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3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7

    • 资源ID:131642       资源大小:195.3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3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7

    1、选择题标准练七选择题标准练七 7 “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 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 下列有关“液 态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和 H2O 转化为“液态阳光”过程中同时释放能量 B煤气化得到的水煤气合成的甲醇不属于“液态阳光” C“液态阳光”行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 D“液态阳光”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的难题 答案 A 解析 “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CO2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是将光能转 化成化学能的过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A 错误;煤气化是由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 CO 和 H2,煤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不符合“液态阳光”的定义,煤气化

    2、得到水煤气合成的甲醇不属 于“液态阳光”,故 B 正确;“液态阳光”由阳光、CO2和水反应,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含 量,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 故 C 正确; 根据“液态阳光”的定义, “液态阳光” 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的难题,故 D 正确。 8丙烯、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 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乙烯、苯均具有平面结构,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甲烷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因丙烯(CH2=CHCH3)、甲苯()中均含有CH3,丙烯可以看作是 CH2=CH取代 CH4中的一个氢原子,甲苯可以看作是取代 CH4中的一

    3、个氢原 子,由此可以判断,丙烯、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9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E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质子数之和为 31,若 E 不为主族元素,B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C 元素在大气 中存在两种常见单质,D 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0.875 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A)r(B)r(C) CD 的非金属性强于 A,所以 D 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 A D含有 A、B 两元素的盐溶液不可能显中性 答案 B 解析 B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4、,B 为 N;C 元素在大气中存在两种常见单质,可知 是氧气和臭氧,C 为 O;D 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0.875 倍, 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 80.8757,D 为 Cl;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 元素,所以 E 为 Ar,属于 0 族元素,最外层有 8 个电子,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5,根据 A、 B、E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 可知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 4,所以 A 为 C;满足 A、B、E 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 671831 条件。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 为 C、B 为 N、C 为 O、 D 为 Cl、E 为 Ar。 A 为 C

    5、,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为甲烷,甲烷不溶于水,A 错误;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A)r(B)r(C),B 正确;只有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的含氧酸才能比较酸性强弱,C 错误;含有 C、N 两元素的盐溶液可能为醋酸铵, 该溶液显中性,D 错误。 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生成 1 mol O2电子转移数一定是 4NA B500 mL 0.2 mol L 1 K 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0.3NA C1 mol 乙烯和乙醇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 3NA D2.24

    6、L NH3(标准状况)溶于 1 L 水中得到 0.1 mol L 1 的氨水 答案 C 解析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或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O 元素化合价由2 价变 化为 0 价可知, 每生成 1 mol O2转移电子数为 4NA, 也可以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生成 1 mol O2转移电子数为 2NA,故 A 错误;500 mL 0.2 mol L 1 K 2SO3溶液中含有 0.1 mol K2SO3,含 有 0.2 mol K ,K 2SO3为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里能发生水解,SO 2 3H2O HSO 3OH 、 HSO 3H2O H2SO3OH , 阴离子数大于 0.1 N

    7、A, 因此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多于 0.3NA, 故 B 错误;1 mol 乙醇和 1 mol 乙烯分别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都是 3 mol,所以 1 mol 乙醇和 乙烯的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 mol,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一定为 3NA,故 C 正确;氨气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不等同于溶剂的体积,故溶液的体积不是 1 L,则氨水的 浓度不是 0.1 mol L 1,故 D 错误。 11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分别盛有 5 mL pH3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水电离出的 OH 浓度:c(OH) 甲c(OH ) 乙 B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 pH4,溶液的体积

    8、10V甲V乙 C若将甲、乙两烧杯分别与 5 mL pH11 NaOH 溶液反应,所得溶液 pH:甲乙 D若将甲、乙两烧杯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的 c(H )c(Cl)c(CH 3COO ) 答案 A 解析 酸溶液抑制水电离,由于两种酸提供的氢离子的量一样,对水的抑制程度一样,所以 水电离出的 OH 浓度应该相等,即 c(OH) 甲c(OH ) 乙,A 正确;醋酸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pH3 的醋酸加水稀释后 pH4,加水的量大于 10 倍,而盐酸为强酸,加水稀释 10 倍后 pH 4,所以溶液的体积 10V甲乙,C 错误;根据电 荷守恒规律:c(H )c(Cl)c(CH 3COO )c(OH),

    9、D 错误。 12 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 A B C D 定律或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元素周期律 盖斯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 实验方案 结果 左球气体颜色加 深,右球气体颜 色变浅 烧瓶中冒气泡, 试管中出现浑浊 测得H 为H1、 H2的和 H2与 O2的体积 比约为 21 答案 B 解析 2NO2N2O4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颜色变深, 可以作为勒夏特列原理的依据,故 A 符合;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应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浓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

    10、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比较氯和碳的非金 属性;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二氧化碳都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 硅酸沉淀,故也无法比较碳和硅的非金属性,不能证明元素周期律,故 B 不符合;HH1 H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可以证明盖斯定律, 故 C 符合; 在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电解水生成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以证明阿伏加德罗定律,故 D 符合。 13锂- 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 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 2LiCu

    11、2OH2O=2Cu2Li 2OH,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OH2O2e =2OH2Cu B放电时,电子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Li 极移动 C通空气时,铜电极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 O2 答案 B 解析 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 2OH ,正极上 Cu 2O 反应,碱性条件下通空气时,铜被氧化,表面产生 Cu2O,故 A、C 正 确;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 Li 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Cu 极移动,但电子不能在电解质 中流动,故 B 错误;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放电时 Cu2O 转化为 Cu,则整 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 O2,故 D 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3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7)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