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文言文阅读)

    • 资源ID:137589       资源大小:98.28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文言文阅读)

    1、 1 20202020 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海淀一模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9 分) 吾尝谓医之在天下,其资生民之用,盖与谷帛等,窃怪世之工其道者何少也。自三代以 来,以医名世者多矣,其为论说方术大备矣。又尝怪夫世之医者,皆忽而不学。使孝子慈孙 不能无恨于疾苦之际者以此也,可不悲哉!予少多病,世之医往往与之游,率按前人成说而 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而世医不以术易 衣食者鲜矣,何暇及此哉!宜工之者 寡,而古学之废也。意必有聪明微妙之君子,

    2、悯兹学之不振,悼 生人之疾疠,独治其道,修 其术,而莫或知之者焉。 绍圣丁丑,予得罪谪官齐安,而得蕲水庞君馬。其于医,殆所谓聪明微妙者也。君讳 安时, 字安常, 蕲州蕲水人。 儿时读书, 尝问医于父, 父授以 脉诀 , 君曰: “是不足为也。 ”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 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君时未 冠也。已而病聋,君曰: “天使我隐于医欤!”乃 益读灵枢 太素诸秘书,凡经传百家 之涉其道者,靡 不贯通。时时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有與疾自千里踵门求治者,君为辟第 舍居之, 亲视膳粥、 药物, 既愈而后遣之, 如是常数十百人不绝也。 其不可为者, 必实告之, 亦不复

    3、为 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戊寅之春,予见君于蕲水山中。视其貌伟然,听其议博而不繁,妙而易晓。告予曰: “世 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也。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 经解数万言。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 对集一卷。古今异宜,方术脱遗,备伤寒之变,补仲景伤寒论 。药有后出,古所未知, 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一卷。 ”吁!其备矣。予问以华佗之事,君 曰: “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 史之妄乎!” 是冬而君疾作。 明年春而剧。 门人请自视脉, 君笑曰: “予察之审 矣, 胃气已绝, 死矣。 ” 因尽屏

    4、药饵, 忽焉韵语数句, 授其婿, 盖超然达者语也。 后数日, 与客坐语而卒, 年五十八, 时二月初六也。 (取材于张耒庞安常墓志铭)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而世医不以术易衣食者鲜矣 易:改变 悼生人之疾疠 悼:为担心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 治:研究 乃益读灵枢 太素诸秘书 乃:于是 靡不贯通 靡:没有 亦不复为治 为:因为 其史之妄乎 其:恐怕、大概 2 予察之审矣 审:清楚 A. B. C. D.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盖与谷帛等 大概是和谷物布帛相同的 B.天使我隐于医欤 这是上天让我无法行医了 C.秩其职任 整编

    5、排列它们功用的次序 D.因尽屏药饵 于是完全不服用任何药物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在第一段表达了对当时部分从医者的不满,但也相信有“治其道,修其术”的良医 存在 B.庞安时医术高明,有仁爱之心,为求医者提供居所,调理饮食,事必躬亲,不取分文。 C.庞安时对古代医学理论常有自己的见解,对名医扁鹊的医书、华佗的事迹有客观评价。 D.文章结尾处写庞安时痼疾加剧,却能够淡然处之,表现了他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 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 10.第三段中的“吁!其备矣” ,是作者对庞安时著述完备的感叹。请结合

    6、本段内容,简述作 者这样感叹的理由。(6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共 7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论语雍也) 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 【1】犹犬羊之鞟。 ” (论语颜渊) 注释: 【1】鞟(ku) :去毛的兽皮。 (1)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有人断句为“惜乎/夫子之说君 子也” 。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断句方法,分别解释句意。(2 分) (2)阅读以上两则材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儒家

