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 资源ID:131861       资源大小:5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2 分)分) 1 (10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六句 ) 挥手自兹去,   。 (李白送友人 ) 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 咏梅 ) 时见幽人独往来,   。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是鱼之乐也。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 卖炭翁中最能表达老翁矛盾心理的句子:   ,   。 (2)默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第三节的前四句。 ,   。 ,   。 2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秧歌的歌,不能在歌楼上唱,歌楼太小,盛不下那激扬苍穹的声响;秧歌的舞, 不能在舞台上跳,舞台太窄,载不起那波 ln 壮阔的奋跃。舞台宽阔无垠的秧歌,是乡 村的打麦场,是都市的大广场。大年的腿脚还在严寒的风雪里艰难拔涉,德高望重的老 奶奶,已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一针一线地缝制万民伞了。黄色的绸布缝做伞冠,象征皇 天后土;红色的流苏垂挂伞沿,象征光芒照耀。伞边也不空白,各家各户长老的名字都 要刺绣在上头。这家忙着绣伞盖,那家忙着预置鼓。西瓜鼓放在火炉边上缓缓烘热,让 牛皮绷得展展的,鼓槌轻轻一

    3、敲就能发出震耳的轰鸣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苍穹 波 ln 壮阔   无垠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 (3) “奋跃”在文中的意思是   ; “宽阔无垠”中的“垠”的意思是    (4)这画线句有语病,应该修改为   。 3 (4 分)名著阅读。 “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 ”盛怒之下,他 第 2 页(共 20 页) 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 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

    4、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 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 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  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 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长篇小说   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   , 除选文内容外, 小说通过   、   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 4 (9 分)某校八年级(5)班举行“拥军爱国跟党走”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请你参与解决。 (1) 2017 年 7 月 30 日,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

    5、训练基地 举行。一位同学满怀激动地观看了阅兵式,然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观后感。在这段观后感 中,有两处表达欠妥当,请你分别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 90 岁生日。八月一日,这是 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改变了我们中国人以后的路。今年中国人 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式上的解放军和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 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正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要 永远铭记这一刻,不断进步,大胆创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断注入新的力量,让中华 民族这头雄狮永远伫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句:  

    6、;  第二句:    (2)班主任老师在本次活动动员会中动情地说“今天,这支威武之师、和平之师又向世 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进军。看军旗飘飘,马达轰鸣,狼烟滚滚。整齐的步伐,威风的军容, 这是一群可爱的人。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前进吧,人民解放军。 ” 他还当场写了一副对联勉励大家,上联是:大漠雄兵操热血。请你结合主题,帮他拟写 出下联。 (3)本次活动期间,班委会对“爱国心”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下面是班委会从调查问 卷中整理出来一些材料,请你从中梳理出关键信息。 材料一:爱国不需要什么行为,只要心里有就行了。我是中学生,年龄还小,也做不了 什么,爱国是

    7、大人们的事,长大了我也一定会爱国的。 材料二:爱国需要理性,不能冲动。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喊着爱国的口号,抵制日货、 第 3 页(共 20 页) 韩货等,甚至采用极端的手段,这都是不理性的行为。塑造我们礼仪之邦的形象,也是 一种爱国行为。 材料三:爱国并不仅仅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壮举,做最好的自己也是爱国。主动弯腰捡垃 圾,净化我们的环境是爱国,扶老人过路是爱国,学好知识报效祖国更是爱国 二、阅读(二、阅读(45 分)分) 5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似曾相识燕归来 张 超 除夕夜,我负责 110在这个洋溢着阖家团圆气氛的节日里,一整天的宁静,没有一 起警情,直到时针走

    8、向 21 时 40 分。穿上装备,微微有些诧异,这个时间点,有路人发 现一名老人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洪西中心路。 他枯坐在田埂边上,闭着眼睛,好似已经睡着了。寒风瑟瑟,背后是夜深人静的洪庙 村,面朝早已空无一人的洪西中心路。 “这是一个走失老人。 ”我最初这样判断。 上前轻轻叫醒他,盘问其身份信息,这老人醒来后先是一愣,面对闪烁的肩灯和车灯 有些茫然,绷开干裂的嘴唇嘿嘿一笑,从满是灰尘的外套里抠搜出一包双喜烟,拣出两 根递了过来。老人的反应,又让我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老人似乎很久没有说话,倾诉中微微有些激动,   方言音太重,   跳过了 我的方言认知区间,好不容易听明

