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54695       资源大小:231.2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学案(含答案)

    1、第十一课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诲人不倦 古代的姓氏名字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姓氏,但在最初,“姓”和“氏”的来历、作用其实是不同的。在原 始社会后期的母系氏族阶段,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每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的族群都有 一个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称呼, 这就是“姓”。 所以甲骨文中的“姓”字从“女”、 从“生”, 就是表示“女所生”。同一个老祖母所生的后代,便是同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姓的族群出现新的区分,尤其在母系氏族阶段向父系氏族阶段转变 的过程中,这种区分日趋明显。这种区分不仅取决于血缘的亲疏,还缘于地位的高低与财产 的多寡。于是,在同姓的人当中,又有了不同的“氏”。最初的“氏”,大体上就是各个父

    2、系氏族的称呼或标识,也可以是该氏族的男性首领的称呼。后来,地名、官职名、祖先名等 都可以作氏。 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 氏族略序中说:“三代(指夏、商、周)之前,姓氏一分为二,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 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 姓氏合而为一,皆可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里说明了姓和氏之间的关系,又表明 了两者后来的演变和作用。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姓和氏便没有什么区别了。 孔子是宋国贵族之后,宋国是殷遗民所建,所以孔子本应姓“子”。他的先祖本以“公 孙”为氏, 到孔父嘉时, “五世

    3、亲尽, 别为公祖, 故后以孔为氏焉”。 由此可知, 孔子之“孔”, 只是他的氏,而非他的姓。知道这一点,对于孔子之父孔纥(h ),为什么又叫叔梁纥,就不 难理解了。 今天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名字。但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 回事。 古人一般在出生三个月后,便要取名。 仪礼 丧服传 :“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之所 以要在三个月后取名,是因为“人生三月,目煦亦能咳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 之”。 也就是说, 三个月大的婴儿, 已略知世事, 懂得与人交流, 给小孩取名是交流的需要。 古人的名是小时候被长辈呼叫的, 成年之后, 平辈尤其是晚辈仍直呼其名, 便显得不敬, 故“冠而

    4、字之,敬其名也”(仪礼 士冠礼)。所以自周代开始,一般的人不仅有“名”, 而且还有“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 曲礼上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 而字”。就是说,当男子二十加冠时,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交活动,或女子十五 及笄当嫁时,就要在有了名之后,再加“字”。 如何呼名称字,古人有一定的规矩,特别是战国以后,成了一种严格的礼制。概言之就 是: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平辈之间一般称字,只有很熟悉 的朋友才互相称名。 不按此道, 便被视为无礼。 这种礼仪至今仍然保留, 尤其在文化人当中。 1字音识记 (1)不悱 不发(fi) (2)贫而无谄 (chn)

    5、 (3)如切如磋 (cu) (4)闵 子骞(mn) (5)举一隅 (y ) (6)巧笑倩 兮(qi n) 2重要词语 (1)有教无类 :种类,类别 (2)尝独立 ,鲤趋 而过庭:独立,一个人站在那里;趋,小步快走 (3)不愤 不启,不悱 不发:愤,想求明白而不得;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 (4)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隅,方位,一般有四方;反,还复,这里指回过头来加以 验证 (5)女与回也孰愈 :较好,胜过 (6)吾与 女,弗如也:赞同 (7)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谄媚 (8)素 以为绚 兮:素,白色的底子;绚,色彩繁盛的样子 3通假字 (1)唯上知 与下愚不移:通“智”,聪明 (2)

    6、吾自卫反 鲁:通“返”,返回 4虚词用法 (1)赐也何 敢望回:疑问副词,怎么 (2)天何 言哉:疑问代词,什么 (3)告诸 往而知来者:之,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子贡 (4)闻斯行诸 :兼词,“之”“乎”的合音。之,指代听到的内容;乎,疑问语气词 5词类活用 (1)性相近也,习相远 也:使动,使相差很远 (2)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离开,保持距离 (3)求也退,故进 之;由也兼人,故退 之:使动,促使上前;使动,使退缩 6特殊句式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宾语前置 (3)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宾语前

    7、置 (4)天何言哉:宾语前置 7成语积累 (1)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 (2)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 (3)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 (4)述而不作:指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创作。 (5)信而好古: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 (6)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本课指雅 颂各归适当的位置。 8名句积累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段赏析 1子曰:“有教无类。” 赏析 孔子说:“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 一视同仁

