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普宁市2022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95372       资源大小:45.3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普宁市2022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1、1 广东省普宁市广东省普宁市 2022 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 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 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 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 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 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

    2、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 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 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 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 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 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风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 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3、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 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 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 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 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 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 人说

    4、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 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 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 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 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 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

    5、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 红 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 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 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 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 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

    6、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 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 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 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 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中国古代传统小说是以情节为中心的,与情节有关的事件、人物、对话才是正文,而与情节无关的景 物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然传统小说也写景,但那景语多是体现类型而不是呈现现个性的,常常是“有诗 2 为证”地铺张一

    7、番,而这一番景语可以置换到任何一部小说中。写景的成语化表现了对情节迫切而焦急的 渴求心态,表现了对情节的重视之下对情绪的忽略。红楼梦也很少写景,在许多现代作家肯定会细细 地描绘一番的地方曹雪芹都浑然不觉地放过了,小说中虽然也有写景的地方,但都是笼统的成语:“当时 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第一回)”到了太虚幻境这样的仙境,本该有 所渲染,但曹雪芹也同样用成语交待过去了:“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第 五回)”可见这位伟大的作家对于写景是多么的不习惯。 红楼梦景语的成语化提醒我们,其实曹雪芹也还是个情节中心论者,尚没有把中国小说从情节结 构过渡到

    8、情绪结构。 (摘编自李书磊景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 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 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 “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材料三可看出传统小说的景语缺少个性,因而可以置换到任何其他一部小说中。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

    9、 的一项是( )(3 分)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 栩栩如生。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 度个性化的特点。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 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 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

    10、,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 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 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 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 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4.请试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的文本特点。(4 分) 5. 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与传统小说在景物描写上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11、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猪婆坟 吴克敬 孩子属猪,周岁那年,他家养的那头小黑猪做了幸福的猪妈妈,膝下一窝的小猪崽,胖嘟嘟的极为可 爱。 3 “多年媳妇儿熬成婆”,接着又豪迈地养了几窝猪崽,小黑猪就成猪婆了。它不受节制地生育,成了家里 的主要经济来源。打油称盐要调味,头疼脑热要买药,都在猪婆卖儿卖女的收入中支出;过年过节时,给 家里人扯块布料,缝一件新衣裳,也少不了猪婆卖儿卖女的收益;孩子背上书包上学,花销靠的还是猪婆 卖儿卖女的积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上人看见,孩子的父亲赶在集日,都要提了猪崽去卖。 孩子喜欢看猪婆,看它臃肿着身子,从猪圈里游出来,靠在猪圈旁的香椿

    12、树上,蹭着身上的泥垢。摇 晃着的香椿树上,常有喜鹊喳喳响亮地欢叫。 孩子学业很有长进,总在班上考第一。三年级的一天,孩子却昏倒在课堂上。送到医院抢救过来,医 生对流泪的母亲说:“孩子严重贫血,营养一定要跟上。”孩子和母亲相视无语,都很放松地嘘了一口气, 因为谁都知道,农家的日子,总是营养不够。孩子爬起来,和母亲就要出院回家,恰在此时,医院门口吵 吵嚷嚷地抬进一个人。孩子眼尖,扑上去就喊爹。原来孩子的爹在外给人造屋帮工,听说儿子昏迷,眼前 一黑,就从丈高的屋架上跌下来。抢救在紧张进行,母亲攥着孩子的手,眼泪串着线儿掉。孩子没哭,只 是盯着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进去出来,出来进去。急促的脚步终于停了下