    7、对于“质”和“文”关系的认识,并选择 某一个领域(文学、艺术、教育等),结合实例谈谈你的思考。(5 分)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6 6 小题,共小题,共 2626 分。分。 6.(3 分)A 3 7.(3 分)B 8.(3 分)B 9.(4 分)参考译文: (当世的医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 (他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 推究前人这样说的原因。 【评分标准】其中“率” “成说” “原” “所以” ,每错一处扣 1 分;整句表达不通顺扣 1 分;4 分扣完为止。 10.(6 分)参考答案: 作者感叹庞安时著述完备,是因为庞安时医学著述多,且研究方向全面。其著述中: 有将扁鹊难

    8、经中深奥的医学理论解说给后人的难经解; 有研究记录药物性能与人体脏器匹配关系的主对集; 有对张仲景伤寒论遗漏药方和对伤寒症状的表现进行补充的著述; 有对古书没有记载的新出现的有效药物,进行研究记录的本草补遗。 【评分标准】整体解说,2 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条分析,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1.(7 分) (1)参考译文: 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 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 【评分标准】每句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 (2)参考答案: 第一问:“质”“文”同等重要。 【评分标准】1 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略 【评分标准】例子具体、恰切,2

    9、分;分析“质”和“文”的关系有逻辑,认识到位,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附录:文言文译文附录:文言文译文 我曾经说过, 世间的医生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说, 他们的作用大概是和谷物布帛一 4 样的,我私下里奇怪现在擅长医道的人怎么那么少啊。从夏商周以来,凭借医术而闻名于世 的人很多, 他们论说医术的著作也很完备了。 我又奇怪于现在的医生都轻忽那些医书而不研 习。因此,致使众多孝子慈孙在亲人遭受疾病痛苦,需要救治的时候,留下了许多遗憾,这 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我小时候身体孱弱多病,因此经常与当世的一些医生交游, (当世的医 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 (他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推究

    10、前人成书 立说的原因。况且世上的医生不拿医术作为谋生手段,来换取衣食的人已经很少了,又哪里 有精力顾及到这些呢。 自然擅长医道和医术的人越来越少, 而古代的医学传统也荒废了。(但 是)我想世间一定会有明察事理、精微深奥、才能出众的医者,悲悯医学的的凋敝,为老百 姓长期遭受病痛感到极度的哀伤,独自专心研究治病的本领,钻研精进医疗技术,只是目前 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罢了。 绍圣丁丑,我获罪被贬谪到齐安,后来认识了蕲水的庞安时。他在医学方面,大概就是 我所说的明察事理、 精微深奥的人。 庞君名安时, 字安常, 蕲州蕲水人。 庞安时小时候读书, 曾向父亲求问医学,父亲将脉诀给他,庞安时说: “ 脉诀内容

    11、浅显,不值得学。 ”然 后,他只选取了黄帝和扁鹊的脉书潜心研究。不久,他便能通晓书中的全部内容,并且时常 有自己新的见解, (别人)与他辩驳诘难也不能使他改变。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 还未成年。不久,庞安时因患病而耳聋,他感叹道: “这是(上天)让我退隐为医(潜心研 习医术)啊! ”于是他更加刻苦地研究灵枢 太素等珍贵的医书,经传百家之言凡是涉 及医学内容的,无不融会贯通。庞安时常常为人治病,一般十有八九都能痊愈。有抱病乘车 从千里之外上门来求治的人,庞安时为他们腾出房间,让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食 物、药品,等病人痊愈后才让他们回家,这样的情况常常是数十上百人不断。那些无法救治

    12、的病人,他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也不再为(他们)治疗。庞安时治好了无数的病人,一 些患者拿着财物来感谢,他并不都收取。 戊寅之春, 我在蕲水的深山之中见到了庞安时。 我看他形貌出众, 听他言谈, (其言论) 既渊博丰富又切要简明,既精深微妙又通俗易懂。 (庞安时)告诉我: “世上的医书,我基本 上都看过,只有扁鹊的医术写的最深奥,就是那本难经 。我想把难经里记载的医术 解说给后人,所以著难经解共数万言。我仔细观察植物(药物)的性能,及其与人体脏 器间的匹配关系,整编排列药物功用的次序,评定药物的寒热性气,分辨药物的阴阳属性, 用它们来治疗各种疾病,并著主对集一卷。 (对于)古今观点不同有争议的