    9、白几个关键词,   就是串不成有效信息。此时星 月辉映,在路灯的照射极限处,我用尽全力的倾听被老人一段爽朗的笑声截断了,随后, 我陷入了组织语言的沉默,   老人,似乎好不容易交代完了所有的来龙去脉,默默 抽起了烟,等待我的下一步动作。 我沉默片刻,用毕生功力凝聚成一句极其标准的普通话: “你好,你家住哪里?”收效 显著老人一指身后两间矮房,又是咧嘴一笑。我和辅警队员在老人的带领下,移动 20 米,走近了观察这两间小矮房。这是两间洪庙乡村地区常见的出租房,主要面对的是 附近厂区内的务工人员。不管怎样,老人既然自述住在这里,又干嘛大冷天坐在室外?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老人又攀

    10、谈起来。 在老人颇有节奏的叙述中,我大概听明白了:老人的儿子还在做工,他自己跟老乡吃 完晚饭先回来了,结果钥匙没带,只能在路边等儿子回家。听完这个剧情,我松了一口 第 4 页(共 20 页) 气,试着帮他用电话联系他儿子,老人不记得号码,也不用手机,老乡们不住在一块儿, 我想带他回所暖和暖和,老人又怕他儿子找不到他,不肯跟我们走。他执意要在村口小 桥旁,等他的宝贝儿子回来。 警情一时陷入被动,所幸老人并非迷路,可如何妥善地安置好也是个问题,天气并不 宜人,前一个晚上河面还有薄冰,这老人又讲不清儿子在哪,真要他干坐半个晚上,怕 要冻出病来。老人和我又回到路口,我打开电台,先回复警情,监控的同志一

    11、句“看到 我了” ,让我灵光一现,我让路面监控对准这一角,注意观察老人动向,然后嘱咐老人不 要乱走,撕个纸条留下派出所电话,让老人儿子回来后,给派出所打个电话。左思右想, 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开车继续巡逻去了。 巡逻路上,我接到了妻子的视频。宝宝抢着在镜头前“爸爸” “爸爸”地乱叫,披散的 发型炸成一朵花菜,逗得我笑个不停。空荡荡的洪盘路上似乎有了些暖意,万家灯火正 在背后上演着一幕幕团圆好戏。而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还有人等候着家人,正如我的妻 子孩子等候着我,正如那个老人等候着自己的儿子。 放下电话,赶在洪福寺祈福的钟声敲响前,来到最后的点位驻守,零星的烟花声响起, 老人儿子的电话也打到了监控

    12、室。而我,也放下了一段心事。 (来自人民日报2.28 内容有删减) (1)把下列词语填入第段的括号里,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个是    A、只是 并且 而 但 B、只是 但 并且 而 C、只是 并且 但 而 D、并且 只是 但 而 (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内容。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寒风瑟瑟,背后是夜深人静的洪庙村,面朝早已空无一人的洪西中心路。 (4)文章第段写与妻儿视频的片段是否多余?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为题,有什么深意? 6 (15 分) 【二】 三改大门 乔子亮 第 5 页(共 20 页) 上世纪 80 年代初,17 岁的

    13、我初中毕业,成为一名回乡青年。那时,农村刚推行联产 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 7 亩责任田。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对推行土地承包制,虽然说不出什么道理,但他从内心里感觉到 是好事,打心眼里拥护。父亲如鱼得水,先是一改过去“麦茬豆,豆茬麦”的种植老模 式。当年我家种了 3 亩小麦,4 亩花生。由于父亲相信科学,精心管理,小麦喜获丰收, 亩产突破 800 斤大关;花生收入 2000 余元。 【A】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家能有那样的好收成,全家人做梦也不敢想呀。父亲看 到了庄稼人的希望,也坚定了信念。第二年,春节刚过,父亲就开了个家庭会,把他想 买辆马车,改变肩挑人背的想法说了出来,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第

