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知识点

    • 资源ID:167320       资源大小:802.5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知识点

    1、 第 1 页 共 10 页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1 知识点知识点 1.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分类: (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物质都是天体。 (2)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注意:它们已经飞出地球,在宇宙中)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如下 总星系等同于可见宇宙 可见宇宙半径:137 亿光年 银河系直径:10 万光年 日地距离:1.5 亿千米 3.太阳系 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 八大行星 矮行星 彗星(哈雷彗星,自东向西运动) 其他天体 注意: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2、;远日行星:天、海;巨行星:木、土 八大行星运行特征:1、同向性(公转方向均自西向东)2、近圆性 3、共面性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形状与运动特征上。 5、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目前处于稳定期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 15 左右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 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3、 1.2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辐射波长范围:0.15-4 微米,紫外光区:小于 0.4 微米;可见光区:0.4-0.76 微米 红外光区:大于 0.76 微米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4、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厚度小,密度大,平时肉眼看到的主要是光球层)、 色球层(厚度较小,密度较小,亮度较小)日冕层(厚度大,密度最小,亮度小) 火

    4、水 日 金 地 木 天 土 海 小 行 星 带 第 2 页 共 10 页 5、各层的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其中黑子和耀斑是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 11 年。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特别提醒: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 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 大。 四川盆地太阳能欠缺的原因: 盆地地形,云层厚,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对

    5、太阳辐射削弱多;多阴雨天气,日照时间较少。 西北较南方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天气以晴朗为主,降水少,日照时间长 特别提醒: 地球的能量, 根据成因分为直接间接的太阳能 (风能、 煤炭、 石油等) ; 地球内能 (地热等) ; 潮汐能、核能等 1.31.3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地震:地壳中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动。 (1)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有多个烈度。 2、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速度

    6、 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从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 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外核、内核); 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 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 登堡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 突然下降)。说明地核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者熔 融状态。 特别提醒: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 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 39-41 千米,大洋地壳较薄 5-10 千米);元素在地层中不同:地壳上层成为 硅铝层,下层称硅镁层;地幔含铁镁较多;地核含 铁镍较多。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是 岩浆的发源地。 (1)A 大

    7、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B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连续 不规则圈层 (3)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 上部。不单独占有空间,最活跃圈层 注意:岩石圈不属于外部圈层也不属于内部圈层。 第 3 页 共 10 页 1.41.4 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 1、地层与化石 (1)地球的年龄约为 46 亿年(2)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沉积岩层)和化石。 2、岩石根据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有生物化石存在,例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2)岩浆岩: 岩浆冷凝形成,如花岗岩、玄武岩等;(3)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形成,例如大理岩, 3

    8、、地球演化史 2.1 2.1 流水地貌流水地貌 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风化:在温度、水、生物等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侵蚀:流水、冰川、海浪、风力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搬运:随风、流水、冰川等离开 原来的地方 堆积:发生在流速、风速减慢或冰川消融的时候。固结成岩:沉积物固结成沉积岩 2、主要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峡谷、沟壑、牛轭湖、河漫滩、阶地 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等) 风力侵蚀:风蚀蘑菇、 风蚀柱、 风蚀洼地、 雅丹地貌;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 形谷; 海浪侵蚀: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 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冲积扇

    9、与洪积扇(河流出山口)、冲积 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口处); 风力堆积:沙丘; 海浪堆积;沙滩; 冰川堆积:冰碛地貌 特别提醒:弯曲的河流,凸岸堆积,适合人类居住;凹岸侵蚀,适合建码头、船港。 3、滑坡和泥石流 宙 代 纪 主要地理事件及主 要特征 矿产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 植物 显 生 宙 新 生 代 第四纪 造山运动(形成现 代地貌格局及海陆 分布) 第四纪进入大冰期 人类时代 哺乳类时代 被子植 物时代 新近纪 古近纪 中 生 代 白垩纪 环太平洋地壳运动 剧烈,形成高大山 系。 金 属 矿 产、 造煤 时期 爬行动物时 代(恐龙) 裸子植 物时代 侏罗纪 三叠纪 古 生 代 二

    10、叠纪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 陆基本形成,东北 华北抬升成陆地 古生代 后期造 煤时期 两栖动物时 代 鱼形动物时 代 无脊椎动物 时代(三叶 虫、珊瑚) 蕨类植 物时代 藻类时 代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前 寒 武 纪 地壳运动剧烈,晚 期出现大片陆地 (晚期无脊椎动物和 藻类) 有生命迹象 太古宙 海洋为主,没有宽 广陆地 火山活动频繁 铁矿 冥古宙 地球形成初期 古生代末古生代末 期期 大 灭 绝 : 60% 海生无脊 椎动物和 原 始 鱼 类、两栖 类全部灭 中生代末中生代末 期期 大 灭 绝 : 50% 海生无脊 椎动物和 恐龙灭绝 第 4 页 共 10 页 1、

