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填空题(教师版含解析)-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 资源ID:190910       资源大小:416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填空题(教师版含解析)-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1、专题专题 14 14 文言文阅读填空题文言文阅读填空题( (解析版解析版) ) 考点穿透考点穿透 文言文阅读填空题解题技巧 1. 文意理解 (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 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 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 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

    2、)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 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典例在线典例在线 【一、【一、20202020 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年安徽省中考语文】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 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 初开晓更清。 【注】著:附着。荷:也称作蒲。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荷花。 15. 爱莲说中,菊是_的象征;咏菊中,菊有_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 【答案】 15. 隐逸(者) 耐寒 【解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取。甲文根据“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可知菊是“隐逸者”的象征;乙 文根据“耐寒唯有东篱菊”可知菊有“耐寒”的特点。 【点睛】译文 甲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 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

    4、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 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 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 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 就很多人了! 乙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 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二、【二、20202020 年吉林省中考语文】年吉林省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12 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

    5、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6、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 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_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 依据图示,完成以下任务。 (1)“环滁皆山也”中的“环”和“皆”写出滁州地域环境怎样的特点? (2)远望琅琊山,特点鲜明,请概括成四字短语填写在方格中。 【答案】 5.

    7、(1) 宋或北宋 (2)文学家或政治家或史学家 7. (1)滁州周围群山环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亦可答“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 处于山地中央”。( 意思对即可) (2)蔚然深秀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醉翁亭记 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欧阳修(1007 年 8 月 1 日1072 年 9 月 22 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江西庐陵(今江西省 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 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

    8、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 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环滁皆山也: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环,环绕。皆,都。这两个字写出了滁州 的地域特点:周围群山环抱的;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处于山 地中央”。(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故可知从“远 望”角度看琅琊山,其特点是:蔚然深秀。 【点睛】译文: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9、。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 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 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 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 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 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 的早

    10、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形成一片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 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 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 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 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 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 快乐的样子。脸色

    11、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 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 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 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三、三、2020 年江苏省苏州市】年江苏省苏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藻 晋祖台之 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 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

    12、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 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 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 。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 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 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 , 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_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

    13、人即受命下没泉底, 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 【注】善芥:美丽的水草。暗:愚昧,不聪明。 9. 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_贻之”的“_”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 【答案】宝(珍) 【解析】 本题考查上下文理解。从“东方生知之耳”可知,因为东方朔对老翁的了解与理解,使得老翁保全了 自己的居所,老翁要“贻之”来报答东方朔。从下文“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 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可知,他赠送东方朔的是一颗大珠,是宝物。因此,此处可填的字可以 是“宝”,也可以是“珍”,还可以是“珠”字。 【点

    14、睛】汉武帝与亲近的臣子们在未央宫设宴取乐。突然听到有人告诉他说:“老臣冒死启奏” 却看到在房梁上坐着一个老翁,身高有八九寸, 拄着一根拐杖,佝偻着身子前行,看起来甚是苍老。老翁沿 着柱子滑下,放下拐杖,行稽首之礼,沉默着并不说话,就仰头看了一下殿宇,俯身指了一下汉武帝脚下, 忽地不见了。东方朔说:“那老翁的名字应该叫藻,春天在茂密的森林里筑巢居住,冬天就潜居在深深 的河底。最近建造宫殿,怕是砍伐到了他的居所,所以来向陛下诉苦。他仰视殿宇,宫殿名叫未央,是 告诉陛下您正侵犯他的居所不到一半。往下指了指陛下您的脚下,是足啊。希望陛下满足于现在这些宫殿, 不要再造更多了吧!”汉武帝为此停止修建宫殿的

