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的归类

    • 资源ID:176481       资源大小:49.8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的归类

    1、 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纳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纳 一一. .基础基础 1.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4.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二二. . 主要、重要主要、重要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 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大众传媒是文化传

    2、播的主要手段。 4.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是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根基。 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6. 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 然要经历的历程。 7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8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9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0. 汉字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1

    3、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1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三、基本、根本三、基本、根本 1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4.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5.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6.富强、 民主、 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

    4、准则,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 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8.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四四. .途径、方式、形式途径、方式、形式 1.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 3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 向世界,博采众长”。 4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

    5、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5.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 文化的必由之路 6.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7.传统文化的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五五.本质、实质本质、实质 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 2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六六. .标志、标识标志、标识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遗产(不是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6、3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4中国古代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5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6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7.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科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8.科学技术是一国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七七. .特征、特点特征、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3传统文化的特点(特征):继承性(历史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4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7、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史书典籍的点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 7.爱国主义的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 一致的。 8.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9.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10.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 八保证八保证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

    8、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九九. .最、首先最、首先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是口语。 3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 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 十十. .核心、中心、关键、核心、中心、关键、

    9、 重点、内核重点、内核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十一十一. .原则、准则原则、准则 1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十二十二.体现、表现、表达体现、表现、表达 1.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

    10、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 思维方式。 2.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5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6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7.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注 意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十三十三. .目标、目的目标、目的 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

    11、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 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发 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十四十四. .源泉、来源源泉、来源 、源自、源自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3中华文化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 分肯定、对自身文化 生

    12、命力的坚定信念。 十五十五. .动力、动力、 主题、主导主题、主导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4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 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十六十六. .精神、灵魂、精髓、主题精神、灵魂、精髓、主题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 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

    13、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 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5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6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8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14、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0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灵魂)。 十七十七.主题主题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十八、标志十八、标志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媒体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印刷媒体的推广。 4.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5.科学技术是一国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6.汉字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7.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15、 十九、作用十九、作用 1.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文化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起积极作 用,若一成不变,就起消极作用。 4. 教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 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育与培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5. 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 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

    16、段和 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极大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 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7. 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作用 8. 爱国主义的作用: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的精神支柱。 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作用。 二十、集中二十、集中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节日、民族文化遗产。 3.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4.中华文化的力量

    17、,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5.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二十一、决定 、取决于 1. 经济决定政治。 2.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4.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5.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二十三、关系二十三、关系 1.人与文化的关系: (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了人。 (2)人既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受文化影响的客体。 2.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

    18、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4.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5、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6、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 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 7、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文化是世界的);民族文化具有 自己的个性(文化是民族的) 8、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

    19、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9、科学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科学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 够促进科学修养 二十四、正确态度二十四、正确态度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P32)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43) 3.对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的优秀 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外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P3

    20、7) 4.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对待落后文化的态度: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6.对待腐朽文化的态度: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二十五、要求二十五、要求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6.发展传统文化的要求: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7

    21、.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 文化。 二十六、包括二十六、包括 1.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2.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 3.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4.传统文艺包括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 5.传统思想包括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 二十七、内涵(概念)二十七、内涵(概念) 1.文化多样性:世界上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 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

    22、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3.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 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4.民族文化:就是民族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P72) 6.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其中自强不息精 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其中勤劳勇敢精 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23、。(P72) 7.中华文化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层含义。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 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8.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指以盈利为目的,采用现代科技和机器设备规模化地生产的文化产品, 通过市场运作和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和参与的文化。 9.我们提倡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 主义文化。“面向广大人民”指的是这种文化的方向性问题;“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指的是这种 文化的性质问题;“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指的是这种文化的形式问题。

    24、10.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96)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P106)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完整表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25、、民族精神和时 代精神(精髓)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为基本内容。 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涵 核心: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原则:集体主义为原则,重点:诚信意识,基本要求:“五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 品德为着力点;四个基本教育和两个树立: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 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4.文化自信含义 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 分肯定、对自身文化 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二十八、

    26、作用、意义、重要性二十八、作用、意义、重要性 1. 文化的作用 P911、P1721 (1)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 生深刻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健康的 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 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 的作用越来越突

    27、出 。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促进人们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促进世界 和平。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因素,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没、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是综合国力 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对人的作用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 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

    28、展。有利于提高人 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P32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只 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文化传播的意义文化传播的意义 P37 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 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 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文 化创新

    29、,需要博采众长)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意义 P4950(生活与哲学 P7880)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 文化的繁荣。 哲学生活: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P71、76、7880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

    30、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6.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P74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7.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P30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 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二十九二十九.为什么为什么 1.文化为什么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为什么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 在着的差异,所

    31、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 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世 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和 民族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要性+重要性、意义) (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多样性对人类 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 (

    32、2)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还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 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 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 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5)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33、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 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4)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 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3.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

    34、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 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 创新的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 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即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1)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求同存异的含义,就是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3)兼收并蓄的含义,就是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4)意义:中华文化

    35、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必要性: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

    36、 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 火炬。 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106-1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 直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社核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7.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

    37、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P98 中特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中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特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三十三十.如何如何 1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P4344、55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

    38、极作用 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 统文 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P33、5455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P3233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 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

    39、文明繁荣进步 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 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4、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 无主义”。 5.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P81 最重要的是发

    40、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继承者。 6.如何应对当前文化生活的现状?如何应对当前文化生活的现状? 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国家:国家: (管理引导)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 (思想道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领社会 风

    41、尚; (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过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主旋律)弘扬主旋律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健康文化)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健康文化,并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企业:企业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生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健 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个人: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42、和科学文化修养,培育和践行社核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高度的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7.7.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P100P100- -101101 (1)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 向。 (3)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8.8.如何建设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 P103103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43、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9.9.党如何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如何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P104P104- -105105 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必须加强理论武装,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 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党牢牢掌握意识形

    44、态工作领导权,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阵 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10.如何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07 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核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 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核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使社核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使社核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 的自觉行动。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让中华文

    45、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111.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09-11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 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青年一代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2.如何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如何筑牢理想信念之基?P109-110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

    46、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1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必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以文化强国为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坚持用社核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核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的归类)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