    13、来,传话说:命无大碍,腰伤了, 从此怕站不起来了! 在这个春天,孩子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父亲伤愈出院,果然站不起来了。孩子在学校更用功了,三 好学生的奖状,一学期一张,裱糊了家里的半面墙。可孩子抗不住还要头晕,又在课堂上昏过去了。抢救 是及时的,医生的话十分坚决,孩子必须输血,否则否则什么呢?医生不说出来,孩子的母亲听出来 了。过去,母亲听不得那样的话,听了就是一脸的泪水,现在的母亲没眼泪了,天塌下来,母亲都默默地 承担着。家里那一连串的变故,使柔弱的母亲坚强得像一座山。 联系了可以自己到家里拉走猪崽的买家,父亲出院借的钱总算是能补上了,可是孩子的病怎么办? 屠户是母亲喊来的。 母亲在猪圈旁的

    14、香椿树下,架起一口大铁锅,熊熊的火焰烧得锅里的水波翻浪滚。 母亲对屠户说:善人啊!你看这头猪婆能杀几个钱?杀了它,给我娃输血呀。屠户闭上了眼睛,虽然生来 杀猪无数,可他从没杀过猪婆 。再说,猪婆的肉也卖不上钱。屠户很想转身而去,但他不能,他晓得 这一家的艰难。屠户就睁开了眼睛,睁开眼睛时就亮出了他的杀猪刀,长长的、弯弯的杀猪刀闪着寒光! 母亲卸下圈栏,举着一捧猪草,轻轻地唤着猪婆 ,想把猪婆哄出猪圈。可是猪婆像是看透了母亲 的伎俩,只管慵懒地蹲在囤里,抬头看了看母亲,便只和绕膝的猪崽玩儿了。母亲失去了耐心,跳进猪圈, 要赶猪婆出了。而猪婆干脆倒卧地上,嘴里发出只有猪崽才懂的呼噜声,众猪崽闻声而

    15、来,拥在猪婆的两 排乳头上,发出一片风卷残云的吮奶声。很长一段时日,原来泪罐罐一样的母亲,忙了家里忙外头,再不 流泪了;现在却因为猪婆 这一耍赖的举动,忍不住泪水涟涟了。孩子日后猜想,那是两个母亲的较量, 母亲爱着她的孩子,猪婆也爱着它的孩子。没办法,母亲就只有流泪,她必须牺牲猪婆的母爱,而成全她 自己的母爱了。 猪崽吃饱了奶汁,跑到一边玩儿去了。母亲开始了她的强制措施,抓着猪婆的耳朵,准备把猪婆拉出 猪圈时 ,猪婆却自己站起来,朝圈外寒光闪闪的杀猪刀走来了,嘴里呜噜噜地低吼着 猪婆走出了猪 圈,走到了屠户身边,屠户的杀猪刀也举起来了,却见两只粗壮的胳膊扑上来,护在了猪婆的脖子上。这 是父亲呢

    16、。卧床不起的父亲,是什么时候爬下床,爬到猪圈边来的,母亲和屠户都没有注意。正是因为父 亲的出现,猪婆得救了。屠户收拾起刀子,嘴里喃喃地念叨着:这猪婆太有灵性了! 父亲让母亲准备好架子车,爬上去,让母亲拉着去了医院。那一天的一切,深埋在父亲和母亲的记忆 里。直到孩子上了大学,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父子俩就着一碟炸花生,你一盅烧酒,他一盅 烧 酒 ,喝 得高了,父亲才说出来的。原来孩子输血,总是在母亲拉着父亲去一次医院后,他再去医院输的。他所输 的血,都是父亲从自己身上抽出来的呀! 猪婆是最后老死的。死后就埋在猪圈旁的香椿树下,时常地,喜鹊还会飞来,兀立在香椿枝上,喳喳 地欢叫 (有删改) 6、下列

    17、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中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的父亲都要赶在集日提了猪崽去卖,说明卖猪崽的收入是一家人主要的 经济来源。 B 文章写医生抢救后说孩子严重贫血,母亲和孩子反倒很放松地嘘了一口气,说明在农家看来,营养不够不 算什么大病。 C 母亲无奈地杀猪婆, 是为给孩子治病, 她想先过眼下这一关; 父亲之所以坚决反对, 是因为不能剜肉医疮, 要另想办法。 D 文章围绕猪 婆 的命运,描写了父亲母亲尽全力疼爱孩子,孩子最后不负众望的感人故事,揭示了寒门 出英才的普遍规律。 4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猪婆”这一称

