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单元教案(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 资源ID:207433       资源大小:2.06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单元教案(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环境与我们 3.1.3.1.地球地球宇宙的奇迹宇宙的奇迹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宇宙数以亿万计的星球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另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地球是绝无仅有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了解地球的神奇和独特,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如此珍视、爱护我们的环境。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2.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

    2、必要的条件; 2.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地球的神奇及生存环境的珍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 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须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绘图梳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须的条件。 课前准备: PPT 课件、地球圈层图、海洋资源示意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做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成为适宜生物生存的星球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宇宙的奇迹这节课。 二、聚焦 教师引导:同

    3、学们,你听说过“外星文明”吗?说一说你们了解到的“外星文明”的故事。 学生列举“外星文明”故事,看过的有关“外星人”的影视作品。 教师概括: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虚构的,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播放视频: 宇宙中地球的最初形成 。 教师引导:通过视频的观看,我们简单了解了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重要位置和角色,在茫茫宇宙中,这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便是我们可爱的家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这节课,我们一同了解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 三、探索 1.梳理我们认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学生

    4、观点: 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水; 生命都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生存; 动物都需要食物; 植物都需要养分。 通过让学生列举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互补充, 生命存在的条件十分苛刻。学生比较容易忽视能源、大气层等,教师要适当的补充引导。 2.画一画我们的地球、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 教师出示资料:地球平均半径为 6400 千米;大气层平均厚度约 1000 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约为 4 千米;岩石层平均厚度约为 30 千米(海地部分约为 7 千米) 。 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展示画的好的作品。 教师 PPT 出示地球圈层图。 讲解: 地球上的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 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动植物呼吸

    5、提供空气; 地球上的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利于植物扎根; 地球上的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 地球与太阳适宜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大气圈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大气圈阻隔了很多有害的辐射。 3.收集资料或观看图片,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 阅读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 主要包括大气、 水、 气候等条件。某一项条件不符,就意味着这颗星球不适合人类生存,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星球。 这个活动进一步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的条件与地球比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也比较相似,即使如此,金星和火星还完全不具备生命生存的条件。 四、研讨 1.

    6、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为什么说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引导: 适宜强度的阳光, 臭氧层, 丰富的大气含氧量, 丰富的水资源, 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广阔的生存空间等等。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作为离太阳第三远的星球,正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上,虽然火星轨道也处于宜居带中,但在上面目前依旧没有发现生命的痕迹,因此地球成了太阳系内唯一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2.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呢? 引导:空间站是生活寒馆,能为宇航员提供正常的犹如地面高级宾馆一样的生活条件,不仅具备衣、 食、 住、 行的各种条件, 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设施供宇航员休息、 娱乐、锻

    7、炼身体等设施。 五、拓展 丰富的海洋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 21 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 1 万种。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引申:新世纪各沿海国家都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作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拥有面积巨大的领海以及漫长的海岸线,这是我国的天然财富,自古以来沿海人民靠海吃海,以海为生,人与海洋的关系一直保持着平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海水污染以及海洋资源过度开发问题愈演愈烈,以及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经

    8、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将海洋生态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策略已经是迫在眉睫。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栖息地等) ,也知道了海洋植物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板书设计 3.1.3.1.地球地球宇宙的奇迹宇宙的奇迹 3.2.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了解地球这颗独特的星球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生存条件之后,在本课我们将研究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明确有些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整理和分析,引导

    9、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 探索部分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 1,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说出那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 活动 2,分小组整理并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极其产生的影响。教科书以气泡图的形式列举了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利于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极其产生的影响。 活动 3,收集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 研讨部分共提出四个问题:地球都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你能列举出哪些事实?这些问题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哪些危害?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着四个问题是对探索部分的总结和梳理。拓展部分,布置

    10、学生了解所在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开展调查,关心环境问题,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 2.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 通过观察、 查阅资料、 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关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整理并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极其产生的影响,研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

