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 资源ID:149121       资源大小:193.2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1、6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 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 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由衷的敬 佩和赞美之情。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共九个自然段, 可分为五部分。 第 1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介绍了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 2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六班的五名 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 3 自然段为第三部分,讲述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 4、5 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了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2、顶峰,英勇歼敌。第 69 自然段 为第五部分, 写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整件事可以概括为: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五个过程。 其中第二、 四、 五部分是详写, 其余为略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始终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 写面对大量的敌军, 仍欣然接受任务, 体现了五壮士胆之“壮”; 再写英勇作战, 痛击敌人, 体现五壮士行为之“壮”;接着写诱敌上山,体现五壮士举动之“壮”;最后高呼口号,舍 身跳崖,体现五壮士气节之“壮”。其次,本文对人物的刻画详略得当,既有对个体形象的 细致描写,又有对人物群体形象的粗略勾勒。如第 2 自然段中分别从不

    3、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 了各有特色的五位人物形象,从“沉着”一词可看出班长马宝玉作为指挥员具有的沉稳果敢 的心理素质; 副班长葛振林“开枪怒吼”体现出他英勇无畏的形象; 从“抡、 使出浑身力气” 可看出战士宋学义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 体现出他们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的战斗作风。 如此简短而有震撼力的语言、 刚劲有力的动作、 坚定的神态给人荡气回肠、酣畅淋漓之感。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的方式会写 14 个生字和 20 个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 典的方式理解“日寇、奋战、斩钉截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歼灭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

    4、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 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人物英雄气概的表达方法。 4学习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1会写 14 个生字和 20 个词语,积累重点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歼灭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 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 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 提出识字要求: 借助字典和拼音,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

    5、学时, 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学习“榴、沸”等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抡”字可以通过动 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悬”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县官在上面,心字排下边。临空不落地, 事情难了断。)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寇”的末笔是长点,不要写成捺;“涧”左窄右宽,“间”瘦 长,中间是“日”,不是“口”;“沸”字右边“弓”要扁而宽,竖撇不要写成竖。 词语理解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实际、 查字典理解的方法, 其中, “手榴弹、悬崖、攀登、山涧、雹子、不屈”可以结合图示法进行理解;“全神贯注、居高 临下、屹立、眺望、喜悦”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进行理解;

    6、“奋战、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可 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阅读教学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 搜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了解五壮士的相关事迹。初读课文时,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 文,结合课后第 1 题的提示,提炼关键信息,理一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加以概括。 并让学生按照概括出的标题讲一讲这个故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在把握主题情感方面,可以结合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壮士”的意思。然后默读课文, 勾画重点语句,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可结合课后第 2 题, 引导学生抓住加点的部分朗读体会,并进行角色扮演,

    7、通过马宝玉说话时“斩钉截铁”的语 气和简洁但坚定的语言,感受作为班长的他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决果断。体会战士们“热血 沸腾”时,可观看影视片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会到他们舍生取义的决心。 3表达运用 点面结合是本文最突出的表达方式。课后第 3 题也体现了在写作中既要关注群体、又要 聚焦个体这一能力要求。教学时,需要关注对人物群像和每位战士的个体刻画,引导学生发 现作者是从哪些“面”和“点”来描写五壮士的形象的,进而从这种有点有面,层次感、画 面感极强的描写中,体会每位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最后可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点面结 合的写法,观察一次活动场面,达到及时运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1课前查

    8、找有关抗日战争,尤其是关于五壮士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组织观看狼牙山 五壮士等抗日题材的影视片段。 2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1会写“寇、悬”等 14 个生字,并能理解字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3能按事件发展顺序,学拟小标题,简要复述故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激发情感 1欣赏图片:狼牙山风景图。 2导人新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在 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壮士纪念

    9、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走进 1941 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板书课题) 3课前,同学们搜集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 4 师: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壮士”? (勇敢的人、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的人) 5大家都觉得敢于跟敌人作斗争而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人才能被称为壮士。再读课题, 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 6过渡: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 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板块二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巡视指导。