    18、呼比较怪异, 具有地方特色,文章以“ 猪婆坟”为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 同时也为文中所写的感人故事涂上悲凉的色彩。 B文章中说猪婆“ 豪迈地”养了几窝猪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庄词谐用,凸显了一家人对猪婆的看 重,令读者忍俊不禁。 C文章中写到的猪圈旁的香椿树、响亮地欢叫的喜鹊和幸福的猪婆、一窝胖嘟嘟的极为可爱的小猪崽相映 成趣,营造了温馨的环境。 D、文章结尾叙写猪婆最后老死、死后埋在猪圈旁香椿树下的善终,描写喜鹊飞来在香椿枝上欢叫的场景, 以景结篇,意味深远。 8.文章为什么没有出现人物的名字,只用孩子、父亲、母亲等代替?请简要作答。(4 分) 9.文章刻画猪婆这个形象有怎样的作用?

    19、请简要赏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 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 旦不探虎穴, 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 曰: “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 ” 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 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

    20、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 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 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 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 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 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

    21、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 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 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 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 遂垂涕斩之 B.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

    22、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 涕斩之 C.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 垂涕斩之 D.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 垂涕斩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拜”,授予官职。此外,表升官或加封之意的词语还有晋、进、擢、陟、拔、升。 B.“左右”,文中意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的“左右”意思相同。 C.“中郎将”,官名。苏武传“武以中郎将使”的“中郎将”职责是专门出使他国。 5 D.“耆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

    23、七十岁的老人,现用来特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吕蒙出身低微。小时候,他为了出人头地,偷偷跑到姐夫邓当的手底下去打仗,即使被姐夫邓当呵斥也 不改变。 B.吕蒙轻率莽撞。年少时,邓当手下小吏轻视侮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刀杀了小吏,然后逃跑到同乡郑 长家里。 C.吕蒙作战勇猛。带头冲锋陷阵,杀死陈就,黄祖听说陈就被杀,弃城逃跑,被士兵捉住,吕蒙因此得到 孙权赏识。 D.吕蒙严明宽厚。攻占南郡后下令军中不得干扰、冒犯百姓。他早晚亲自慰问、抚恤老人,生病的给医药, 挨饿受冻的送衣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24、 (1)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2)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14. 成当、宋定、徐顾三将死后,吕蒙为什么不愿收纳他们的部众?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小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孤山:指浙江杭州西湖的孤山,当时诗人隐居在此。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葑上田:又称

    25、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及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葑, 菰根,即菱白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的幽僻处。 B.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 C.诗人寓情于景,秋景中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诗人愁绪更加浓厚。 D.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 16.本诗颔联写景造境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26、) (1) 荀子在 劝学 中, 用借助舆马而致千里、 借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 引出 “_, _” 的观点。 (2)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风小不能托起大鹏的“ , ”两句,还可以用来比喻没有丰 厚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成功。 (3) 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名为“飞扬”。冬奥会火炬造型极具动感和活力,颜色为银色和红 色,象征着“( )”。残奥会火炬使用银和金,象征着荣耀和梦想,体现了残奥会“勇气、决心、 鼓励和平等”的

    27、价值观。火炬由祥云纹样“撑腰”,从祥云纹样向剪纸雪花图案自下而上逐渐过渡,旋转 上升,如彩带舞动,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火炬图案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 6 传统思想,还包含了对“双奥之城”的继承和发扬。火炬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采用氢作为燃料, 既能满足环保属性,也符合冬奧会火炬接力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现实要求。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A.温暖世界,照亮冰雪,激情飞扬,冰火相约 B.温暖世界,激情飞扬,冰火相约,照亮冰雪 C.冰火相约,温暖世界,激情飞扬,照亮冰雪 D.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 19.下列各项

