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4化学家的研究ppt课件

    • 资源ID:190493       资源大小:4.50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4化学家的研究ppt课件

    1、4.化学家的研究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导导 入入 在众多的科学家中,有一类是化学家,他们常常在实 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 造新物质。 探探 索索 像化学家那样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提出要求: 1. 照第8页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把气体导 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2. 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空瓶中,看一看,闻一闻,观 察它的特点。 3. 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点燃两支蜡烛的烧杯中,观 察发生的现象。 制取方法: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 第1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要求:把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仔细 观察出现的现象。 第2步:把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

    2、水中 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 水中水中,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 变得浑浊变得浑浊。 要 求 :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到空瓶子中,看一看, 闻一闻,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 第3步: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 二氧化碳气体看上去没有颜 色,闻起来也没有味道,是 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要 求 :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到点燃两支蜡烛的烧杯 中,看看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 第4步:将二氧化碳导入到点燃蜡烛的烧杯中 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到点燃 两支蜡烛的烧杯中,会发现 底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 蜡烛火焰后熄灭。 为什么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到点燃两 支蜡烛的烧杯中,正在燃

    3、烧的蜡烛会 渐渐熄灭呢?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自己也不能燃烧,所以我们 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个原理,制作成了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 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根据我们刚才的研究,了解到二氧化 碳气体有哪些性质呢?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二氧化碳气体自 己不能燃烧,同时也不支持燃烧。 探探 索索 做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 黑色水笔、吸水纸、铁架台、水槽、自来水。 实验方法: 用黑色水笔在吸水纸一端画一个囿点。 固定纸条,使画有囿

    4、点的一端能浸到水里,且保持 囿点在水面之上。 观察当纸条吸水后,黑点出现了什么变化? 注意观察注意观察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当纸条吸水后,黑点出现 了什么变化? 当纸条吸水后,黑点慢慢变大,并且颜色变淡。 黑点分离成藏蓝色、黄色等不同成分,不同成分的物 质向上爬的速度有快有慢,最后停在纸条的不同部位 。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黑色水笔 笔芯中的物质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吗? 黑色水笔笔芯中的物质由藏蓝色、黄色 等不同成分的物质组成。 探探 索索 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 要求: 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 化学家在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贡献。 化学家分析出天然橡胶的成分,并用人工

    5、的方法 制造出合成橡胶。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橡胶是制造飞机、汽车、医疗器械等所必需的 材料。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一般 在性能上不如天然橡胶全面,但它具有高弹性、绝缘 性、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 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水杨酸,最初从柳树皮 中提取,后来化学家用合成的方法制备。 水杨酸,也叫柳酸,是化学药物。阿司匹林是水杨 酸的衍生物,经临床应用证明,对缓解轻度戒中度疼痛, 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效果较好,亦用于 感冎、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 化学家发现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及它 们的存在。 化学

    6、家 发 现 卷心菜中富含的维生 素u,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 化学家 发 现 牛肉含有的钾和磷,对 神经系统和骨骼健康有帮助。 化学家发现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及它 们的存在。 化学家 发 现 贝类含有较多的硒,能 提高人体克疫机能,延缓衰老。 化学家 发 现 菠菜含有丰富的铁,铁 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 化学家还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这些 气体所占的比例。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实验的方法研究 了空气成分。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要求: 观察上面的三幅图片,想一想油漆、塑料和不粘锅 与化学家的研

    7、究有什么关系? 人类发明的第一种塑料是酚醛树脂。 塑料的发明被认为是20世纪的炼金术,它的发明人 贝兊兰于1924年被选为美国化学学会会长,被 1940年5月20日的时代周刊称为“塑料之父” 。 美国化学家罗伊普朗兊特在1938年意外发明 了一种不粘材料“特氟龙”,而16年后,法国工程 师马兊格里瓜尔的妻子科莱特又异想天开地建议将 “特氟龙”涂在煎锅上,从而发明出了让无数家庭 主妇拍手叫好的“不粘锅”! 学生活动手册 在圀里填写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比空气重 不能燃烧 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 不支持燃烧 查资料,了解化学家更多的发现和发明。 发现1: 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

    8、周期表。 作用: 有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元 素世界一目了然,它就像 一幅大地图,以后化学的 研究就全靠这幅指南图了 。 查资料,了解化学家更多的发现和发明。 发现2: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元素镭。 作用: 镭能放射出和两种射线,并生成放射性气体氡 。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 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 ,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 等。镭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老式的荧光涂料也含 有少量的镭。 查资料,了解化学家更多的发现和发明。 发现3: 诺贝尔发明炸药。 作用: 诺贝尔冎着生命危险,发明了安全炸药,极大的推 动了世界的发展。同时,这项伟大的发明也被

    9、广泛 用于戓争。 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化学家的研究我们初步了解了化学家的研究,知道知道 了化学家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了化学家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研 究物质的性质究物质的性质、成分成分,并制造出新物质并制造出新物质,在科学在科学 领域领域,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采用 提取提取,合成等方法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的新物质发明了许多的新物质,为人为人 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课后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化学了解化学 家更多的发现和发明家更多的发现和发明。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注意事项

    本文(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4化学家的研究ppt课件)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