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最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 资源ID:167252       资源大小:103.3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最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1、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利用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研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继而 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如何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如何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有新物质生成;B、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 、外焰(

    2、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 高 (3)检验产物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 ,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 ,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化学变化还会伴随能量能量的变化 6、 学习化学的重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 (包 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 7、化学实验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坩埚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坩埚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水槽 (二)测容器量筒(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 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液体体积时, 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4、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量筒不能用来加热,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 1010 毫升的量筒, 一般只能读到毫升的量筒, 一般只能读到 0.10.1 毫升。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 克。 ) 注意点: (1 1)先调整零点; ()先调整零点; (2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 (3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称量物不能直接放 在托盘上。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

    5、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 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 ,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 ,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 5)称量结)称量结 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从侧面点 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

    6、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 用嘴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也不应少于 1/3。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 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灯帽要重复盖一次,避免负压,灯帽不易打开。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 1/3 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 1/3 处;用手拿 住 (六)分离物质及

    7、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 放在滴瓶中) ,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取用量:取用量: 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 应取最少量,

    8、 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 12mL 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 定的容器内。 “三不” :“三不” :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 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 3、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药匙或 V V 形纸槽形纸槽 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镊子夹取 4 4、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 (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向着手心, (以免 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 拿起试剂瓶, 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

    9、 缓缓地注入试剂, 倾注完毕, 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 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 置不漏气) 。 (三)物质的加热(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

    10、,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加热时, 试管外壁有水珠要擦拭干净,避免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爆炸)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 0角,受热 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 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 (“二低” : (1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漏斗内的

    11、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 (“三靠” : (1 1)漏斗)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 (; (2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 层滤纸的一边; (层滤纸的一边; (3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五)蒸发五)蒸发 注意点:注意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 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

    12、)时停止加热,利 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 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坩埚钳夹取, 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石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13、 探秘水世界探秘水世界 一、水一、水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 1 1、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E.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产生位置产生位置 负极负极 正极正极 H H2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体积比 2 2 : 1 1 质量比质量比 1 1 : 8 8 F.F.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2

    14、2 个氢原子和个氢原子和 1 1 个氧原子构成的。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 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化学式的含义 H2O 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 2、水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 ,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15、,例如:H2O + CO2=H2CO3 3 3、水的污染:、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 71%被水覆盖, 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 80 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 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 (废渣、废液、废气)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水污染物:工业“三废” (废渣、废液、废气)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生活污水的任 意排放意排放 B B、 防止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 提倡零

    16、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防止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 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 4、水的净化、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 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 2)硬水与软水)硬水与软水 A. .定义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7、B鉴别方法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 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 5、水的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6 6、水通过它在自然界里的三态变化, 实现自然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水分子运动的结水通过它在自然界里的三态变化, 实现自然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水分子运动的结 果,既实现了水的自

    18、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上果,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上 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二、氢气二、氢气 H H2 2 1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排水法)、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1 1)可燃性)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2)还原性()还原性(用

    19、途:冶炼金属) H2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浓硫酸和硝酸有强 氧化性氧化性 。 、氢能源、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1、构成物质的基

    20、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2 2、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A A、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相互之间有间隔;C、存在着相互作用 力;D、自身具有一定的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联系: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得失电子) 区别区别: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1

    21、 1、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 2 2、直接由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直接由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由分子构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H2 2、O O2 2、N N2 2、ClCl2 2。 由离子构成:由离子构成:NaCl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Na + +)氯离子( )氯离子(ClCl - -)构成 )构成 3、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包含纯净物和化合物)

    22、 ; 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单质: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包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化合物:化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酸 HCl、H2SO4、HNO3 ;碱 NaOH、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 O O2 2、O O3 3组成

    23、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 合物) ;也不可能是化合物。合物) ;也不可能是化合物。 五、原子的构成 1、1911 年,卢瑟福团队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粒子轰击一张极薄的金 箔,实验结果为:绝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但有一小部分却改变了 原来的前进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分析以上现象的原因为:极少数 粒子被反弹回来是因为它们和金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发生了碰撞。这个核很小、带 正电,却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原子核) 。从而推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 子在核外“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

    24、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在在原子中原子中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决定元素种类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4 4、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 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成为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成为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的分层排布; 能; 能 量高的在较远区域)量高的在较远区域) 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决定元素化

    25、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数 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如非金属原子) ;较少的易失去 电子(如金属原子) ;最外层为 8(氦是 2 个)电子-稳定结构。化学反应中,仅核外 电子发生改变,原子核不变。 6、相对原子质量质、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子数+ +中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决定原子的质量 :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 最外层电子数为 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 均为稳定结构) 7、原子质量的计算(、原子质量的计算(

    26、1010 - -2626kg) kg)书写、记忆和运算都很不方便,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书写、记忆和运算都很不方便,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实际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 以碳原子质量的以碳原子质量的 1/12 1/12 为基准为基准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 1/12 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或单位是 1 六、元素六、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 个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如 H2和 He;CO、Si 和 N