    13、,医术有所 缺漏的, (为了)使得伤寒的不同症状表现能记录得更加详细,我对张仲景的伤寒论进 行了补充。有些药物是后世才出现,古人没有记载,现在的人又不能辨别的。我经过尝试, 确认了这些药材的功效,认为医书中不应该遗漏,为此写了本草补遗一卷。 ”啊,实在 是太完备了!我曾问他有关华佗的事,他说: “医术如果真的像书中所写的这样,不是人所 能达到的,大概史书的记载并不真实吧! ” 这年冬天,庞安时顽疾发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病情加剧。他的学生请他给自己诊脉,他 笑着说: “我已仔细地研究了,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 ”于是他完全不再服用任何药物。有 一天他忽然说了几句韵语给他的女婿,都是些超脱旷达的

    14、人常说的话。过了几天,他在与客 人坐着谈话时安然辞世,时年五十八岁,时间是二月初六日。 5 丰台一模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臣等因校正其讹谬,而叙其篇目,曰: 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则必得其所托,而后能传于久。此史之所以作 也。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则或失其意,或乱其实,或析理之不通,或设辞之不善,故虽有殊 功韪德非常之迹,将暗而不章,郁而不发,而梼杌嵬琐、奸回凶慝 【1】之形,可幸而掩也。 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 之意,其文必足以发

    15、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唐、 虞有神明之性, 有微妙之德, 使由之者不能知, 知之者不能名, 以为治天下之本。号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设,其言至约,其体至备,以为治天下之具。而为 二典者,推而明之,所记者岂独其迹也?并与其深微之意而传之。小大精粗,无不尽也;本 末先后,无不白也。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时;其求旨者,如即乎其人。是可不谓明足以周 万事之理,道足以适天下之用,智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乎?则方是之时,岂 特任政者皆天下之士哉?盖执简操笔而随者,亦皆圣人之徒也。 夫自三代之后为史者,如迁 【2】之文,亦不可不谓隽伟拔出之才、非常之士也。然顾以 谓明不足以周

    16、万事之理, 道不足以适天下之用, 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 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 何哉?盖圣贤之高致,迁固有不能纯达其情而见之于后者矣,故不得而与之也。迁之得失如 此,况其他邪? 子显之于斯文,喜自驰骋,其更改破析、刻雕藻缋 【3】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岂夫材 固不可以强而有邪?数世之史既然, 故其事迹暧昧, 虽有随世以就功名之君、 相与合谋之臣, 未有赫然得倾动天下之耳目、播天下之口者也。而一时偷夺倾危、悖礼反义之人,亦幸而不 暴著于世,岂非所托不得其人故也?可不惜哉! 盖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故为之者,亦必天下之材,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岂 可忽哉!岂可忽哉! (取材亍曾巩南齐书目录序)

    17、注释:【1】慝:邪恶,罪恶。【2】迁:司马迁。【3】缋:通“绘”。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丌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叙其篇目 叙:作序 B而为法戒 戒:戒除 C周万事乊理 周:综括 D其言至约 约:简略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此史乊所以作也 使由乊者丌能知 6 B昔者唐、虞有神明乊性 其求旨者,如即乎其人 C小大精粗,无丌尽也 故丌得而不乊也 D然顾以谓明丌足以周万事乊理 数世乊史既然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丌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戒乱其实 有的窜乱了那些历史事实 B郁而丌发 积结在一处而丌能传扬 C其仸可得而称也 他的能力不良史乊名相称

    18、了 D以为治天下乊具 觉得治理天下的条件都具备了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丌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是曾巩校勘萧子显著南齐书时所作序文,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观。 B曾巩认为“良史”应该满足四个条件:见识广博,思想合用,才智出众,文辞精妙。 C撰写唐虞二典的史官是圣人的门徒,因而他们执笔写作都能言词简洁,紧扣史实。 D司马迁是一位俊逸英伟、出类拔萃、非同寻常的史学家,却无资格迚入良史行列。 10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丌惜哉”的感慨?请结合全文分条简述。(6 分) 答: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 11 题。(共 7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雍