    11、常见成因:该地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少,地表多碎屑物;降水集中,多暴雨;人类不合理活 动。 滑坡: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 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危害 掩埋农田和村庄 阻断道路等基础设施 淤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泥石流: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水的混合 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危害 冲毁城镇、乡村、工厂等 破坏农作物、森林及耕地 淤塞河道 ,引发水灾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2.2 风成地貌风成地貌 一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壁龛风蚀残丘风蚀沟槽雅丹地貌 二、风积地貌 常见的风积地貌沙丘 特别提醒: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

    12、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 个夹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风蚀土丘迎风坡陡,背风坡较缓) 四、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风沙的危害 (1)破坏建筑物。 (2)降低土壤肥力。 (3)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4)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严重时会造 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沙措施 (1)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2)采取草方格、 石方格、 高立式沙障、 防护林带等。 特别提醒 草方格沙障的功能 (1)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 (2)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 存活。 2.3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喀斯特、海

    13、岸和冰川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1定义: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 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 (1)喀斯特溶蚀(侵蚀)地貌:溶沟 石芽 峰林 孤峰 溶斗(喀斯特漏斗)也有的地方称为 天坑。地下溶洞 (2)喀斯特沉积地貌:钙华:石钟乳、石笋、石柱 3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1)岩石:可溶性岩石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强。(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 沛。(3)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 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成因:该地区石灰岩广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流 水的溶蚀作用强,

    14、因此,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 二、海岸地貌 第 5 页 共 10 页 (1)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 (2)海积地貌: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三、冰川地貌 (1)冰川侵蚀地貌:冰斗、冰川槽谷(U 形谷)、角峰和刃脊、峡湾、冰蚀湖等。(2)冰川堆积地貌:冰 碛地貌等。 峡湾地貌成因:该地区曾经冰川发育,冰川侵蚀力度大,河谷被深挖,形成槽型谷,后来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谷地被淹没,形成峡湾。 3.13.1 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 1. 大气组成 1、干洁空气 (1)氧气(21%):维持人类及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分解 (2)氮气(78%):氮是生物

    15、体的基本成分 (3)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 (4)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2、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保温作用,吸收长波辐射 3、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大气能见度与大气质量 2.大气垂直分层(比较重要) A 层为对流层: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 源);人类主要居住层;复杂天气现象;此层下热上冷, 大气不稳定,已对流运动为主。但有时局部出现逆温现象。 如雾霾天气(此时出现逆温,大气较稳定,风力小或无风,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低纬:17-18km;中纬:10-12km; 高纬:8-9km B 层为平流

    16、层: 有臭氧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臭氧吸收紫外线而 增温);利于飞机飞行(平流层大气稳定,飞机不易颠簸; 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 C 层为高层大气: 有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3.23.2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1)根本来源:太阳辐射。(2)直接来 源(近地面大气):地面辐射。 2.受热过程:(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 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近地面大气增温:地面以 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使近地面大气增温。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代号 名称 起作用的大气成分 特点 吸收作用 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 有选择性 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细

    17、小尘埃 有选择性 反射作用 云层和较大尘埃 无选择性 举例: 天空的白云是反射;晴朗天空蔚蓝色是散射; 霞是散射;晨昏蒙影是散射;交通灯(红灯、黄 灯)与散射有关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时大气以长波 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 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分析生产、生活现象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第 6 页 共 10 页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 响: 温室气 体排放 增多 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 增多 大气逆辐射 增强,保温 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 全球气候 变暖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18、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 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地势高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 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 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 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原因:太阳辐射能大部分透过温室,照射地面,产 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很少能穿过温室,被温室 所截留,导致温室增温;温室密封,不易散热。 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原 因:增加云量,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增强了保温 效果。 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 植。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温,

    19、还可以防止水分蒸发, 保持土壤水分,缓解墒情(春旱)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 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 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补充:“高出不胜寒”:海拔较高,离地面较远, 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3.3 3.3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重要,要求画出气流运动方向) 绘制技巧:1、先画垂直方向:近地面热箭头朝上, 近地面冷箭头朝下; 近地面热为低压, 高空为高压, 反之,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2、再画水平 方向: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面凸起的为高压,凹下的为低压 气压值比较:1、先水平比:高压大于低压 2、再垂直比:近地面大于高空,因此图中气压

    20、 值关系:DCAB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和山坡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 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海陆风 形成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 近地面 陆地气压低于海洋, 风从海洋吹 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 近地面 陆地气压高于海洋, 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近地面 高空 第 7 页 共 10 页 形 成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 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 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冷空气沿山 坡下沉,形成山风 影 响 1