    8、没有区别是指教育对象,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有所区别 的。在述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凡是只 要注意修饰外表, 并亲自愿意送些薄礼前来求教的, 我从来没有不愿意对其进行耐心教育的。 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子贡,贫穷如颜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 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惰贪睡的如宰予,这些人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 疏的区别,这种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堪为当世之鲜,孔子应为后世楷模。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赏析 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

    9、的时 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地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 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 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 等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 发、指

    10、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可加以借鉴。 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赏析 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 “述而不作”,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如果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 么对古代的东西我们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 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重点研读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 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答案 “性相近也

    11、,习相远也”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知 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 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 “难与言”的乡人进步,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 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案 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论语 中表现这方面内容的材 料很多,如第一课 14.5 章,第六课 6.11 章,第七课 5.8 章、6.12 章,第十二课 11.13 章、7.11 章、5.7 章,等等。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

    12、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 育培养。如本课 11.22 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第 11.3 章,是讲在个人发 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 学, 说: “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案 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 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 传授,

    13、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 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 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 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 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 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 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4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一个组

    14、成部分,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么时候称名,什么时候称字,什 么时候称官职、地位,都有基本规则。主要决定因素是交际双方的尊卑,以及第三方相对于 对方的尊卑。试对论语称谓情况作简单的归纳说明。 答案 论语中的称谓规则: (1)孔子对弟子称名(第一课 16.1 章)。 (2)孔子在弟子面前自称称名(第一课 16.1 章)。 (3)弟子对孔子多称“夫子”(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少数时候称字(第十二课 19.24 章)。 (4)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称名(第十一课 11.22 章)。 (5)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称名(第十一课11.22 章, 第十一课5.9 章, 第十三课11.26 章)。 (6)弟子相

    15、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第十五课 12.5 章)。 (7)论语的记述编纂者(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孔子弟子通常称字,个别称子(第二课 1.2 章,第六课 8.7 章)。后一种情况为特例,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论语的最后编纂者为有 若和曾参的学生。 合作探究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 并且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将贵族享受的教育专利扩大到平民;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论述, 丰富了教育理论; 他弟子三千, 七十二贤请以“走近孔子感知伟人的教育思想”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 提示 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对中国的教育史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虽然没有在 论语 中提出系统完

    16、备的教育理论,但论语中所展示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方法,在人类教育理论 中,仍是最光彩的一页。 探究 第一步,摘录论语中孔子教育弟子的片段描写以及孔子有关教育的阐述,搜集关 于孔子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研究资料;购买或者借阅现代教育学的著作。 第二步,研读论语中的相关描写以及阐述,将其按照教育内容、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 及学习方法等进行内容分类,做好阅读笔记卡片。 第三步,研读现代教育学著作,了解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态度、方法以及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第四步, 将卡片中归纳的内容与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比较, 初步感知孔子教育理论的进步意义; 然后研读有关的研究资料,进一步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 第五步,写一篇

    17、1 500 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 考点一 宾语前置 命题规律 宾语前置是一种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文句式。从近几年命题情况来看,这一知 识点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作为一个因素隐含在诸如释词、翻译等题目中。 例题解析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试解:_ 解析 “向”译为“从前”; “为”译为“因为”; “不之杀”, 宾语前置句, 译为“不 杀之”。 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点拨 如按原文语序翻译不通时,就应该想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当出现否定句或者疑 问句时,就应该考虑是否是宾语前置

    18、,本题中的“不之杀”,按原语序翻译不通,但它却符 合“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条件,因而断定它是宾语前置句。 考点总结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规律 1在否定句中作代词的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 欺也。 2借助“是”或“之”前置,如:孔子云:何陋之 有?唯命是听。 3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的代词一般也前置。如:沛公安 在? 考点二 “何”字的用法 命题规律 (1)虚词“何”用法简单,高考中很少涉及。 (2)“何”一般用作疑问代词和副词,如果要考的话,作副词的用法要注意。 例题解析 下列句子中“何”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哉 B夫晋,何 厌之有 C大王来何 操 D至

    19、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 其衰也 试解:_ 解析 D 项为副词,其余为疑问代词。 答案 D 点拨 用在句首或动词、形容词之前,常为副词,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 辞为?”“何”在动词“辞”前, 为疑问副词, 表示反问。 注意: 如果是一般疑问句, “何” 也在动词前,如 B、C 两项中的“何”,但它属于前置的宾语,是疑问代词。 考点总结 “何”字用法归类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 因”。例:何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哉?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

    20、里”“什么”。译时, “何”要后置。例:豫州今欲何 至?大王来何 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然则何 时而乐耶?其间旦暮闻何 物。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 常表示反问, 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 何 不按兵束甲, 北面而事之?徐公何 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至于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何 其衰也!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 曰:“今日之事何如 ?”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