    19、【1】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 7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2】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 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注释:【1】雍:冉雍,字仲弓。【2】居:居心,存心。 (1)孔子评价子桑伯子时所说的“简”,其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语境加以解说。(4 分) 答: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仲弓是怎样的人。(3 分) 答: 二、本大题共 6 道小题,共 25 分。 6B(3 分)【解析】戒:

    20、鉴戒。 7C(3 分)【解析】A助词,可丌译;代词,他(们)。B助词,无义;代词, 的人。 C语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D 连词,表转折;代词,这样。 8D(3 分)【解析】应理解为“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措施” 9C(3 分) 【解析】无因果关系, “他们执笔写作都能言词简洁,紧扣史实”文中无据。) 10【参考答案】(6 分) 为萧子显修撰的史书个人喜好突出,内容丌合史实,语言过分雕饰而痛惜。 8 为萧子显个人见识、思想、才智、文采难以胜仸史官乊职却勉强为乊而痛惜。 为三代乊后的历史著作大多丌能为后代执政者提供有效的借鉴措施而痛惜。 为三代乊后的帝王选择的史官大多能力丌济,丌能胜仸其职而为君王痛惜

    21、。 【评分标准】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及 3 点即可得满分。概括丌全面、语言欠准确酌情扣 分。 11(1)(4 分)【答案示例】 示例一:简,简要。(1 分)可:可以,好。这里表达一种肯定语气。孔子肯定了子桑伯子 居心不治政都简要的处事方式, 对子桑伯子处理政务简要而丌繁琐的治政能力深为 赞赏。(2 分) 体现了孔子处理政务要简要的治政理念。(1 分) 示例二:简,简要。(1 分)可:还可以,丌坏,还过得去。孔子对子桑伯子居心不治政都 简要的处事方式持保留态度,(2 分)体现出孔子重视对职业心存敬畏而又要简要 行事的治政思想。(1 分) 【评分标准】4 分。“词义理解”2 分,“内涵理解

    22、”2 分。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2)(3 分)【答案示例】 要点一:有为官才德。 要点二:敬业而善亍处理政务。 要点三:勤学好问。 要点四:追求自我完善。 【评分标准】3 分。每个要点 1 分,答满 3 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南齐书目录序 9 南齐书,南朝梁代萧子显编撰。臣下我等人因奉命校勘订正本书的错误,就为本书 篇目作序文说: 要把前代的是非得失和兴亡治乱的原由作为法式与鉴戒, 就一定要找到那种能够托付的 执笔人,然后才能够传播久远。这是撰修史书的原因啊!然而那种所该托付的执笔人却没择 取到合适的人选,就会有的失掉那原本的意图,有的窜乱那史实,有的剖析事理不

    23、通达,有 的遣词不当。 所以, 即使有突出的功业、 美好的德行、 异乎寻常的治迹, 也会幽暗而不显明, 闭结而不扬布,可那些凶顽至极、狂险猥琐、奸邪凶恶的形迹,却能侥幸掩盖住啊! 古代所说的良史, 他的识见一定足够用来综括万事的道理, 他的记史思想一定足够用来 适合天下的行用, 他的才智一定足够用来通晓很难领悟的意旨, 他的文辞一定足够用来阐发 很难显露的情状。达到这样的标准以后,他的能力就能够与“良史”相称了。 凭什么知道良史是这样呢?从前,唐尧、虞舜拥有如神之明的心性,具有深奥玄妙的德 行,使得跟随的人不能觉察到,觉察到的人也不能称赞他,(可是人们)把这作为治理天下 的根本。所传布的号令,

