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64170       资源大小:166.09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1、第 1 页,共 21 页 2020-2021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九年级上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期中化学试卷 1. 下列有关化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B. 拉瓦锡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C. 门捷列夫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D. 屠呦呦发明了青霉素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 B. 干冰升华 C. 蔗糖溶解 D. 食物腐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没有物理变化发生 B. 物质如果发生化学变化,那么就一定会产生其他物质 C. 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产生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

    2、有变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4. 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易挥发 B. 具有可燃性 C. 沸点78 D. 具有特殊香味 5. 上化学实验课时,小芬突然发现点燃的蜡烛火焰很小。她提出是不是实验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造 成的。这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 A. 猜想假设 B. 收集证据 C. 得出结论 D. 设计实验 6. 某同学取一支蜡烛,点燃,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壁有水雾 产生,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中,你认为不能得出的 是( ) A.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 蜡

    3、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 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C. 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 D. 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8.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液氧 B. 高锰酸钾分解后的残余固体 C. 蒸馏水 D. 冰水混合物 第 2 页,共 21 页 9.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 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 铜、铝用于制作电线电缆 10.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

    4、确的是( ) A. 高原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D.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1. 关于物质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铜绿受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C. 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12.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氧气

    5、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 D. 带火星的木条能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13. 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固体物质是( ) A. 24 B. 2 C. 22 D. 4 14. 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C.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5. 缺铁会引起贫血。符号“Fe”不能表示( ) A. 铁元素 B. 金属铁 C. 一个铁原子 D. 一个铁分子 16. 2020年 3 月22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 我国纪念

    6、 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 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21 页 A.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 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 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D. 水中2+、2+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 1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 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不变 D. 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2:1 18. 2020年我国发生“新型冠状

    7、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防疫之战”,至目前已取得决 定性胜利。在防控病毒中非常重要的消毒剂“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中氯 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0 C. +1 D. 3 19. 研究表明,磷酸氯喹(1832382)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 的感染,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磷酸氯喹不属于氧化物 B. 磷酸氯喹中含有 7种元素 C. 磷酸氯喹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15.5 D. 磷酸氯喹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为 3: 1 20. 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 84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 主要成

    8、分是浓度较高的盐酸(),二者混合使用会发生危险。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 + = + +2,请推测 X的化学式( ) A. HClO B. 2 C. ClO D. 2 21. (1)1774年,科学家_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 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A.诺贝尔 B.张青莲 C.门捷列夫 第 4 页,共 21 页 D.拉瓦锡 (2)如图 1 的微观示意图可简单表示金属汞与氧气反应的过程,请在反应后方框内画出正确的图示。 (3)如图 2 甲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乙实验中的水,甲图 和乙图中都有的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实验中产生

    9、气体的文字表达式为_,与乙相比,甲 优点有_。 (4)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 (猜想)2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 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装入少量的23,然后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试管中 产生大量气泡,木 条复燃 _ (5)过氧化氢(22)中存在过氧根2 2,两个数字 2 的含义分别是_和_,钠离子和过氧根形 成的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 22. (1)用符号表示或说出符号的意义: 2个氮原子_; 2个氢分子_; 3+_

    10、; 22_。 第 5 页,共 21 页 (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一“元素”组成的。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 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 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_。 A.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一个原子的质量 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如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硫离子的符号为_,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 性质_(填“相同”或“不同”)。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

    11、问题,将对应的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分子结构不同 .微粒间隔变大 .微粒在不断运动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_。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_。 (4)根据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原子个数相等的铁、镁、铝三块金属,质量最大的是_。 等质量的铁、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 23. 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河水 (明矾) (沉淀) (过滤) (加一氯胺) 净水。这一 过程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 一氯胺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

    12、剂, 请你写 出一氯胺的分子式2所表示的意义。宏观:_;_;微观:_;_。 (2)分离混合物,首先要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 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蒸馏是分离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第 6 页,共 21 页 (3)如图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 化的依据是_。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_能量。 图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 24.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三

    13、套实验装置,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 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_、 _。 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化学性质是_。 (3)对图一实验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 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 于 15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位于 11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为_。小明分析,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任答一点)。 (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三实验的优点是_(任答一点),图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

    14、 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_(填序号)。 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 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 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 第 7 页,共 21 页 25.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你认 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_,再_,其目的是_, 若水槽中的水变红,原因是_。 (2)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用化学式表示),其起_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 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填“能”或“否”),理由是_。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

