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04138       资源大小:328.0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1、2020-2021 学年学年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九年级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1.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苹果腐烂 B. 湿衣晾干 C. 石蜡熔化 D. 辣椒剁碎 2.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白糖”。“可能是白糖”是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作出结论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添加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取用固体粉末 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

    2、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在 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红色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2,所以燃烧能生成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 2能加快22分解的速率,则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6. 下面的实验中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

    3、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一定都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8. 高铁酸钠(2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 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含氮饮用水消毒剂性能更为优良,高铁酸钠(2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0 B. +2 C. +3 D. +6 9.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 硫酸铝化学式:3(4)2 B. 正三价铝元素:3+ C. 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 D. 铝原子结构示意图: 10.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

    4、元素该物质在分类中不可能是()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单质 11. 在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3 B. 碘原子的核外有 53 个电子 C. 碘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D. 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12.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 反

    5、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 + + 2 B. C. D. + 4= + 4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增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河里面 B. 能源电动车逐步代替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 用乙醇汽油代替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15. 长跑后小腿酸痛是因为剧烈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6126)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乳酸(3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6、组成 B. 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乳酸分子是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葡萄糖和乳酸所含分子种类相同 16.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2:3 B. 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 反应后分子总数不变 D. 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17. 柑橘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柠檬烯,若用 R表示柠檬烯,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柠檬烯的化学式为() A. 1016 B. 1010 C. 1020 D. 1018 18. 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

    7、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 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 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19.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A. B. C. D. 20.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4和 CO B. 2和 CO C. 2和2 D. CO 和2 21. 除去2中混有的少量 CO 的最佳方法是() A. 通过澄清石灰水 B. 通过灼热的炭粉 C.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通过灼热的 CuO 22. 将 C、CO、2、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

    8、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23.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_ ; (2)3个氢气分子 _ ; (3)氦气 _ ; (4)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_ ; (5)硫离子 _ 。 24. 2019年 1 月,被称为“第一部中国自己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受到极大关注。 (1)影片中幻想了将木星上的氢气点燃, 达到使地球脱离木星控制的目的, 氢能是清洁能源之一, 而煤、石油、 _ 属于化石燃料。 (2)乙醇也被认为是理想清洁燃料,其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_ 。 (3)生石灰可做氢气等气体的干燥剂,其化学方程式为 _ 。 25

    9、.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_ 。 (2)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 _ ;化学方程式 _ 。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主要气体的化学性质有 _ 。 26.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如图 1 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结束时可观察到正极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 _ 。 (2)如图 2 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操作 X 的名称是 _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_ ;玻璃棒的作用是 _ 。 (3)用硬水作为饮用水会引发结石病,可

    10、用 _ 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_ 。 27.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 _ , _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选填序号), 该装置中塞棉花的作用是 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用 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_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 (选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4)“西气东输”工程,使部分地区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

    11、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填字母)。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 ,为了安全,在厨房中安装天然气泄露报警器。根据甲烷的性质,在如图 2中 _ (填“a”或“b”)位置安装是正确的。 28. “84”消毒液、2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实验 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2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1)_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 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

    12、与2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2)_ ,类似分解22溶液制氧气时2的作用。 【实验 2】 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3)_ 。 向锥形瓶中加入 30mL“84”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22溶液。 将注射器中的22溶液平均分 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2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第 4次 第 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 140 280 365 365 365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4)_ 。 【分析讨论】NaClO 与2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

    13、程式为(5)_ 。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2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6)_ 。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的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的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29. 莽草酸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八角茴香的重要成份, 也是目前世界上对抗禽流感的良方-“达菲”的原料。请你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7105)计算: (1)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 。 (2)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

    14、素的质量比为 _ 。 (3)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_ 。 (4)17.4莽草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_ g。 30. 航天工业上可采用氢氧化锂()去除宇航服表面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 2=23+ 2。试计算要除去 44g 二氧化碳所需 LiOH 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辣椒剁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

    15、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可能是食盐”,在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假设的环节。 故选:B。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

