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广东省高考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 资源ID:172823       资源大小:45.9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广东省高考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1、 1 20212021 广东高考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广东高考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远古至公元前远古至公元前 221221 年)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含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奴隶社会【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含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奴隶社会 的形成(的形成(夏夏)、发展(商)和鼎盛()、发展(商)和鼎盛(西周西周)和瓦解(春秋);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和瓦解(春秋);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 夏商西周(“三代”)夏

    2、商西周(“三代”)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 经济经济: 农耕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基本模式:集体劳作),耕作方法不断完善(从刀耕火种到金石并用);土地制度 不断发展(原始公有-井田制即奴隶制国有);手工业【商周青铜铸造的繁荣“青铜时代”(青铜文明), 原始瓷器瓷器,丝织业丝织业-西周斜纹提花织物】和商业的发展(“工商食官”即官府垄断工商业)。 政治政治:传统政治文明萌生公共权力的形成(国家出现)与传承秩序(世袭制、宗法制)的确立和发展;地方管理 体制的产生和发展(从夏朝的候、伯到西周分封制)。总体特点: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真正 集权,以血缘为纽带,具有鲜明的部族色彩。

    3、 文化文化:从象形字到商朝的甲骨文(汉字成熟),狩猎和农牧业需要观测天象,天文学诞生和发展(夏小正和殷历) 东周(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奠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中华文明的奠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社会转型)】 与同时期的古希腊文明相比,各有特色【体现文明的多样性】 经济经济: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制度开始确立,小农经济出现,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手工业(冶 铁)和商业【商人地位提高,私商大大增加,但受重农抑商政策(从商鞅变法开始)限制】。 政治政治: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

    4、,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局面;通过一系 列变法(商鞅变法等)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 文化: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由于社会转型(政治、经济大变革)需要新的治国理论,许多学 派竞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思想文化的奠基。科技(战国司南;石申;战国黄帝内经问世)、 文化取得很高成就(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 221221220220 年)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初步发展时期 【阶段特

    5、征】政治上【阶段特征】政治上封建大一统局面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 展,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展,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 ,对后世影响深远, 也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也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经济经济:农业上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耦犁、代田法、漕渠、白渠以及治理黄河、氾胜之书),小农经济开始占 据主导地位,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手工业(冶铁:杜诗水排,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丝织业:远销

    6、欧洲 获“丝国”称号;制瓷:青瓷;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有重大突破,商业上,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私商发展。 政治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朝议制度和郡县制)和巩固(“汉承秦制”, 汉武帝又实行“中外朝”制度、“推恩令”、察举制);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 文化文化: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由法家到汉 初道家再到汉武帝及其之后的儒家,由于董仲舒的新儒学更能适应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开 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学(汉赋)、艺术、科技(造纸术、张衡地动仪、东汉九章算术、

    7、医学: 西汉编订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的基础等) 2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220220589589 年)年)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经济:经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土地制度出现了新形式(从北魏到隋唐的均 田制)、农业技术(曹魏的翻车、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手工业技术(南北朝时发明灌 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北朝烧制出白瓷)不断进步。 政治:政治: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民族融合加强。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世家大族)

    8、的 政治特权,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三省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文化:文化: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开始吸收佛、道精神。艺术(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出现了钟繇(楷书)、 王羲之(草行楷)、王献之(草书)等书法大家。东晋顾恺之绘画讲究“以形写神”促进绘画的发展)科技(北 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隋唐(581581907907 年)年) 政治政治: 隋唐时期, 国家统一, 政局相对稳定, 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打破了特权

    9、垄断, 加强了中央集权;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严重破坏了中央集权。 经济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进一步呈南移趋势;实行开放政策,加强了与亚洲、欧洲、 非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外贸的代表);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唐曲辕犁、筒车);手 工业(制瓷业: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丝织业技术高,吸收外来波斯风格);商业(宋代以前市与坊分开,时间有 严格限制,唐朝时广州设市舶使,出现柜坊和飞钱,唐末出现草市) 文化:文化:三教鼎立,儒学出现发展危机,儒家提倡”三教合一” (三教合归儒) 。文学(唐诗、通俗文学体裁-唐代 “传奇”

