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29526       资源大小:487.2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1、章末检测试卷二章末检测试卷二(第三章第三章)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8 安徽淮北一模)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有 20 个大肠杆菌,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C种群的“J”型增长既无环境阻力也无 K 值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结果偏低 答案 C 解析 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有 20 个大肠杆菌,是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 错误;种 群数量还受环境的影响,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如果环境条件恶劣,种群数量不一定增 加

    2、,B 错误;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重捕中标志个数减少,则 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D 错误。 2 (2018 四川德阳旌阳区校级模拟)如表所示为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的调查表, 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组号 1 2 3 4 5 面积(m2) 4 4 4 4 4 田螺数量(只) 13 19 16 14 18 A.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 B稻田中田螺种群数量的多少就是田螺的丰富度 C田螺的年龄结构直接决定了田螺的种群密度变化 D田螺种群密度为 16 只/m2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答案 A 解析 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是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

    3、多少,B 错误;出生率和 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即影响田螺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 错误;由表中数据计算可得田螺种群密度(1319161418) 5 44 (只/m2),D 错误。 3(2018 镇江模拟)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 100 个鼠笼,捕获了 68 只鼠,标志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地点放置了 100 个鼠笼, 捕获 54 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 12 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此种鼠的种群数量约为 6854 12306 只 B该调查方法为样方法,也可用于统计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草原上鼠

    4、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时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答案 B 解析 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不适宜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 错误。 4 (2018 山东济南一中期末考试)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 可能偏 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鲫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答案 A 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

    5、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设标志总数为 a,第二次捕到的总数为 b, 其中标志数为 c,则总鲫鱼数为 ab c,标志物脱落使第二次捕获时标志鲫鱼(c)数目减少, 所得总鲫鱼数会偏大,A 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如果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 计数前未振荡,则从上层吸出的酵母菌较少,B 错误;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 的特性,如果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使数值偏小,C 错误;采用样方法调 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夹角中的数目,若不统计正好 在样方线上的个体,会导致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小,D 错误。 5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

    6、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B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大 C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其种群数量衰退的也越快 D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 答案 A 解析 种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种群数量,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不一 定大, B 错误; 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 死亡率高的种群, 若其出生率也很高, 种群数量也可能上升,C 错误;处于生殖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D 错误。 6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志过的斜纹夜蛾,适 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 统计标志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 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

    7、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志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 答案 D 7.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 a 点和 b 点,该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Od 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该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 Cab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bc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a、b 两点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相等,

    8、但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其不一定相等,A 错误;ab 时间段内,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大于 1,出生率 大于死亡率,鲤鱼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 错误;bc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D 错误。 8(2018 安徽亳州期中)如图是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甲、乙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 C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a 的含义是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答案 C 解析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错误。 9(2018 山东青岛二中期中考试)下

    9、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内蒙古草原上的马可能有多个物 种。 10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b、c 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三 个种群中处于成年的个体数大小关系是 abc 三个种群的出生率大小关系是 abc 三个种

    10、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大小关系是 abc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题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 是增长型、b 是稳定型、c 是衰退型,由此可推知三个种群 的出生率大小关系是 abc,但由于 3 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可能不同,所以三个种群中处于成 年的个体数大小关系是 abc 就不成立;据年龄结构的模式图无法判断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大 小,错误。 11. (2017 全国,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 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 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

    11、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 D 12外来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若有天敌存在,任何种群数量的变化都会受到天敌的制约,即不会出现,而 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13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 K 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Cbc 段种群增长速率

    12、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 Y 与曲线 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增长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答案 C 解析 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至 0,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C 错误。 1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 处波动可能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造成的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 b 点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 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答案 D 解析 d 处波动可能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造成的,A 正确;“涸泽而渔”使鱼的种群数 量过少

    13、,小于K 2,增长速率慢,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B 正确;灭鼠时杀死一半的 老鼠,即剩余K 2,鼠群增长速率快,很快能恢复到原状,C 正确;环境容纳量限制了 c 处种 群个体数量的上升,D 错误。 15如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准确计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 B该种鼠在第 9 年达到此环境的环境容纳量 C调查期内该种鼠在新环境中呈“S”型增长 D第 5 年后该种鼠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呈负增长 答案 C 解析 用标志重捕法只能估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A 错误;第 9 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 不为 0,说明此