    10、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分小组朗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3教师重点指导“日寇、晋察冀”等读音,以及“冲、拧”等多音字的读音。 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易错字的书写。 “寇”下面是半包围结构,末笔为长点。 “榴”左窄右宽,“留”的上下两部分要均等。 “悬”上部横要长,心字底重心要平稳。 “雹”下部撇为短撇,末笔伸展包上。 “沸”竖撇不要写成竖。 “抡”右边是“仑”,不要写成“仓”。 5在会写字的基础上对不易区分的生字进行对比识记指导。

    11、 榴(榴莲)溜(顺溜) 雹(冰雹)抱(拥抱) 抡(抡拳)抢(抢先) 沸(沸腾)佛(仿佛) 副(副官)辐(辐射) 6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不好理解的词语 进行警示。 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惊天动地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7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词语,教师再结合课文中出现的难词,指导把词语归类,辨析词语 的感情色彩。 第一组: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壮烈豪迈 第二组: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大举进犯 纷纷滚落 叽里呱啦 开了花 (1)

    12、学生齐读两组词语,并仔细观察这些词语在文中出现的地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 1:第一组是描写五壮士的,第二组是描写敌人的。 要点 2:从第一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沉着、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从第二组词语感 受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和强烈不满。 (2)过渡: 这说明词语的描写对象不同, 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 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 来,我们带着感情再来读一遍词语。 板块三 概括训练,梳理顺序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五壮士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

    13、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 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2在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说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写的。 3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叙述顺序总结出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 哪些自然段是事 情的结果。 第 1 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 第 69 自然段讲五 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4根据学生总结出的内容,教师再引导,提取关键词语,概括小标题:事情的发生是接 受任务,事情的结果是英勇跳崖。 5既然我们一同概括出事件的起因和结果,请同学们试着用小标题概括事件的经过。 接受任务(痛击

    14、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6过渡:文章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五部分向我们展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事 迹。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强化文中的生字词,回顾故事梗概。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爱 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2关注课文场面描写的画面,领悟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写作表达中。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请学生概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3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在巍峨险

    15、峻的狼牙山上曾发生一场激烈战争。五名壮士与大 批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的事迹惊天动地。那些场面、那些形象恍然就在眼前深深地感 动着我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他们的风采。 板块二 关注场面描写,体会英雄形象 1 本文描写的是一次群体战斗, 像这种描写了在特定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的总体情况, 就是场面描写。其中先写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表现,是“面”的描写;再逐一写五位战士的 个体表现,就是“点”的描写。那么五位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 面深深打动了你。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学习提示用心品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运用“圈、画、品、读”四字学习法,用直线画出写“点”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16、描写 “面”的句子,圈出描写这些场面中人物的关键词,反复朗读体会。 2汇报交流描写“点”的句子,教师引导,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深入诵读与感受。 句段 1: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 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 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地瞄准敌人射击。 (1)强调“抡、绷”的读音。“抡”读“ln”,不读“l n”,抡是手臂很用力地旋动的 意思。“绷”是一个多音字,读“bng”,不要读为“bng”,绷表示“强忍,板着”的意 思。 (2)指导学生用雄健

    17、有力的声音读这段话,抓住自己勾画的关键词思考:五位战士分别有 哪些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这个“点”? 从“沉着、走近了、才、狠狠地”的神态、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了班长马宝玉冷静善 战,作战经验丰富,对敌人十分仇恨。 从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他的满腔怒火, 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面对敌人时英勇无畏。 从动作描写“扔、抡”两个词,感受到战士宋学义的疾恶如仇。 从神态、动作描写“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中,感受到小战士胡德林、 胡福才作战时十分专注和认真。 (3)请同学们带着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完整地读这一自然段。 (4)教师指导写法:这些个