    24、所设置的法规制度,那言辞极其简略,体式极其周备,(人们)把 这作为治理天下的措施。而撰著尧典与舜典的人,推布并宣明这些,所记述的,哪 里仅仅是尧、舜的治迹啊?他们深切微妙的用意也一道传达出来。细小和重大的、精微与梗 概的,没有不穷尽的;本源和末端、先行和后续,没有不明晰的。让诵读他们的言论的人, 就像自己出现在当时一样;研求它的意旨的人,就像接触到所记述的本人一样。这难道还称 不上是识见足够用来综括万事的道理, 思想足够用来适合天下的行用, 才智足够用来通晓很 难领悟的意旨,文辞足够用来阐发很难显露的情状吗?正当尧、舜的时候,哪里只是分掌政 务的人都是天下的英士呢?恐怕执持竹简、 操握笔管而跟

    25、随左右的人, 也都是圣人的门徒啊。 从夏、商、周三代以后撰写史书的人,像司马迁这样的文才,也不能不称得上是俊逸英 伟、出类拔萃的奇才、非同寻常的杰士了。但是,只能认为他是识见尚未能足够用来综括万 事的原理, 思想尚未能足够用来适合天下的行用, 才智尚未能足够用来通晓很难领悟的意旨, 文辞尚未能足够用来阐发很难显露的情状, 为什么呢?因为圣贤的高妙思致, 司马迁原本还 不能够纯正地表达出他的情志并显现给后世啊,所以,就不能进入到良史行列中。司马迁的 得失尚且是这样,何况其他人呢? 就萧子显于他的这部史书而言, 喜好自己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 他更动窜改、 截断拆开、 斧凿雕琢、增饰文采的变动手法更

    26、多,因而他的文笔就越低下。难道那才质原本就不可以勉 强而拥有吧?好几朝的史书已经是这样, 所以那事迹模糊不清, 尽管存在随顺时世去成就功 业威名的君主、共同联合谋议的臣僚,却没有显赫地能耸动起天下的视听、在天下人口中传 播的人物啊。而一时间偷安、争夺、倾轧、陷害、背弃礼法、违背道义的人,也侥幸没有明 白地显露在世人面前,难道不是所托付的人没选择合适的缘故吗?能不痛惜嘛! 史书是用来宣明治理天下的原则与方法的。所以,修撰它的人,也一定是天下一流的才 士,然后他的才能就可以与良史相称了。这哪能忽略呢!这哪能忽略呢! 二、论语 孔子说:“冉雍可以让他去做官。”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

    27、:“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 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 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 “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 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 10 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 的话去做。” 石景山一模 二、本大题共6 小题,共2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共 17 分) 万物不 同,而用之于人

    28、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 也; 尊贵高大, 未必显也, 在于用之。 桀、 纣用其材而以成其亡, 汤、 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 “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 ”汤曰: “嘻!尽之矣。非桀,其 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 “昔蛛蝥作网罟 , 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 ”汉南之国闻之 曰: “汤之德及禽兽矣。 ”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 其四十国,非徒 网鸟也。 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 于文王,文王曰: “更葬之。 ”吏

    29、曰: “此无主 矣。 ”文王曰: “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今我非其主也?”遂令吏 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曰: “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 人乎?”或得宝以危其国,文 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曰: “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 “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问曰: “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 步而倍 之,问曰: “子之 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 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也。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暴 寡 也,以遏夺为务也。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

    30、老也。跖与企足得饴,以开闭取楗 也。 (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 ) 注释:不:此字应是因传写错误而多出来的。杙(y) :小木桩。楗(jin) :门栓。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原:根本 其 孰为此也 其:那,那么 11 昔蛛蝥作网罟 罟:网 非徒 网鸟也 徒:只,仅仅 吏以闻 于文王 闻:报告上级 又况于 人乎 于:对,对于 杙步而倍 之 倍:反也,背过身 其细者以劫弱暴 寡也 暴:凶恶,残暴 A B C D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商汤、周武王使用物之材,成就了他们的王业 B皆离吾

    31、网 飞禽走兽都离开我的网 C孔子荷杖而问之曰 孔子扛着手杖问他 D古之人贵能射也 古代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商汤认为禽兽想向哪去就向哪去,天命使然不可抗拒。 B “朽骨”无主,作为一国之主,文王认为有责任安葬它。 C孔子富有智慧,用活一根手杖,问候了弟子的家人们。 D跖与企足这类盗人用饴行窃,与仁人用饴目的大不同。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12 译文: 10. 围绕作者的主张,本文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请具体说明。 (5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

