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64821       资源大小:409.6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1、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 2020 年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解析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要求的. 1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为齐侯,建都于营丘(今潍坊昌乐境内) 。分封姜太公的依据是( ) A血缘远近 B功劳大小 C先王后代 D商朝遗民 2王国维说: “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 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

    2、说。 ”他意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3王夫之在资治通鉴论中说: “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 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 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需要 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D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4 后汉书郑玄传称: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中国古 代这种兴办私学的形式,开始于(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

    3、子 5商鞅和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一位是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一位是少数民族汉化的 先行者。关于他们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实现了富国强兵,实现了本民族汉化进程 B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迁都助推改革进程 C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D都践行了儒家治理国家的思想,推崇儒家学说 6潍坊历史悠久,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优美诗句。下列诗句中描写忧国忧民、责任担当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C家家画店会点染,户户画工善丹青 D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7中医药为防治新冠肺炎做出了重要贡献。东汉时, “

    4、医圣”张仲景阐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主 张的著作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黄帝内经 C 史记 D 道德经 8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反映出当时的繁华。出现这种繁华的原 因是( ) A造船业发达 B制瓷业发达 C民族政权并立 D市民阶层兴起 9 皇明祖训记载: “今我朝罢承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相抗衡)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加强君主专制 C扩大地方权力 D改革丞相制度 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

    5、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1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 年就是这 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2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特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 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其中, “革

    6、命从此上新途”是指(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3如图是 1949 年 4 月出版的进步日报 。与报纸中的新闻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41952 年,一位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 五亩的地, 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 那有多高兴啊!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 信中 “这个梦想实现了” 的事件( ) A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15

    7、 如图是人民解放军某部在解放战争一次攻坚战中获得的荣誉。 这次攻坚战解放了潍县。 潍县解放 ( ) A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进攻 B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C提供了城市攻坚战的经验 D奠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基础 16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17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 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 ”其确切理解应该是( )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8、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18如图漫画名为第三等级是什么? ,漫画中,一个赤身祼体、手脚戴着镣铐、被蒙着双眼,颈项上套 着绳索的男子,正驮着三位身材肥硕的人艰难地匍匐前行,他就是第三等级。这幅漫画( ) A反映出当时法国实行了三权分立 B说明当时法国颁布了民法典 C抨击了旧制度腐朽 D说明当时法国推翻了封建制度 19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 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 ” 其中的 “种子” 是指 (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 C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019 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

    9、迅速,到 1890 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 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1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 22列宁指出:我们现在正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 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为“纠正错误”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苏维埃政权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改革苏联模式 23罗斯福在 1933 年就职演说中说: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

    10、国会应付危机的那种唯 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 予我。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外敌入侵 B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罗斯福推崇封建专制主义 241870 年至 1914 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 养老金法 国民健康保险法 失业保险法 国 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 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 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 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 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D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矛盾 25华为有 17 万多名

    11、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 17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 50 强中的 45 家及全球 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小题,第 26 小题小题 16 分,第分,第 27 小题小题 18 分,第分,第 28 小题小题 16 分,共分,共 50 分分. 26 (16 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 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 公元前 65 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 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 幸福的问题。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1) “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哪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书?他的学说在 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 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 容的重要纽带。 摘自求是杂志 (2) “打通(陆上)东西方

    13、大通道”的是谁?中国发明的哪项技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 了巨大影响? 材料三:如图 (3) 图 1 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请写出其中两条改革措施。 图 2 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 族的交往?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 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 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27 (18 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不断探寻救国救民和发展的

    14、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39 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 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 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 “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提出的“求富” 主张对发展中国近代企业起到什么作用?“第三次”战争后,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图强的探索? 材料二: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

    15、件有如下评述: “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 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一拍即合” “彼此支援” “相碰撞而又同步” 。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 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2)材料二中的“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和“救亡性的政治运动”分别指什么?这两个重大事件有怎样的 内在联系? 材料三:五四运动后, 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 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 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 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

    16、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 式建党做准备。 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材料四: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 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 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御外敌”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是什么? 材料五: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