    27、2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需记住的元素符号:H(氢) 、C(碳) 、 O(氧) 、N(氮) 、Na(钠) 、Mg(镁) 、K(钾) 、S (硫) 、Si(硅) 、Al(铝) 、Cl(氯) 、Ca(钙) 、Fe(铁) 、Cu(铜) 、Zn(锌) 、Hg(汞) 、Ag (银) 、He(氦) 、Ne(氖) (3)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物质如 C 、Si,稀有气体)表示:一种 元素、一个原子、一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 3O:只表示 3 个氧原子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112 种元素按照原子核内质子数由小到

    28、大的顺序排列而成,共 7 个横行 18 个 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 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发现:门捷列夫排列依据:原子序数=质子数 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 纳纳 8 8 个电子个电子 (5 5) 、按顺序背诵:氢氦锂铍) 、按顺序背诵:氢氦锂铍 硼碳氮氧硼碳氮氧 氟氖钠镁铝氟氖钠镁铝 硅磷硫氯氩硅磷硫氯氩 元素之最:地壳:元素之最:地壳:O O、SiSi、AlAl、Fe Fe 、Ca Ca 细胞:细胞:O O、C C、H H 七、离子:七、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 Fe 3+ :一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

    29、正电荷 (2)注意离子示意图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注意离子示意图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粒子的种类 原子原子 阳离子阳离子 阴离子阴离子 粒子结构粒子结构 质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显负电性 符符 号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溶液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形成 1、溶

    30、液 (1)溶液的概念:一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 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 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发生

    31、了两种变化:A、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吸收热量;B、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这一过 程放出热量。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 变化。 4 4、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NaClNaCl(温度变化不大)(温度变化不大) NaOHNaOH(放热)(放热) 浓浓 H H2 2SOSO4 4、 、NHNH4 4NONO3 3 (吸热)(吸热) 5、乳化现象乳化现象: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 过程 6 6、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32、(1)饱和溶液概念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判断方法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 饱和 溶液 减少溶质,增加溶剂,改变温度 溶液 注:注:Ca(OH)Ca(OH)2 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 4)浓、稀溶液与饱

    33、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 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我们

    34、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的成分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1/5 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 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 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

    35、 1/5 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 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A、N N2 2: :生产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延长食品保质期;液态氮气制冷剂;生产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延长食品保质期;液态氮气制冷剂; B B、O O2 2: :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 C、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保护气;填充在灯管中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3、 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36、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 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SO2、 CO、 NO2,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CO、SOSO2 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氮的氧化物)和烟尘 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CO、SOSO2 2、NONO2 2、O O3 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5、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

    37、 加保护: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清洁能源,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6 6、空气是一张重要的资源空气是一张重要的资源 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 N2、O2、稀有气体的沸 点不同(N2氩气O2) ,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气化,逐一从空气中分离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A、写法及意义写法及意义: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号,再写数字 Mg:镁元素化合价为+2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 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几种

    38、数字的含义: Fe 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 3 个亚铁离子; 2H 2O 两 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 2 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 0 0 E E、常用化合价口诀:、常用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银氨氢;二价钙镁钡锌汞;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三铝四硅五氮磷;铜一价钾钠银氨氢;二价钙镁钡锌汞;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三铝四硅五氮磷;铜 汞

    39、二价最常见;一五七氯一二铜;二四六七锰为正;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遇汞二价最常见;一五七氯一二铜;二四六七锰为正;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遇 到单质皆标零到单质皆标零 2、化学式: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 :常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 :常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例外:例外:O O2 2、H H2 2、N N2 2、ClCl2 2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 B、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一般关系:

    40、 “倒读倒写”倒读倒写” 交叉法确定化学式:交叉法确定化学式: 正价左,负价右(正价左,负价右(NHNH3 3,CHCH4 4除外) ;标上价,再公约;原子数,交叉写。除外) ;标上价,再公约;原子数,交叉写。 解析:正价元素符号(原子团)写在左,负价元素符号(原子团)写在右,在元素符号(原 子团)上方标上化合价,价数能约分的约分,把约分得数交叉写在元素符号(原子团)右下 方。原子团数大于原子团数大于 1 1 的,给原子团加上括号。的,给原子团加上括号。 (2)意义:如化学式 H2O 的意义:4 点 化学式 Fe 的意义:3 点 (3)计算: a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各

    4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 某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某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 = 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 三、 氧气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1)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2)(2)氧气的用途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3(3)氧气的化学

    42、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给呼吸 ,是常用氧化剂 碳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磷: 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放水中密封保存) 硫硫: :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镁镁: :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铁: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放出热量(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 少量水或细砂 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43、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气体 (4)(4)氧气的制备氧气的制备: :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5 5)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6 6)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 a、步骤:查、步骤:查装装定定点点收收移移熄熄 b b、注意点、注意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

    44、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1/3 处 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7)氧气的验满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8)催化剂(触媒)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

    45、起的 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作用。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 在火焰上方 (10)氧化反应:物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 都放热都放热 (11)(11)排水法收集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 口有气泡连续产生时,再把导气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等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 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方在桌面

    46、上。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 : 1、内容内容: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 2、微观解释:、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 。 3、化学反应前后 (1 1)一定不变)一定不变 宏观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一定改变 宏观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遵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2、书写:、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 3、含义、含义 以 2H2+O2点燃 2H2O 为例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最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