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苏教版六年级上科学课本实验指导手册(全册)

    • 资源ID:158428       资源大小:1,016.0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苏教版六年级上科学课本实验指导手册(全册)

    1、 实验名称: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知道水中有微生物。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草履虫培养液、 USB 电子显微镜。 实验步骤: 1教师预先利用滴管取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也可取池塘水)滴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调节清楚,用于学 生分组观察。 2简要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放大倍数更大的显微镜) ,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看 一看,一滴水里有什么。强调细心、耐心,不要让显微镜震动,以及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必要时,可 指导学生微调螺旋和反光镜,使图像更清晰。 3教师可提供写有问题的观察记录表,帮助学生观察: (1)你观察到了什么?(2)它是

    2、什么样子的?(3) 它是否在运动? 4 还可以借助 USB 电子显微镜观察, 具体操作方法: (1) 将电子显微镜的 USB 接口插入电脑的 USB 接口。 (2) 登陆网站:,选择简体中文,下载文件 HiViewSetup for windows 并安装。 (3)打 开软件,选择打开显微镜,调整显微镜的的转轮至成像清晰。 5简要介绍一滴水的生物: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等。 注意事项:教师要事先做好实验,保证图像的清晰。 实验名称:做酸奶。 实验目的:学会自己动手做酸奶。 实验器材:白糖、温度计、酸奶机或自备保温容器、酵母粉(酸奶专用)或自备酸奶、鲜牛奶(自备) 、课 前讲解酸奶制作

    3、方法、黄豆、纸杯。 实验步骤: 1要充分发挥做酸奶活动对探究活动的引发作用,尽可能在上节课上就利用一些时间介绍制作的方法: (1) 将所用容器进行沸水煮沸消毒。 (2)在鲜牛奶中加入 12 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3)待牛奶冷却 3540 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4)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5)保温 56 小时后,牛奶 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6)也可以利用酸奶机和酵母粉制作酸奶。让学生在课前制作酸奶,并带着自 己制作的酸奶来上课。 2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消毒、加盖。保温时间几小时即可,不宜过长,也不能过短。制作好后可 以放进冰箱保存,防止变质。 3上课时,

    4、可以分组汇报制作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品尝,但要注意卫生。 4学生汇报、交流完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引发下面的探究活动。 5利用黄豆、纸杯模拟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在 1 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在 2 号杯中放两 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两个。以此类推,第八代细菌有多少个? 注意事项:注意酸奶的保存,变质的酸奶一定不能食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六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显微镜下的世界 实验名称:研究发霉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霉适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对比实验) 。 实验器材:新鲜馒头(自备) 、干燥剂、自封

    5、袋等。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积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相关条件及相对应的条件。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分析在每一组对比实验中,相同的实验条件和不 同的实验条件分别是什么,以便控制实验的变量。 3尽可能让学生提出的可行方案都付诸于实践。 (温暖+干燥,温暖+潮湿、寒冷+干燥、寒冷+潮湿等) 4应明确观察要求,提醒做好观察记录。 5分析记录,知道霉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发霉。 注意事项:注意强调变量的控制。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识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异。 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和动物体表皮装

    6、片。 实验步骤: 1制作洋葱表皮观察切片时,先用镊子从洋葱内侧切口处撕下一小片洋葱表皮,将洋葱表皮平放在载玻片 上。出现褶皱时可用牙签小心展平。用滴管在洋葱表皮上滴一小滴水,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让盖玻片一面 接触水滴边缘,再慢慢放下盖玻片。注意不要有气泡。 2如盖玻片下水分过多,可在盖玻片侧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教师要在事先制好切片标本,并调好显微 镜供学生观察。 3动物表皮装片制作可参照洋葱表皮切片制作的方法,人体表皮简易装片可用红墨水染色。 4也可用现成洋葱表皮切片和动物表皮装片在调好的显微镜上让学生观察,边观察边画图,并引导学生分 析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装片的异同。相同点:都很微小。不