    17、 仿苏联” 。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 “从 1953 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 济过渡的道路” , “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 1953 年中国走上“快速工业化”的标志是什么?“苏联的社会主义 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8 (16 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7501914 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 世纪末,欧洲势力 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

    18、制了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 因素和经济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二:战争历时 4 年零 3 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 30 多个国家,15 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 840 万人阵亡,有 2100 万人受伤。大 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高达 2084 亿美元。 (2)材料二反映了这场“战争”对欧洲带来了哪些影响?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 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

    19、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3)材料三反映的“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经济利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西欧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 21 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 显著。1957 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 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 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 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 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有什么

    20、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历史的发展进 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0 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要求的. 1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为齐侯,建都于营丘(今潍坊昌乐境内) 。分封姜太公的依据是( ) A血缘远近 B功劳大小 C先王后代 D商朝遗民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分封的依据有血

    21、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解答】西周初期,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 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 。姜太公是功臣,其 分封依据是功劳大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王国维说: “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 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分析】本题以王国维的一段话为

    22、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 上无统一之制度, 下迫于社会之要求, 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 可知, 这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原因, 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3王夫之在资治通鉴论中说: “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 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 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

    23、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需要 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D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分析】本题以王夫之在资治通鉴论中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解答】依据所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建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目的是加强对地方 的管理和控制,因此 D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理解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 后汉书郑玄传称: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中国古 代这种兴办私学的形式,开始于(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思想主张,知

    24、道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 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 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中国古代这种兴办私学的形式,开始于孔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思想主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商鞅和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一位是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一位是少数民族汉化的 先行者。关于他们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实现了富国强兵,实现了本民族汉化进程 B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迁都助推改革进程 C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

    25、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D都践行了儒家治理国家的思想,推崇儒家学说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知道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 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 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 北魏的实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 掌握基础知识。 6潍坊历史悠久

    26、,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优美诗句。下列诗句中描写忧国忧民、责任担当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C家家画店会点染,户户画工善丹青 D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潍坊地方史的知识。要结合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 选项是表达李白凌云壮志的诗句;B 选项描写的是风筝满天飞舞的景象;C 选项描写的画年 画的景象;D 选项描写的是郑板桥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的诗句。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能够正确解读诗句。 7中医药为防治新冠肺炎做出了重要贡献。东汉时, “医圣”张仲景阐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主 张的著作是(

    27、 ) A 伤寒杂病论 B 黄帝内经 C 史记 D 道德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相关史实。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 为“医圣” 。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了 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 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 “医圣”张仲景阐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主张的著作 是伤寒杂病论 。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相关史 实。 8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

    28、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反映出当时的繁华。出现这种繁华的原 因是( ) A造船业发达 B制瓷业发达 C民族政权并立 D市民阶层兴起 【分析】本题以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 的社会生活。 【解答】结合所学知,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宋代江南地区经济繁荣,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 化也大放异彩。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阶层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宋代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 标志, 清明上河图就说明了当时的繁华,体现了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 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

    29、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9 皇明祖训记载: “今我朝罢承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相抗衡)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加强君主专制 C扩大地方权力 D改革丞相制度 【分析】本题以皇明祖训记载为依托,考查明朝君主集权强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今我朝罢承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 颃(相抗衡)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可知,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加强君主专 制。为

    30、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 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解答】鸦片战争失

    31、败后,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1895 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 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图片信息体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故选:C。 【点评】掌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 11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 年就是这 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32、C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分析】本题以材料“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 传奇。1919 年就是这样一个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历 史意义的准确认识。 【解答】依据题干中“1919 年” “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可推断出指的是五四运动,依据已 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青年学生的强烈抗议与不满,爆发了五四运 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所以题文中的“一个时代”指的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理解识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33、2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特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 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其中, “革命从此上新途”是指(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分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 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 【解答】据材料“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可知, “革 命从此上新途” 是指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 年, 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结束了 “左” 倾错

    34、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 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13如图是 1949 年 4 月出版的进步日报 。与报纸中的新闻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分析】 本题考查渡江战役的相关内容。 1949 年 4 月, 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 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 月 23 日,南京解 放,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答