    14、时还没有达到 K 值,B 错误;第 5 年到第 9 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但数 值大于 0,说明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D 错误。 16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 并研究 Nt 1 Nt 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Nt表示第 t 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 t1 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 t1t2段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B乙种群在 t1t2段的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C乙种群在 t3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D甲种群在 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答案 C 解析 甲种群在 t1t2段, 先小于 1,种群数量减小,后又大于 1,

    15、种群数量增加,故甲种 群在 t1t2段的种群数量先减小后增加,A 错误;同理 B 错误;甲种群在 t3后, 大于 1,且 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 错误。 17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 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答案 C 解析 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 嵌状的分布状态为群落的水平结构;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为群落 的垂直结构;田间玉米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结构。 18高密

    16、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答案 C 解析 大、小鲈鱼混养时,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而不是种间关系;蚜虫 具有刺吸式口器, 靠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属于寄生关系; 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 可嚼碎食物, 故蝗虫与草应属于捕食关系。 19(2018 江苏宿迁模拟)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相关阶段的物种数等进行了数年 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 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调查的当地全部植物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17、B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在群落发育晚期即群落稳定阶段,该群落中的物种数保持不变 D群落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 答案 B 解析 群落是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所调查的当地所有生物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 落,A 错误;在群落发育晚期即群落稳定阶段,该群落中物种数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 并不是不变,C 错误;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D 错误。 20(2018 辽宁本溪明山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18、 A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其食性有关 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被的垂直分布有关 C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D人类活动可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答案 C 21 (2018 北京朝阳区校级期末)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 1917 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 100 年中 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 A19172017 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 B1942 年比 1917 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2017 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比以前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

    19、扰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 D 解析 19172017 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降低, 但有些种群密度没有下降, A 项错误; 1942 年比 1917 年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B 项错误;2017 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 物种数减少,分层现象日趋不明显,C 项错误。 22研究人员调查了 A、B、C 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 是( ) 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 BA 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 C调查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 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答案 A 解析 该柱形图只显示了物种的数目,并没有显示物种的种类,因此不能说明它们

    20、的物种相 同,A 错误。 23(2018 安徽滁州高二上联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S 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S 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 CR 时和 T 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 DR 时之前和 T 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 答案 D 解析 S 点有生物等条件存在,所以 S 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故 A 正确;RS 时间内, 该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急剧下降, 可能是人为原因, 也可能是遭到严重自然灾害, 故 B 正确;由图可知,R 时和 T 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这期间群落发生了演替,生物种

    21、类 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 R 时和 T 时的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故 C 正确;R 时之前和 T 时之后 虽然种群类型数量基本相同,但仍有可能出现群落演替现象,故 D 错误。 24(2018 贵阳一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 C 解析 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A 正确;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分布,受 地

    22、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高低、湿度大小等因素的影响,B 正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 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C 错误;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 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 正确。 25(2018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 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渐得到恢复。如表所示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 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32 12 1 3 针、 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

    23、叶林 106 31 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类群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 4 阶段说明人类活动不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答案 C 解析 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植物为动物提供 了食物和栖息场所,动物随植物分层而分层,所以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 较高,分层现象较为复杂;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2018 北京朝阳区

    24、校级三模)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 主的群落。研究者将乔木的树龄划分为幼龄林(10 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 年生) 以及成熟和过熟林(40 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 图 1、图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研究者采用样方法对此进行调查。常用的取样方 法有_法和_法。 (2)由图 1 结果可知,白桦 1020 年生的数目较少,而 4050 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 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_不足,导致幼龄林数量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 此预测白桦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是_。由图 2 结果可

    25、知,水曲柳种群的年 龄结构属于_型。 综合上述分析, _的幼苗耐荫能力强, 由此推测若干年后, 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若推测成立,该群落发生了_演替,这种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_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答案 (1)种群密度 五点取样 等距取样 (2)光照 下降 增长 水曲柳 (3)次生 土壤 种子 解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采用样方法调查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 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由图 1 分析可以看出,白桦 1020 年生的数目较少,而 4050 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 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

    26、下光照不足,导致幼龄林数量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幼 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年龄结构是衰退型,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数 量未来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由图 2 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综合上述 分析, 水曲柳的幼苗耐荫能力强, 由此推测若干年后, 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若推测成立, 该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这种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7(10 分)(2018 四川绵阳模拟)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 K0 表示野兔种群在没有天敌时的环境容纳量。回答下列问