    21、分别 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甚厚,足下何以 待之?何以 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唯上知 与下愚不移 知:通“智” B有教无类 类:种类,类别 C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厌:满足 D述而不作 ,言而好古 作:创作,创造 解析 C 项厌:厌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子亦有异闻 乎 异闻:特别的听闻 B文学 :子游,子夏 文学:喜欢文学 C予欲无言 无言:不再有所言说 D由也兼人 兼人:敢作敢为,一个人相当于两个人 解析 B 项文学:文献。这里作动词用,可译为“熟悉文化典籍”。 3下列各组句子中

    2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 告诸 往而知来者 闻斯行诸 B. 何 谓也 天何 言哉 C. 又闻君子之 远其子也 求也退,故进之 D. 我非生而 知之者 述而 不作 解析 A 项之,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子贡/兼词,之乎。B 项疑问代词,什么。C 项用在主 谓之间,助词/他,代词。D 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4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D ) A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B告诸往而知来者 C由也兼人,故退之 D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解析 A 项“远”,形容词用作动词。B 项“往”“来”,动词用作名词。C 项“退”,使 动用法。 5名句填空。 (1)子曰:“性相近也,

    23、习相远也。” (2)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 诗 ,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 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 ,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

    24、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 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 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鲤趋 而过庭 趋:小步快走 B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远:离开,不偏爱 C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

    25、盼:张望 D赤也惑 ,敢问 惑:感到困惑 解析 C 项盼:黑白分明。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 鲤趋而 过庭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B. 其 斯之谓与 尔其 无忘乃父之志 C. 闻斯行之 顷之 ,烟炎张天 D. 不学诗,无以 言 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 解析 D 项无以:没有用来的。A 项而: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递进,并且。B 项其:副词,表揣测,大概/副词,表希望,一定。C 项之:代词,它/助词,音节衬字,没 有实在意义。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陈亢通过和伯鱼谈话,不仅了解了诗 、礼的作用,而且还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人

    26、格, 因此内心充满了喜悦。 B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孔子把这一道理告诉子夏后,他立即有所领 悟,受到了孔子的称赞。 C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 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D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许多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说的,因此我们对于孔 子的话,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教条地去照搬照用。 解析 “孔子把这一道理告诉子夏”错。根据原文可知,孔子并没有直接把这一道理告诉子 夏,只是讲了“绘事后素”,结果子夏自己领悟到了这一道理。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译文:但还比不上贫穷却很快乐

    27、,富有却谦逊好礼。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 (二)高考 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1 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2.8)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2.7)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 2.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2.6) 10

    28、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同样是“问孝”,孔子给四个弟子的回答却是不同的,可以概括 出孔子教育特色的一个成语是因材施教。 1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的“孝”的内涵的理解。 答案 与父母相处要和颜悦色,要从心灵深处敬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尽量不让父母 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应时常缅怀他们。要有感恩之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孔子的教育观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孔子的最大理想也是从政。他多次感叹说,如为国 家所用,三个月可使国家改变面貌,三年可以卓见成效,达到他所向往的周王文武时代的天 下为公,近者悦之、远者怀之、四方百姓向往归顺的理想境界。“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 者使人继其志。”这

    29、句话是说,一个善于唱歌的人,往往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起来;同 样,一个善于教育的人,往往能使学生接受他的理想和抱负,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于是, 困厄的孔子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寄托在了教育上,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来实现自 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孔子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 有教无类。 孔子大胆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 首创私人办学之风, 不论贵贱、 贫富、 智愚、长幼,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悉数给予教育。有人讥讽孔子招生“何其杂也”,说孔 子收徒不定条件,来者不拒,随便什么人都照收不误。孔子的学生子贡听到这种议论后,很 不以为然,认为这正是老师有教无类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

    30、老师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水平高 的表现。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良医之门多病人,良匠之家多曲木”。孔子就像位能治百 病的良医,所以有各种疑难杂症、旁人难以医治的病人都慕名上门求医;孔子又像一位高明 的木匠,能把各种弯曲的树木加工成艺术品。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孔子的学生中,从贵贱而 言,地位显赫的有贵族孟懿子、南宫适,地位低下的有公冶长等。公冶长曾被判过刑,坐过 牢,但孔子提倡“过往不咎”,不但不嫌弃,收作学生,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其他还 有“卞之野人”子路、贱人之子仲弓等。从贫富上来看,富有的如子贡,“家富千金,结连 驷马”;也有住在穷人巷里,“一箪食、一瓢饮”,别人看了都难以忍受的,而他自己却