    11、难点: 分析研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课前准备: PPT 课件、记录表、有关环境问题的视频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地球是宇宙中的奇迹,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栖息地等,如今地球上这些生存资源的情况如何以及人类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又是什么样的,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了解的。 二、聚焦 1.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现在的环境怎么样? 预设:现在的环境问题很多,有很多自然灾害。 2.教师提问:除了自然灾害外,人类还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作出回答。 预设: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塑料

    12、制品污染、干旱、洪涝、水污染、野生动植物的灭绝、土壤沙漠化、沙尘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等。 3.讨论交流:有哪些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 预设:火山喷发引起的大气污染、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动物过度繁殖引起的草原植被破坏等. 4.讨论交流:有些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引发的。这些环境问题又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 预设: 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臭氧空洞;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多种资源枯竭等。 三、探索 1.学生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哪些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说出哪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可以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过的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充分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学生列

    13、举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原因复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期中,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也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2.教师数理:把学生列举的环境问题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期中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做上标记。 3.播放视频:教师播放有关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的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4.小组讨论:分小组整理并分析这几种环境问题的表现极其产生的影响,各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利用气泡图进行讨论、填写。可以把教科书中的内容作为示范,用气泡图表示出来。中心圆圈填写环境问题种类,二级圆圈填写这一环境问题的表现,三级

    14、圆圈填写这一环境问题的影响。 学生讨论,并填写记录表。 5.展示分享:各小组利用气泡图展示和讲解,与同伴分享观点,其他小组同学可以加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6.收集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 教师出示材料: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人口剧增、大气环境污染、土地遭到破坏、有毒废料污染、水污染等因素。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四、研讨 1.地球都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你能列举出哪些事实?这些问题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哪些危害? 引导: 全球气候变暖,地球的气温在悄悄地升高,而且已经到

    15、了为人察觉的程度。它的危害是不应漠视的。它会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带来频繁的暴风雨,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更会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受淹,想一想当今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正居住在沿海50 公里范围内,就可以知道沿海地区受淹的严重性了。 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建设的发展,人类对动植物的破坏与日俱增。动植物的生死存亡必将影响人类的命运。人类威胁其他生物生存的最终结果将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存。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

    16、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并进入生物链。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2.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引导:人类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矿、工、商、交通、观光和各种工程建设等。人类加以开垦、搬运和堆积的速度已经逐渐相等于自然地

    17、质作用的速度,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一项巨大的地质营力,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反过来又影响到自身的福祉。 人的因素而造成的灾害,包括各种污染和全球性环境变迁(如全球增温、臭氧层耗损)。 人类活动常可使得环境不断恶化,一方面使环境的脆弱性变得显著,自我调整能力转趋薄弱,一方面使人类自身抗灾的能力亦日益下降,再一方面许多人类破坏环境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 在这些多重因素的效应下,自然灾害的层出不穷和快速增长当然成为意料中的事。各地长期开发下,森林饱受破坏,生态逐渐失衡、土层裸露,控水能力变差,一经大雨就可导致山洪暴发、旱季则缺少基流

    18、(baseflow)补注,以致无论旱涝均与时俱增。 总而言之,随著人口的恶性膨胀,随著经济的超限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被破坏,并且直接或间接引起灾害的发生,或加剧灾情,增高成灾的频率。而环境的恶化亦造成对生产力的削弱,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平原区和海岸地带的地层下陷是由于过量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矿区的塌陷是由于采空后失稳造成的,山崩和泥石流是人类为了开垦或搬动土石而破坏了天然岩土平衡而发生的。 五、拓展 了解我们所在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如果当地存在典型的环境问题,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问题、垃圾问题等。 六、课堂小

    19、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3.2.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3.3.3.3.珍惜水资源珍惜水资源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地球表面约有 71%被水覆盖,然而,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总量的 2.5%,生态系统和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淡水资源总量的 1%。 有人比喻说, 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我们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虽然相对较多,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淡水量并不丰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很多城市、 农村都存在缺水

    20、状况。 这是我国的国情, 学生应当了解。 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严重缺水的体验。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却很紧缺; 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 3.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 2.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 教学重点: 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 教学难点:

    21、 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课前准备: PPT 课件、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滴灌系统材料。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 之前布置的向父母了解家庭月用水量的任务不知道大家完成了没有。 在学校内、商场里、公共卫生间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关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为什么要珍惜水资源,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二、聚焦 1.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但有的地方却严重缺水。 PPT 播放视频: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 。 提问: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 ,课时你听说过有一些地方严重缺水吗?缺水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严重缺水的地方及缺水的情况。 2.

