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2021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背诵)

    • 资源ID:182946       资源大小:992.4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2021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背诵)

    1、2020202020212021 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背诵)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背诵)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 千米; 赤道周长:4 万千米; 表面积:5.1 亿平方千 米。 3.地球的认识过程: (1)古代认为天圆地方; (2)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月食;站得高,看得 远;地球的卫星照片;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3)赤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

    2、一天河。 二、地球仪二、地球仪 1.地球仪定义:地球的模型。 (1)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用文 字注记地理事物名称,用数字注记经纬度等。 (2)地轴:地球仪绕着一根固定的轴旋转,代表地球自转轴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 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最北端的交点是北极,最南端的交点是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三、纬线和纬度 1.纬线: 地球仪上有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圈,在其中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的圆圈 是赤道,赤道和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圈,也称为纬线。 2.纬度: 纬线标注了不同的度数, 叫做纬度。 赤道的纬度是 0, 南北两极的纬度都是 90。 3.纬度的

    3、划分:以赤道为界,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以北的纬度是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是南纬,用 S 表示。南北纬各分为 90,从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高。 4.高低纬: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定义:地球仪上许多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弧线(半圆),统称经线,也称为子午线。 经线标注了度数,叫经度。 2.本初子午线:0经线。 3.东经和西经:由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分别称为东经(用 E 表示)和西经 (用 W 表示)。 4.180E 经线和 180W 经线是同一条经线。 5.0经线跨越:0经线除了经过阔的海洋之外,还穿

    4、过欧洲和非洲。 6.东西半球划分: 20W 和 160E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从 20W 向东 160E 为东半球, 从 20W 向西到 160E 为西半球。 7.小结 比较内容比较内容 纬线纬线 经线经线 形状 圆圈 弧形线(半圆) 长度是否相等 不等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零度线名称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变化规律 自赤道向两极度数递增 从零度线向东向西递增 8.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1)经纬度判断方法: 先明确东经还是西经。0经线以东和 180经线以西,为东经 XX 度;0经线以西和 180经线以东,为西经 XX 度。 再明确南纬还是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XX 度;赤

    5、道以北,为北纬 XX 度。 (2)东西半球判断方法: 20W 以东到 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 160E 为西半球。 注意:0-20W 虽为西经,但是处于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 球。 东西半球范围及中心经线(小小东大大西)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110W 20W 70E 160E 越往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早 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 (1)方向: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2)周期:自转周期是一日。 (3)影响: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 (1)地球线太阳转动叫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公转的轨道是椭圆。

    6、公转时地轴倾斜,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 (3)周期:公转周期是一年。 (4)影响:由于地球公转,也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3.回归线及极圈: 2326N(或 23.5N)为北回归线;2326S(或 23.5S)为南回归线。 6634N(或 66.5N)为北极圈;6634N(或 66.5S)为南极圈。 4.太阳射点的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5.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和公转。 6.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北半球夏至日,即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半球冬至日,即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夜最短昼

    7、最长; 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即 3 月 21 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7.五带的划分 (1)原因:由于不同纬度接受太阳光热的不同,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划分: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第二节第二节 地图地图 一、地图和平面图一、地图和平面图 1.地图定义:把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绘制 在平面上,并标注上相关的文字和数字,就成了地图。 2.平面图定义:把地球表面小范围区域当做平面绘制而成的地图。 二、地图三

    8、要素二、地图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 三、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极地判断方向:离极点远近判断南北,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北逆南顺,北极房屋, 四面朝南,南极房屋,四面朝北)】 4.阅读地图方法: 要首先判断地图上的方向。方法是:先看经纬线或指向标;如果没有经纬线或指向标,按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法则确定地图方向。 如果有经纬线,但没有注明东经或西经、南纬或北纬,要根据变化规律加以判断。如:经 度自西向东增大,属于东经,自西向东减小,属于西经;纬度自北向南增大,属于