    14、二天,父亲从集市 上用 800 元买了一匹枣红色大马,接着又花 1000 元买了一辆马车。马车拉到家,父亲犯 愁了,原来,家中那座又窄又矮的小门楼,马车进不去。全家人一合计,把小门楼拆了, 换一座新门楼,并请木工专门加工两扇新门。落成那天,父亲买来鞭炮,请人专门写了 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政策好,好政策,庄稼人有了好奔头;下联是:今日 好,好安门,昔日小门换上大门。有了新马车,父亲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抖擞。农 忙季节,庄稼收获时,父亲赶着马车在田野里拉庄稼,运肥料,来去匆匆,节省了时间, 减轻了人力。到了农闲,父亲赶着马车,换大米,卖青菜,跑买卖,一年四季忙个不停。  【B

    15、】接着,中央又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父 亲从广播中听到后,高兴得逢人便说:庄稼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吃了这颗“定心丸” , 父亲心中更加踏实,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他对全家人说: “咱家这辆马车跑路费工、 费时,跟不上发展。买一辆农机车吧,咱还要大干呢。 ”这一想法又得到全家人的支持。 第二天,父亲带着 8000 多元,从县城买回了一辆农用三轮车。 【C】新车开回家那天,父亲又为难了,原来,大门又进不去了。父亲毫不犹豫,果 断地请人把门楼推倒了。不到三天,新门楼拔地而起。时代改变人。当时我真想不到, 年近 60 岁的父亲,又爱上了农用三轮车。不会开,就学。在别人

    16、的指导下,父亲很快就 掌握了驾驶技术。昔日赶马车,今日开三轮,只见父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坐在 车上,非常神气。 【D】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从青年走向中年;父亲也老 了,退居二线了。我们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全家老少各显其能,经商、办企业、从事 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家中不仅盖了楼房,还在城里买了住房;购买了轿车,建造了车 库。那座上世纪 90 年代建造的门楼,早已成为历史。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颖别 第 6 页(共 20 页) 致、古色古香的洋式门楼,大门两旁,鲜花绽放,争奇斗艳 抚今追昔,我家从赶马车、用三轮,到今天开上轿车,三次换车,三改大门,这一系 列的变化

    17、,正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 父亲说,庄稼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 新安晚报5.18) (1)根据上下文,下面句子应该填入正确的位置    这马车满载的是收获的果实,是一个农民的喜悦。 A、 【A】 B、 【B】 C、 【C】 D、 【D】 (2)阅读文章段内容,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科学种田,喜获丰收      (3)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父亲毫不犹豫 ,果断 地请人把门楼推倒了。 (从加点词语) 父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坐在车上,非常神气。 (从描写的角度。 ) (4)文章的题目是“三改大门” ,为何用了大量篇幅写第一

    18、次,其他两次略写? (5)通过“我”家三改大门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感受或者思考。 7 (15 分) 【三】 北冥有鱼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而来。黔敖左 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

    19、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选贤与 能。  与    第 7 页(共 20 页) 故人不独亲 其亲  亲    男有分,女有归 归    黔敖左奉食,右执 饮 执    从而谢 焉,终不食而死。 谢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对于【乙】文中的“饿者” , 【甲】文中的建议是   。由【乙】文生发出来的 一个成语是    (4)你从【甲】 、 【乙】两文中获得了哪些做

    20、人做事的道理? 三、写作(三、写作(40 分)分) 8 (43 分)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俱全。人生的成功与否,就看你如何使 用生活这个五味瓶去调配。七彩的人生,七彩的经历,生活总是那样变化无常,耐人寻 味。而生活短暂而美好,你的初中生活就要画上句号。那么在这匆匆流过的三年中,那 些值得你永远记住和回忆呢请以“我的   味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1)请你从“酸” “甜” “苦” “辣”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

    21、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第 8 页(共 20 页) 2017-2018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2 分)分) 1 (10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六句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李白送友人 )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 咏梅 )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2、) 鲦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 卖炭翁中最能表达老翁矛盾心理的句子: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 寒 。 (2)默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三节的前四句。 俄顷风定云墨色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布衾多年冷似铁 , 娇儿恶卧踏里裂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掌握。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 萧萧班马鸣。 (重点字:萧) 只有香如故。