    15、劳役。 过不多久,汉武帝亲自巡幸河都,听到水底传出阵阵奏乐之声,又有美丽的水草。不一会儿,之前在 宫殿屋梁上看到的那位老翁连同年轻的几人,全都穿着大红色的衣服,系着白色的腰带,腰带上还有璎珞 配饰,驾着水藻,踏水而出。汉武帝问道: “朕刚刚听到水下有人奏乐声,可正是你们?”老翁回答道: “老 朽先前冒死启奏,幸得蒙受陛下天地之惠,即刻便下令停止砍伐,我的住所才得以保全,不胜欣喜,所以,这 才私自在这里奏乐庆祝。”献给汉武帝一枚紫螺壳,形状好像牛脂一样。汉武帝说:“朕愚昧啊,不知道 你。”“东方先生知道我啊。”“你可以考虑用吴地的珍宝来赠送给他。”老翁于是回头让人去取他洞穴 中的宝物来。一个人就

    16、接受命令下到了水底,只一会儿就回转来了,捧着一颗直径达一寸的大珠,明亮耀 眼,世上少有。武帝很是欣赏这颗珠子,于是把五十万钱赐给东方朔,换取了那颗宝珠。 【四、【四、20202020 年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中考真题】年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 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

    17、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 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 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华:hu,花。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2.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 【甲】 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_ 【乙】 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_。 (2)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答案】 (1)重要 目的 (2)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性,有利做事。 【解析】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 (1)甲文,开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味佳肴, 不去品尝

    18、,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美好可贵。运用类 比手法,表明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开篇“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把“古之学者为己”与“今之学者为人”进行对比,论述了古今学者学习目的不同。 (2)考查对文言文内容主题的理解。乙文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古今学者学习目的的对比,寓含着作者褒 古贬今的情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所以结合作者对古之学者学习目的来谈求学的真正意义。根据“古 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理解分析,翻译成现代汉语

    19、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点睛】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 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 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 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选自礼记正义) 乙: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只是为了对别人炫耀并夸夸其谈。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广利大众,积极推行自己的主张来造福社会;今天求学的人是为了自己利益,修身养

    20、性以求得一官半职。求学就如种树,春天可以玩赏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得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恰似 玩赏春花,修身利行,就好像摘取果实。 (选自颜氏家训) 【五、【五、20202020 年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年辽宁鞍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选自出师表)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 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 不可

    21、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 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 君之忘之也!”信陵 君曰:“无忌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13. 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_;乙文中唐雎劝说信陵君的话蕴 含的做人道理是:_。 【答案】 (1) 开张圣听 (2) 谦虚谨慎,淡忘功劳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空:根据甲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可得:开张圣听。 第二空:根据乙文中的“今赵

    22、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可得:谦虚谨慎,淡忘功劳。 【点睛】译文: 甲: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 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 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 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 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乙: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 陵君说:

    23、“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 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 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 救了邯郸,破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 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敬遵你的教诲。” 【六、【六、20202020 年辽宁省抚顺市铁岭市年辽宁省抚顺市铁岭市中考】中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4、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诚以 为贤。 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 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 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 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

    25、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 太宗曰:“诚如卿言。” 12.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度,概括出【乙】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原因。 (2)魏徵的看法印证【甲】中“ _”一句。 【答案】 12. (1)从君的角度来说,初即位能励精图治,但安定后就骄奢淫逸;从臣的角度来说,刚被任用时想 兼济天下,得到富贵时想保有名利。所以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会不及三皇五帝。(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也 【解析】 考查内容理解。【乙】文是太宗与魏徵关于前代君王治国不及三皇五帝原因的讨论。魏徵认为,君王 初即位的“欲励精为政”到安乐时的“骄奢放逸”,是君王不能成就大业的原因。臣

    26、子由初任用的“欲匡 主济时”到富贵时的“思苟全官爵”,是臣子不能辅助君王成就大业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不能“常无 懈怠”,一国之治与不治,就在于君臣有无忧患意识,有忧患意识就兴盛,无忧患意识就衰亡,用【甲】 文中的话说就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点睛】参考译文 【甲】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 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 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 声音中,然

    27、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 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在读书时发现前朝帝王做过的善事,都能身体力行而不知 疲倦。他们所任用的大臣,也都很贤德,然而和三皇五帝的时代相比,还是无法企及,为什么呢?” 魏徵回答说:“现在少数民族臣服,天下太平无事,的确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盛事。然而,历代的 帝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都励精图治,勤于政务,以尧、舜为楷模,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就开始放纵自己, 骄奢淫逸,没有谁做到善终。至