    7、同点: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 格子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清晰,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 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注意事项:切片要清晰,可以调好显微镜给学生观察。 实验名称:模拟帆船的进出港。 实验目的:观察“进港的帆船” ,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器材:地球仪、小帆船。 实验步骤: 1出示一只帆船,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观察船出港,你有什么发现?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 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注意观察者眼睛要平视, “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2观察后,引导学生讨论:人们看到“进港

    8、的帆船”现象后,会对地球的形状做出怎样的假设? 3引导学生总结:在让小船沿着球体做“进港的帆船”的模拟实验中,可以看到首先出现的是“桅杆”火 柴棒,然后才是船身。出港时相反。而在桌面上做同样的实验没有这样的现象。 4还可在地球仪上用小船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注意事项:观察的角度要正确。 实验名称:制作地表模型。 实验目的:制作并交流地表模型。 苏教版小学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六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地球 实验器材:托盘、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等。 实验步骤: 1全班先进行些讨论:我们可以做哪些地貌模型?然后 在教师的协调下进行分工,尽可能多地呈现不同

    9、类型的地貌。 2让学生先谈谈各自制作的地貌模型的特点,然后再将自己的地形地貌用平面图画出来。 注意事项:要留个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 实验名称: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实验目的: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实验器材: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仅限教师使用) 。 实验步骤: 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该有多厚。让学生算一算:如果内核做成 1 厘米的小球,那么外核厚度 为 1.7 厘米,而地幔厚度约为 2.2 厘米,最外面地壳只要薄薄一层。 2先做里面,再做外面。 3制作完成后,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注意事项:要引导学生明确各个圈层的厚度。 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

    10、 实验器材:铁盒子、黏土(或土豆泥) 、番茄酱、火柴、三脚架、酒精灯(自备) 。 实验步骤: 1出示实验器材,启发学生说一说每样物品代表什么,如黏土(或土豆泥)相当于什么?番茄酱相当于什 么? 2在铁盒子里放一些黏土(或土豆泥) ,做成山的形状,并在黏土(或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往洞里倒 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黏土(或土豆泥)封住洞口;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 察受热后的变化以及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3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会有火山喷发,有的地方却没有?突出火山喷发的稀少性 以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注意事项:不能碰到加热的铁盒子。 实验名称:模拟地震。

    11、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并能根据地表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判断。 实验器材:纸箱(自备) 、木块(自备) 、记号笔(自备) 。 实验步骤: 1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 使楼房倒塌。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2此模拟实验至少应进行两次,其中,一次为低震级的震动,找震中;另一次为高震级的震动,找震中。 注意事项:选择易倒、较轻的小物品当高楼,这样的效果明显。 实验名称: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目的:发现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器材:酒精灯(自备) 、装有水的容器(自备) 、小石块、镊子、火柴。 实

    12、验步骤: 1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2石块要小,尽量选用易产生明显现象的岩石,如页岩、石灰岩等。冷水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不能碰到加热物体。 实验名称:模拟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目的:发现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器材:带孔的塑料盆、喷壶、沙土、尺子(自备) 。 实验步骤: 1将沙子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用尺子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13、5往水杯中加水(或用洒水壶中倒入等量的水用洒水壶模拟降水) ,在课堂上展示现象,过一段时间后,沙 盘里的沙子和泥土出现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描述结果。同时思考沙盘的坡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实验名称:对蜡烛的加热、燃烧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物质的两大类变化。 实验器材:蜡块、蜡烛、火柴、澄清的石灰水、瓷勺、干抹布、酒精灯(自备) 、蒸发皿或金属片(自备) 、 干燥的烧杯(自备) 。 实验步骤: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2提出问题: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实验前,先组织学生预测:蜡块在加热 时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后设计实验

    14、并验证。实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恰当 的语言描述。如蜡块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 ,冷却后,熔化的蜡烛没有变少, 又慢慢地变回了固体。 3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点燃蜡烛的火焰上方,注意不能集中加热烧杯的一个地方,要转动烧杯,使之 均匀受热,以免烧杯爆裂。最好要抹布包住烧杯以免被烫伤。注意观察现象(烧杯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 烧产生了水) 。 4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烧杯,重新罩在点燃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 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 5将一只瓷勺(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瓷勺(片) ,观察它的底部(底部出现了黑色物质