    10、) 、科技进步(唐:火药,雕版印刷术金刚经);艺术辉煌【(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 怀素、张旭;(行书)颜真卿等书法名家;敦煌莫高窟盛极一时,绘画吸收外来风格,雍容华贵,阎立本、吴道子等 绘画大师)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泽被四邻,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 第五阶段第五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90790712711271 年)年) 政治政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宋:从地方到中央实行财政军分权,强干(中央)弱枝(地方),重文轻 武,削弱相权;元: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央在与地方分权

    11、的斗争中处于绝对 上风,民族融合加强;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经济:经济:商品经济趋向繁荣,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手工业(冶铁业:普遍用煤;纺织: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成 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景德镇“瓷都”,元代彩瓷走向成熟,青花瓷开始定型)、商业(市与 坊的界限被打破,市民阶层壮大,城市经济功能增强,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出现休闲文化场所-瓦肆和世界最早 的纸币-交子,国际贸易以陆路为主变为以海路为主: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文化文化:理学形成(重建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重建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多元化的市民文学市民文学(宋词、元曲、宋“话 本”)和艺术作品(元

    12、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成熟;宋代(苏轼、赵孟頫:行书)四大书法家,追求个性,倡导 “有意无法”;北宋宫廷画院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清明上河图,元代以后文人画兴起,写意 画为其代表)趋向平民化、世俗化;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发明创造出现高峰(北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元代郭守敬“简仪”和授时历古代最优秀的历法,王桢农书)四大发明完成并外传;宋代书院兴起。 3 第六阶段第六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14141919 世纪中期)(世纪中期)(13681368- -18401840) 【阶段特征】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出现了一些新的

    13、经济因素和早期启蒙思想,出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阶段特征】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和早期启蒙思想,出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的迹象(根本上由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矛盾决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迹象(根本上由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矛盾决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经济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新航路开后,原产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引入中国,促进了人口增长;农产品 商品化程度提高,风力水车),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出现资本主 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私营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制瓷业:明代青花瓷著

    14、名,清代珐琅彩(特有); 纺织:棉纺织技术推广(松江),丝织业(苏杭)】,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冲击。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重农 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外贸也逐渐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政治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科举制和八股取士;清朝军机处 专制达到顶峰),由于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用理学、 王阳明心学压制),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没能最终使中华文明实现社会转型,走入近代社会,逐渐落后于西方。 文化文化: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

    15、义萌芽的反映);但八股取士、文字 狱、文化专制等使封建正统思想(儒学、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并进一步禁锢了思想。科技(李时珍本草纲目 “东方药物巨典”、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文学(市民文学明清小说);艺术(明 代昆曲,清代京剧“国粹”;文征明的行书;民间绘画、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尤其是写意画最突出)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84019491949) 第一阶段:晚清艰难的近代化转身(第一阶段:晚清艰难的近代化转身(1840184019111911)(社会转型)(社会转型)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中国逐渐沦为半殖半封

    16、社会,逐步走上了近代化之路,由农耕文明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半封社会,逐步走上了近代化之路,由农耕文明开始 向工业文明演进。向工业文明演进。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中坚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中坚力量。 经济经济:1、列强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 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近代化开始起步洋务运动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近代化开始起步。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 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派企业的诱导,民族资本

    17、主义出现;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4、 甲午战争后,随着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了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 经济侵略由之前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4、 随着西方的入侵, 中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发生变迁 (不 平衡性:沿海快,内地慢,城市快,农村慢)5、【落后性】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政治:政治:1、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2、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甲午战争后(随着列强过渡到帝国主义 阶段,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民族

    18、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为了 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两场政治近代化运动政治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最终失败。3、【落后性】近代化的社 会转型未能实现,封建专制制度也未能彻底打破。 文化文化:1、西学东渐,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三部曲:器物-制度-思想【地主阶级(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体西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科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特点:由浅入深,与挽救民族危机密切相关)2、近代教育(新式学堂) 开始起步,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留学生增多,新型知识分子涌现(含维新派、革命派) 。反过来推动了经