    28、中,和第一个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的一项是( )(3 分)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0.文中第二个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先秦诸子认为,物 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 ,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 富、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

    29、知足,领略精神的高贵,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 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 先秦诸子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他们认为将个人发展与社 会结合,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 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 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 ,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2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30、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政敌,政治上彼此痛下杀手。王安石执政,皇帝让他评价司马光,他称司马光为“国 之栋梁” ,对其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大加赞扬。王安石被罢黜,皇帝欲治其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司 马光说王安石嫉恶如仇、坦荡忠诚、有古君子之风,劝皇帝勿信谗言。 材料二: 杰斐逊与华盛顿在十三州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中并肩作战,彼此支持。华盛顿任总统期间,杰斐 逊反对其施政方针,两人常激烈争吵,而过后彼此又以信件致歉并重申自己的立场。华盛顿卸任前,提名 杰斐逊为总统候选人,称赞其人品和才能,说他是“可以信赖的君子” 。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就此写一

    31、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第一次阶段考试第一次阶段考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B 项“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说法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 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另外,“梦幻色彩”说法也不对) 2.C(C 项“有相似之处”“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 7 3.D(项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 项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 项 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 4.(1)引证法,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

    32、2)例证法,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 事例;(3)喻证法,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4)对比论证,将宝玉与贾珍、贾蓉进行对比。综合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让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本题分,每点 2 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酌情给分) 5.两者都很少写景(1 分),景语成语化缺少个性(1 分);因为曹雪芹和传统小说作家都是情节中心论 者(2 分),把景语看作可有可无的闲文,尚没有把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过渡到情绪结构(2 分)。(本题 6 分,其他答案能够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6、D【解析】主旨错解,“揭示了寒门出英才的普遍规律”错,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父母的深沉的爱。 7、A

    33、【解析】感情基调错解,“涂上悲凉的色彩”错,猪婆是老死的,不能说以“猪婆坟”为题为文章涂 上了悲凉的色彩。 8、用孩子、父亲、母亲等代替名字,突出了人物之间的家庭关系,凸显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孩子、父 亲、母亲成为一类人的代表,增强了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使作品更有普遍意义。(每条 2 分,意思对 即可) 9、猪婆生崽是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文的主要情节围绕猪婆展开,一家人的经济状况借猪婆得以展 现;以猪婆对小猪的爱和亲密关系烘托母亲、父亲对孩子的爱,表现出孩子沐浴在父母之爱中的幸福;为 作品表现的艰辛故事增添亮色,使作品语言更加幽默风趣。(每条 2 分,意思对即可) 10.B 11.C

    34、(“中郎将”非专职使臣。西汉时,宿卫宫中的中郎分属五官、左、右三署,各设中郎将统率之。) 12.D(“吕蒙早晚慰问、抚恤老人”错,是吕蒙让亲近的人早晚慰问) 13.(1)鲁肃心里还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可不能用旧眼光看待他啊,您应当 去拜访他。”(“轻”译为“轻视”,“故”译为“过去或者旧的”,“顾”译为“拜访,看望”,句意 1 分) (2)吕蒙问鲁肃说:“您接受重任,与关羽防区相邻,打算用什么策略,防备意料不到情况发生呢?” 鲁 肃很仓促回答说:“根据情况临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不虞”译为“意料不到,没想到”,“造次” 译为“仓促、随便”,“施宜”译为“采取适当的措

    35、施”,句意 1 分) 14.怜悯三将的子弟;吕蒙待人仁爱宽厚;对三将心存敬佩。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少年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多次讨伐山越 族。吕蒙十五六岁时私自跟随邓当去攻击敌军。当时邓当部下一个官吏认为吕蒙年纪小而轻视他,说: “那 小子有什么能耐?这是想拿肉来喂老虎而已”。后来有一天与吕蒙相见时又侮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出 刀就杀了那个小吏,然后逃走。后来通过校尉袁雄去自行投案,袁雄趁机替他说情,孙策召见了他,觉得 他非同寻常,就接纳他并安置在自己身边。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举荐吕蒙代替邓当,任命为别部司马。孙权主事时,考虑到一些小将兵员少