    32、 (共 7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 ” 曰: “敢问其次?”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 曰: “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 曰: “今之政者何如?”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论语子路 ) 注释:硁(kng) ,击石的声音。 文中画线句中的“硁硁然小人哉”,有人断为“硁硁然/小人哉” ,有人不断。请说明 “硁硁然”在这两种断句中的表意区别,并分别解释画线句的意思。 (4 分) 结合以上文字,概括说明孔子所答的三类“士”的特点。

    33、(3 分)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6 6 小题,共小题,共 2424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 6 61111 题。 (共题。 (共 1818 分)分) 6.(3 分)A(丑:耻辱 ) 7.(3 分)D(D 大概。A 一定;固陋。 B 修饰关系;递进关系。 C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代词,这样。 ) 8.(3 分)C(子孙越来越衰微) 9.(3 分)A(B.因不满百姓的做法 而选择“耕在野” 有误 C.“意在表达他对于太公望受 封险固之地 的强烈不满”有误 D.“旨在赞扬戎夷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高尚师德 ”有误) 10.(6 分)答案要点:

    34、文章开篇提出观点:杰出的人要考虑天下长远的利益,而且要身体力行。然后,依次用 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 “以禁后世之乱” 、 周公受封于鲁以避免子孙 “阻山林之险以长为无道” 和戎夷解衣救活弟子“以必死见其义”三个事例阐明主张。 【参考译文】 13 天下杰出的人士,考虑的是天下长远的利益,而自己必定要身体力行。即使对现在有加倍的利益,只 要对后世不利,也不去做;即使能长久安定,只要这些是为自己的子孙谋利,也不去做。由此看来,陈无 宇的贪婪可耻也很严重了,他与伯成子高、周公旦、戎夷相比,虽然同样是人,但取舍的不同,相差难道 不是很远吗? 尧治理天下时,伯成子高被封为诸侯。尧把帝位让给舜,舜把帝位让给禹

    35、,伯成子高就辞去诸侯去耕 种。禹去见他,他正在田里耕种。禹快步走到下风头问道: “尧治理天下时,您被封为诸侯。现在传到我这 里您却辞去诸侯,这是什么原因呢?”伯成子高说: “尧的时候,不奖赏可是人们却勉力向善,不惩罚可是 人们却畏惧为非。人们不知道什么是怨恨,不知道什么是高兴,就像小孩子一样和悦。现在奖赏和惩罚很 频繁,可是人们却争利而且不顺服,道德从此衰微了,谋私利的事从此兴起了,后世的混乱从此开始了。 先生您为什么不走呢?您不要打扰我耕种。 ”说罢,面带和悦之色去覆盖种子,不再回头看禹。当个诸侯, 名声显赫荣耀,实际情况又很安逸快乐,后嗣都能得到恩惠,这些,伯成子高不须问便能知道,然而却推

    36、 辞不当诸侯,这是为了以此制止后世的混乱啊! 辛宽谒见鲁穆公说: “我从今以后,知道了我们先君周公在受封这件事上不如太公望聪明。从前太公望 被封到营丘一带滨海之地,那里是海阻山高,险要坚固的地方,所以地域日益广大,子孙越来越昌盛。我 们先君周公被封到鲁国,这里没有山林溪谷之险,诸侯从四面都可以侵入,所以地域日益缩小,子孙越来 越衰弱。 ”辛宽出去以后,南宫括进来见穆公。穆公说: “刚才辛宽责备周公,他的话是如此如此说的。 ”南 宫括回答说: “辛宽是个年幼无知的人,不懂道理。做好事的人得天下,干坏事的人失天下,这是自古以来 的规律。贤德的人难道想让自己的子孙凭借山林之险来长久地干无道之事吗?辛