    22、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教师利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如土地干裂、河流干涸、植物因缺水而干枯、非洲严重缺水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及植物的生长状况等等。 3.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学生讨论: “地球的表面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缺水?” “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短缺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所以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三、探索 1.阅读资料并讨论,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 教师 PPT 出示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 请学生计算,淡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 请学生计算,

    23、可用淡水资源(淡水湖和河流的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 出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说一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在全球的排名。 出示我国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找一找,我们所在省份的人均水资源量。 2.讨论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阅读、计算、比较、分析,明确虽然地球是“水的星球” ,但由于地球上大多数水无法利用或难以利用,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少, 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导致水资源更显紧张, 再加上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问题堪忧。 3.汇报、比较家庭用水量。 汇报了解到的家庭月用水量情况。请学生出示带来的家庭水费收据,算一算家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 驾

    24、驶统计全班所有家庭月用水量,估算每人每天的用水量。 学生说一说,人均每天的用水量与猜想的相差多不多。 教师提供当地人均用水量的数据,请学生把自己家的用水情况与当地人均用水情况作比较。 请家庭人均用水量少的同学介绍他们家节约用水的方法。 4.说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在学校里,我们如何节水? (1)节水可以在水龙头先下功夫,在学校中全部使用节水型水龙头。 (2)学校的花坛、林木灌溉全部使用滴灌。 (3)引进废水处理设备,对学校使用过的废水循环利用。 (4)对学校所有屋子的屋顶都加装雨水回收设施,回收雨水使用。 怎样节约家里的生活用水? (1)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来说,淘米水、洗菜、洗水果

    25、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的水、洗脸水、洗澡水存储到桶内,可以用来拖地板、冲厕所。 (2)更换节水阀门的水龙头。可以把大流量的水龙头更换成小流量,用流水冲洗东西时就相当省水了;另外可以更换节能感应式水龙头,避免忘记关水龙头而造成水的白白流失。 (3)用脸盆洗脸、洗手。用脸盆洗脸、洗手不但用水量少,而且用过的水还可以倒入水桶中用来拖地、洗抹布等,以做到循环使用。 (4)用废水冲马桶。尽量用用过的废水冲洗马桶,但是如果没有废水,马桶水箱里最好放一块砖块,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马桶的出水量;另外,使用马桶时注意马桶按键,小便就按小流量的按钮,大便就按大流量的按钮,这样也能减少水的浪费。 怎样减少水的污染?

    26、 (1)发挥先进技术,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采用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的工具,例如新能源方面的产品,有很大的帮助; (2)回收利用,采取污水处理后回用,做好企业用水、排水管道的检查,做到无管道渗漏现象,防止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水体或河流、湖泊排放污水。 (3)不再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具有污染性质的化工厂等。 (4)不再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修建没有防渗措施的厕所或挖掘渗坑、渗井等。 四、研讨 教师出示资料,学生思考并讨论: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种植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这一矛盾,你认为该怎么解决呢? 资料:水资源缺乏会严重威胁农业发展,影响整个世界的食物供给。缺水使全球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危及粮食的供应,长此下

    27、去势必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一步加重贫困人口的负担。全球灌溉农业养活着 24 亿人口。农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 70%,在发展中国家甚至达到 90%。1997 年 9 月,国际水源协会在蒙特利尔召开圆桌会议,一致认为,缺水已成为全球粮食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大约 10 亿人口没有足够的食物,到 2050年全球将有一半的人生活在缺水地区,粮食供应将成为更严重的问题。 引导:改变浇灌方式 采用滴灌的方式,提高浇灌效率并节约用水; 膜上灌,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 五、拓展 设计制作一个给盆栽植物浇水的简易滴灌装置。 1.展示滴灌装置的图片; 2.确定评价的标准