    36、 而费用不足,要合并他们。吕蒙暗中借了一笔钱,为士兵们做了大红色的衣服和护具,等到检阅的那天, 吕蒙的部队队列整齐威武,孙权见了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吕蒙增补了兵员。吕蒙跟随孙权征讨黄祖,黄祖 命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迎战。吕蒙率领前锋亲自将陈就斩首,将士们乘胜进攻黄祖的城池。黄祖听说陈就 被杀了,就弃城逃跑,兵士们追击并捉到了他。孙权说:“这次战事的成功,是由于先斩获了陈就。” 于 是晋升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赏赐一千万。当时吕蒙的军营与成当、宋定、徐顾的军营靠近,这三位将军战 死之后,子弟幼弱,孙权想把他们的军队全部合并给吕蒙。吕蒙坚决推辞,并上书说,徐顾等将军都为国 家的事情辛勤操劳,他们的子弟虽然

    37、还小,但不能废弃。吕蒙三次上书,孙权才答应了。于是吕蒙又给这 三位将军的子弟选择老师来辅导教育他们。他为人操心办事大都是这样。 后来关羽征讨魏国的樊城,逐渐撤掉南郡的守兵。吕蒙于是便来到南郡,进占了江陵城,俘获了关羽 和其他将士的全部家眷,都对他们进行了安抚慰问,下令军中不得干扰冒犯百姓,不能索要任何财物。吕 蒙部下一个兵士,是汝南人,拿了居民家一个斗笠,用来覆盖铠甲,铠甲虽然是公物,吕蒙还是认为他犯 8 了军令,不能够以同乡的关系而废除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他。于是军中震惊,道路上有什么丢弃的东西, 都没人敢捡取。吕蒙早晚让亲近的将士慰问抚恤老人,问他们缺少什么,生病的看病给药,挨饿受冻的送 衣

    38、送粮。把项羽府内所藏的财物都封闭起来等待孙权到了之后处理。荆州便平定下来。 15、C;解析:“秋景中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诗人愁绪更加浓厚”错。诗人并无愁绪。 16.比喻写景,新奇贴切。林间的佛寺如同褪了颜色的画;水面上漂荡着一块块的架田,犹如棋盘。远近结 合,营造氛围。颔联先写近处的佛寺处于阴沉的天色中,再写远处的架田稀稀落落。颔联整体营造出幽深、 静谧的意境,映衬出诗人的恬淡心境和闲情逸致。 解析:(1).“秋景中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诗人愁绪更加浓厚”错。诗人并无愁绪。 17.(每空 1 分,共 6 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

    3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8.D(3 分)银色代表冰雪,红色象征着火与温暖。接前文总括意,应包含“冰火”两个元素,所以排除 A、 B 两项;C 项“温暖世界”一句,只写了“火”,与前文“冰火”句前后不能对应。故选 D。 19.A(3 分)A 项和画线句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 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 项使用了比喻和设问 的修辞手法。D 项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20.修改示例:火炬图案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对“双奥之城”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还体现了中国“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共 3 分,得分点:“不仅”“还”为递进关系,前后分句语序颠倒过来,1 分; “体现了继承与发扬”,1 分;“

    40、双奥之城”后加上“精神”,1 分。改对一处给 1 分。答案形式不唯 一,可修改错误,也可写正确的句子。) 21.但相比较而言(但与精神财富相比)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幸福”等均可) 只有 这样(“只有守住底线”“只有操守坚正”“惟其如此”等均可)(共 6 分,一句 2 分。答案不唯一,答 题方向正确,语意通达即可。) 22. (1)求幸福不只在物质享受 (完全否定物质财富的意义是不对的)(2)求幸福不要自私自利 (3) 求幸福不要丧失操守(见利忘义) (共 5 分,一句 2 分,两句 4 分,三句 5 分。意思对即可。双重否定句 不给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

