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资源ID:170277       资源大小:83.5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1、舟山市舟山市 2020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舟山教育学院命题人:舟山教育学院 包国勇包国勇 普陀中学普陀中学 庄庄 瑛瑛 嵊嵊 泗泗 中中 学学 余剑锋余剑锋 岱山中学岱山中学 徐舟波徐舟波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在世, 晴朗的日子也会有猝 (cu ) 不及防的阴风晦雨袭来, 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聒 (gu) 燥不休,足以将你原本的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 B. 见字如面这个节目没有绚烂的舞台背景,没有身世煊 (xun)赫的嘉宾,节目只关

    2、注文字本身,努 力挖掘其背后的情感和故事,给观众一种煦暖的精神慰 藉(ji ) 。 C. 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阶段,它总是在人们的翘 (qi o)首企盼中珊珊而来,又在人们的欢 呼雀跃声中倏 (su)忽而逝。 D. 关于时间的譬喻,最高屋建领也最举重若轻的,莫过于先哲孔子。他伫 (ch )立于大河之畔 (p n)发 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开创了人类以不可逆转的概念揣测时间的先河。 【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翻开浩如烟海 的古籍,可发现早在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前,桂林就已经拥有了两张响当当 的“名片”, (甲)其一,来自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

    3、,其中的“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 源也”,被视为现存史料中对漓江最早的文字描述;其二,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大文学家颜延之,为现存最 早的桂林山水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 (乙)而这一城市格局,也在且后的发展中,显得愈发 风格鲜明且独一无二,用豪放派诗人刘克庄的话来说,就是“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再看看唐代大诗人韩愈,无论 他终其一生都未曾到过桂林,却从不吝惜咏赞桂林山水之笔墨。 (丙)韩 愈的那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更是神来之笔,把桂林的秀与柔写到了极致,读其文字就好似亲见 发髻高逸,裾带轻飘的仙女,自天边款款而来。从王正功的盛赞之句,读到韩愈的小雅之咏,浸润 在这万 千诗词中,即

    4、使未曾泛舟漓江之上、穿行湘桂之间,人们依然能从那些富有灵性的辞藻中,体味千百年间 文人墨客的飞扬文采和激荡情怀。那么,没到过桂林,又有何妨呢!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如烟海 B. 愈发 C. 无论 D. 浸润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C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多家美国媒体测算,民主党在今年大选中已经赢得保住国会众议院多数党地位所需席位,而参议院控制 权归属仍存在较大悬念。 B. 12 日下午,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

    5、骞生平展陈,了解张骞兴办实业 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 C.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消息,在目前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境外输入病例 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强,冬季疫情将处于零星散发状态。 D. 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 2.4 亿以上慢性乙肝患者,中国约有 8000 万人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有 30 万人死 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 【答案】A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 在人类历史上,不少地方曾燃起过古代文明的火炬, (1)_公元前 4000 年率先进入文明时代 的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

    6、文明古国,在波斯和马其顿征服的风暴中衰亡;达茶毗罗人在印度河流域建立 的灿烂的哈拉帕文化,至公元前 1750 年前后也销声匿迹;登上上古文明巅峰的古希腊、罗马,在公元前 5 世纪蛮族入侵后,也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2)_?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过不同的 答案,不论什么答案,有一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发达的农业生产给予了 有力支撑。可以说,没有粮食, (3)_。 【答案】 (1). 但随着历史的推移,他们又相继熄灭 (2).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明不灭 (3). 就没 有中华文明 6. 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用自己的话说说漫画中“?”“! !”包

    7、含的意思。要求语言简洁、鲜明。 答: 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 答: 【答案】参考示例:孔子疑惑不解:自己是一个大圣人、大教育家,为什么会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呢? 他又发出感叹:时代变化太快,自己跟不上形势了! 揭露了一些人才招聘单位只看学历而不看实力的现状。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一)(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美国版知乎 Quora 上,有这样一个提问曾引起过上万网友讨论:“中国是怎么生产这么多粮食,足 够养活十多亿人的?是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Janus Dongye,一位来自剑桥大学的博士用几张卫星图,给 了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回答。“打开卫星地图软件,从