    28、: 要求缓慢滴水,在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多少毫升; 能半自动化灌溉。 3.学生动手制作,并应用于实际的盆栽植物滴灌,以检验效果。 【板书设计】 3.3.3.3.珍惜水资源珍惜水资源 3.4.3.4.解决垃圾问题解决垃圾问题 教材分析: 说起环境保护,学生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垃圾处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和丢弃垃圾,学生可能会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垃圾都有哪些类别” “垃圾问题有多严重”的认识是模糊的。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处理大量的垃圾是相当有难度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办法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这是削减垃圾总量最有效的措施。 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

    29、圾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甚至引导学生带动家庭参与垃圾分类这样的全社会环保行动。 本课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直接提出“怎样解决垃圾问题” 。 第二部分探索,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 1,讨论“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从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最终去向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的原由。活动 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教材安排了一个估算活动,估算全班、全校,乃至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教科书还提供了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进一步证实生活垃圾数量庞大。

    30、根据班级记录表,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活动 3,了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用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活动 4,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研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特点,有一些垃圾的某些部分具有再利用的价值,但只有分类的垃圾才能被合理利用。 第二个问题 “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 ,这是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会说出他们尝试过的其他方法。 第四部分拓展,让学生做一个堆肥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们生活中

    31、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 2.关注垃圾的去向;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 教学重点: 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PPT 课件、活动手册、垃圾分类资料 课时安排:1

    3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 PPT 出示图片 展示学生拍摄的小区或街道垃圾堆放点的照片,请学生回忆生活中加过的大型垃圾场,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 二、聚焦 学生观察教科书 46 页大型露天垃圾场图,学生讨论,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怎样解决垃圾问题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汇报。 三、探索 1.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教师提问: “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预设: 家庭每天产生很多垃圾,包括许多厨房里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被投入垃圾桶。家庭里还会有不少

    33、商品包装,一部分被丢弃,一部分可能会卖给收废品的。 学校里每天也会产生很多垃圾,大多数是废纸,被投入垃圾桶。 建筑工地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很难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讨论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和最终去向。学生课前做过调查,根据“垃圾问题调查班级记录表”汇报家庭、学校、建筑工地的垃圾种类、质量和去向,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有关信息。 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 学生汇报这一周内所记录的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质量。 学生估算: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 教师协助统计班级内学生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以此估算全班、全校、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估算的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垃圾数量的庞大。 3.

    34、阅读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重点正是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学生会发现,人类活动制造的垃圾比想象的多。 4.出示世界屋脊上的垃圾图,海洋深处的垃圾图,著名风景旅游点的垃圾图,感受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法避免垃圾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垃圾问题的原因。 5.模拟垃圾分类 (1)教师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四分法” 。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暴扣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 有害垃圾:指如果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比如荧光灯管

    35、、干电池、药瓶等。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出示垃圾分类标识,使学生更容易辨认。 (2)模拟分类:学生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粘贴到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 (3)阅读资料:阅读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还能够做些什么。可以根据插图的提示, 说一说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每一个学生小小的选择, 会凝聚成巨大的力量。这些环保行动不仅要让学生指导,还应该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减少食物浪费,实行“光盘行动”

    36、 ; 去购物时自备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四、研讨 1.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 引导: (1)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一般都是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所以垃圾分类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并且减少垃圾的填埋,这样就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2)提高大众节约意识 垃圾分类让人们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 人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会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3)节省土地资源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是不容易被降解的,对土地进行了严重侵蚀。将垃圾分类之后,可

    37、以回收再利用,减少垃圾的数量,从而节省更多的土地资源。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2.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 引导: 1.明智购物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选用能反复使用、可回收、可