    28、于臣子,在开始被任用时,都怀有匡扶君主、济世救民的宏愿,追慕古代 良臣稷、契的风范。等到他们荣华富贵了,就开始处心积虑地盘算如何才能保住乌纱,苟全性命,没有谁 能够做到尽忠职守。如果君臣双方都能不懈怠,铭记善终的道理,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天下无忧了,这 样做的话,自然可以超越古人。 唐太宗说:“正如你所说。” 【七、【七、20202020 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9、,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田单 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 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 之奉,西有淄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 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励气 巡城立于矢石 之所。及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 【注释】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狄:在今山东高青东

    30、南。鲁仲子:齐国高士。夜邑:在 今山东掖县。淄:水名。虞:通“娱”,娱乐。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矢石:箭和垒石, 是 守城的武器。援桴(f):拿鼓槌。 11. 【甲】【乙】两文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道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 两文中都体现这一道理的句子分别是:【甲】_;【乙】_。(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 答) 【答案】 11. (1) 【甲】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乙】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处:甲文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意思是:这样,就知道常处于 忧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

    31、的道理了。体现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 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的道理。乙处:乙文中“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的意思 是:只有活着的欢乐,而没有战死的决心。这就是您不能取胜的原因。体现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 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的道理。 【点睛】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 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 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 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

    32、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 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常处于忧患之中可以使人 生存,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田单将要进攻狄城,去拜见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进攻狄城,是会攻不下的。”田单听了有些 害怕,便去问鲁仲连:“先生说我攻不下狄城,请让我听听您的道理吧。”鲁仲连说:“现在,将军您东可 收纳夜邑封地的租税,西可在淄水之上

    33、尽情地欢乐,金光闪闪的宝剑横挎在腰间,驰骋在淄水,渑水之间, 只有活着的欢乐,而没有战死的决心。这就是您不能取胜的原因。”田单说:“我有决死之心,先生您就看 着吧!”第二天,他就激励士气,巡视城防,选择敌人的石头箭弩攻击范围之内的地方擂鼓助威,狄城终于 被攻下了。 【八、【八、20202020 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

    34、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 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 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 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 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 ,说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 扬声 ,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退 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

    35、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莅: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庸:怎么,哪里。 务:致力,专从事。游:交游,交结的朋友。说:评说,评论。靡曼:指言辞华丽。声:名声,声 誉。荣:通“营”,迷惑。 11.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1)【甲】文中“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 。【乙】文中,晏子向景 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 ”(用原文回答)。 (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 11. (1)人才 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 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 (2)景公: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虚心求教。食马者:埋没人才,摧

    36、残人。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 (1) 甲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 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故“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 喻指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乙文中,从“景公问晏子曰:莅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曰: 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可知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 (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虽有贤能,吾庸知乎?”“请问求贤?”表明他有求贤的主观愿 望,虚心向晏子求教。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执策而临之

    37、,曰:“天下无马!”可见,他们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有眼无珠。 【点睛】译文: 甲: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 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 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 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 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

    38、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 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乙:齐景公问晏子说:“统治国家治理民众,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怎样行事?” 晏子回答说:“任用贤人治理国家,任用有才能之人治理百姓,就是他的办法。” 景公说:“即使有贤能之人,我怎么能发现呢? ” 晏子回答说:“有贤能而隐居,怎么能算做贤人呢?您也没有努力做这个,所以没有发现。” 景公说:“请教求贤的方法。” 回答说:“从他交游的人观察他,从他的行为来品评他。君王不要以美妙动人的夸饰之词判定他的品 行,也不要以毁谤非议判定他的品性。像这样,就不会故意做出某种举动来扬名,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目的 来迷惑君王了。所以,