    8、卫星视角看中国大地上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在 山东省寿光市,你能从卫星地图中看出什么?是错落的岩石?贫瘠的灰土地?平原密布的,其实是上百万 个塑料农业大棚。从卫星视角看,它也是看不到尽头的。其实,农业大棚只是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一个创 证。从贫困到富足,中国只用了半个多世纪,实现了用有限的资源养育 14 亿人口,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 的奇迹,这背后是中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推进,是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以及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的不断探索,而最重要的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巨大付出。到 2030 年,中国将达到 14.5 亿的人口 峰值,这意味着,中国还要为未来新增的人口准备粮食。同时,中国正在

    9、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土地成为各个领域都在渴求的资源,让更多的土地生产粮食,已成为中国人努力的新目标。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谁来养活中国人? )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把中国人的 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然而,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中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 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这是因为,对于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一项 微小的浪费都会放大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加工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 在收割环节,一些尚未实

    10、现机械化收割的地方因为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农户因 为储粮方法落后导致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 8%;在储运环节,由于物流设施和方式比较落后,每年抛撤遗留 损失粮食达 150 亿斤;在加工环节,由于过度追求精、细、白的消费误区,导致企业过度加工,每年因此 损失粮食 150 亿斤以上。餐饮环节的浪费更为触目惊心,据专家估算,中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粮食 800 亿斤至 1000 亿斤。 更让人担忧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 民数量逐年减少。出于对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担心,“谁来种地”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有 资料显示,中国用

    11、全世界 33%的化肥,生产了世界 25%的粮食。对化肥过高的依赖和不规范使用,有可能带 来土壤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摘编自光明网安全和隐忧:中国粮食奇迹的背后 ) 材料三: 国际上来看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今年以来,联合国多次预警粮食危机。联合国发布报告称,今年共有 25 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 50 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预计全世界将有 69 亿人处于饥 饿状态。 在这样的境况下,中国人怎样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稳?遏制粮食浪费任重道远,法治是治本之策。立法 遏制粮食浪费必须坚持“全面原则”,涵盖从育种到餐桌的所有环节,确保每一粒粮食都不被浪费。把农 业建

    12、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 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 “光盘行动” 往往成一阵风,这就需要明确职能部门、餐饮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的责任,制定出易于操作的监督措施 和处罚标准,并着眼于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惩罚并重的制度机制。既要节流,也要开源。除了 保护好耕地红线,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挖掘耕地红线之外可能的粮食耕种面积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 向。 (摘编自中国人如何端牢自己的饭碗 时代邮刊期刊,2020 年第 10 期)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能生产如此多粮食,养活十多亿人靠的是那些数以百万计的塑料农业大棚。 B. 由

    13、于中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快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所以在我国任何一项浪费都会放大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C. 对化肥过高的依赖和不规范使用,带来土壤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D. 中国正在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人努力的新目标是争取让更多的土地生产粮食。 8. 下列不属于影响中国人端牢饭碗忧虑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把中国人的饭 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 B. 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加工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 C. 餐饮环节的浪费更为触目惊心,据专家估算,

    14、中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粮食 800 亿斤至 1000 亿斤。 D.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中国人能把饭碗端得更稳的相关对策。 【答案】7. D 8. A 9. (1)完善立法,用法治力量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这才是治本之策。 (2)依靠农业现代化。 (3)对于餐 饮环节的浪费,应该细化、强化惩戒机制。 (4)挖掘耕地红线之外可能的粮食耕种面积。 (二)(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小 偷偷 苏童 谭峰是我在镇上的唯一一个朋友,他跟我同龄,那会儿大概也是八九岁。谭峰家住在我家隔壁,他父 亲是个

    15、铁匠,母亲是农村户口,但是只有我知道谭蜂偷东西的事情,除了我家的东西他不敢偷,小镇上几 乎所有人家都被他偷过。 假如不是因为那辆玩具火车,我不知道我和谭峰的同盟关系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那是一辆红色的铁皮小火车, 有一个车头和四节车厢, 车头顶端有一个烟囱, 车头里还坐着一个司机。 你从哪儿偷来的?我几乎大叫起来,是谁的? 卫生院成都女孩的。 我想象着谭峰从窗子里把那辆小火车偷出来的情景,心里充满了一种嫉妒,我发誓这是我第一次对谭 峰的行为产生嫉妒之心。说起来奇怪,我当时只有八九岁,却能够掩饰我的嫉妒,我后来冷静地问谭峰, 火车能开吗?火车要是不能开,就没什么稀罕的。 谭峰向我亮出了一把小小的钥