    9、南纬,自北 向南减小,属于北纬。 四、四、比例尺比例尺 1.定义: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表示图上的长度比实际长度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3.形式: A.数字式 如 1:100 000 或 1/100 000(单位是 cm,千米是五个 0) B.文字式 如“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1 千米” C.线段式 0 1 2 3 4 千米 4.规律: 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 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五、图例 定义: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六、地图家族新成员: (1)影像地图:分为航空影像地

    10、图和卫星影像地图。可以直接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 环境状况。 (2)电子地图:利于计算机计算,以数字方式存储和可供查阅的地图。 第三节第三节 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的判读 一、在地图上确定地面高度一、在地图上确定地面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 3.等高线: (1)定义: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2)特点:同等高线海拔相同。 二、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二、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 1.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 平原:海拔 200 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小; 高原:海

    11、拔 500 米以上,顶面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有崖壁; 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 米,地势起伏不大、坡度缓; 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高度、起伏大,多呈脉状分布 ;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 2. 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山区。 3. 形状特征: 山:中间高,四周低,山峰在地图上一般用“”表示;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陡崖: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

    12、指向低处;(协音低级) 山谷: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三、应用三、应用 1.建坝:水库坝址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2.建路: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尽量避免跨越多条等高线。 3.翻山: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4.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5.露宿:不能选择在山谷,规避夜晚河水上涨。 6.迷路:沿溪流,到达平原、村庄,水源丰富。 7.漂流: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 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位置和疆域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在亚

    13、洲东部(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 的西岸),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2.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位于寒带地区)。 二、辽阔的国土二、辽阔的国土 1.南北 5500km,东西 5200km,陆地总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 世界第 3 位。 2.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中国面积最大的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 4.中国的陆上边界长 2.2 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1.8 万多千米,有 14 个陆上邻国(朝 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 泊尔、不丹、缅甸、

    14、老挝、越南);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5.中国领土四至点: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53N);最南端 在 4N 附近的曾母暗沙 (属南沙群岛) ; 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135 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E)。 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域的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二、省级行政区域 中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吉林省吉长春 辽宁省辽沈阳 河北省冀石家庄 河南省豫郑州 山东省鲁济南 山西省晋太

    15、原 陕西省陕西安 江苏省苏南京 安徽省皖合肥 江西省赣南昌 浙江省浙杭州 福建省闽福州 广东省粤广州 湖北省鄂武汉 湖南省湘长沙 贵州省贵/黔贵阳 云南省云/滇昆明 四川省川/蜀成都 青海省青西宁 甘肃省甘兰州 台湾省台台北 海南省琼海口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北京市京北京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陇银川 天津市津天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上海市沪上海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重庆市渝重庆 新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和民族人口和民族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5 年为 14.1 亿。人口分布不均衡,各地区人口数量 显著

    16、差异。 2.中国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一线(胡焕庸 1935 年提出)。 3.中国有人口密度约为每平千米 146 人。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人口密度: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 表示为: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面积 (人/千米)】 二、人口政策 1.中国人口特点: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2.人口过多会带来的问题:交通拥堵、就业压力增大、住房条件差、生活垃圾成堆等。 3.我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的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关键在于教育。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56 个民

    17、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 55 个少数民 族中,壮族人口最多(1600 多万)。 2.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射箭、骑马、摔跤等) 藏 族晒佛节、集体舞、雪顿节 彝 族火把节 回 族古尔邦节、开斋节 壮 族三月三歌节 傣 族泼水节 4.乐器 蒙古族马头琴 哈萨克族冬不拉(乐器) 5.民族政策: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置自 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 习惯等。 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的自

    18、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一、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二、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优势: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三 、 主 要地形区分布 阶梯名称 海拔高度 地形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 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 米 高原、 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 地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