    15、, 这是石蜡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游离碳) 。 6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变化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 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如蜡烛燃烧。 注意事项:石灰水需课前配置好,用火时需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苏教版小学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六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物质在变化 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铁生锈的原因。 实验器材:无锈铁钉、试管(或矿泉水瓶、透明塑料袋) 、干燥剂、凉开水(自备) 、滴管、植物油、砂纸等。 实验步骤: 1由于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

    16、很多,先让所有学生选定影响铁钉生锈的某一个因素后,再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2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提醒学生参考课本的计划,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本组的研究方案。实 验方案应包括:问题、假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等。 3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对实验的器材选择;有水、无水的环境创设;有氧、无氧条件的考虑等往往不周 到,教师要在学生初步完成设计的基础上,利用分组汇报、互相补充等教学方式完善学生的实验方案。然后, 利用课前准备的凉开水、植物油、砂纸、无锈铁钉、矿泉水瓶或透明塑料袋、干燥剂、细线绳等组装实验器 材,以便课后观察研究。 注意事项:注意变量的控制。 实验名称:制作紫甘蓝水试剂。

    17、 实验目的:做指示剂。 实验器材:紫甘蓝(自备) 、温水(自备) 、 塑料袋、烧杯(自备) 。 实验步骤: 1将紫甘蓝(约 50 克)撕成小碎块,装入厚的透明塑料袋中。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紫甘蓝叶 要撕得越小越好。 2往塑料袋中加入半杯温水(约 5060) ,握住袋口,反复挤压菜叶 35 分钟,直到流出带色的水为止。 用手反复搓揉菜叶时,动作要轻一些,不要把塑料袋弄破。搓揉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 3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中,用滴管在待检测物体中滴入两三滴紫甘蓝汁,观察颜色的变化。 4如果没有紫甘蓝,可以用紫色的牵牛花、紫心水萝卜、苋菜代替也行。做法是:把牵牛花的花冠切碎, 放在温水中浸

    18、泡,过一段时间,水就变成紫红色了,这是因为花青素从细胞里渗出进入水中。 注意事项:用紫甘蓝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测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得到准确结果,还可以用试纸等进行检测。 实验名称:比较洗涤用品的效果。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洗涤用品的洗衣效果差异。 实验器材:烧杯(自备) 、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 、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料 (压缩小毛巾) 、搅拌棒。 实验步骤: 1先让学生猜猜:哪一种污物,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2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布条上污物的大小、水量多少、肥皂或洗衣粉用量通过讨论明 确:在这个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

    19、有洗涤的用品不一样。 3往 2 个装有同样多水的大烧杯里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和一小勺肥皂粉,分别搅拌 3 分钟。 4每组选择一种污物,并把 2 块带有同样污物的布条分别浸泡在 2 种溶液中。 5观察布条上污物的变化,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注意变量的控制。 实验名称: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认识其成因。 实验器材:塑料盆、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环形山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实验步骤: 1利用图片展现月球环形山与地球陨石坑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为在地球环境 下模拟月球环形山奠定基础。 2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 3 厘米

    20、厚的细沙,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再从同一高度 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坑影子的变化 3在把沙子倒入盘子后,应轻轻摇晃,使沙子成水平状,以便在实验中成坑明显。 4引导学生确定模拟对象,即沙面模拟月面,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手电筒光模拟阳光,丢石子的动作模 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行动,以保证模拟实验目的明确,观察有效。 5做这个实验时,最好先做不同大小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再做同样大小的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分别 测量沙坑的深度。 6如条件允许,在遮光条件下用手电筒照射石子坑,看到的现象会更加明显,也更像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 环形山。 注意

