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资源ID:207163       资源大小:44.3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1、浙江省嘉兴市浙江省嘉兴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每一位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

    2、和丰盈。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

    3、,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摘编自墨赛读书: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

    4、 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了获得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这种读书法未尝不可采用,但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读书要有中

    5、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

    6、摘编自朱光潜谈读书)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赛认为要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应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应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带着爱和对知识的敬重去阅读。 B 不少年轻人轻视读书, 认为书籍是生活的竞争对手, 他们不愿意舍弃愉快的生活, 而更原参加泡咖啡馆、跳舞等活动。 C朱光潜说,认真学习中学和大学初年级课程并精选要籍研读能获得常识,但一般人因没有选择且潦草阅读而难获实益。 D读者虽然可以凭着兴趣去选择书籍,但更要选择有价值的杰作,在下功夫花力气读的同时,讲方法且有预定计划地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中国的阅读重点是理解思想、经验和理

    7、想等内容,领略费孝通先生所思的广阔丰盈,而书中知识性的内容可以少去关注。 B 阅读 乡土中国 , 我们一定会对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乡土社会弊病及产生原因、 乡土社会发展走向,有更鲜活的认知和理解。 C乡土中国不适口,不富于刺激性,所以不能用阅读流行文学的方法去读,而要怀着敬重之情,抱着做专门学问的态度去阅读。 D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归纳的方法,从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出发,梳理归类,并将新知与拥有的旧知贯串起来。 3根据提示,填写下表,分析材料第二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句子 论证思路 (1) (2) (3) 类比分析 (4) 指明意义 (1)_ (2)_ (3)_ (4)_ 二、文学类阅读

    8、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做些零碎活儿。那位新媳妇也来了,笑眯眯地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后来她到底问我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我看见他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 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 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

    9、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

    10、地有几个伤员下来。我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重伤的就得拉开他们的符号。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我定了下神才看到符号上写着营的字样。啊!不是,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 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但到“占领敌人前沿攻事打进街了”这里,消息忽然停顿了,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说:“在打。”但从他们满身泥泞,极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从那些似乎刚从泥里掘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

    11、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

    12、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

    13、”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

    14、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 盖上了这位平常的、 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娟百合花,有删改) 4下列对选文相

    15、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皎洁的月亮”因为打破了总攻之夜的黑暗而被我“憎恶”,表现了“我”对前线战士们的担忧心理。 B 文中 “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 是百姓家里的寻常物, 却饱含乡干部等民众对前线战士的关心与爱护之情。 C文中“我们的炮响了”等零碎话语没有描写参加战争的画面,旨在消解淡化战争的无情,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D文中“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一句包含新媳妇在通讯员牺牲后内心的不能承受之痛,展现了其人性的善良。 5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用多重对比展现了新媳妇在通讯员牺牲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表达细腻而有层次。 B选文聚焦的信息符合通讯员多层次的

    16、激烈矛盾冲突,抒发富有感染力的青春情怀。 C选文中“两个干硬的馒头”看似闲笔,实则通过侧面描写是通讯员形象,更加丰富立体化。 D选文中“百合花”是动态的中心意象,随着故事的推进,逐步深化了小说的叙事内涵。 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7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 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 结合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收获,完成下列小题 8结合乡土中国所学知识,选择适合的核心概念解读相应的社会现象。 长老统治 熟人社会 教化权力 礼俗社会 横暴权力 (1)山深人俗淳 _ (2)远亲不如近邻_ (3)苛政猛于虎_ 9当今社会,微博、微信、抖音等成为很多人的线上交流平台。有人认为,这种人际交往与传

    17、统的人际交往完全不同,对此,你怎么看?结合乡土中国所学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乙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8、!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下列选文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9、 A“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父”,后来“君子”被赋予道德的含义,在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青”,是一种染料,指的是靛青,它比蓝草的颜色更深,现常用“青出于蓝”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C在古代,句中停顿的地方被称为“句”或“读”,文词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称之为“读”。 D在古代,人们多求助于鬼神来治病,由此“巫”和“医”往往并提,“巫”主要以祝寿、占卜为业,也为人治病。 11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取之于蓝 其皆出于此乎 B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耻学于师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今之众人 士大夫之族 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20、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均为古代探讨“学习之道”的散文,甲文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乙文从反面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两文的思辨色彩都非常鲜明,甲文先总后分,善用譬喻,乙文则先破后立,对比突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C两文的针对性很强,荀子看到人性丑恶,提出性恶说,强调后天学习,韩愈则针对社会上“耻相师”的风气。 D两文的语言各具特色,甲文以整句为主,多对称整齐地表达,乙文则整散结合,语言错落有致,又取辟深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五、选择类五、选择类 14给下面这段文