    16、匙,我注意到钥匙是他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来的,一把简单的用以拧紧发 条的钥匙。 事实上我的那个可怕的念头就是在一瞬间产生的,这个念头起初很模糊,当我看着谭峰用柴草把他的 宝库盖好,当谭峰用一种忧虑的目光看着我,对我说, 你不会告诉别人吧?我的这个念头渐渐地清晰起来。 你大概能猜到我做了什么。我跑到卫生院去找到了何医生,告诉他谭峰偷了他女儿的小火车。 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谭峰不肯坦白。他不否认他偷了那辆红色小火车,但就是不肯说出小火车的藏 匿之处。我听见了谭铁匠的咒骂声和谭峰的一次胜过一次的尖叫,铁匠对儿子的教育总是由溺爱和毒打交 织而成的。突然,我听见铁匠发出一声山崩地裂的怒吼,哪只手偷的东西?左

    17、手还是右手? 我恰好看见了铁匠残害他儿子的那可怕的一幕,看见他把谭峰的左手摁在一块烧得火红的烙铁上。也 是在这个瞬间,我记得谭峰向我投来匆匆的一瞥,那么惊愕那么绝望的一瞥,就像第二块火红的烙铁,烫 得我浑身冒出了白烟。 谭峰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愚笨,他把小火车转移了,我断定他是在事情败露以后转移了小火车,也许 当他姐姐妹妹满镇子叫喊他的时候,他把小火车藏到了更为隐秘的地方。 我知道那几天谭峰会在极度的疼痛中度过,而我的日子其实也很难熬。我母亲不准我出门,她认为谭 峰的事情有我的一半责任,所以她要求我像她的学生那样,写出一份深刻的检讨。 让我违抗母亲命令的是一种灼热的欲望,我迫切地想找到那辆失踪的

    18、红色小火车。母亲把门反锁了, 我从窗子里跳出去,怀着渴望在小镇的街道上走着。我没有目标,我只是盲目地寻找着目标。我看见了玉 米地里那座废弃的砖窑,我突然想起来谭峰曾经把老叶家的几只小鸡藏到砖窑里。砖窑会不会是他的第二 个宝库呢?我这么想着无端地紧张起来,我搬开堵着砖窑门的石头,钻了进去,我看见一些新鲜的玉米杆 子堆在一起,就用脚踢了一下。你猜到了?你猜到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听见了一种清脆的回声,我 的心几乎要停止跳动了。就这么简单,我在砖窑里找到了成都女孩的红色小火车。 我后来的烦恼就是来自这把钥匙。我根本没考虑过谭峰回家以后如何面对他的问题。 已经开学了, 我被谭峰堵在学校门口, 谭峰的

    19、模样显得失魂落魄的, 他用一种近乎乞求的眼神盯着我, 他说,你拿没拿?我对这种场景已经有所准备,你不能想象我当时有多么的冷静和世故,我说,拿什么呀? 谭峰轻轻地说,火车。我说,什么火车?你偷的那辆火车?谭峰说,不见了,我把它藏得好好的,怎么会 不见了呢? 我很坏?是的,我小时候就坏,就知道侵吞赃物了。问题其实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我想有这么一个秘 密,你们替我想想,我怎么肯把它交出去?然后很快就到了寒假,那年寒假,我父亲从部队退役,我们一 家要从小镇迁到武汉去了。这个消息使我异常兴奋,不仅因为武汉是个大城市,也因为我有了机会彻底地 摆脱关于小火车的苦恼,我天天盼望着离开小镇的日子,盼望离开谭峰离开

    20、这个小镇。 离开那天小镇下着霏霏冷雨,我们一家人在汽车站等候着长途汽车。我看见一个人的脑袋在候车室的 窗子外面闪了一下,又闪了一下。那是谭峰,我知道是他,我向谭峰走过去,谭峰的衣服都被雨点打湿了, 他用那只残缺的手抹着头发上的水滴,他的目光躲躲闪闪的,好像想说什么,却始终不开口。我不耐烦了, 我转过身要走,一只手却被拉住了,我感觉到他把什么东西塞在了我的手里,然后就飞快地跑了。 你们都猜到了,是那把钥匙,红色小火车的发条钥匙!我记得钥匙湿漉漉的,不知是他的手汗还是雨 水。我感到很意外,我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结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结局仍然感到意外。有谁知道谭峰是 怎么想的吗? (有删改) 10.