    39、通达时看他都做些什么事,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 穷时看他不要什么。最贤能的人,不轻易进身为官而容易引退;次一等的人,能轻易为官也轻易引退;再 次的人,能轻易为官而不容易引退。凭着这几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 【九、【九、20202020 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

    40、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 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 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 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 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 。 一旦蹇剥 ,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 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匡庐:即庐山。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然:物我两忘的样子。蹇(jin)剥:指时 运不济。 10. 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_,【乙】文写出草堂

    41、选址原因的句子是_。居 室主人身处其间, 心情愉悦,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 【甲】 文体现了刘禹锡的_, 【乙】 文体现了白居易的_。(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或“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C: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D:豁达、乐观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了 陋室环境的简陋。乙文中的“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或“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交代了白居易选址的原 因。甲文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高洁傲

    42、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 情趣。乙文中的“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表现了作者被贬之后寄 情山水的豁达与乐观。 【点睛】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 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 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 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

    43、有一 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带更是漂亮得不得了,恐怕还远超过庐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 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他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 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 乐天我已来到这里当主人翁,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靠着、看着这里的竹啊、树啊、云啊、石啊。从 辰时到酉时,应接不暇。看了一会儿,禁不住美景这般的诱惑,整个人的精神就随之而潜移默化了,外在 也安适,内心更和乐。只要住一宿,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恬适,住三个晚上以后,就完全 忘记自我的存在,而跟万物融合无间。 一旦命运不顺当,被贬

    44、来辅佐九江郡守,郡守以宽厚来安抚我,庐山以他神奇的美景对待我。这简直 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空间,我终于能得到自己的最爱,还有什么好苛求呢? 【十、【十、20202020 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出师表(节选)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遣陛下。愚以为宫中之 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朴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 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此事,来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狗猛酒酸 宋人有酤 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 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 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 往酤 ,而狗迓而齕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 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 ,而 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酤:卖。概:这里是“量”的意思

    46、。县:同“悬”。酤:买酒。迓(y):迎。齕 (h):咬。胁:受挟制。 12. 乙文用_写法, 通过一个小故事, 揭示了君王要 “_” 的道理。 (用 甲文中语句回答) 【答案】 12. (1). 类比(或设喻说理); (2). 亲贤臣,远小人。 【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根据“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人,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可知,乙文第(1)段主要叙述“狗猛酒酸”的故事;根据“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 道之士所以不用也”可知, 乙文第(2)段主要分析“有道之士所以不用” 的原因: “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 。 从“夫国亦有狗”可以看出,乙文运用了类比(或设

    47、喻说理)的写法,以酤酒者因狗猛而酒变酸的故事类比 国家因有奸臣导致君王被蒙蔽挟持的现象,揭示了君王要“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 【点睛】甲文译文: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 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 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

    48、谈论这事,没有哪次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感到痛心遗憾。侍中、尚书、长史、 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 日可待了。 乙文译文: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招展 高高飘扬。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请教住在同一条 巷子里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卖酒者说:“狗凶,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 回答:“人们怕狗啊。大人让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而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卖不 出去的原因啊。” 国家也有恶狗。

    49、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 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 名师点睛名师点睛 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一、注意文体特点 记叙性文字:时间、地点、事件、景物、情感等 议论性文字: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 说明性文字: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常见考试文体类别 1、写人叙事(传记体纪传类) 2、写景记游(览胜风物游记类) 3、论说类(寓言、文论、史论、书论、画论等) 4、咏物说明类(亭、书斋.) 5、序跋类(赠序、书序) 6、书信 7、铭文 二、顾及整篇 理清结构(框架,

    50、开头-推进-收尾,层次间关系,语句间关系) 理清语脉(行文脉络,语意的承接、转折、推进,肯定、否定、强调、揣测、暗示等关系的语言标志) 三、抓关键词句 能够揭示作者思想、事物特点、人物特点的词句。 揭示中心的句子 解释文章脉络的句子 含义丰富的句子 考点通关考点通关 一、文言文阅读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 “我于佛寺见卿芼迹,恩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 。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 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14 文言文阅读填空题(教师版含解析)-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