    23、缥缈孤鸿影。 (重点字:缥缈) 鲦鱼出游从容, (重点字:鲦) 曲径通幽处。 (重点字:曲)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重点字:祗)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重点字:怜、炭)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重点字: 第 9 页(共 20 页) 俄顷、衾)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秧歌

    24、的歌,不能在歌楼上唱,歌楼太小,盛不下那激扬苍穹的声响;秧歌的舞, 不能在舞台上跳,舞台太窄,载不起那波 ln 壮阔的奋跃。舞台宽阔无垠的秧歌,是乡 村的打麦场,是都市的大广场。大年的腿脚还在严寒的风雪里艰难拔涉,德高望重的老 奶奶,已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一针一线地缝制万民伞了。黄色的绸布缝做伞冠,象征皇 天后土;红色的流苏垂挂伞沿,象征光芒照耀。伞边也不空白,各家各户长老的名字都 要刺绣在上头。这家忙着绣伞盖,那家忙着预置鼓。西瓜鼓放在火炉边上缓缓烘热,让 牛皮绷得展展的,鼓槌轻轻一敲就能发出震耳的轰鸣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苍穹 qing  波 ln 壮

    25、阔 澜 无垠 yn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拔涉 ”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跋涉 ” 。 (3) “奋跃”在文中的意思是 奋力跳跃 ; “宽阔无垠”中的“垠”的意思是 边,岸, 界限  (4)这画线句有语病,应该修改为 秧歌的舞台宽阔无垠,是乡村的打麦场,是都市的 大广场 。 【分析】第一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二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第三题考查词语释义。第 四题考查修改病句。 【解答】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个字读作 qing,第二个字写作澜,第三个字读作 yn。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细读材料可知, “拔涉”应写作“跋涉” 。 (3)本题考查词语

    26、释义。奋跃中奋的意思是奋力。跃的意思中跳跃。所以这个词语的意 思是奋力跳跃。无垠的意思是没有边际。垠的意思是界限。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细读划线句可知, “舞台宽阔无垠的秧歌”一句语序不当,应 第 10 页(共 20 页) 改为:秧歌的舞台宽阔无垠。 答案: (1)qing 澜 yn (2)拔涉 跋涉 (3)奋力跳跃;边,岸,界限 (4)秧歌的舞台宽阔无垠,是乡村的打麦场,是都市的大广场。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 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 否得当,找出病因。 3 (4 分)名著阅读。

    27、“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 ”盛怒之下,他 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 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 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 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  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 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长篇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 保尔 柯察金 ,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 搭救朱赫来 、 被捕入狱 等一系列情节事件 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 【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

    28、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 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解答】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选文空缺的人物是保尔。 小说中和保尔有关的情节主要有:搭救朱赫来、被捕入狱、做骑兵战场厮杀、修筑铁路、 身体瘫痪、双目失明情况下进行创作等。 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或保尔) ;示例:搭救朱赫来 被捕入狱 做 骑兵战场厮杀 修筑铁路 身体瘫痪、双目失明情况下进行创作等 【点评】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 、称谓、 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 (9 分)某校八年

    29、级(5)班举行“拥军爱国跟党走”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请你参与解决。 第 11 页(共 20 页) (1) 2017 年 7 月 30 日,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 举行。一位同学满怀激动地观看了阅兵式,然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观后感。在这段观后感 中,有两处表达欠妥当,请你分别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 90 岁生日。八月一日,这是 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改变了我们中国人以后的路。今年中国人 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式上的解放军和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 人们倍感

    30、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正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要 永远铭记这一刻,不断进步,大胆创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断注入新的力量,让中华 民族这头雄狮永远伫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句: “解放军和官兵们”表意重复。应删去“解放军和” 。  第二句: “进步大,胆创新”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大胆创新,再不断进步。  (2)班主任老师在本次活动动员会中动情地说“今天,这支威武之师、和平之师又向世 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进军。看军旗飘飘,马达轰鸣,狼烟滚滚。整齐的步伐,威风的军容, 这是一群可爱的人。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前进吧,人民解放军。 ” 他还当场写了一副对