    18、体形象地细节描写就是场面描写中的“点”,这个“点”不仅 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互为依托,完成了群像的塑造。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将人物形象写具体。 3汇报交流描写“面”的句子。 句段 2: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 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敌人始终不能前 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学生齐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这种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从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可以了解到五壮士的机智勇敢、热血沸腾。 (2)再

    19、读第 2 自然段,感受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好处,思考:这部分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有何作用? 五壮士“痛击敌人”运用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既有群体叙述,又有个人描写;既有总 体概括,又有具体刻画。可使读者对五位壮士的总体面貌有所了解,又对他们的个体活动有 具体认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更好地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更充分地表现五壮士 英勇不屈、奋勇抗敌。 (3)男女生赛读,读出这种情感来。 板块三 解读重点人物,再悟点面结合 1过渡:作者通过五位壮士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顽强 和对敌人的仇恨。这就是我们英勇顽强的(生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 2 请同学们运用同样的方法自

    20、读“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三部分, 小组 交流讨论哪些是描写“点”的部分,哪些是描写“面”的部分。 3教师强调:这三部分着重描写的“点”是班长马宝玉,同时穿插着对五壮士群像以及 敌人的情况的面的描写。小组汇报结果,哪个小组愿意先分享你们的成果? “点面结合”的描写五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 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此时,在五壮士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 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 究竟走哪条路呢?齐读这两句话,抓

    21、住关键词,思考班长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是什么态度? “斩钉截铁”和一个“走”字, 充分表现出班长马宝玉坚决果断、 毫不犹豫的英雄气概。 (2)这不是一般的选择,而是生死抉择。面对生死抉择,谁再来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地读 读这句话?(指名读) (3)好一个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班长!听了这一声“走”,其他战士是什么反应?你从 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热血沸腾”“紧跟”可知其他战士一句话没说,他们和班长想的一样,他们一样令 人敬佩。 (4)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一起再读这两句话。 “点”的描写马宝玉: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 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22、(1)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 (2)过渡:当有人受伤了,子弹没有了,手榴弹也没有了,班长马宝玉十分果断地用石头 砸,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到了班长马宝玉作为指挥员的当机立断、机智英勇、顽强 不屈。 (3)多种方法朗读: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过渡:壮士们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宁死也要与敌人血战到底。这种勇敢顽强,宁死 不屈的精神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 。 句段: 石头像雹子一样, 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 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 (1)把石头比作冰雹,这个比喻合适吗?你认为作者这样

    23、比喻有什么用意?谁来说说? 像冰雹一样,说明了数量多、速度快、力量大,这更体现出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写出 了他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2)鼓励学生:说得太好了,此刻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感情。顿时(全班接读)石头 像雹子一样 “面”的描写敌人: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此时的敌人是怎样的情况?(指名读)你体会到了敌人是一副怎样的丑态? 从“叽里呱啦”“纷纷滚落”可以体会到敌人狼狈不堪的丑陋姿态。 (2)指名读,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憎恶的感受读这句话。 “点”的描写马宝玉: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 敌人。 (1)面对大批敌人上山,马宝玉是怎

    24、么做的?抓住关键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强调多音字“拧”在句中的读音为“nn”。 “拔”“拧”“扔”这一连贯的动作描写,体现了马宝玉对敌人满腔的仇恨。 (3)男生读,读出这种满腔仇恨。 (4)过渡:在痛击敌人时,五壮士个个果敢坚定、不敢有丝毫懈怠,让我们为之震撼,任 务即将完成时,他们的神态和动作让我们为之感动。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面”的描写五壮士: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 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最深刻?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屹立”“眺望” 的意思。 屹立:指像山一样高耸而稳固地

    25、立着。突出了五壮士像山峰一样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眺望:指从高处往远处看。蕴含着五壮士对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的欣慰之感。 (2)他们当时的表情是怎样的?再次学生引导理解“胜利的喜悦”。 (3)小组赛读,读出五壮士胜利的喜悦之情。 “点面结合”的描写五壮士: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 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 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过渡:为了完成掩护任务,五壮士毅然选择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当看到群众和部队主 力已经成功转移, 五壮士毫不犹豫地选择跳下山崖, 以身殉国。