    41、。本题两则材料,提供了两个真实的历史情境。 第一则材料谈的是宋代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君子之争。二人是政敌,彼此痛下杀手。但他们各自当政时 对彼此的评价褒扬有加。王安石评价司马光“国之栋梁” ,至高无上;司马光评价王安石“有古君子之风” 。 文段的语意转折强调二人的君子之争、君子之风:君子之争在敢于争,在勇于提出不同见解,在一心为公 了无私心;君子之风在德厚,在品高。 第二则材料谈的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和杰斐逊的君子之交。杰斐逊是华盛顿的属下和亲密战友,但他不 因此放弃原则改变立场,不因华盛顿的丰功伟绩而对他顶礼膜拜。华盛顿也没有因此疏远排挤杰斐逊,反 而称赞他是 “可以信赖的君子” 。 他们彼此欣赏,

    42、 相互尊重。 这组人物关系同样体现了君子之交, 君子之争: 君子之交,求同存异;君子之争,不同而能“和” 。 这两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本题情境的限制,是考生联想思考的基点,也是命题人针对材料情境 所给的立意引导,两则材料都在谈君子人格,有分歧并不相倾,有斗争不趋私利,只循大道趋大义。考生 如果只看到彼此政见不同对立斗争,而谈善待对手就是善待自己,则是偏离情境限制。如果只看到二人相 互褒扬而谈包容宽容与人为善的君子之德,也偏离了情境的限制。 2.典型任务的限制。本题写作虽然没有显性的交际情境和应用文体限制,只要求写出对两则材料的思考和认 识,但应从中读出隐性的任务要求。 “两则材料”是写作范

    43、围,隐含的写作交际情境就是:联系现实生活和 时代背景。时下,只求功利而无视品格,与人为仇必落井下石,一言不合则拼死相斗等等现象并不少见。 君子的伟大在于斗争不得取胜时,不降志,不辱身,不趋时逐利,不回避危险,而不是伺机报复恶意中伤。 正己守道、相互欣赏、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多元发展乃相处正道。 “思考和认识”是对议论文文体的隐性 9 要求, “你”可以默认为青年学生身份。 3.价值判断的限制。命题人选取了两组人物关系,一中一外,一古一今,材料核心指向“厚德” “君子” “和 而不同” ,倡导君子之风、君子之度,引领当代青年做事要真、做人要正。与新时代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密切相关。 开放性

    44、 1.立意角度自由。材料一中,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政治见解不同,但彼此相互欣赏相互褒扬。材料二中,华 盛顿和杰斐逊既是战友也是政敌,卫国战争并肩作战,施政见解相异相争,但他们彼此欣赏彼此尊重。他 们都是君子,只要扣住两则材料的核心,立意的角度是多样化的。 2.选取的材料是开放的。从材料中的人物故事出发,选取某一立意,联系古今中外能体现君子之争、君子之 和、君子之德的相关素材,不论领域,或正或反,或援引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充实论证,强化说理。 【解题】 这是一道叙事类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引导考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试题同时注重考查考生

    45、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两 则材料形成互补、递进关系,第一则谈政敌亦相亲,归于君子相处之道。第二则谈朋友亦对手,归于君子 相交之道。考生要准确审读材料,方可切准题旨。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不畏浮云遮望眼,身处陌路亦相亲。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才是真君子。 3.君子之争不相倾,相互欣赏、彼此尊重。 4.有一种对手叫君子。 偏题立意: 1.善待对手就是善待自己,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 (不符合题旨) 2.中国“和”文化的魅力。 (只抓住第一则材料,断章取义,未切准题旨) 3.人人皆可为君子。 (范围太大,太空泛,缺乏针对性) 4.做事要真,做人要正。 (失去针对性,材料谈的