    31、联勉励大家,上联是:大漠雄兵操热血。请你结合主题,帮他拟写 出下联。 (3)本次活动期间,班委会对“爱国心”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下面是班委会从调查问 卷中整理出来一些材料,请你从中梳理出关键信息。 材料一:爱国不需要什么行为,只要心里有就行了。我是中学生,年龄还小,也做不了 什么,爱国是大人们的事,长大了我也一定会爱国的。 材料二:爱国需要理性,不能冲动。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喊着爱国的口号,抵制日货、 韩货等,甚至采用极端的手段,这都是不理性的行为。塑造我们礼仪之邦的形象,也是 一种爱国行为。 材料三:爱国并不仅仅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壮举,做最好的自己也是爱国。主动弯腰捡垃 圾,净化我们的环境是爱

    32、国,扶老人过路是爱国,学好知识报效祖国更是爱国 【分析】第一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二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第三题考查从材料中 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 (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细读材料内容可知, “阅兵式上的解放军和官兵们雄赳 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 ”中“解放军和官兵们” 表意重复。 “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一刻,不断进步,大胆创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断注入 第 12 页(共 20 页) 新的力量”中应该是先大胆创新,再不断进步。 (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对对联的基本要求,然后结合主 题选择合适内容来对出下联。如“变形式”可对“咏诗词”

    33、 , “演绎经典”可对“弘扬传 统” 。 (3)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需要细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 求,根据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即可分析提炼。第一则材料中“爱国不需要什么行为,只 要心里有就行了。 ”可知有些人爱国意识淡薄。第二则材料写爱国需要理性,不能冲动。 第三则写爱国并不仅仅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壮举,做最好的自己也是爱国。 答案: (1)第一句: “解放军和官兵们”表意重复。应删去“解放军和” 。 第二句: “进步大,胆创新”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大胆创新,再不断进步。 (2)示例:骄阳烈火鉴忠心。 (3)示例:有些人爱国意识淡薄。中学生对理性爱国有正确的看法。大部分中 学生

    34、明白肩上的任务,愿意用实际行动去爱国。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 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 否得当,找出病因。 二、阅读(二、阅读(45 分)分) 5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似曾相识燕归来 张 超 除夕夜,我负责 110在这个洋溢着阖家团圆气氛的节日里,一整天的宁静,没有一 起警情,直到时针走向 21 时 40 分。穿上装备,微微有些诧异,这个时间点,有路人发 现一名老人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洪西中心路。 他枯坐在田埂边上,闭着眼睛,好似已经睡着了。寒风瑟瑟,背后是

    35、夜深人静的洪庙 村,面朝早已空无一人的洪西中心路。 “这是一个走失老人。 ”我最初这样判断。 上前轻轻叫醒他,盘问其身份信息,这老人醒来后先是一愣,面对闪烁的肩灯和车灯 有些茫然,绷开干裂的嘴唇嘿嘿一笑,从满是灰尘的外套里抠搜出一包双喜烟,拣出两 第 13 页(共 20 页) 根递了过来。老人的反应,又让我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老人似乎很久没有说话,倾诉中微微有些激动, 方言音太重, 跳过了我的方 言认知区间,好不容易听明白几个关键词, 就是串不成有效信息。此时星月辉映, 在路灯的照射极限处,我用尽全力的倾听被老人一段爽朗的笑声截断了,随后,我陷入 了组织语言的沉默, 老人,似乎好不容易交

    36、代完了所有的来龙去脉,默默抽起了烟, 等待我的下一步动作。 我沉默片刻,用毕生功力凝聚成一句极其标准的普通话: “你好,你家住哪里?”收效 显著老人一指身后两间矮房,又是咧嘴一笑。我和辅警队员在老人的带领下,移动 20 米,走近了观察这两间小矮房。这是两间洪庙乡村地区常见的出租房,主要面对的是 附近厂区内的务工人员。不管怎样,老人既然自述住在这里,又干嘛大冷天坐在室外?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老人又攀谈起来。 在老人颇有节奏的叙述中,我大概听明白了:老人的儿子还在做工,他自己跟老乡吃 完晚饭先回来了,结果钥匙没带,只能在路边等儿子回家。听完这个剧情,我松了一口 气,试着帮他用电话联系他儿子,老人

