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0课 梨园春秋 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41082       资源大小:889.2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0课 梨园春秋 学案(含答案)

    1、第第 10 课课 梨园春秋梨园春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导航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大概历程, 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 1.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2.京剧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 一、戏曲的起源 1萌芽: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 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发展 (1)春秋战国: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2)唐代:宫廷中设有专门场所“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 突。 (3)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一种戏曲,称“南戏”。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

    2、 (1)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角色配合。 (2)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2昆曲 (1)概况:兴起于江南昆山,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2)特色: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 觉、听觉享受。 (3)影响:明中后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对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判断正误 元曲并不是元杂剧。( ) 提示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 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

    3、元代散曲两大类。 问题思考 思考 以宋元为例,扼要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提示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戏的产生,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元代统治者的民 族分化政策推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三、“国粹”京剧 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天堂,各地商人也 云集于此。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 2形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徽班吸收了湖北汉调、昆曲、 秦腔等多种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 3繁盛:同光年间。 4特色 (1)艺术程式: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

    4、舞并重的传统。 (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 (4)渲染气氛: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 5 地位: 将中国戏曲推向新高峰, 被誉为“国粹”, 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判断正误 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 ) 提示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的形成。 归纳总结 京剧艺术的主要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 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3)表演艺术手段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表演按一

    5、定程式进行,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社会环境对元杂剧的影响 材料 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中国戏曲史 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 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卑微的地位促使他们和民间艺人结合,专注于元杂剧的创作。 应用 据材料,归纳元杂剧兴起与繁盛的条件?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 条件:汲取前代戏曲发展的经验和成果。 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一部分汉族士人学子仕途无望,热衷于元杂剧的创作。 元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为元杂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 说明:一定时期的文艺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基

    6、础并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 傩戏面具 北宋墓杂剧砖雕 京剧电影 定军山剧照 应用 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傩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戏曲 源头。宋朝的南戏为元杂剧的成熟与兴盛奠定了基础。清朝时期,在吸取了各种剧种优点的 基础上,经过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关于戏曲的对联: 对联一 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 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 对联二 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表; 转回身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迟、谁报速,归家说与子孙。 应用 材

    7、料体现了京剧艺术的什么特点? 提示 京剧艺术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教育意义。主要演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抒发大众的情 感;体现传统的价值观。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京剧艺术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 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 根本换不掉; 中国人含蓄、 稳健、 精致、 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 最集中、 最生动的体现。京剧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早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了。 针对练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 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 A唐诗 B写意画 C京剧 D草书 答案 C 解析 在京剧舞台上,

    8、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 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做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 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相符,故 C 项正确。 1戏剧表演十分讲究“功法”。甩发功在戏曲表演中经常使用。多为男性角色甩动头顶扎束 的一绺长发,表现惊慌失措、悲愤交加、疼痛欲绝以及仓皇逃命、垂死挣扎等激烈异常的情 绪和情境的一种表演特技。这说明中国戏剧的什么特征( ) A虚拟性 B程式化 C舞蹈性 D声情并茂 答案 B 解析 中国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程式化,即用固定的形式进行表演。 2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

    9、成神,宋徽宗时 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答案 D 解析 戏剧为统治者服务只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故 A 项错误;儒道佛逐渐合流是在隋唐时 期,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只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故 C 项错误。 3 (2018 衡水高二月考)“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同 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 最有可能指( ) A

    10、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词“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汉族士大夫们仕途不畅,进 取无望。 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日益壮大的城市市民阶层的需求, 汉族士大夫从事戏剧创作, 这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 元杂剧应运而生, 元杂剧体现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相互影响。 4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 成为表演场地。 代表作品 牡丹亭 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 戏剧作品向理学 的传统规范挑战 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 A

    11、 B C D 答案 C 解析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故错误;按题目所述,明代中叶的江南,商 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为昆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故 正确;传统的理学束缚人性,三纲五常对女性、自由爱情的束缚是常态,这些在材料提供 的昆曲当中遭到了挑战, 故正确; 京剧是在道光年间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的, 故错误, C 项符合题意。 5 (2018 皖南八校联考)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 “金榜题 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 )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反映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冲破

    12、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 D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答案 B 解析 材料并未体现反君主专制的一面, 故A项错误; 材料中“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衣 锦还乡”,表达了民间对完满人生的一种期许、向往,故 B 项正确;宋明理学强调了人的社 会责任,与材料并不矛盾,尤其程朱理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与“金榜题名”存在一定 的契合点,故 C 项错误;材料所述的三种模式中,“洞房花烛”与科举制无关,不能体现其 发展,故 D 项错误。 6(2018 新乡高二期末)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 部戏剧本,如卖胭脂 打面缸 探亲相骂 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 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 ) 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 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答案 D 解析 题目中显示了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说明大众的审美情趣成为一种时尚, 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表明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故 B 项错误;这也 不是清政府对文化控制的放宽,故 C 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使戏 曲出现了为市民服务的变化,故 D 项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第10课 梨园春秋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