    19、济和政治 的近代化。3、 “实业救国”思潮出现并促进了近代化。4、【落后性】从总体看,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4 第二阶段:中华民国时期的近代化历程第二阶段:中华民国时期的近代化历程 (落后性)总体上,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半殖半封的国情依然存在;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国际背景】苏联工业化成就显著,西方发生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巨大) ;两种体制出现对抗与竞争。 【国内背景】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会主义思潮不断传播,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一)民国前期(一)民国前期北洋政府时期的近代化转型(北洋政府时期的近代化转型(19121927 年)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20、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1、现代化取得初步成果【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由于忙于一战,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等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或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 和风俗习惯变迁加快;文化上,新文化运动、马义传播;2、中国开始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十月革命爆发后,无产阶 级登上政治舞台,发动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共成立,开始担负起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领导 工人运

    21、动,参与国民大革命,开始走俄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道路) ;3、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依然艰难(中外 反动势力依然强大,民族资本主义落后,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且缺乏经验等) (二)民国后期的近代化历程(二)民国后期的近代化历程(19271949 年)年)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虽然民族工业在虽然民族工业在 19271936 年间( “较快发展”阶段)发展迅速年间( “较快发展”阶段)发展迅速现代化取得一定成就现代化取得一定成就,但封建主义的阻挠、官僚资本的压榨、帝国 主义侵略(日本的侵华、抗战胜利后美国的经济侵略)加上两次内战等因素,使中国

    22、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 绝境绝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近代化的任务,近代化进入全新阶段。 新中国前新中国前 3030 年(年(19491949- -19761976):曲折的现代化进程):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1、 1949 年年-1956 年年(过渡时期)(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起起步, 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步, 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转型)(社会转型) (1)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三大民主制度;1954 年宪法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法律保 障) (

    23、2)经济上: “3 年恢复” (1949-195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 “4 年过渡” (1953-1956:农业、手工业改造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 ; “一五计划” (1953 年初-1957 年底:工业化与改造并举)发展迅速。 (3)外交上:面临 美国的外交封锁,中苏结盟,并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一边倒” ) ,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提出“双

    24、百方针” ,文学 艺术繁荣;废除半殖半封建教育,建立人民教育。 2、1956 年年-1966 年,年,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曲折发展,基本特征: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与失误并存,基本特征: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与失误并存( “两头好,中间差” )( “两头好,中间差” ) 成就(1)政治: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经济:一五计划超额 完成;1961 年冬提出“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错误; (3)文化: “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化科技发展 失误(1)政治:1957 年左倾错误抬头,1959 年中苏关系恶化; (2)经济:左倾错误“三面红旗”

    25、( “总路线”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经济困难; (3)文化: “双百”方针受到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 3、1966-1976 年,年,现代化建设遭受现代化建设遭受重大挫折重大挫折,基本特征:发生严重内乱;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基本特征:发生严重内乱;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政治:各项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和践踏; (2)经济上: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和损失;经过整顿(1973 经济复苏-周恩来,1975 经济迅速回升-邓小平),取得一定成就; (3)外交:1971 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说明了美 5 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972

    26、中美关系正常化, 成为打破外交僵局的关键 (1973 年中日建交、 1979 年中美建交后掀起建交热潮) (4)思想文化:教育、 “双百”方针被严重破坏,文艺界百花凋零。 【总结:党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国情、国际环境的变化调整】 新中国后新中国后 3030 年:年: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1978- - )(社会转型)(社会转型) 1、政治上: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开始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重建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制重建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制 定定 1982 年宪法,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被写进宪法,

    27、完善基层民主制,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年宪法,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被写进宪法,完善基层民主制,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2)外交: (目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 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实行不结盟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APEC、东盟) , 实行睦邻友好(上合)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从国际上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 高,影响力不断扩大(3) “一国两制”的提出,综合国力的增强,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回暖。 2、经济上: (1)三件大事三件大事1978 年

    2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 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后 召开的 1992 年十四大决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年十四大决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20 世纪末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参与经济区域集团化(APEC、 “东盟 10+3” )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了经济全球化 的浪潮之中。 (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丰富多

    29、彩,通信和大众传媒出现大发展。 3、文化上: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汲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推进“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战略战略; “双百方针”的恢复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迅速。 西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政治:政治:古希腊城邦体制下的民主政治体制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罗马法构成了欧洲历史 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大陆法系)的法律基础现代西方法制(大陆法系)的法律基础;经济:经济:奴隶制工商业;文化:文化:古代雅 典早期