    21、、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底,使山谷和盆地内形成逆温 层,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2、晚上山谷或盆地因盛行上升气流,而多夜雨现象。 (3)城市风 形成 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再加上植 被覆盖率较低,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 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一般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 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特别提醒: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高压中心处空气下沉,低压中心处空气上升; 上

    22、升气流对应的天气为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对应的为晴朗天气 4.1 4.1 水循环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例证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 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 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 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 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第 8 页 共 10 页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

    23、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态。 特别提醒: 人类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通过跨流域调水与修建水库)。 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化改变原地貌形态使地面硬化、改变河道或使河流断流,雨季来临时,下 渗减少,地下水补充不足,而地表径流增多,引起排水不畅,引发城市内涝。 应对城市内涝措施是(1)增加下渗-透水砖、城市绿地、海绵城市;(2)修建排水工程等。 4.2 4.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一、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纬度越低,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水温越 高,反之越低。 (2)寒暖流:暖流流经海区,水温较高;寒流流经海 区,水温较低。 (3)季节

    24、: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水温。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 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垂直分布规律: 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 减的趋势。 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 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 温度偏低。 4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 (1)海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 会使沿海地区的气温日 较差和年较差变小。 (2)由于海水表层水温的上升, 大西洋飓风发生频率 显著上升。 (3)海水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二)海水的盐度 1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降水量于蒸发量、 寒暖流、 结冰与融冰、

    25、淡水注入、海域封闭状况 2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 而有差异。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南北纬 30 度附近)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3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1)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 (2)在盐跃层,随深度增加,盐度发生显著变化。 (3)盐跃层以下,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 (4)在中低纬度海区, 表层盐度较高, 随深度的增加, 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 的增加,盐度升高。 盐场的条件:海滩平坦宽广;风力强劲;晴 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三)海水的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温度、盐度、压力。 2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

    26、 向两极逐渐增大。 3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1)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较低,随着深 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 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的 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第 9 页 共 10 页 (4)可利用海水温差能发电。 海水密度基本不变。(2)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 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很小。 二、海水的运动 (一)波浪 1、类型(1)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 (2)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 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涌浪成为风暴侵袭 的先兆。 2影响 (1)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2)波浪是一种重

    27、要 的海洋能资源。(3)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 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4)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 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二)潮汐 1潮汐 潮:白天的海水涨落 汐:夜晚的海水涨落 2、每月初一、十五前后出现大潮(此时,日、 地、月大致在一条线上,天体引潮力大) 2应用 (1)潮汐蕴藏着巨大能量,可建潮汐电站。 (2)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 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 关。 三、洋流 1洋流分类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2影响因素 盛行风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地转偏向力

    28、、陆地形状等 因素影响。 3意义 (1)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影响沿岸的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3)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 四大渔场:北半球 3 个(北海、北海道、纽芬兰渔场,均是 寒暖流交汇形成),南半球 1 个(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形成) (4)影响航海事业(顺流:快,节能;逆流:慢,耗能。寒暖流 交汇处多海雾)。(5)影响海洋污染(劣势:扩大污染范围;优 势:加快净化速度)。 寒暖流判断方法: 1、等温线凸起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2、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 低温向高温为 寒流。 3、根据画赤道,定南北半球(离赤道越 近,温度越高) 4.3 4.3

    29、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人类 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 种类: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2海洋矿产资源 (1)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2)可燃冰 (分布于大洋底部)(3)滨海砂矿 (分布在海滨地带或陆架 区) 5.1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1.植被的分布和气候的关系 第 10 页 共 10 页 2.影响植被的因素热量和水分 从赤道到两极植被的变化由于纬度增高,热量逐渐减少导致 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的变化降水减少导致 山地植被垂直变化-水热变化、海拔因素 湖南主要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我国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东北 内蒙古西北 森林草原 荒漠 5.2 5.2 土

    30、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 1.土壤: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形成过程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影响因 素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成土母 质 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提供矿物 养分(N 除外),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最活跃的因素,为其提供有机质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水热条件,间接影响 其他成土因素。 地形 影响物质迁移率,坡地土层薄,平 原较厚;对气候影响大。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 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 动 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 了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 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 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4、土壤剖面 土壤层 特点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 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 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 色较浅 淀积层 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 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 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补充:东北黑土肥沃;南方红壤、砖红壤贫瘠,成 酸性。热带雨林地区砖红壤贫瘠的原因:常年高温 多雨,生物代谢旺盛;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快;降水 较多,随雨水流失多。东北黑土肥沃原因:该地区 森林茂密,提供的枯枝落叶多;纬度较高,气温较 低,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慢;降水较少,随雨水流 失少。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知识点)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