    21、小说中, “我”与谭峰的“战争”是故事的明线, 而“我”的内心变化则是故事的暗线, 概括文中“我” 的心理变化过程。 11. 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 (1)那么惊愕那么绝望的一瞥,就像第二块火红的烙铁,烫得我浑身冒出了白烟。 (2)谭峰的衣服都被雨点打湿了,他用那只残缺的手抹着头发上的水滴,他的目光躲躲闪闪的,好像想说 什么,却始终不开口。 12.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谭峰这个人物形象。 13. “苏童是个说故事的好手”,其小说在叙事上极富特色。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人称、角度、线案、 语言等方面的特征。 【答案】10. (1)初见小火车时惊讶,接着因嫉妒而告发; (2)目睹谭峰遭受毒打,自己被关家

    22、中无法寻 找小火车而内心难熬; (3)意外找到小火车惊喜,并否认谭峰的诘问: (4)因能搬家摆脱小火车的苦恼 而兴奋; (5)对谭峰交给发条钥匙而倍感意外。 11. 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我在谭峰望向自己时内心的惊恐:害怕谭峰已经知道是自己告的 密,担心谭峰由此报复自己。第二句运用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谭峰来送别我时复杂的内心情感: 不知如何面对“我”,犹豫要不要把钥匙交给“我”。 12. (1)谭峰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他有小偷小摸的恶习,小镇几乎所有人家都被他偷过,还偷 了成都女孩的小火车; (2)他倔强,逆反心强,宁愿遭受父亲毒打与残害,也不愿说出小火车的下落;

    23、(3) 他狡點,有点小聪明,在事情败露前就把小火车偷偷转移了; (4)但他也善良重情,明知好友背叛却终未 点破,最终以送钥匙的方式表达和解之意。 13. (1)叙述人称多样:以第一人称为主,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使之显得真实可信;而第二人称的 穿插,进一步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给人一种当面娓娓道来的亲切感。 (2)叙述视角灵活:文章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少年视角,而历经沧桑的成人视角始终隐含其中,与之 并行不悖,轮流切换。 (3)叙事线索巧妙:文章以偷火车、藏火车、转移火车和火车又被偷等为线索,巧妙地将故事串联起来, 使故事情节更显集中而跌宕。 (4)叙述语言自然:小说语言平实口语化,人物对话

    24、多取消了标点符号,使小说人物与叙述融为一体,使 叙述更显自然流畅。 三、古诗文阅读三、古诗文阅读 (一)(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遊目骋怀,足 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

    25、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 亦将有感于 斯文。 程易田诗序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魁 余性顓愚,知志 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 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 ,余皆不知其径 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

    26、尝有乐也。 年已晚暮,始为博士 于黟。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 行 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 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 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 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 犹困于诸生 ,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共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 尝有乐之

    27、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 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 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 吟 ”者反复咀呤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直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选自刘大魁海峰文集 ,清乾隆刻本) 【注】博士:学官名,掌管文庙孔庙)祭祀、教育生员等。诸生:生员,俗称秀才。濠上吟:语 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坐其次 次:地方 B. 固知一 死生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C. 知志 乎古 志:志向 D.

    28、敦 行谊 敦:注重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及其所之 既倦 夫造物之 于人 B. 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 常思以 泽及斯民为任 C. 后之览者 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 D 亦将有感于 斯文 将归休于 枞阳江上 16.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引以为流觞曲水 A. 死生亦大矣 B. 俯察品类之盛 C. 栖迟山陇之间 D. 最为人所贱简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兰亭集序语言朴实,清新疏朗。句法上,骈散兼行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音韵和谐。文章情感 脉络以“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

    29、作结。 B. 程易田诗序中作者因不知迎合时俗,又常惦记施恩百姓,因此与达官贵人相背而行。其隐退而努力 学习,游息山野之间,也能自得其乐。 C. 兰亭集序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虽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感伤,但也批判了“一死 生“齐彭殇”思想的虚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 程易田诗序 构思巧妙, 主要写不遇之叹、 得友之乐及离别之伤。 文章不但抒发了有志不获骋的牢骚, 也有对时弊的讥讽。 18.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 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A.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豪上

    30、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 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B.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 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C.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 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D.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 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1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或

    31、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 【答案】14. C 15. C 16. C 17. B 18. B 19. (1)用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2)有时争辩当今事务,挂念百姓的忧乐,不禁感慨叹息,面对面歌咏。 (二)(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蝶恋花留别吴白楼留别吴白楼 (明)边贡 亭外潮生人欲去。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 三板轻船频唤渡。秋水疏杨,欲折丝干缕。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 【注】吴白楼:作者的友人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 20. “三板轻船频唤渡”一句与柳永雨霖铃词中的“