    46、是君子之交、君子之争) 【范文】 雅量以传,助力今朝 (标题醒目, “雅量”画龙点睛,点明主题;两个四字短语,简洁优美,结构整齐。标题简洁、醒目、 有文采。体现了“关键词+观点”即“1+1”的拟题技巧) 司马光和王安石,虽是政见不同,但他们彼此尊重,相互推许;杰斐逊和华盛顿,虽是立场不同,但 他们并肩作战,彼此支持。 (简练的概括)后人赞叹他们立场坚定,信念执着,更惊叹其宽广胸襟。惟此君 子的雅量,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语言典雅,表现出深厚的语言积淀。 ) (开头概述材料,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直接点出人物的可贵之处,同时亮出观点,很好地体现了 考场作文开头段“引”+“提”

    47、的模式。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干净利落) 君子之争有雅量,有分歧并不相倾,有斗争不趋私利,相互欣赏、彼此尊重。 且不说司马光和王安石彼此政治上痛下杀手却以彼此欣赏成就历史美名,单说鲁迅与胡适交恶,骂胡 适最凶,但胡适从不回应。鲁迅去世后,鲁迅先生斥责或扶助过的人笔下恶声不断,胡适断然没有此举, 10 反而为鲁迅全集的出版奔波效力。大学者陈之藩盛赞胡适见解澄明心胸广阔。民国时代峥嵘岁月里的 君子雅量,赓续人文佳话。 (第一分论点。用“且不说” “单说”引出胡适人物事例来论证,既有正面分 析,又有反面对照,同时还有侧面佐证。思维立体,有较强的说服力。 ) 君子之交有雅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多元发展

    48、。 且不说杰斐逊华盛顿彼此对立却彼此尊重成就政坛佳话,只说鲍叔牙“能者居之,我愿退而佐之”的 高尚雅量,管仲的才华得以显露,才有了齐桓公的霸业和黎民百姓的安康 ;因为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敌意内 心坦荡,廉颇以国为重、勇于改过,才有了“负荆请罪”的千古美谈,才有了赵国难得的一时安然。国之 栋梁如此雅量,让江河安澜、后人景仰。 (第二分论点。展示了娴熟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的能力。从上段中 的详例分析到这一段中的一组简例并列,例证法的运用整齐中有变化)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因为极力排他的狭隘主义所造成的悲剧。比如一心要置司马光 于死地的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吕慧卿,在历史中留下了耻辱;比如圣巴

    49、托罗缪之夜的血腥屠杀,使法国 再次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 唯有雅量,方能兼容并包,和而不同才是根本的出路。 (此段从反面进行论证, 和上文形成正反对比论证。对比论证不但使文章论证方法多样变化,而且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君子的雅量,是政见不同,却能彼此成全;是与人对立,却全无私利;是勇于斗争,却一心系国;是 立场相左,却彼此欣赏。 (总述雅量的价值,以排比句的方式揭示“雅量”的内涵,紧扣材料分析,揭示出 材料人物的精神本质,体现议论性语言精炼的特点) 涵养雅量需要理解不同的存在,并且尊重不同和差异。真正的敌人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成见和 偏见。唯有理解差异,理性接纳才能让我们免于陷入自我狭隘的藩篱。这就说明,我们应当以坚定的姿态 追求真理和正见,以开阔的心胸接纳异见,以平和的心态善待他人,方能脚步坚实,心怀从容。 (本段既深 化观点,回答“如何涵养雅量”的问题,又收束全文,语言富有力量和激情,读之令人心潮澎湃。全文从 “什么是雅量?” “为什么要涵养雅量” “如何涵养雅量”三个层次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有力) 时光永不停歇,雅量之姿永远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 (最后一段独具匠心。如同“豹尾” ,既有力收束 全文,又文采斐然。 )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普宁市2022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