    27、题: (1)在 Oc 时间段内,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增长曲线近似成_型,从环境条件分析,野 兔种群数量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是_。 (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人,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_点。在天敌的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_之间波动。 (3)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 这种过程属于群落的_演替。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类型不断发生更替的原因是 _ _。 答案 (1)“J”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2)c K2K3 (3)次生 土壤 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为新植物的出现创造条件

    28、,不同植物类型争夺阳光的能力有差异,争夺 阳光能力更强的植物才会成为优势物种 解析 (1)根据图示 Oc 时段内,野兔种群数量在开始连续增长,曲线近似成“J”型,从环 境条件分析,野兔种群数量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是环境适合野兔的生长,食物和空间条件充 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等。 (2)从 c 点后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减慢, 说明环境阻力加大, 所以, 最可能是在 c 点天敌侵入, 并且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在 K2K3附近波动, 呈现“S”型增长, 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K2K3之间。(3)原有的植被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 演替出森林的演替方式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土壤条件不断变化,为新植物

    29、的出现创造条件, 不同植物类型争夺阳光的能力有差异,争夺阳光能力更强的植物才会成为优势物种,所以群 落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类型不断发生更替。 28(10 分)(2018 衡水模拟)如图 1 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2 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 1 中的K 2对应图 2 中的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种群的数量第二年 是第一年的 倍,则 为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的定值。 (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_(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现类似 “J”型曲线的增长, 原因是_。 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 2 中

    30、_点进行捕捞。 (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 10 mL 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_的方法调 查酵母菌的数量。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_。培养足够长的时间 后酵母菌会呈现图 2 中的_(填字母)点所示的增长速率。 答案 (1)a 大于 (2)不一定 生物适应环境会呈现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不适应环境就 不会呈现 b (3)抽样检测 轻轻振荡几次 c 解析 (1)图 1 中的K 2对应图 2 中的 a 点,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呈现“J”型曲线,则 为大于 1 的定值。 (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不一定呈现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原因是 若生物适应环境,则种群数量

    31、增长曲线会呈现类似“J”型曲线,若不适应环境就不会呈现。 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 2 中的 b 点进行捕捞。(3)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 酵母菌的数量。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培养足 够长的时间后酵母菌的数量会下降,因此会呈现图 2 中的 c 点所示的增长速率。 29(10 分)(2018 山西太原五中模考)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 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_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曲线图,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 A 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

    32、的条件是_。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填“K1”或“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 D 段相比,影响 C 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 D 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 _会变小。 答案 (1)数学 (2)“J” 空间和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3)K1 (4)B (5)K 值 (或环境容纳量) 解析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曲线图,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2)在空间和 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图甲中 A 段种群数 量迅速

    33、增加,接近“J”型曲线特点。(3)种群数量稳定后在 K 值上下波动,该种群的环境容 纳量是 K1。(4)D 段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 段表示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与 D 段相比,影 响 C 段的因素最可能是气候和传染病。(5)在 D 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 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 K 值(或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30(10 分)某地 100 年前因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 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已知该地区中的植物、植食动物甲和肉食动物乙 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 其中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结构如表所示(表中“1 ”表示该植食动物的年

    34、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1)该地区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 (2)动物种群甲中的个体在 2 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 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由此推测动物种群甲的数量变化 趋是_。 (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的动物的 种群密度调查。若标志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 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调查中, 研究人员发

    35、现一种灌木在该地区沿地表随机分布, 这_(填“能”或“不 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理由是_。 答案 (1)次生演替 (2)稳定型 保持稳定 (3)活动范围广 偏高 (4)不能 一种灌木的随 机分布,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解析 (1)火灾后,该地区存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该地区火灾后进行的演替,属 于次生演替。 (2)动物种群甲中的个体在 2 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 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 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种群甲中幼年的个体数是 93187280,成年的个体数得 60 56516152280,老年的个体数是 344139166280,动物种群甲中各个年龄 段的个体数相等,故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结构类型为稳定型,由此推测动物种群甲的数量变化 趋势是保持稳定。(3)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 标志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少,使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 值偏高。(4)一种灌木的随机分布,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能体现群落的空间结构。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