    31、乐 在其中的颜渊;还有穷困到“三日不生火,十年不置衣”的曾参。从智愚的角度而言,有问 一知十的颜回、举一反三的子贡,也有愚笨的高柴、反应迟钝的曾参、固执己见的子张和做 事鲁莽的子路。从地域来看,孔门弟子来自鲁、卫、宋、楚各国,可谓分布广泛。从年龄上 看,秦商仅少孔子 4 岁,而公孙龙却少孔子 53 岁。更令人称奇的是,还有父子同为孔门弟子 的,如颜繇与颜渊父子、曾晳与曾参父子。兄弟同时受业的则有孟懿子和南宫适等人。 二、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如此众多,而且每个人的资质、秉性各异,怎么把这些人教 育成才呢?孔子的办法是分门设科,因材施教。宋代的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归纳过孔子的教 学方法,“夫子教人,

    32、各因其材”,认为这是孔子取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要做到因材施 教,首先是识才,真正地了解学生。孔子了解学生的办法和途径很多,主要是通过谈话法和 观察法。比如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孔子让学生各 言其志。学生发言时,孔子认真地听着,不轻易打断,也不立即加以详论或下结论,从谈论 中了解学生的志向和抱负。孔子观察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 安”。他认为看一个人平时的所作所为,观察他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再考察 他的志向、抱负,这样就可以把人看得清清楚楚了。其次是育才,在了解材的基础上,对不 同的学生, 给予不同的教诲。 以言语见长的子贡

    33、, 难免有言过其行、 夸夸其谈的毛病, 所以, 孔子就要他先做后讲。子路和冉有,一刚一柔,性格完全相反,他们俩问同一个问题,孔子 则有完全相反的回答。 对冉有, 孔子要求他遇事要果断, 听到了就去做, 不要畏缩。 对子路, 孔子要求他要三思而行,不可鲁莽。 三、 教学相长。 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 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 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 老师十分威严, 动不动就斥责或施之以棍棒, 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 事实是, 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也很民主, 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 一部 论 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有一次,子贡引

    34、用诗 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来说明做事应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 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你现在能有所发挥, 能从一件事推及另一件事了。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 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有酒窝 的脸,笑起来才美丽;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才能顾盼生情;美丽的花卉是画在洁白的底子 上的。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真是能启发我 的人,现在我可以和你进一步讨论诗经了。”有一次,孔子到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 了弹瑟唱歌的声音,就笑着说:“

    35、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种小地方,用不着教 育。子游听后就反驳说,“从前我听老师讲过,做官的学习了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 就容易治理,教育总是有用的吧”。孔子听了这番话后很高兴,连忙对跟随的学生说,“子 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而已”。孔子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 提不出不同观点的学生,反而有些不满。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对颜回不肯提意见有 过严厉的批评,说颜回唯唯诺诺像个笨蛋。 四、全面教育。孔子认为,一个统治者首先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君子,君子应做到智者不 惑、仁者不惧、勇者不忧,并且要多才多艺。而且,孔子还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教育要从教 人做人开始。第一,孔

    36、子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人有了志向,就有了努力的目标。第二,要克己,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遇事多从 自身找原因,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第三, 力行。 孔子认为“力行近乎知”, 一个人做事要表里一致, 言行一致。一个君子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树立威望。第四,要学 会内省。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他的学生曾参提出每日要“三省吾身”,反 思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复习。 第五,孔子还强调学生要知错就改。人

    37、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就改。子路是孔子学 生中做事最为鲁莽的一个,但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做到闻过则喜,过则改之,孔子最赞 赏的就是他这一点。 五、一视同仁。在孔子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弟子,他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 样,没有亲疏厚薄之分。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老师有没有专门讲给 他听的知识。孔鲤说没有,只是两次父亲问他有没有学诗 、学礼,他说“不学诗 ,无 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要他去学好诗 、学好礼。陈亢听了后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 闻一知三,收获很大,并且从这件事上知道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爱自己的儿 子”。子贡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孔子并不因为他富有而特别优待他,还时常批评他夸夸 其谈的毛病。闵子骞是孔子学生中又迟钝、又贫困的学生,在家中常受到后母的虐待,孔子 不但没有看不起他,反而给他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他,并把他作为了孝的代表。 总之,孔子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其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提出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温良恭俭的道德原则,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整理编写了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古代文化典籍, 以及培养了大批人才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贡献而言,“万世师表”的称谓是当之无愧的。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