    16、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防止污染瓶塞,进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 两禁、 一不可”, 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倾倒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

    17、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 A叙述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B叙述错误;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 C叙述正确; D、在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氧化铜被还原成了铜,固体颜色由黑色变红色,故 D 叙述正确。 故选:B。 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CO还原氧化铜的现象分析回答。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反应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5.【答案】

    18、B 【解析】解: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硫酸中氢元素和硫元素分别显+1价、+6价,故选项他推理错误。 B、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2, 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燃烧能生成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C、2能加快22分解的速率,但2不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推理错误。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氢原子中只含有质子, 不含中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A、根据化合价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就分析判断。 C、根

    19、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6.【答案】A 【解析】 解: A、 实验室用双氧水、 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 发生装置可用 A, 故正确; 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排净空气,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错误; C、验满时,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应放在瓶口,故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该放少量水或细沙,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

    20、需要加热解答; B、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解答;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解答;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该放少量水或细沙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制法、氧气的验满、氧气的性质验证,涉及的装置多、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解题时应认真细心解答。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在考查概念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元素,注意对元素知识的认识和把握,难度不大。 【解答】 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正确; B.物质是由元

    21、素组成的,故正确; 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也相同,故错误; D.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2 + + (2) 4 = 0,则 = +6。 故选:D。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2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

    22、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铝的化学式为2(4)3,图示对应错误; B.化合价要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所以正三价铝元素表示为:+3,图示对应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 要省略所以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应表示为3+,图示对应错误; D.铝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13个质子,核外有 13 个电子,排布情况为 2、8、3,所以图示对应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

    23、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0.【答案】C 【解析】解: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属于纯净物,如果是纯净物该物质就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臭氧;由于化合物最少由两种元素组成,而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一定不是化合物 故选. 本题考查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

    24、质的概念,混合物从组成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分混合物、纯净物从宏观上看物质的种类,从微观上看分子的种类;应注意不要简单从元素上来判断,如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纯净物(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 11.【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3,故选项说法正确 B、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3, 碘原子的核外有 53 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3 = 2

    25、+ 8 + 18 + 18 + , = 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

    26、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考查了学生通过现象总结本质的能力,根据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等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此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因为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 A正确;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B正确; C.物质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错误;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D正确。 故选 C。 13.【答案】

    27、C 【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C。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4.【答案】A 【解析】解:A、含磷污水会

    28、污染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能直接排放到河里面,故选项说法错误。 B、能源电动车逐步代替燃油机车,能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用乙醇汽油代替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乙醇汽油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体污染、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

    29、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葡萄糖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B.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1 12):(16 6) = 6:1:8,则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正确; C.每个乳酸分子是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和乳酸所含分子种类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

    30、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2:3,故正确; B.生成物为2、2,都是氧化物,故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 5 个分子变化成了 4 个分子,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少,故错误; D.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在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反应后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正确。 故选:C。 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

    31、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 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7.【答案】A 【解析】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反应前后 C、H、O三种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反应后 C原子 0 10 H 原子 0 16 O 原子 28 2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柠檬烯 R的分子中含 10 个 C原子、16个 H 原子,则柠檬烯 R的化学式为1016; 故选:A。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反应物柠檬烯 R的分子构成,根

    32、据分子的构成确定柠檬烯 R 的化学式。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结构和用途,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用途是解题本题的关键。 【解答】 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错误; C.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错误; D.含碳燃料燃烧、 呼吸作用等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正确。 故选:D。

    33、 1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分子数目。 【解答】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分子分成原子所以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分子种类变了,物质的种类也就发生了变化,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所以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

    34、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了,可能没变。 故选:A。 20.【答案】C 【解析】解: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引起的。 故选:C。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21.【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可与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被吸收,没有去除一氧化碳,选项 A不符合题意

    35、; B、二氧化碳与碳在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未去除,二氧化碳被消耗,选项 B不符合题意; C、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无法点燃,一氧化碳无法去除,选项 C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回答此题; B、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回答此题; C、根据混合气体是否可燃回答此题; D、根据一氧化碳性质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2.【答案】C 【解析】解:将 C、CO、2、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C与2有两个反应;CO 与2有一

