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46414       资源大小:227.8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1、第 1 页,共 12 页 2020 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27.0 分)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酒精用于作燃料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 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 117号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94g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7 C. 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17 D. 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3. “两型”社

    2、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60则是碳的化合物 4. 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 B. 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 配制 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变小 D. 在 CO还原 CuO实验中,先通入一会 CO 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分别点燃

    3、一小块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 项 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 验 探究2与2是否 发生反应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 个条件 证明4燃烧生 成二氧化碳和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 第 2 页,共 12 页 目 的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概念符合图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液 溶剂 溶质 B 分子 原子 离子 C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D 氧化物 单质 纯

    4、净物 A. A B. B C. C D. D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I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甲、乙物 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充分振荡后, 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里,如图 II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 B.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 C. 若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乙,可采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甲 D. 在图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甲试管中固体增多,乙试管里固体减少 9.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思路、方法中,合理的是( ) 混合物 思路

    5、方法 选用物质、方法 A、2 (2) 干燥 通过过量的 NaOH固体 B、NaCl 溶液(2) 沉淀、过滤、转 化 加入过量的2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 适量的稀盐酸 C、4溶液 (24) 转化、过滤 过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 D、 3溶液(24) 沉淀、过滤 加入过量的(3)2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10. 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如图所示),要 求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必须能互相“配合”(即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们才能 将游戏进行下去场外还有四位替补“队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6、是( ) 第 3 页,共 12 页 A. 圈内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均未能发生置换反应 B. 五位“小朋友”中()2和()2两位小朋友的位置能互相调换 C. 若“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24” D. 若“()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OH”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7.0 分)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在氢气、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_(填化学式)。 (2)在符号2+、2+、中,形成的溶液呈蓝色的是_(填序号); 和形成的化合物是_ (填名称)。 (3)硝酸铵中的阳离子_(填离子符号)。 12. 在密闭容器中,某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请回

    7、答下列问题: (1)、B、C 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 (2)变化中“”和“”的质量比为_。 (3)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元素化合价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13. 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兴趣小组 为了测定水垢中3的含量,将 12g 水垢粉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 50g 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其他物质都不与稀 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烧杯内所盛物质 的总质量() 62.0

    8、60.4 59.6 60.2 58.0 57.8 57.6 57.6 57.6 第 4 页,共 12 页 试计算: (1)表中有一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_min。 (2)求水垢中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14.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与 B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C 和 D, 该反应在工业上 可用于冶炼金属,A和 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D在气体 E中燃烧生成黑色 固体.与 F的溶液反应生成 G和 H,F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1)固态 C的俗名是_,实验室区分气体 A 和 C的液体试剂为_。

    9、(2)、F的化学式分别为_、_。 (3) + 高温 + 的化学方程式为_, + + 的反应类型是_。 (4)向 F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D,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 I的稀溶液, 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 G,则滤渣的成分是_,I的化学式为_。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15. 表是作物体内部分重要营养元素的大致含量和来源。 营养元素 占作物干重(%) 来源 C 45.0 空气和水 H 6.5 空气和水 N 2.0 从土壤中吸收和利用空气中的氮、 化学肥料 Ca 0.6 从土壤中吸收 K 1.5 从土壤中吸收、化学肥料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表中 C元素主要来源

    10、于空气, 通过_作用(在叶绿素和光照的条件下生成葡 萄糖和氧气)进入植物体内。该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常用的24是一种_肥料,它所含的磷元素化合价为_。 (3)小军要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_g。 (4)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偏向左盘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 A.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天平平衡 B.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右盘中增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D.左盘中减少硝酸钾至天平平衡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0 分) 16.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G的名称是_。 (2)实验室用 A、 E 装置制取

    11、并收集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结束后发现水 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 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若要用 D装置 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端进入。 (3)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可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乙炔的化学式是22,实验 室中常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 5 页,共 12 页 2+ 22 =_+22,电石与水反应非常激烈,生成的乙炔容易发生爆 炸,因此制取乙炔应选用_装置,原因是_。 17. XX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某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2和2)及不溶性杂质。 反应原理:(饱和)

    12、 + 3+ 2+ 2 = 3 +4,将分离出的 晶体 A充分加热,可制得纯碱。 4 3 + 。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写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操作的名称为_。 反应(1)中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_。 【组成探究一】 (2)晶体 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 设计实验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晶体 A 请完成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 样品含晶体 A 【组成探究二】 (3)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向其中加人过量稀3,再滴加3溶液,有白色沉 淀。产生沉淀的方程式为_,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NaCl。 第 6 页,共 12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