    21、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学 恶 乎 始 恶 乎 终 曰 其 数 则 始 乎 诵 经 终 乎 读 礼 其 义 则 始 乎 为 士 终 乎 为 圣 人 A学恶乎始/恶乎终/ 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B学恶乎始/恶乎终/ 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C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D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六、古代诗歌阅读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22、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貔虎:原指猛兽,此处指军队、勇士。 1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由滚滚东流

    23、的江水联想到千古风流人物,空间广阔,时间遥远,为全词奠定了雄浑豪放的基调。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发了词人洒酒酬江月的宽慰旷达之情,此处化解了前文表达的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愁绪。 C满江红赤壁怀古下片虚实结合,实写赤壁及附近的山川形胜,虚写朝代更迭,现实与想象结合,增强了词作的艺术张力。 D两首词均为咏诗怀古词,均以历史陈迹“赤壁”为题材,均借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逃避现实、咏诗伤世等目的。 16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与满江红赤壁怀古上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不尽相同,试做简要分析。 七、情景默写七、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从时空角度表“久客易悲秋,多病

    24、独登台”之情的句子是“_,_”。 (2)短歌行中能体现曹操求贤若渴、统一天下之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 (3)琵琶行并序以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演奏余意无穷的句子是“_,_”。 八、选择八、选择 简答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汉字书写正确率低,令人咋(z)舌,提笔忘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书写正确率屡创新低,表面上看是电脑手机输入的普及、语音输入的推广有关,但实际上暴露的是语言知识储备不足。乙这一现象让人赧(nn)颜汗下,也引人深思:这么多经典雅致的文字,都静静地躺在前人的典籍里,如果无人传承下去,将随时间而烟消云散。 汉字作为 的表意文字,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于一体,在世界文字中

    25、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具有其他文字所 的独特魅力。鲁迅先生将承载(zi)着中华文化的汉字归纳为“三美”,即“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古人对文字的运用可谓 ,丙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多少优美的文学作品,多少脍灸人口的精美诗句,至今读之依然令人怦(pn)然心动。“杏花春雨江南”,看似平常,却产生了 的效果。这是语言大家的本事,也是汉字的魅力所在。 18(1)文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是_,正确的注音是_。 (2)文中画线的甲、乙、丙句中有一错别字,是_,正确的写法是_。 19文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

    26、一项是( ) A典范 无与伦比 熟能生巧 动人心弦 B典型 无可比拟 炉火纯青 动人心弦 C典范 无与伦比 熟能生巧 激动人心 D典型 无可比拟 炉火纯青 激动人心 2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面上看是电脑手机输入的普及、语音输入的推广有关,但实际上暴露的是语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B表面上看与电脑手机输入的普及、语音输入的推广有关,但实际上暴露的是语言知识储备的不足。 C表面上看有电脑手机输入的普及、语音输入的推广等原因,但实际上暴露的是语言知识储备的不足。 D表面上看与电脑手机输入的普及、语音输入的推广有关,但实际上暴露的是语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九、语

    27、言表达九、语言表达 22近日,某学校组织高一学生去嘉善西塘古镇做有关古镇文化的调查研究,小张同学却将调查报告写成游记,从行文语言的角度提出修改建议。 过了穿弄,我们就到了西塘有名的廊棚。古老的廊棚依河相称而建,有的临河,有的居中,也有的穿过街楼,老远望去,宛如长龙一般,此起彼伏。走近细看,棚顶、棚身和棚脚都雕有鱼虫花鸟,大都沿袭明清时代的风格,至今保存完好。在廊棚下,走进商铺酒楼、古玩店中恍如走进了人间仙境,久久不想离开。 问题举例 1:_修改建议 1:_ 问题举例 2:_修改建议 2:_ 23学校举行“佳作共读”活动,请你参与推荐。要求:(1)从以下嘉兴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写出作品及其推荐语