    36、个反应;C与2有一个反应;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一氧化碳、碳、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32 +22 2 【解析】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元素符号为 O;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3个氢气分子表示为32; (3)氦气是由单个的原子构成的,化学式为 He;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22; (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

    37、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硫离子表示为2。 故答案为:(1); (2)32; (3); (4)+22; (5)2。 (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 (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3)根据氦气是由单个的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5)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

    38、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 要省略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4.【答案】天然气 【解析】解:(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2)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 ()2。 故答案为: (1)天然气; ; (3) + 2 = ()2。 (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2)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生石

    39、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 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产生大量的白烟, 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解:(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足量的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剩余的主要气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这是氮气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 (1)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2)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

    40、色固体; (3)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 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 过滤 漏斗 引流 肥皂水 煮沸 【解析】解:(1)实验结束时可观察到正极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水中加入

    41、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故填:1:2;增强水的导电性。 (2)如图 2 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其中操作 X 的名称是过滤,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烧杯、 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过滤;漏斗;引流。 (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故填:肥皂水;煮沸。 (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 (2)其中操作

    42、X的名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7.【答案】铁架台 分液漏斗 A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2424+ 2+ 2把导管移出水面 【解析】解:(1)是铁架台,是分液漏斗。 故填:铁架台;分液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该装置中塞棉花的作用是防

    43、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4+ 2+ 2,用 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故填:A;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2424+ 2+ 2;把导管移出水面。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2 = 2+ 2 + 2;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 3 +2。 故填:3+ 2 = 2+ 2 + 2;C;()2+ 2= 3 +2。 (4)实验室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

    44、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安全,在厨房中安装天然气泄露报警器,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在如图 2中 a位置安装是正确的。 故填:A;a。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利用加热方法制取气体,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结束时,应该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45、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4)实验室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8.【答案】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催化剂 检查装置气密性 表中第 1、2次产生气体体积相等,第 3 次产生气体比第 1、2次产生气体少,第 4、5 次不产生气体,说明次氯酸钠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 + 22= + 2 + 2 【

    46、解析】解:(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故填: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作催化剂,类似分解22溶液制氧气时2的作用。 故填:催化剂。 (3)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 其依据是表中第 1、 2 次产生气体体积相等, 第 3次产生气体比第 1、2 次产生气体少,第 4、5次不产生气体,说明次氯酸钠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 故填:表中第 1、2 次产生气体体积相等,第 3 次产生气体比第 1、2次产生气体少,第 4、5 次不产生气体,说明次氯酸钠是反应

    47、物,不是催化剂。 (5)与2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 + 2 + 2。 故填: + 22= + 2 + 2。 (6).不同的消毒剂不可随意混合使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使用75%的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是因为酒精易燃,该选项说法正确; D.“84”消毒液、75%的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次氯酸钠可能是催化剂。 (3)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4)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

    48、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5)与2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 (6)不同的消毒剂不可随意混合使用; 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使用75%的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是因为酒精易燃; “84”消毒液、75%的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9.【答案】174 42:5:40 7:10:58.4 【解析】解:(1)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 7 + 1 10 + 16 5 = 174。 (2)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7):(1 10):(16 5

    49、) = 42:5:40。 (3)1个莽草酸分子是由 7 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7:10:5. (4)17.4莽草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17.4 127174 100% = 8.4。 故答案为: (1)174; (2)42:5:40; (3)7:10:5; (4)8.4。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 1 个莽草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0.【答案】解:设要除去 44g二氧化碳所需 LiOH 的质量为 x 2 + 2= 23+ 2 48 44 x 44g 4844=44 = 48 答:要除去 44g 二氧化碳所需 LiOH的质量为 48g。 【解析】依据2 + 2= 23+ 2,结合题中数据,计算所需 LiOH 的质量。 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注意事项

    本文(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