    21、事项:注意变量的控制。 实验名称: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 实验目的:从天文学的角度认识四季变化的成因。 实验器材:数显温度计、信封。 实验步骤: 1在两个一样的信封中分别插入数显温度计。一个平放,一个斜靠着,都放在阳光下。过几分钟,观察数 显温度计温度的差异。 2插入数显温度计平放的信封是为了让太阳光斜射(越斜越好)在上面,另一个插入数显温度计斜放的信封 是为了正对着太阳光让阳光直射在上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调整好角度,信封与阳光的夹角成 90 为最佳。 3在展现地球公转,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变化时,可用地球仪围绕烛光转圈的方法来进行模拟,注意:地轴必 须始终对着一个方向。 注意事项:注意信封倾斜

    22、的角度。 实验名称: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实验目的:认识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器材:行星仪、橡皮塞、绳子、塑料管、螺母、计时器、合适的场地。 实验步骤: 1先组织学生进行假设,例如: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短。然后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2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度塞,一头拴上砝码。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 动。注意: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 20 厘米、40 厘米、60 厘米,计算橡皮塞的不 同运转周期。 3在此实验中。保持橡皮塞的匀速运动是操作难点。为此,课文设计了套管装置,使实验者能利用重物

    23、砝 码来显示橡皮塞是否匀速运动。在实验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在橡皮塞转动过程中,塑料管下端的绳长保持 不变时,说明基本达到匀速,这时开始计时和记录橡皮塞转动的圈数。 苏教版小学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六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 4可在拴橡皮塞一端的绳子上用彩笔或贴纸、橡皮筋分别标出离橡皮塞 20 厘米、40 厘米、60 厘米的位置, 以便学生控制转动橡皮塞的力量,使转动的半径保持恒定。 5要求学生每次转 10 圈,然后用转动所用时间除以 10,要至少重复 3 次实验,取平均值为其公转周期。 6注意小组内学生的合作分工。可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转橡皮塞、计时、记录、监督的人选,

    24、保障实验的 顺利进行。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实验时需要在空阔地散开进行。 实验名称:寻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实验目的:了解星座,学会寻长星座。 实验器材:星座图。 实验步骤: 1有条件的话,可利用音像资料或文学资料补充介绍一些星座的知识以及有关星座的神话传说。 2在星座中,北斗七星的斗柄是大熊长长的尾巴,斗勺的四星是起来大熊的身躯,另一些较暗的星构成大 熊的头和脚。 3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运转,尾巴(斗柄)指东是春季,斗柄指南是夏季,斗柄指西是秋季,斗柄指北是冬季。 4要告诉学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 5 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 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星座图。 实验名称:

    25、 “谁先落地”的假设实验。 实验目的:懂得假设依靠的经验未必可靠。 实验器材:两张一样重的纸、一个小球。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把一张纸和一个小球同时从高处丢下,为什么球先落地?如果用两张一样重的纸,其中一张 揉成团,同时从高处丢下,谁先落地? 2在此实验中,第一个活动会诱发学生从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对现象进行解释。从而获得错误的经验认识。 此时,教师不必去纠正,以便让学生在下一操作中认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经验。 3此实验中的第 2 个活动,不必采用人人动手的形式,只需让一个学生在楼上丢,其他学生在楼下看即可。 4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并与学生在第 1 个活动中做出的假设进行

    26、比较,以便 学生认识到经验的不可靠性。 注意事项:在动手之前先引导学生动脑。 实验名称:探究盐溶解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知道对比实验的条件之一是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的公平性。 实验器材:搅拌棒、烧杯(自备) 、盐。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2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变量:搅拌的力度、搅拌划圈的大小、搅拌器的同一、搅拌器在器皿中的深度; 搅拌器在搅拌时的垂直状况等。 3可以提醒学生,实验中的“公平”值得非常苛刻地加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精确的结论。 4学生实验,并尝试如何严格控制变量。 注意事项:必须严格控制变量。 苏教版小学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六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假设与实验


    注意事项

    本文(2020苏教版六年级上科学课本实验指导手册(全册))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