    26、这种壮举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教师配乐范读“英勇跳崖”部分)你从老师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面对绝境,面对死亡,战士们丝毫没有犹豫。“说、砸、走、跳”这些动词写出了五位 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 场新的战斗。 (2)教师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想一想五壮士是带着怎样的感情 跳崖的,完成下列练习。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_,带着_,带着_,昂首挺胸, 相继跳崖。 由成功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可以填“胜利的喜悦”。 由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可以填“对敌人的憎恨”。 从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可以填“对日寇的憎

    27、恨”。 从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可以填“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3)五壮士用他们的壮举,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侵犯的。所以 文章结尾用了这样的语句,大家一起深情地读: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 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4)小结:此时,让我们把这五位壮士的名字深深刻在心里,他们是(出示课件狼牙山 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请同学们起立,举起我们的手,向五 位壮烈豪迈、勇于献身的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深情地诵读,来表达对 他们的崇敬。 板块四 画面重现,迁移运用 1过渡:“痛击敌人”是以五位壮士作为“点”逐一展开描写的,“

    28、诱敌上山”“顶峰 歼敌”“舍身跳崖”主要是围绕马宝玉这个“点”展开的。这样写既能让我们对人物形象有 总体了解,又能突显重点人物的壮言壮行,让其形象丰满,从而以点带面,给我们留下深刻 印象。 2如果现在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一个顶峰歼敌的场景,会怎么来选人物和镜头呢? 先拍摄五壮士的群像,再拍摄单个人物班长马宝玉的镜头,最后拍摄五壮士的群像和敌 人的丑陋姿态。 3再结合电影片段比较,发现场面描写与电影镜头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4布置任务:观察一次班级运动比赛(或课间活动场面),用上点面结合的写法再现当时 激烈的氛围。 5活动要求:(1)既要关注群体的活动情况,又要观察两三个主要个体的活动情况。(

    29、2) 从个体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点”,从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环境等描 写“面”。(3)写作要有合理的顺序,由面到点或以点带面来安排顺序。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根据活动要求,评析片段。 板块五 课文回顾,总结强化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狼牙山 五壮士 接受任务:敌众我寡略 诱敌上山:英勇奋战详 引上绝路:斩钉截铁略 顶峰歼敌:决一死战详 英勇跳崖:壮烈豪迈详 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2音乐欣赏,理解壮士:现在我们再来理解为什么称他们为五壮士因为他们的语言 壮烈豪迈, 他们的动作是跳崖壮举, 他们的形象威武雄壮, 所以说他们是壮士。 他们是壮士, 更

    30、是勇士;是勇士,更是英雄;是抗日的英雄,更是民族的英雄。说到英雄,老师今天就给 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英雄赞歌 ,请大家来欣赏。 3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狼牙山五壮士 ,相信此时此刻在座的每一个人应该 都是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是啊,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 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英雄赞歌,他们这种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 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完成教材 11 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理解课文。学生读书时要读有所得,即对文章内容有一 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而了解和把握文章大意,常常需要做适当的概括和提炼,“抓关键词 法

    31、”就是一剂良方。在教学厘清课文顺序时,应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信 息和段落大意,直接从文中提炼出小标题。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全面而宏观地把握课文内容和 行文思路,又能训练其概括能力。 2注重学生肢体语言的表达。新课程教学指出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教学中 活用肢体语言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活用肢 体语言,深入体会人物形象。如写班长马宝玉如何带领战士们用石头与敌人奋战到底,其中 “拧、抢、夺、举、喊、砸”等一系列动作,就可以引导学生上台进行动作表演,在表演中 进一步体会五壮士行为的壮烈,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注意事项

    本文(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