    28、;(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不超过 100 字。 朱彝尊 朱生豪 矛盾 丰子恺 徐志摩 金庸 余华 李叔同 推荐名人及作品:_ 推荐语:_。 十、材料作文十、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字塔,很多人惊叹其雄伟,换个角度看却是坟墓;知足常乐,很多人奉为人生格言,换个角度看却是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塞翁失马,很多人当成遭受损失,换个角度看却是一件好事。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以记叙为主。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 7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 2D 3提出观点 举例分析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29、和分析能力。 B.“认为书籍是生活的竞争对手”错,原文为“书籍可能是生活的竞争对手”,而且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年轻人的看法,属于曲解文意。 故选 B。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书中知识性的内容可少关注”错,材料一第一段“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并不是说不要知识性的内容,属于曲解文意。 B.“我们一定会对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乡土社会弊病及产生原因、乡土社会发展走向,有更鲜活的认知和理解”错误。每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的要点、阅读的需要都未必相同,且受阅读者的个人经历、知识的储备限制,选项中的“一定”过于绝对。 C.“所以不能用阅读流行文学的方法去读”错误

    30、,从原文“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来看,至于运用什么方法阅读,应是具有个体差异性,适合自己的即可;“抱着做专门学问的态度”错误,乡土中国是高中要求阅读的作品,阅读时,也可以从获得常识的角度去读的,选项曲解文意。 4C 5B 6(1)划线句子是回忆家乡过中秋节的美好情景。小说由乡干部送的月饼,想起了家乡的中秋节“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 (2)表达了我对小同乡通讯员的思念和担忧。小说中“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

    31、歌吧”。 (3)这句话用白描的手法,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质朴纯洁的情感,表达了对人性美的赞扬。 7(1)“我”是故事的叙事者。小说中“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等等,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 (2)“我”是情节的推动者。作品主要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是,“我”却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缺少的穿针引线的人物。 (3)用“我”来突出主人公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美好人性。小说中,新媳妇是羞涩而质朴的,通讯员是羞涩而质朴的,军民之间的纯洁感情通过有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体现。“我”既能看到他们的优点,又能看到他们的

    32、缺点,更主要地,能突出人物的人性美。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C.“旨在消解淡化战争的无情,表达对和平的向往”理解错误,这里写我们的炮响了,写出了战争的开始,让人联想起战争的残酷,并对后文通讯员的命运做了铺垫,表达了对通讯员、新媳妇等普通人所彰显的人性美的赞美。 故选 C。 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选文聚焦的信息符合通讯员多层次的激烈矛盾冲突”理解错误,原文并没有写通讯员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没有“多层次”,写通讯员都是通过别人的视角写的,如“我”,“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

    33、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8 礼俗社会 熟人社会 横暴权力 9这种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并不完全不同。它以自我为中心来判断亲疏远近,依靠私人的道德维系关系,合乎差序格局的特点。但是它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上又突破了地缘和血缘的限制。 10A 11A 12B 13(1)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2)(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分析】 10

    3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父”理解错误,应该是“君王之子”,强调地位的崇高。 故选 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能力。 A.“于”,介词,从。这两句分别翻译为:从蓼蓝中提取;大概都从这个原因出发吧? B.“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这两句分别翻译为:我曾经终日思考;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C.“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语气词,用在句中,表舒缓语气。这两句分别翻译为:不如一会儿学习的收获大;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D.“之”,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指示代词,这。这两句分别翻译为:现在的一般人;士大夫这一类人。

    35、故选 A。 12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乙文则先破后立”分析错误。由选文结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可见,结尾仍在批评“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并没有提出论点,所以不是“立”。 故选 B。 1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得分点:虽,即使;有,通假字“又”;然,这样。 (2)得分点:于,对于;耻,形容词活用做意动,以为耻;惑,糊涂。 参考译文: 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

    36、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 (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

    37、,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乙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

    38、老师请教,有(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14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学恶乎始/恶乎