    15、;若用 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端进入(填 “b”或“c”)。 (4)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 现象的可能原因_(写一个)。 26. 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措施之一就是少外出、戴口罩等,而口罩生产所需的重要物质之一就是熔喷布。 熔喷布是聚丙烯材料,烯类是有机物家族中的重要一类,其中聚丙烯材料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现 已知道有机物烯类家族些成员的化学式如下:乙烯为24、丁烯48,戊烯为510请你根据烯类家 族化学式特点寻找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丙烯的化学式:_。 (2)求出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C: =_。 (3)12克

    16、碳元素理论上可以转化生成丙烯的质量是:_ (写出计算过程)。 第 8 页,共 21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发现电子的科学家英国的汤姆生,故 A 正确; B、制定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俄国的门捷列夫,故 B 错; C、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故 C错; D、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是因为她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故 D错。 故选:A。 A、根据发现电子的科学家考虑; B、根据制定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考虑; C、根据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考虑; D、根据屠呦呦的贡献考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悉化学史是解决

    17、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活性炭吸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活性炭吸附、干冰升华、蔗糖溶解 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 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 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

    18、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 A、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 第 9 页,共 21 页 化,故错; B、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故正确;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出 现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泡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故错;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有的化学变化则 没有明显现象,故错。 故选:B。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有发光、放热变色

    19、、放出气 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出现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泡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所以有 这些现象出现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本题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进行了分析,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A、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酒精沸点78,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酒精具有特殊香味,味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

    20、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 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酒精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 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A 【解析】解:上化学实验课时,小芬突然发现点燃的蜡烛火焰很小。她提出是不是实验室里二氧化碳的含 量过多造成的,属于实验探究中的猜想假设。 故选:A。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第 10 页,共 21 页 本题难度

    21、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说明蜡烛燃烧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由该实验,无法得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 误。 C、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冷而干燥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由题意,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壁 有水雾产生,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

    22、大,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化学变化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药品取出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可能污染瓶中的药 品,故错误; B、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瓶专用,不用清洗,故错误; C、胶头滴管必须保持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放,故错误; D、为防止烧杯因局部过热而炸裂,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石棉网;故正确; 故选:D。 A、从药品取出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去分析; B、根据滴瓶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 D、根据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石棉网进行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

    23、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8.【答案】B 第 11 页,共 21 页 【解析】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错; B、高锰酸钾分解后的残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 B正确;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 错; D、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 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 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 物质的组成 9.【答

    24、案】A 【解析】解: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利用了化学性质,故 A 正确;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 质,故 B 错; C、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 C错; D、铜、铝用于制作电线电缆,是利用铜、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 D错。 故选:A。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 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 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

    25、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0.【答案】D 【解析】解:A、高原空气和其他地方的空气组成相同,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而不是质量分数,故 错误;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特殊条件下也会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故错误; D、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消耗二氧化碳, 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 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故正确。 故选:D。 第 12 页,共 21 页 A、高原空气和其他地方的空气组成相同去分析; B、根据稀

    26、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去分析; C、从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去分析; D、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去分析 认识空气的组成以及各成分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 说法错误。 B、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 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27、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铜绿受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 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且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 态空气法制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

    28、以带火星的木条能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选项说法 正确。 故选:B。 A.根据工业制备氧气的方法来分析; 第 13 页,共 21 页 B.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呼吸作用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工业制备氧气的原理、氧气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锰酸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产物,不能用来制取氧气,不合题意; B.二氧化锰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产物,不能用来制取氧气,不合题意; C.过氧化氢是一种液体,不合题意; D.高锰酸钾是一种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

    29、理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 ),各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类型,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的相互联系;并 且,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 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4.【答案】A 【解析】解:A、原子可以再分,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 A 说法错误; B、相同的元素可能组成多种不同的物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故 B 说法正确; C、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 C说法正确; D、由分

    30、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 D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原子可以再分进行解答; B、根据相同的元素可能组成多种不同的物质进行解答; C、根据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进行解答;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原子核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5.【答案】D 第 14 页,共 21 页 【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 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Fe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 表示

    31、铁这一纯净物。 故选:D。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 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 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B.煮沸或蒸馏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加入肥皂水不能将硬水软化,选项说法错误; C.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选项说法正确; D.水中磷元素、氮元素增多会导致水中

    32、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水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水的用途来分析; D.根据导致藻类生长的元素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 17.【答案】D 【解析】解:A、纯水几乎不导电,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

    33、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 的体积之比大约是 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 15 页,共 21 页 18.【答案】C 【解析】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可得:(+1) + + (2) = 0,则 = +1价。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 正确解答此类题。 19.【答案】A

    34、 【解析】解:A、磷酸氯喹是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 法正确。 B、磷酸氯喹(1832382)含有 6 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磷酸氯喹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15.5,故选项说 法错误。 D、 1个磷酸氯喹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和3个氮原子, 则磷酸氯喹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为18: 3 = 6: 1,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D、根据 1个磷