    37、不记得号码,也不用手机,老乡们不住在一块儿, 我想带他回所暖和暖和,老人又怕他儿子找不到他,不肯跟我们走。他执意要在村口小 桥旁,等他的宝贝儿子回来。 警情一时陷入被动,所幸老人并非迷路,可如何妥善地安置好也是个问题,天气并不 宜人,前一个晚上河面还有薄冰,这老人又讲不清儿子在哪,真要他干坐半个晚上,怕 要冻出病来。老人和我又回到路口,我打开电台,先回复警情,监控的同志一句“看到 我了” ,让我灵光一现,我让路面监控对准这一角,注意观察老人动向,然后嘱咐老人不 要乱走,撕个纸条留下派出所电话,让老人儿子回来后,给派出所打个电话。左思右想, 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开车继续巡逻去了。 巡逻路上,我接

    38、到了妻子的视频。宝宝抢着在镜头前“爸爸” “爸爸”地乱叫,披散的 发型炸成一朵花菜,逗得我笑个不停。空荡荡的洪盘路上似乎有了些暖意,万家灯火正 在背后上演着一幕幕团圆好戏。而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还有人等候着家人,正如我的妻 子孩子等候着我,正如那个老人等候着自己的儿子。 放下电话,赶在洪福寺祈福的钟声敲响前,来到最后的点位驻守,零星的烟花声响起, 老人儿子的电话也打到了监控室。而我,也放下了一段心事。 (来自人民日报2.28 内容有删减) (1)把下列词语填入第段的括号里,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个是 C  第 14 页(共 20 页) A、只是 并且 而 但 B、只是 但 并且 而 C、只

    39、是 并且 但 而 D、并且 只是 但 而 (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内容。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寒风瑟瑟,背后是夜深人静的洪庙村,面朝早已空无一人的洪西中心路。 (4)文章第段写与妻儿视频的片段是否多余?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为题,有什么深意? 【分析】略 【解答】 (1)C (2) “我”细心安置好老人继续巡逻,巡逻路上与家人视频,得知妻儿还在等着自己, 巡逻结束时也得到了老人平安回家的消息。 (3)景物(环境)描写。通过天寒、夜寂、路旷渲染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与过年 热闹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衬托出“我”的着急和对老人的担心。 (4)不多余

    40、。作者由“妻儿等我回家”和“老人等儿子回家”的情景和心情联想到万 家灯火背后盼团圆的人间至情,自然、真挚,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5) “似曾相识燕归来”原意为“美丽的事物总是无法挽留,即使再现也与先前决非一 样,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 ,流露的是一种感伤和无奈。而用在此文则是赋予它积极美 好的情感,他告诉我们:人世间的守望、等候、盼归等至情虽在循环上演,但从不褪色, 永远温暖着我们,让我们懂得爱、学会爱、回报爱。 【点评】略 6 (15 分) 【二】 三改大门 乔子亮 上世纪 80 年代初,17 岁的我初中毕业,成为一名回乡青年。那时,农村刚推行联产 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 7 亩责任田。 父

    41、亲只有小学文化,对推行土地承包制,虽然说不出什么道理,但他从内心里感觉到 是好事,打心眼里拥护。父亲如鱼得水,先是一改过去“麦茬豆,豆茬麦”的种植老模 第 15 页(共 20 页) 式。当年我家种了 3 亩小麦,4 亩花生。由于父亲相信科学,精心管理,小麦喜获丰收, 亩产突破 800 斤大关;花生收入 2000 余元。 【A】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家能有那样的好收成,全家人做梦也不敢想呀。父亲看 到了庄稼人的希望,也坚定了信念。第二年,春节刚过,父亲就开了个家庭会,把他想 买辆马车,改变肩挑人背的想法说了出来,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第二天,父亲从集市 上用 800 元买了一匹枣红色大马,接着又花