    30、人文思想家智者学派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苏格拉底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重视道德,他的 学生柏拉图等宣扬鼓励人们理性思考,这些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公元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公元1414世纪世纪1818世纪中期)世纪中期) 经济经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 义发展,奉行“重商主义” ,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政治政治:17

    31、、18 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或者反对 殖民)统治的(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过艰苦的探索,通过立法(颁布宪法)方式,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近适合本国国情的近 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经济的发展促使其不断完善(方式英国:渐进改革;美国:修宪;法国:革命、改革) 思想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启蒙 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 的形成,促进了启蒙运动和的兴起,间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

    32、出现。 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1818世纪后期世纪后期1919世纪中后期)世纪中后期) 经济经济: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19 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 和美洲的扩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文明最终被以专业化、城市化、技术化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资本主义 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资本主义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界市场初步形成。 6 政治政治: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不断扩展和完善。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浪潮,表现为:1、扩展:、扩展:德意俄日等封建国家:德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走

    33、上资本主义道路,俄日通过改 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完善、完善:英,美,法等要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以立法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例 如英国 1832 年进行议会改革,美国废除黑奴制,法国 1875 年宪法。 (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需要更 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列强加快了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的确立。 文化文化:1、随着资本主义弊端的逐渐暴露,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改造资本主义的方案。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主义 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2、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主义(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成 为主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并称为 19

    34、 世纪欧洲两大社会思潮。3、对大革命后“理性王国”的失望,催生了突出感情、 不突出理性、 手法夸张的浪漫主义; 对工业革命后的社会不满, 出现反映并批判现实的 (批判)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4、 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神学思想,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科技飞速发展。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与社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会主义(1919世纪晚期世纪晚期二战前)二战前) 经济经济:1、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科技为基础、以垄断组织为组织形式 的现代经济模式基本成熟,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含世界市场

    35、)最终形成,工业 文明向纵深发展。2、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没有得到全面的调整,从而引发了 1929 年1933 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西方学者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告别了“自由放任” 。3、十月革 命后,苏俄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 式初期的效果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对于陷入经济大危机的西方有借鉴作用。后来,两种体制出现对抗与竞争。 政治政治: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市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 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瓜分殆尽。2、资产阶级代

    36、议制进一步完善,以人权自由、公民参与、政党政治、更健全的 代议制制度为特点的现代政治模式基本形成。 3、 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这是对现代化的反动。 4、 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文化文化:凯恩斯主义被奉为经典,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电气时代到来,相对论和量子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 两大支柱。文艺上,除了现实主义文艺和印象画派之外,由于精神危机严重,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美术。 信息时代的世界(信息时代的世界(19451945 ) (总体)政治政治两种社会制度从竞争、对峙到社会主义受到重大挫折(苏东剧变);文化文化表现

    37、西方精 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文学、美术流行(特点:反传统,反理性,手法怪诞);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技术飞跃, 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互联网等);经济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战 后初期的“黄金时期”到 70 年代“滞胀”再到 80 年代的“混合经济” ) ,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比重显著上升,美 国“新经济”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1、战后初期:【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贸易体系)等构建了战后初期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政治】两极格局形成(标志

    38、:雅尔塔体系) ,全面冷战 与局部热战交替,但国际局势相对稳定。 2、六七十年代【经济】五十年代开始的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六七十年代,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衰落;【政治】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标志:欧共体成 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振兴) 3、90 年代苏东剧变后, 【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WTO) 。 【政治】两极格局结束, 7 多极化趋势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缓和与紧张并存,总体趋于缓和。 2020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明演进世纪以来的世界文明演进两种现代化模式两种现代化模式 1 1、并进并

    39、进(19171917- -19451945 年) : (年) : (1 1)出现问题)出现问题20 世纪上半期,对现代化转型的不适应引发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 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 (2)解决:解决: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首先体现在 1917 年俄国 十月革命,它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 化道路。现代化的另一个突破性进展体现在美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性适 用性的改革调整,顺应了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类型的现代化国家具有开创意义。 2 2、竞争、互相借鉴(二战后)、竞争、互相借鉴(二战后) 二战后是两种现代化模式发生冲突和自我调整的时期,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 和平竞争相互借鉴,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三大改造(农业走上合作化道路)人民公社化(失误:生 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八字方针” (调整,但仍保存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 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广东省高考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