    38、修补的耐用产品. 2.回收利用了解当地回收哪些物品,通常可回收物资包括纸张、纸板、铝罐、玻璃、废旧金属、废旧电池、瓶子、泡沫塑料等。 3.使用充电电池购买充电电池及充电器,不仅可减少有害垃圾、节约原材料,长期下来还能省钱。 4.不买瓶装水在家配备饮用水过滤器,并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水杯,避免购买瓶装水可以大量减少城市垃圾填埋量。 5.用有机食材烹饪选用当地生产的食材在家做饭,避免使用包装好的半成品,这样不仅减少垃圾,还更营养。 6.捐赠闲置物品把家中保存较好的闲置物品送到当地的二手店、旧货市场或是慈善机构。 7.自带餐具为满足中国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每 24 小时就要砍掉 607 亩森林。所以,出

    39、门就餐请自带餐具,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8.选购散装地产蔬菜瓜果购买瓜果蔬菜请选择散装的本地产品,避免包装精良、经长途运输的外地产品。 9.勿用塑料袋城市填埋垃圾中很大一部分是塑料袋。所以,购物时请自带可重复使用的布袋。 10.双面打印在必要的时候才打印,并选择双面打印。 11.厨余垃圾堆肥别把食物残渣倒掉,可以用它们来堆制肥料,给花草施肥。 12.减少包装减少包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少消费,购买你真正需要的产品,并尽可能选择最少包装的产品。 13.电子缴费设置电子银行自动缴费,缴纳水、电、气的费用甚至保险费,并让银行把电子发票发到你的电子邮箱。 14.公众教育帮助同事、邻里及学校了解当地关于垃

    40、圾处理的信息。 15.志愿清洁工志愿清洁大街小巷。即便每个人随手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也能为城市环境带来极大不同。 16.可升级的电脑及电子产品与其为赶潮流购买一台新电脑,不如简单升级旧电脑的某些固件。正确处理电脑、手机等电子垃圾。 17.减少有毒垃圾使用不含化学成分的天然产品代替有毒的化学合成家居产品,可以减少有毒有害垃圾。 18.避免使用纸巾不使用纸巾,改用小毛巾或是手绢。 五、拓展:做一个堆肥箱 将厨余垃圾掺入洗菜水或者洗拖把的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让堆肥慢慢腐熟。腐熟时间一般需要 1-3 个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为家庭种植花草的底肥。 引导: 1.为堆肥选择一个容器。 一个不透

    41、明的容器, 具有一个盖子, 容量应该在 4-11 升左右。小型金属垃圾箱是理想的,塑料盖子的储物箱也可以。 2.选择室内堆肥的位置。 把堆肥箱放在厨房附近, 因为这样可以直接把蔬菜残渣放进去,放在厨房水槽下面放也是一种选择。 3.在你的容器里钻孔。用电钻在容器的两侧和底部形成小孔。这些孔将允许新鲜氧气循环到容器中,这对于需氧菌的分解是必不可少的。 4.把堆肥箱放在一个浅托盘上,可以用来收集从容器底部孔中流出的多余的水。 5.在垃圾桶底放一层盆栽土。大概是一层几厘米深的土,有助于室内堆肥,可以调节混合物的水分含量,防止虫害或难闻的气味。不要用从室外收集的土壤代替盆栽土壤。 6.在堆肥箱中添加有机

    42、废料。放入蔬菜皮或核,咖啡渣,死了的花,草剪报以及吃剩的熟的食物,把这些碎片切成小块,增加可用的表面面积以便分解,然后把它们放进垃圾箱。 7.在堆肥箱里加入破损的报纸。每次在堆肥桶里添加厨房废料时,需要多加上几张碎报纸或硬纸板。 富含氮的厨房残渣与富含碳的报纸保持平衡, 为细菌创造一个平衡的环境。 8.每周翻堆肥。每周一次,用小铲子或其他工具的混合堆肥。混合整个混合物中的新鲜氧气,防止堆肥变得过于密实,也可以在每次加上少量的盆栽土。 9.监控堆肥的湿度。为了有效地分解,堆肥应该是湿的,可以用喷雾瓶把一些水喷进垃圾桶,从而增加堆肥的水分含量。 10.一旦垃圾桶填满,堆肥就可以分解。一旦垃圾箱填满