    19、 米以下 平原、 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东南丘陵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巫 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 要 山 脉 主 要 山 脉 东西走向:东西走向: 东北东北西南走向:西南走向: 其他:其他: 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阿尔泰山祁连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南北:横断山脉贺兰山 新疆和西藏以昆仑山为 界 山西和河北以太行山脉 为界 福建与江西以武夷山 为界 西藏和四川以横断山为 界 重庆和湖北以巫山为界 河北和辽宁以燕山山

    20、脉的东部为界 青海和甘肃以祁连山为 界 陕西和四川以秦岭为界 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 以大兴安岭为界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四大 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地面崎岖、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喀斯特地貌广 布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四大 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面积最大盆地,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 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面积第二大盆地,纬度最高。 柴达木盆地 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21、“紫色盆地”,西部有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 富,“天府之国”美誉。 三大 平原 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布,称“黑 土地” 华北平原 又称“黄淮海平原”,称“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 原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水乡” 第二节 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如晴、阴等。(多变) 2.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稳定) 二、气温和降水 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用摄氏度表示。 2.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用毫米表示。 三、冬夏气温状况 1.冬季气温 以 1 月平

    22、均气温表示我国各地的冬季气温。 0 度等温线:准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1 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海南岛南部和南海诸岛,最低的地方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 区北部。 2. 夏季气温 以 7 月平均气温表示我国的夏季气温。 特点: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方气温相差不大。气温最高的地方在西北内 陆的低凹盆地,其中吐鲁番盆地最热,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二、降水量的变化 800mm 等降水量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400mm 等降水量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一线。 特点: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

    23、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三、气候特征 规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特征:复杂多样, 季风显著。 东部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不同气候类型的主要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北京、哈尔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上海、昆明)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海口)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 (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高原高山气候:气候呈垂直变化。(拉萨)

    24、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河流和湖泊主要河流和湖泊 一、水系分布 外流河:流入海洋; 内流河:流入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中的河流。 我国大部分河流是外流河,多数流入太平洋,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洋,塔里木河是我国最 长的内流河。 二、长江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北侧,干流流经 11 个省区,注入东海。干流全长 6300 余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重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著名水电站有:三峡、龚嘴、葛洲坝、丹江口等。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宜宾以下即可通行轮船。 四川省的都江堰灌区是我国历史最悠

    25、久的灌区之一。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水利枢纽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等功能。 三、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干流自西向东流经 9 个省区, 注入渤海, 全长 5464 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渭河和汾河是黄河的两大支流。 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省桃花峪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 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地带,著名水电站有:龙羊峡、拉西瓦 等电站。 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黄河上游和下游的部分河段容易发生凌汛。 凌汛是因为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碍而引起 的涨水现象。 为在减少黄河泥沙,防止下游的洪

    26、水和凌汛灾害,也为在灌溉和发电,黄河中游修建了小 浪底等水利工程。 黄河灌溉区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和黄河下游地区。 四、注意 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四川。 第四节第四节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一、地震和自然灾害 1.地震 地震是地下深入岩层发生急剧破裂或错动,引发地面震动的现象。 地震具有突发性, 强烈时会造成房屋倒塌、 人员伤亡、 交通和通信中断, 并引发次生灾害, 如火灾、水灾和山体滑坡等。 我国有 8 个地震带。北京位于华北地震带。 躲避伤亡措施:躲到结实的床或桌子下、墙角、卫生间。不可从楼上跳下,不要停在高大 建筑物附近,不要待在楼梯、电梯里。家里备应急用品。 2.自然灾害 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二、气象灾害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和沙尘等。 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分布广,频次高,群发性。 季风活动使我国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范围广,如春夏季,黄河中下游干旱,江淮地区洪 涝。 台风影响台湾及东南沿海。 沙尘影响我国西北内陆(荒漠、过度放牧、毁林、垦荒)。 牧区冬季降雪容易形成“白灾”。 秋末到初春,寒潮影响我国,气温大幅下降,有降水或沙尘。


    注意事项

    本文(2020—2021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背诵))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