    39、终”为句意完整的两个并列句,“学”作主语,“恶乎始/恶乎终”为并列的两个疑问句,中间应断句,排除 CD; “其数则始乎诵经”“其义则始乎为士”为两个并列的句子;同理,“终乎读礼”“终乎为圣人”也是两个句式一致的并列句,其前后应分别断开,排除 B。 句子翻译为:学习从哪里开始呢?到哪里终止呢?答曰:按照课程顺序则始于诵读诗经、尚书,终止于研读礼记;按学习的意图则始于做一个知礼达仪之人,最终达到德、才无上的圣人境界。 故选 A。 15D 16(1)两首词都写到赤壁之战的重要人物周郎。苏轼着眼于周瑜英姿勃发的儒将风采与年少有为的伟大功绩,用来反衬自己的老大无功;戴词则以“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一句,以

    40、其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 (2)两首词都描写了战争场面。苏轼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以周瑜指挥若定的轻松姿态,曹军惨败的狼狈,才能更突出周郎的年少功业已成,反衬作者的失意。戴词则用“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一句对偶,写出孙吴军容整肃、士气高昂的气势;并以“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一句,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水战场景,体现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以昔年东吴强大的实力反衬“今”日南宋国势的衰微,流露出作者的悲慨。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均借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逃避现实、咏诗伤世等

    41、目的”错误,这两首词中并无“逃避现实”的感情,苏轼是借古抒怀,表达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无奈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而戴复古则是怀古伤今,表达自己忧国伤时的感慨。 故选 D。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诗词描写异同点的能力。 念奴娇下阕写赤壁之战,着重描绘周瑜的形象,先以“小乔初嫁”来衬托其年少英武,再写其英雄气度“雄姿英发”、儒将装束“羽扇纶巾”,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即使是写大战场面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是为了衬托周瑜年少有为,功业早成的形象,“谈笑间”表现出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灰飞烟灭”则将火烧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灭的惨象逼真地再现出来,这两句十分精炼,以其“谈笑间”的潇洒从

    42、容更显出“灰飞烟灭”的功绩赫赫,与作者本人被贬黄州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方便作者抒发个人感慨。 戴复古则浓墨重彩,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这一句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写到这里,陡然转折。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戴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今如许”这转折一问,流露出对南宋国势一日不如一日的悲

    43、慨。 17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注意的字,如“作”“哺”“舫”“悄”“唯”等。 18载 zi 灸 炙 19C 20B 21D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1)第二段“承载”的“载”应读作 zi。 (2)丙处“脍灸人口”的“灸”应为“炙”。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丙处“从诗经、楚辞”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应将顿号删去。 故选 C。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典型”指一个

    44、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中性词。“典范”是说一个人或事物有一定的学习价值,褒义词。文意为汉字作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表意文字,故用“典型”。 第二空:“无可比拟”和“无与伦比”都有“没有可以相比的”的意思,但“无可比拟”强调两种事物的比较,一方比不过。“无与伦比”多用在赞美事物的美好。语境是与其他文字比较,用“无可比拟”。 第三空:“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找到窍门。两个词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这里指古人对文字的运用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用“炉火纯青”。 第四空:“动人心弦”,指因受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形容事物或言语激动人心。“激动人心”,使

    45、人兴奋感动。这里指看似平常,却能引起内心的共鸣,用“动人心弦”。 故选 B。 2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是电脑手机输入的普及、语音输入的推广有关”中“是有关”句式杂糅,也可以改为“与有关”或者“是造成的”。 第二处“但实际上暴露的是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成分残缺,缺少定语的中心语,在“储备不足”后加上“的问题”。 只有 D 项修改正确。 故选 D。 22“我们”这一叙述人称不妥。 改为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 “老远望去,宛如长龙一般,此起彼伏”运用修辞不妥,语言宜平实。 老远望去,悠长婉转,此起彼伏。(或“久久不想离开”感情色彩较浓。修改建议:将“久久”删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 “我们”是第一人称。调查报告叙述人称要讲究,应以一种向读者报告的口气撰写,运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或者直接删去“我们”也行。 “老远望去,宛如长龙一般,彼此起伏”多用修辞。调查报告语言表述要平实,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撰写,可以改为:老远望去,悠长婉转,此起彼伏。 “久久不想离开”感情色彩较浓。调查报告观点表达要客观,力求避免使用主观色彩或感情色彩较浓的语句。可以将“久久”删掉。 23余华活着 简单的故事,曲折的命运,坚韧的生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