    35、】辽沈战役、海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展开的决战,大大加速 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 年 4 月 21 日发动渡江战役,23 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 民党政权垮台。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的垮台间接考查渡江战役的作用。 141952 年,一位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 五亩的地, 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 那有多高兴啊!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 信中 “这个梦想实现了” 的事件( ) A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

    36、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及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 所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 【解答】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要求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三亿多无地少地的 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 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 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土地改革的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 如图

    37、是人民解放军某部在解放战争一次攻坚战中获得的荣誉。 这次攻坚战解放了潍县。 潍县解放 ( ) A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进攻 B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C提供了城市攻坚战的经验 D奠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基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潍县解放的意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解答】1948 年 4 月开始的潍县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城市攻坚战,是华东军 民进入战略反攻后取得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为以后接管大中城市提供了经验,提供了城市攻坚 战的经验。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潍县解放的 意

    38、义的相关史实。 16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 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解答】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伊斯兰教 的多神崇拜。伊斯兰教只崇拜一位真神安拉。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 ,意为“信仰真主 安拉的人”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

    39、典古兰经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伊斯兰教只崇拜一位真神安拉。 17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 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 ”其确切理解应该是( )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分析】本题以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 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 ”为背景,考查新航路开辟。 【解答】由“国别和种族为

    40、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 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 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的作用,因此 D 理解最确切。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如图漫画名为第三等级是什么? ,漫画中,一个赤身祼体、手脚戴着镣铐、被蒙着双眼,颈项上套 着绳索的男子,正驮着三位身材肥硕的人艰难地匍匐前行,他就是第三等级。这幅漫画( ) A反映出当时法国实行了三权分立 B说明当时法国颁布了民法典 C抨击了旧制度腐朽 D说明当时法国推翻了封建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

    41、国的等级制度的相关史实。识读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8 世纪的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 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广大人民怨声载道,而王室却挥霍无度,国家财政陷于破产。题干漫画第三等 级是什么?中第三等级正驮着三位身材肥硕的人艰难地匍匐前行,这幅漫画抨击了旧制度腐朽。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的等级 制度的相关史实。 19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 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 ” 其中的 “种子” 是指 (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

    42、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 C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 农奴劳动,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18 世纪初, 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 “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 的种子。 ”其中的“种子”是指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故选:C。 【点评】

    4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 史实。 2019 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 1890 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 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解答】据所学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于 1868 年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 生活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材料中的“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很显然是经济取得 的成就,这主要利益于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日本在经济方面实施的

    44、措施是“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 故选:A。 【点评】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21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解答】1 内燃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1883 年,德 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892 年,又一名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制成了以柴油为燃料 的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1903 年,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 特兄弟利用内燃发动机

    45、驱动螺旋桨,进行飞行实验。他们制造出一架名为“飞行者 1 号”的飞机,迈出 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故选:C。 【点评】本题把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的 重要发明 22列宁指出:我们现在正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 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为“纠正错误”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苏维埃政权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改革苏联模式 【分析】本题以列宁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列宁这段话中的“错误”主要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实行 的

    4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苏俄农民此政策感到气愤和不 满,1921 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 1925 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 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 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故选:B。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 23罗斯福在 1933 年就职演说中说: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应付危机的那种唯 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

    47、 予我。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外敌入侵 B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罗斯福推崇封建专制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可知,这主要说明 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为挽救经济危 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主要特点在于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先河,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故选:C

    48、。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41870 年至 1914 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 养老金法 国民健康保险法 失业保险法 国 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 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 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 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 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D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矛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的相关史实。由材料 1870 年至 1914 年,英国先后出台 失业工人法 、 养老金法 、 国民健康保险法 、 失业保险法 、 国民健康保险法可以看出时间为 工业革命,影响为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福利制度的发展,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一系列保护工人和社会福祉方面的法律开始 颁布, 说明工业化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发展, 选项 A 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没有比较英国和世界福利制度, 不能体现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选项 B 错误;选项 C 中根本保障说法绝对;题干不能体现英国社会保 障制度解决了矛盾,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题干材料和分析问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