    13、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利用了其物理性 质,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 质,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酒精用于作燃料,利用了酒精具有可燃性,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利用了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 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

    14、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 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答案】A 【解析】解:A、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94,单位不是克,故说法错误; 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7,故说法正确; 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7,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 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17,故说法正确; D、 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 都属于金属元素, 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等进 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

    15、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 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 金刚石、 石墨是碳的单质, 60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也属于碳的单质,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根据常见的碳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大气中

    16、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一氧化 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答案】D 【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 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 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第 7 页,共 12 页 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 CO还原 CuO 实验中,先通入一会 CO 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以排尽装置中的 空气,发生发生

    17、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氧化铜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 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别点燃一小块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纤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

    18、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 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 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答案】A 【解析】 解: A、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干燥的部分变红而湿润的部分变红, 可知2与2 发生反应,故 A正确; B、

    19、 铜片的白磷燃烧, 红磷不燃烧, 只能证明燃烧与温度有关, 不能证明是否需要氧气, 故不能达到目的,故 B 错误; C、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只能证明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证明有水生 成,故 C 错误; D、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逸出,所以这样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故 D 错误。 故选:A。 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干燥的部分变红而湿润的部分变红可知2与2发生反 应进行解答; B、根据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证明燃烧与温度有关,不能证明是否需要 氧气进行解答; C、根据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只能证明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D、根据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20、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逸出进行解答 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能够考 查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A、溶液包含溶质和溶剂,所以 X 包含了 Y和 Z,故 A 错;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属于并列关系,没有包含关系,故 B 第 8 页,共 12 页 错;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浓稀与饱和、 不饱和没有关系,故 C 错; D、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也就是说 Z包含 X和 Y,且 X 和 Y 是并列关系,故 D 正确 故选 D 由图

    21、3 可知 Z包含 X 和 Y,且 X和 Y是并列关系,再根据每一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常见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真正掌握其内在联系 8.【答案】C 【解析】解:A、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 125 100% = 20%, 25%是正确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是正确的,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 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若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蒸发结晶不正确,错误符合 题意,故选项正确; D、 常温下, 分别向装有适量甲、 乙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22、充分振荡后, 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甲、乙的溶液都是饱和的;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 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甲降温后试管底部固体增多,乙降温后试管里固体减少,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 125 100% = 20%, 25%是正确的; 若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乙, 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蒸发结晶不正确; 常温下, 分别向装有适量甲、 乙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甲、乙的

    23、溶液都是饱和的;再将两 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甲降温后试管底部固体增多,乙降温后试管里固 体减少;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是正确的,因为在该温度下,甲 和乙有交点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和结晶的方法等,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 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 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答案】C 【解析】 解: A、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 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不但能把杂质除去, 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2能与过量的2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向滤液中加适量的

    24、稀盐 酸,碳酸钾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 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24能与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 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24能与过量的(3)2溶液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 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 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 第 9 页,共 12 页 杂质反应,不

    25、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答案】AD 【解析】解:A、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即无单质参与的 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故 A 正确; B、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钡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五位“小朋友”中 ()2和()2两位小朋友的位置能互相调换,故 B 正确; C、硫酸会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反应,所以若“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 “24”,故 C正确; D、氢氧化钾不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若“()2”

    26、小朋友玩累了,不可换上场外的 “KOH”,故 D 错误 故选:D A、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即无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 不是置换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钡会与硫酸铜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硫酸会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钾不会与碳酸钠反应进行分析 同类物质化学性质相似,但由于物质构成有所不同,因此所表现的反应现象会有较大的 不同 11.【答案】Hg 氢氧化亚铁 4 + 【解析】解:(1)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汞是 由汞原子构成的,故填:Hg; (2)在溶液中显浅绿色2+, 2+显蓝色

    27、, 显无色; 和形成的化合物是()2, 叫氢氧化亚铁,故填:;氢氧化亚铁; (3)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所以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可 表示为:4 +,故填:4+。 (1)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 (2)根据离子在溶液中显示的颜色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能力。 题目设计涉及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 分子、 原子、离子还有化合价,考查全面,注重基础,不错的题目。 12.【答案】A 4:7 abd 【解析】解:(1)由物质的构成可知,A物质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表示混合物。 (2)由