    35、酸氯喹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20.【答案】D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氯、 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3、1、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1、1、1,根据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分子由 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2。 故选:D。 第 16 页,共 21 页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 X 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

    36、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1.【答案】D 集气瓶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氧气 氧气充足(或操作简便)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 氢溶液的试管中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12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右下角:一个过氧根里有 两个氧原子 右上角:一个过氧根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22 【解析】解:(1)1774年,科学家拉瓦锡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 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故填:D; (2)金属汞与氧气反应的过程中,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氧化汞分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有 4个氧化汞分子; 故填:;

    37、 (3)玻璃仪器是集气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氧气,与乙相比,甲优点有氧气充足、操作简便; 故填:集气瓶;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氧气;氧气充足(或操作简便); (4)由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可知,实验一的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由实验二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可知,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12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 中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装入少量的 23,然后将带火星

    38、的木条伸试管中 产生大量气泡, 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123能 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粒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所以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所 带电荷数,因此过氧根(2 2)中右下角的数字 2 的含义是一个过氧根里有两个氧原子,右上角的数字 2 的含 义是一个过氧根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每个过氧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过氧根离子显2价,钠元 第 17 页,共 21 页 素显+1价,所以钠离子和过氧根形成的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22; 故填:右下角:一个过氧根里有两个氧原子;右上角:一个过氧根带两个单位负电荷;22。 (1)根据化学史的知识来分

    39、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3)根据仪器的名称、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装置来分析; (4)根据催化剂的性质来分析; (5)根据化学符号周围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来分析。 此题探究23是不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中考有关催化剂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作用和探究 某物质是不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 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要探究一种物质能否作为化 学反应的催化剂,必须同时具备上述特点 22.【答案】2N 22 3 个氢离子 2个水分子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合理即可) B

    40、6 2 不 同 b d 铁 镁 【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填:2N;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氢分子表示为22;故填:22;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 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可表 示 3个氢离子;故填:3 个氢离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

    41、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2可表示为:2个水分子故填:2个水分子; (2)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水在通 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或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故填: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 和氧气(合理即可);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不能判断一个原子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第 18 页,共 21 页 故选:B; 由

    42、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硫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个电子而形成最外层为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形成的硫离子的符号为2,硫原子和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 性质不同;故填:6;2;不同; (3)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微粒间隔变大;故填: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填:d; (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反映了其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其实际质量越大,铁、镁、铝相对原子 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铁铝镁, 则相同原子数目的铁、 镁、 铝三种金属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铁铝镁。 故金属

    43、质量最大的铁。故填:铁; 铁、镁、铝的相对原子量分别是 56、24、27,当质量相同时,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 镁,含有原子数最少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元素,即为铁;故填:镁。 (1)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 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 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2)根据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3)根据粒子的性质来分析; (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反映了其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其

    44、实际质量越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对原子个数的考查题,解题时用到的知识是元素 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真实成正比关系。 23.【答案】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 一氯胺 一氯胺是由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组成 1 个一 氯胺分子 1 个一氯胺分子是由 1 个氮原子、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氯原子构成 溶解性 沸点 乙 分子种类没有 改变 吸收 水 通电氢气+氧气 【解析】解:(1)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一氯胺的化学式2所代表的宏观 和微观的意义宏观:表示一氯胺;一氯胺是由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组成;微观:1个一氯胺分子;1

    45、个一氯胺分子是由 1 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和 1个氯原子构成;故填: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 一氯胺;一氯胺是由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组成;1个一氯胺分子;1个一氯胺分子是由 1 个氮原子、2 个氢原子和 1个氯原子构成; (2)过滤是分离溶解性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故填:溶解性;沸点; 第 19 页,共 21 页 (3)由图 2 甲可知,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乙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发生 的属于物理变化;乙中水分子吸收能量,分子间隔变大;故填:乙;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吸收; 图 2中的甲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水

    46、通电氢气+氧气。 (1)根据净化水的原理与方法、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2)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分子种类是否发生改变、微观反应示意图的意义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微观反应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24.【答案】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铜+氧气 加热氧化铜 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 中,双手紧捂集气瓶,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不溶于水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 烧 16% 装置漏气等 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AB 【解析】解:(1)图一、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47、铜+氧气 加热氧化铜; 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双手紧捂集气瓶,观察 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铜+氧气 加热氧化铜;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 双手紧捂集气瓶,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 25 100% = 16%, 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等。 故填:16%;装置漏气等。 (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三实验的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图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反复推拉注射器 的活塞。 故填: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AB。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


    注意事项

    本文(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