    43、,停止引入新的废料,让堆肥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垃圾放在任何位置,继续每周翻一次堆肥。堆肥应该可以在几个月内完成,当它看起来是一种均匀的、丰富的黑色混合物时就完成了。 11.添加堆肥到室内植物盆里就可以培养新的盆栽了。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量有多大,明白了垃圾分类的意义,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源的利用问题。 【板书设计】 3.4.3.4.解决垃圾问题解决垃圾问题 3.5.3.5.合理利用能源合理利用能源 教材分析: 能源是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和能源有密切关系,人类的一切经济

    44、活动和生存都依赖于能源的供给。地球上的能源按能否再生, 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前者主要指化石能源, 即煤、石油、天然气等;后者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能源问题是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现有能源资源日趋减少的矛盾,还包括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合理利用能源是当务之急, 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而每一种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一些能源是有限的。 2.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 3.要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讨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 2.能够模拟温室效应

    45、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强烈的能源意识,养成合理利用能源、节约利用能源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地球上的一些能源是有限的。 教学重点: 研讨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关注能源问题。 教学难点: 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 课前准备: PPT 课件、科学活动册、塑料袋、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谈话: 我们家里有没有停电的情况?停电了会怎么样?我们家里做饭用的燃气如果停了,又会怎么样? 学生讨论回答:夜晚停电了,家里一片漆黑,很不方便;所有的家用电器都不能用了。燃气如果停了的话,我们无法做饭、烧水。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探讨的

    46、电和燃气都是能源的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哪些地方使用了能源?如果停止能源供应会发生什么状况? 预设:做饭、开车、看电影、手机、电脑都使用了能源。如果停止能源供应,这些都无法完成。 二、聚焦 1.教师提问:我们每天使用的电、燃气都源于什么?它们来自哪里? 预设:电来自发电厂、水电站;燃气来自燃气公司。 2.教师讲解:我们每天使用的大多数电来自火力发电厂,通过煤的燃烧带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燃气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常用的煤、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3.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吗? 学生通过讨论并确定,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地带来污染。进而引出本课课题如何合理利用

    47、能源。 三、探索 1.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 教师 PPT 出示电力装机构成情况图及资料。 资料: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煤燃烧发出的电) 。 教师提问:从“我国电能来源的饼状图”和小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预设:尽管我国目前的电能组成有热点、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但是热电(化石类能源发电)依然在所有能源中占最大比重。 小组讨论: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广发使用化石能源,一方面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空气。 2.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使用化石燃料还会引发温室效

    48、应,联系本单元第二课所学的全球变暖问题,猜测使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关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资料。 资料: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是由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 组织学生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明确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 取 1 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号口袋。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只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按照下表的时间间隔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同

    49、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密封袋内外空气温度升高情况记录表密封袋内外空气温度升高情况记录表 时间 密封袋内 密封袋外 我们的看法 初温 1 分钟 2 分钟 3 分钟 4 分钟 5 分钟 6 分钟 3.探寻解决方法。 (1)节约每一度电 功率为 1 千瓦的电器使用 1 小时所消耗的电能就是 1 度电。燃煤发出 1 度电,大约需要消耗 309 克标准煤,排放大约 844 克二氧化碳、600 克废水、0.6 克烟尘等污染物。所以,世界各国都强调节约用电。 节约能耗 可以以使用空调为例,夏天空调调高 1 摄氏度,冬天调低 1 摄氏度,如果每天不间断使用,计算一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电。 节电新技术 利用

    50、新技术节约用电,可以出示相同亮度的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了解新技术的节能效果。 (2)开发新能源 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等。 关于开发新能源,先请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新能源,然后阅读教科书中的内容,了解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特点;再请学生交流,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让学生练习自己的生活、学习来交流。 4.讨论交流,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什么? 预设:随手关灯,出行多坐公共交通,烧开空调,使用具有节电功能的电器等。 四、研讨 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单元教案(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