    37、宽是个小人啊! ”如果让燕 雀为鸿鹄凤凰谋划,那一定不会得当。它们所谋求的,只不过是瓦缝之间、屋檐之下罢了。愚昧卑下的人, 他们为贤德的人谋划,也和这相同。固陋狂妄,横加诽谤,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戎夷离开齐国到鲁国去,天气非常冷,城门关闭后才到达,就跟一个学生露宿城外。天冷得越来越厉 害, 他就对自己的学生说: “你把衣服给我, 我就能活命; 我把衣服给你, 你就能活命。 我是国家杰出的人, 为天下着想舍不得死,你是个不贤之人,不值得爱惜生命。你把你的衣服给我吧。 ”学生说: “不贤德的人, 又怎么能给国家杰出的人衣服呢?”戎夷长叹一声说: “哎!道义大概行不通了!”说罢就脱下自己的衣服给 了

    38、学生,半夜里冻死了。学生终于活命了。要说戎夷的才能一定能让整个社会安定,还不能知道(是不是) 这样的。至于他想对别人有利的思想,那是无以复加了。他通晓死和生的区别,仁爱之心是很诚恳的,所 以他能用必死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道义。 (二)阅读下面论语的内容,(二)阅读下面论语的内容,回答问题。回答问题。 11.(6 分)答案要点: (1) (3 分)孔子认为:做人不能只据利做事,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小利,取利一定要符合道 义。 (2) (3 分)孔子认为君子懂得道义。戎夷面对有衣则生无衣则死的现实,而选择送衣救活 弟子,他用必死的行为坚守道义。 【参考译文】 孔子说: “依据自己的私利而行动,会招来很多

    39、怨恨。 ” ( 论语里仁 ) 孔子说: “君子通晓的是义,小人只知道利。 ” ( 论语里仁 ) 孔子说: “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 来说,就好像浮云一样。 ” ( 论语述而 ) 子夏做了莒父的邑长,向孔子问治理政事。孔子说: “不要求快,不要贪图小利。求快,则反而不能 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 ( 论语子路 ) 14 朝阳一模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6-11 题。 (1) 伊尹 【1】五就桀, 或疑曰: “汤之仁闻且见矣, 桀之不仁闻且见矣, 夫何去就之亟也?” 柳子曰:“恶!是吾所

    40、以见伊尹之大者也。彼伊尹,圣人也。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 心乎生民而已。思曰:汤诚仁,其功迟;桀诚不仁,朝吾从而暮及于天下可也。于是就 桀。 桀果不可得, 反而从汤。 既而又思曰: 尚可十一乎?使斯人蚤被其泽也。 又往就桀。 桀不可而又从汤。 以至于百一、 千一、 万一, 卒不可, 乃相汤。 俾 汤为尧、 舜, 而人为 尧、 舜之人。是吾所以见伊尹之大者也。仁至于汤矣,四去之;不仁至于桀矣,五就之。大人之 欲速其功如此。不然,汤、桀之辨,一恒人尽之矣,又奚以憧憧 ,圣人之足观乎?吾观 圣 人之急生人,莫若伊尹,伊尹之大,莫若于五就桀。” (取材于唐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赞) 注释:【1】伊尹:夏

    41、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曾五次投靠夏桀、五次投靠商汤,最终受用 于汤。 (2)人称之曰“伊、吕 【1】”,以其道相近、心一而功同也。余以为伊、吕之功同,其道、 其心则异。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在畎亩之中,不以其君无道而遂忘其君,不以其国将必 亡而遂弃其国, 五往就之, 见其君, 进其说, 欲其君之克念其国之不亡, 夏未泯 祀, 伊 尹 之心也。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遂弃其国,晏安坐于磻溪之中,忍其君不道,俟其国将亡 者, 吕望之心也。 然伊尹卒不得见 听, 桀卒不能知善, 夏卒不能复存, 终归于汤, 而放 桀 灭夏。先就其君而君不从,不忍其民之涂炭,然后归汤,得君子去就之道矣。向若桀能纳伊 尹之