    42、1000 元买了一辆马车。马车拉到家,父亲犯 愁了,原来,家中那座又窄又矮的小门楼,马车进不去。全家人一合计,把小门楼拆了, 换一座新门楼,并请木工专门加工两扇新门。落成那天,父亲买来鞭炮,请人专门写了 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政策好,好政策,庄稼人有了好奔头;下联是:今日 好,好安门,昔日小门换上大门。有了新马车,父亲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抖擞。农 忙季节,庄稼收获时,父亲赶着马车在田野里拉庄稼,运肥料,来去匆匆,节省了时间, 减轻了人力。到了农闲,父亲赶着马车,换大米,卖青菜,跑买卖,一年四季忙个不停。  【B】接着,中央又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稳定不

    43、变。父 亲从广播中听到后,高兴得逢人便说:庄稼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吃了这颗“定心丸” , 父亲心中更加踏实,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他对全家人说: “咱家这辆马车跑路费工、 费时,跟不上发展。买一辆农机车吧,咱还要大干呢。 ”这一想法又得到全家人的支持。 第二天,父亲带着 8000 多元,从县城买回了一辆农用三轮车。 【C】新车开回家那天,父亲又为难了,原来,大门又进不去了。父亲毫不犹豫,果 断地请人把门楼推倒了。不到三天,新门楼拔地而起。时代改变人。当时我真想不到, 年近 60 岁的父亲,又爱上了农用三轮车。不会开,就学。在别人的指导下,父亲很快就 掌握了驾驶技术。昔日赶马车,今日开三轮,只

    44、见父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坐在 车上,非常神气。 【D】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从青年走向中年;父亲也老 了,退居二线了。我们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全家老少各显其能,经商、办企业、从事 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家中不仅盖了楼房,还在城里买了住房;购买了轿车,建造了车 库。那座上世纪 90 年代建造的门楼,早已成为历史。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颖别 致、古色古香的洋式门楼,大门两旁,鲜花绽放,争奇斗艳 抚今追昔,我家从赶马车、用三轮,到今天开上轿车,三次换车,三改大门,这一系 列的变化,正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 父亲说,庄稼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第 16 页(共

    45、20 页) ( 新安晚报5.18) (1)根据上下文,下面句子应该填入正确的位置 B  这马车满载的是收获的果实,是一个农民的喜悦。 A、 【A】 B、 【B】 C、 【C】 D、 【D】 (2)阅读文章段内容,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科学种田,喜获丰收 买来马车 改建门楼 紧跟时代  (3)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父亲毫不犹豫 ,果断 地请人把门楼推倒了。 (从加点词语) 父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坐在车上,非常神气。 (从描写的角度。 ) (4)文章的题目是“三改大门” ,为何用了大量篇幅写第一次,其他两次略写? (5)通过“我”家三改大门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

    46、验,说说你的感受或者思考。 【分析】略 【解答】 (1)B (2)买来马车,改建门楼 紧跟时代,购买农机车 (3) (1)这两个词都写出了父亲改大门态度的坚决,从而表现了他要大干一场的坚定信 心。 (2)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掌握驾驶技术后那种自豪和满足的神情,反衬出他对美好的 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4)第一次改意义非凡,这是家庭改变和父亲追求梦想的一个里程碑。从当时农 村的情景来看,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变化,记载着农民发家致富的进程。这次改建对父 亲的影响最深,也为后两次改建作了铺垫。 (5)示例:“我”家三改大门,日子越来越好,让我们感受到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 造幸福。父亲抓住机会,大胆尝试而发

    47、家致富,启示我们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激起了人们劳动创造的热情。 (写出两点即可) 【点评】略 7 (15 分) 【三】 第 17 页(共 20 页) 北冥有鱼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而来。黔敖左 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

    48、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选贤与 能。  与 选拔,任用  故人不独亲 其亲  亲 以为亲  男有分,女有归 归 归宿  黔敖左奉食,右执 饮 执 拿  从而谢 焉,终不食而死。 谢 道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对于【乙】文中的“饿者” , 【甲】文中的建议是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 。由【乙】文生发出来的一个成语是 嗟来之食  (4)你从【甲】 、 【乙】两文中获得了

    49、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 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 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 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 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 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 第 18 页(共 20 页)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 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 说道: “喂!来吃吧! ”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 “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 这个地步!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 【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 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 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 句意: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选拔,任用


    注意事项

    本文(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