    32、_”句意相近。“频”从侧面写出 了_的情状。 21. 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本词的抒情艺术。 【答案】20. (1). 留恋处、兰舟催发 (2). 诗人与朋友不忍离别 21. (1)借景抒情。“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古诗词中多藉“芭蕉”以言愁。明写悲秋,暗写离愁。 “秋水疏杨,欲折丝千缕”句,以折柳写离情。 (2)化用或用典。“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 句,以芳草喻离情,并化用李商隐诗句,表达了不知几时能与友人聚首叙旧怅惘之情。 (3)衬托。“三 板轻船频唤渡”句,以船夫催客衬托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4)虚写。“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 句,以设想友人上路后的旅愁来进一步表现

    33、难以割舍的离情。 (三)古诗文默写。(三)古诗文默写。 2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 4 小题) (1)总角之宴,_。_不思其反。 ( 诗经卫风氓 ) (2)鹏之背,_;怒而飞,_( 庄子道遥游 ) (3)青泥何盘盘,_。扪参历井仰胁息,_! (李白蜀道难 ) (4)_,百年多病独登台。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 (5)我闻琵琶已叹息,_。同是天涯沦落人,_! (白居易琵琶行 ) (6)恨相见得迟,_,柳丝长玉骢难系,_。 (王实甫长亭送别 ) 【答案】 (1). 言笑晏晏 (2). 信誓旦旦 (3). 不知其几千里也 (4). 其翼若垂天之云 (5). 百 步九折

    34、萦岩峦 (6). 以手抚膺坐长叹 (7). 万里悲秋常作客 (8). 艰难苦恨繁霜鬓 (9). 又闻此 语重唧唧 (10). 相逢何必曾相识 (11). 怨归去得疾 (12).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四、作文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浪漫的、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向往憧憬, 就像这“诗和远方的田野”。但也有人说,“诗和远方的田野”更像是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 不能拿来当饭吃。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锅碗瓢盆,酱油茶醋,甚至是一地鸡毛。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体验?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35、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例文: 生活就是直面苟且生活就是直面苟且 高晓松说他小的时候,母亲曾告诉他:“生活不但有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对于他那一类人来说, 也许确实是这样。但我相信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除了苟且,还是苟且。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八九是现实,是无奈,是挣扎,是生存,剩下的一二,才是想像中 的诗与远方,是苟且中与人的一点希冀与愿望。人只能生活在现实中,只能生活在现在,而远方永远只能 是远方,一个希望中的远方。 这句话或许很有诗意, 以至不少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一个美丽的女子为了寻找梦想中的诗与远方, 只身闯进了无人区可可西里,至今

    36、音讯全无;曾称“为自己而活不后悔”的翼装女神从天门山 2500 米 高的地方轻轻一跃而下时,我不知她是否真的无悔过; 就连早已成名的海子,虽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最后还是年纪轻轻就把魂留在了山海关的铁 轨上我无意评论寻找诗与远方是对是错,我只是为那些曾被他们深爱过和深爱着他们的人感到悲哀。 活着或许不容易,但生命必须要被所有人敬畏!你尽可以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但假若再给你一次机 会,你将如何面对亲人的失魂落魄与白发苍苍?苟且不但没有诗意,没有浪漫,甚至还很残酷,且充满无 奈。但只有承认而不是逃避,我们才从容自如地面对风霜。而远方的远方,是更遥远的远方。有时走得太 过了,不但到不了远方,甚

    37、至想后退也无路可退了! 我只想让你看看今晨的阳光,远方不一定就很美好,生活的当下也可以有诗意和浪漫。有人说我们要 有抱负,有理想,不要光想着眼前的这点儿事儿,还要想自己的未来。这句话没有错,但一屋不扫,何以 扫天下?如果你连眼前的事情都做不好,怎么可能会有很大的成就呢? 我理解在一个经济条件较好, 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出生的孩子, 父母的这种教育多么宝贵。不要苟且, 去追求诗和远方。可是,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条件。大多数人的钱追求不起远方的诗,家中的父母还没有养 老保险和退休金,大多数人也追求不起写诗的那些闲暇,多工作一分钟可以多为孩子攒一点奶粉钱。我相 信这大多数人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能够成为普通人的父母,为子女创造出好的条件,让他们可以去追求诗 和远方。 生活纵然只有苟且,但还必须得苟且。因为,人不能太自私,人活着有时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所以 眼前的苟且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我想说的是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把当下做好,活在当 下!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