力,更不得利用未成年人从事 法律法规的活动。 针对当下外出打工的父母,如

    24、果不能够亲自照顾孩子,法律要求其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顾未成年人,并且要被委托人及未成年人保持联系,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信口开河 尊重人性 权利 违反 B指手画脚 尊重人性 权力 违犯 C指手画脚 尊重差异 权利 违犯 D信口开河 尊重差异 权力 违反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长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效果不佳。 B家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付出,但是效果不佳。 C效果不佳,但家长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D效果不佳,但大量的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被家长付出。 19文中画波浪线

    25、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针对当下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不能够亲自照顾孩子,法律要求其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顾未成年人,并且要与被委托人及未成年人保持联系,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B针对当下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不能够亲自照顾孩子,法律要求其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顾未成年人,并且要被委托人和未成年人保持联系,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C当下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不能够亲自照顾孩子,法律要求其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顾未成年人,并且要被委托人及未成年人保持联系,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D当下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不能够亲自照顾孩子,法律要求其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顾未

    26、成年人,并且要与被委托人及未成年人保持联系,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七、语言表达七、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恒星会自转,_。恒星是从星云的碎裂和塌缩中诞生的,而星云基本都是处在湍流状态,因此形成恒星的尘埃气体总的转动惯量不可能正好为零。当这些尘埃气体收缩成一颗恒星时,其总的转动惯量就会被刚诞生的恒星继承,新生恒星自然就会转动起来。自转速度的大小,_。一般情况下,质量越大的恒星,自转速度也越大。因为它们在出生时收集的物质越多,总的转动惯量也会越大。此外,一颗处在双星系统中的恒星,如果它与伴

    27、星并合,那么它就会获得转动惯量,_。这种自转加快的机制,在大质量恒星中非常常见。 八、材料作文八、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来自全球品牌和营销咨询公司铂慧的一项调研指出: 2016 年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 50 个品牌中有 32 个是国外品牌;2018 年,国货品牌上升到 30 个,占主导地位。 近日, 中青校媒向全国高校 998 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79.83%受访大学生愿意支持国货,对国产品牌发展怀有期待。同时,购买产品时 41.42%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国货。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参与校报发起的“我看国货崛起”主题征文活动。要求:结合材

    28、料内容和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 2C 3A 4本文结构:总分总 先阐明王充在论衡中对儒墨两家均有批评。 分别论述墨家信鬼而主张薄葬,儒家不信鬼而倡导厚葬。 再次阐明王充的观点,表达作者对王充实事求是精神的认可。 5引用论证。如:连鲁迅也称颂“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用鲁迅的话有力地表明儒家不信鬼。 对比论证。将“墨家信鬼而主张薄葬,儒家不信鬼而倡导厚葬”这两种观念进行对比,表明这两种态度各有弊端。 比喻论证。将孔子不信鬼,却因为重视“礼

    29、”,讲求厚葬,而不能高调亮出自己观点的这种矛盾心理比喻成“他心中的小旮旯”。 举例论证。举“晏子向齐景公进言”的例子表明对厚葬的不赞同。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D“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说法有误,从全文特别是原文第二段“子不语怪、力、乱、神”“孔丘先生确是伟大, 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 偏不肯随俗谈鬼神”来看, 孔子是持“无鬼论”的, 其持模糊观点,“其实,对于孔子来说,此非不能,实乃不为,他心中是有小旮旯的”。 故选 D。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对儒家的厚葬主张和墨家的薄葬主张均进行了批判”说法错误。从原文第一段“王充论衡中的薄葬篇,

    30、结合有鬼无鬼,专论厚葬薄葬,对于儒墨两家均有批评。墨家是信奉有鬼论的,王充批评墨家的就是这一点”看出,王充批评的并非墨家薄葬主张,而是其“有鬼论”。 B“作者认为”说法错误。从原文第一段“他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 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 因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 厚葬才有意义”中的“他”指王充, 故应是“王充认为”,而非“作者认为”。 D“而王充反对这种做法”说法错误。从原文最后一段只能看出王充不是这一类人,不能看出“王充反对这种做法”。 故选 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避而不谈,历代儒家学者亦是如此”说法错误,从原文第

    31、三段“王充属于儒家,但他赞成薄葬”和第四段“反对厚葬的不仅是墨家, 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 说了儒者的四个不可,其中之一,便是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中来看,并非所有儒家学者支持厚葬主张,晏子和王充就反对厚葬。从原文第四段“王充不但看到厚葬可能导致的财尽民贫,国空兵弱之恶果,更能从厚葬薄葬论与有鬼无鬼关系,洞悉厚葬之源”中也可看出,也并非所有的儒家学者对有鬼无鬼问题避而不谈。 C“可见当时儒墨之争的激烈状况”说法错误,第四段“反对厚葬的不仅是墨家,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说了儒者的四个不可,其中之一,便是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中来看,晏子之论并不能体

    32、现儒墨之争的激烈。 D强加因果。从原文第三段“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之争孟子将墨子当作无父之禽兽,汉儒、宋儒都将墨家当作攻乎异端的重要对象,丧葬问题即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中看出,“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之争”并非是因为“丧葬问题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 6D 7C 8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

    33、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 9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笑容是凄淡的”“眼里含着泪水”。在弟弟面前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 如”姐是女的, 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如“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 “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错误,文中“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他们对那段曾经的岁月不了解, 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 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 故选 D。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34、 C. “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错误,文中“有蛐蛐的叫声”是以声写静,“热闹”错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不在于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 10B 11D 12A 13(1)经过了十多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在路旁树上上吊,死去的人一个连着一个。 (2)一个人发难就毁掉了天子的宗庙,自己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是:当时单于恼怒浑邪王驻守西部却被汉军杀死、俘虏了几万人,打算把他召去处死。浑邪王十分恐惧,谋划投降汉朝,先派人在