    28、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 + 2 一定条件 22,变 化中“”和“”的质量比即氧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32:(28 2) = 4:7。 (3)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 和元素的种类,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1)。 (2)4:7。 (3)。 (1)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第 10 页,共 12 页 (2)根据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计算“” 和“”的质量比。 (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等的变化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

    29、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依 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 13.【答案】3 【解析】解:(1)表中有一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 3min,是因为随着 反应进行,烧杯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不断减小,3min 烧杯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应该小 于 2min 烧杯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 故填:3。 (2)设碳酸钙质量为 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62.0 57.6 = 4.4, 3+ 2 = 2+ 2 + 2, 100 44 x 4.4 100 = 44 4.4, = 10, 水垢中3的质量分数是: 10 12 100% = 83.3%, 答:水

    30、垢中3的质量分数是83.3%。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 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 计算时要注意规范 性和准确性。 14.【答案】干冰 澄清石灰水 2 4 4 + 34 高温 3 + 42 置换反 应 Cu、Fe 24 【解析】解:(1)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 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C 和 D,该 反应在工业上口可用于冶炼金属,A和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 A是一氧 化碳,C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 B是 氧化铁,D是铁,铁和氧

    31、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 B 是四氧化三铁,E 是氧气, F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所以 F是硫酸铜,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C 是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是干冰,可以用氢氧化 钙溶液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通过推导可知,E、F的化学式分别为2、4; (3) + 高温 + 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4 + 34 高温 3 + 42, + + 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 F的溶液中加入 一

    32、定量的 D, 充分反应后, 过滤, 向滤渣中滴加 I的稀溶液, 有气泡产生, 同时生成 G, 则滤渣的成分是 Cu、Fe,I的化学式为24。 第 11 页,共 12 页 故答案为:(1)干冰,澄清石灰水; (2)2、4; (3)4 + 34 高温 3 + 42, 置换反应; (4)、Fe,24。 根据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 与 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C 和 D, 该反应在工业上 口可用于冶炼金属,A和 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 A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 化碳,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所以 B 是氧化铁, D是铁, 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

    33、 B是四氧化三铁,E 是氧气,F可用于 配制波尔多液,所以 F是硫酸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然后将推出的物 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 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答案】光合 62+ 62 光照 叶绿体 6126+ 62 复合 +5 12 D 【解析】解:(1)元素主要来源于空气,通过光合作用作用进入植物体内,二氧化碳和 水在叶绿体内、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2+ 62 光照 叶绿体 6126+ 62。 故答案为:光合;62+ 62

    34、光照 叶绿体 6126+ 62; (2)常用的24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钾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合肥;其中钾元 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 + (+1) 2 + + (2) 4 = 0, = +5;故填:复合;+5; (3)配制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50 24% = 12;故填:12; (4)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偏向左盘的现象,说明药品的质量偏大,需要减少左盘中硝酸钾 的量,至天平平衡;故填:D。 (1)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化肥的分类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

    35、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4)根据称量药品的方法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求法等是顺利解题的关 键。 16.【答案】分液漏斗;24 24+ 2+ 2;试管口没有棉花团;a; ()2;B;因为 B 装置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 【解析】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 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 入导管;若要用 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

    36、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 答案为:24 24+ 2+ 2;试管口没有棉花团;a; (3)实验室中常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钙,配平即可;电石与水 反应非常激烈,生成的乙炔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制取乙炔应选用 B装置,因为 B 装置 第 12 页,共 12 页 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故答案为:()2;B;因为 B 装置可以控制液体药 品的滴加速度; (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 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不易溶于水, 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37、收集。 (3)实验室中常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钙,配平即可;电石与水 反应非常激烈,生成的乙炔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制取乙炔应选用 B装置,因为 B 装置 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 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 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7.【答案】 2+ 2 = ()2 +2 过滤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 钠 23 23+ 2 + 2 A 中固体减少,C 中白

    38、色固体变蓝色,B 中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 3= +3 【解析】解:(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 化钠,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 = ()2 +2。 故填:2+ 2 = ()2 +2。 操作的名称为过滤,通过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故填:过滤。 反应(1)中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组成探究一】 (2)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23+ 2 + 2。 故填:23 23+ 2 + 2。 连接 C,C连接 B,过程中 A 中固体减少,是因为

    39、碳酸氢钠不断分解,C中白色固 体变蓝色,是因为反应生成的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B中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是因为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填:A中固体减少,C中白色固体变蓝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向其中加人过量稀3,再滴加3溶液,有白色沉淀, 是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产生沉淀的方程式为: + 3= +3。 故填: + 3= +3。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二氧 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