    42、谋,克念作圣,夏之祀未殄矣。望之心曷尝及于此乎?君暴虐于上,民涂炭于下,国之 祀日且 坠矣,不一起往说其君,救其民,存其国祀,直 以归于文王,佐武伐纣灭商。 望之心 不如伊尹之心,望之道不若伊尹之道万分之一。纣有悔乱改过之心,以望为太公, 黜其恶改而从于善,商之社未迁 矣。惜乎望之不一往也。 (取材于宋石介伊吕论) 注释:【1】吕:指吕望,姓姜,名尚,字子牙。周朝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周武王讨伐商 纣。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俾 汤为尧、舜 俾:使 又奚以憧憧 憧憧:摇摆不定 夏未泯 祀 泯:亡 然伊尹卒不得见 听 见:看见 而放 桀灭夏 放:放逐 15 国之祀

    43、日且 坠矣 且:将要 直 以归于文王 直:径直 商之社未迁 矣 迁:迁都 A. B. C. D.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夫何去就之亟也 为什么在汤、桀之间多次往复呢 B.不夏商其心 他心中所想的不是夏也不是商 C.汤、桀之辨,一恒人尽之矣 汤和桀的区别,一个普通人都能明白 D.晏安坐于磻溪之中 岂能安心地坐在磻溪之中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柳宗元对伊尹“五就桀”的行为高度赞赏,却受到了众人的质疑。 B.石介肯定了伊尹与吕望同道同功的说法,但认为吕望不及伊尹。 C.两则短文都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解释伊尹行为的合理性。 D.

    44、两则短文都表达了对现实中没有像伊尹这样的人物的惋惜之情。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3 分) 向若桀能纳伊尹之谋,克念作圣,夏之祀未殄矣。 10.柳宗元认为伊尹是圣人, 石介认为伊尹是君子, 请分别简述他们这样评价的理由。(6 分) 11从下面的三则论语中任选一则,回答问题。(6 分)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解释这则论语的句意。(2 分) 16 结合这则论语和上面任意一则短文,谈谈你对“忠”的理解。(4 分)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

    45、4 分) 6.(3 分)D 7.(3 分)D 8.(3 分)C 9.(3 分)参考答案: 假如桀能够接受伊尹的策略,克制私欲,仿效圣人,夏朝就不会灭亡。 【评分参考】 “向若” “克” “殄”各 1 分。意思对即可。 10.(6 分)答案示例: 柳宗元认为伊尹是圣人, 因为圣人考虑的不是忠于哪一个君主, 而是天下百姓的安危, 伊尹认为夏桀不仁仍五次投靠, 是因为如果夏桀能听自己的建议, 就能尽快解教百姓于水火 之中。 石介认为伊尹是君子,因为君子忠君爱国,伊尹五次投靠夏桀,是为了向君主进言,以辅 佐君主,保全国家和百姓。 【评分参考】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11.(6 分)答案示例: (2

    46、 分)孔子说: “遇到危难不扶持,快要倾倒不扶助,那还要用你们助手干嘛。 ”(4 分)这则论语指出,臣子之“忠”应尽己所能,不可推卸自身应承担的责任。正如石文 中伊尹,在君无道、国将亡的情况下五次劝谏,没有在危机时刻回避问题、推卸量任,尽到 了臣子应尽之责。这就是“忠”的含义。 【评分参考】解释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密云一模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氾论训(节选)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 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 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

    47、若其大略非也,虽有闾 里之行,未足大举 。夫颜喙聚,梁父之大盗也,而为 齐忠臣。段干木,晋国之 大驵侩也,而 为文侯师。 景阳淫酒, 被发而御于妇人, 成服诸侯。 此三人者, 皆有所短, 然而功名不灭者, 其略得也。季襄、陈仲子立节抗行 ,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不能存亡接 绝者何?小节伸而大略屈。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 17 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 文, 五霸之豪英也。 然尧有不慈之名, 舜有卑父之谤, 汤、 武有放弑之事, 五伯有暴乱之谋。 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方正而不以割,博通而不以訾,文武而不以责。求于人则任以 人 ,自修则以道德。责人以人,易偿也;自修以道德,难为也。难为则行高矣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文言文阅读))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