    35、边境阻拦汉人,让他们把情况向武帝报告。这时大行李息正要在黄河岸边修筑城池,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派传车赶往京城报告朝廷。 “怒”的宾语是“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这件事,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AD; “城”是动词,筑城,“河上”是“城”的地点状语,中间省略“于”,“城河上”不能断开,排除 C。 故选 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南方、西方少数民族为夷和狄”错,周朝时期的中原人把周围非华夏的四方,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 故选 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王恢则认为无需畏惧匈奴,应派兵攻打”错误,对于聂壹的建议,汉武帝召集

    36、并询问公卿大臣的意见,王恢的回答是“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意思是匈奴不断地入侵抢掠,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它对汉朝没有了畏惧之感。我私下认为攻击匈奴对汉朝有利,也就是说王恢认为应该攻打匈奴的原因是匈奴缺少对汉朝的敬畏之心,而不是汉朝无需畏惧匈奴。 故选 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行”,经过;“苦不聊生”,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自经”,上吊;“相望”,一个连着一个;“自经于道树”,状语后置。 (2)“作难”,发难;“七庙”,天子的宗庙;“隳”,毁坏;“为天下笑”,被动句。 参考译文: 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郡马邑县的豪杰聂壹通过大行

    37、王恢向武帝建议说:“匈奴刚与汉朝和亲,亲近信任边民,可以用财宝引诱他们前来,同时汉朝埋伏军队发动袭击,这是一条必胜无疑的良策。”汉武帝召集并询问公卿大臣的意见,王恢说:“匈奴不断地入侵抢掠,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它对汉朝没有了畏惧之感。我私下认为攻击匈奴对汉朝有利。”武帝听从了王恢的建议。汉武帝元朔元年秋季,匈奴两万名骑兵入侵汉朝。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名骑兵从雁门郡出击匈奴。临淄人主父偃上书武帝。主父偃的上书中讲了九件事,其中八件事讲的律令方面的问题,一件是谏阻攻打匈奴。上书中说:“司马法说: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记备战必然危险。高皇帝平定了天下,听说匈奴聚集在代谷的外面,

    38、便想前去攻打。御史成进劝谏。高帝不听劝谏,果然发生了被匈奴围困在平城的事变。”严安上书说: “从前秦始皇志得意满,便想入非非,要威震海外,派蒙恬率兵北上攻打匈奴。经过了十多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在路旁树上上吊,死去的人一个连着一个。等到秦皇帝驾崩,天下人纷纷反叛,秦朝最终国家灭亡,祭祀断绝,这就是穷兵黩武造成的祸害。”汉武帝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任骠骑将军,率领万名骑兵从陇西郡出发攻打匈奴。秋季,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当时单于恼怒浑邪王驻守西部却被汉军杀死、俘虏了几万人,打算把他召去处死。浑邪王十分恐惧,谋划投降汉朝,先派人在边境阻拦汉人,让他们把情况向武帝报告。这时大行李息正要在黄河岸边修

    39、筑城池,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派传车赶往京城报告朝廷浑邪王率部投降汉朝时,汉朝征发车辆两万乘来迎接。朝廷没有钱,向百姓借马。百姓有许多人把马隐藏起来,马不够用。武帝恼怒,打算杀了长安县令,右内史汲黯说:“这些匈奴背叛了他们的主子而投降汉朝,汉朝慢慢由沿途各县依次提供驿车传送他们就行了,何至于弄得天下动荡不安,使国家疲敝来服侍这些外族人呢?”武帝默然不语。汉武帝元封元年冬季,十月,汉武帝颁布诏书说:“我将要巡视边陲,设置十二路将军,并亲自统率指挥。”统率十八万骑兵,旌旗首尾相接达一千多里,以显示武功,威震匈奴。武帝派使者郭吉前往告诉单于说:“现今单于要是敢与汉军决战,我汉朝天子将亲自在边境等候;

    40、要是不敢决战,那就赶快面朝南臣属于汉朝!”话音刚落,单于大为震怒,立即将引见的官员斩首,扣留了郭吉,把他囚禁在北海。但匈奴也对汉朝心存恐惧,始终不敢出战,武帝只好回朝。 14B 15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颔联化用此典故,含蓄而生动地写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对仗(或对偶):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点的名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意象;“下”与“飞”则皆为动词,两词使画面具有动态美。寓情于景,情景交

    41、融。选用“木叶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 【解析】 1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B.“思妇内心的怨恨之情”理解错误, 首联两句中一“滞”一“淹”, 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并没有表达思妇内心的怨恨之情。 16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

    42、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帐”“炼”“指”“迩”“弩”“何”。 17C 18A 19D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组,“信口开河”指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这里是强调父母没能陪伴、参与,“指手画脚”更恰当。 第二组,“尊重差异”指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人性”指尊重人的本性,根据前文“不同年龄段”的意思,“尊重差异”更恰当。 第三组,“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而“权利”则是一般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此处指孩子有法律

    43、赋予的权力和利益,应用“权利”。 第四组,“违反”指不遵守或不符合法规、规程等,词义相对轻;“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词义重。此处指触犯法律法规,应用“违犯”。 故选 C。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后文的“针对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方法”可知,“效果不佳”应放在句末,排除 CD; B 项缺少谓语,属于病句,排除 B。 故选 A。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文有两处语病,都是成分残缺: 一是句首用介词“针对”,导致主语缺失,应去掉“针对”,排除 AB; 二是“并且要”与“被委托人”之间缺少必要的介词“与”,应在“并且要”后加上“与”,排除 C。 故选 D。 20与恒星的起源有关 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从而使得自身转速加快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