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 资源ID:117243       资源大小:72.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与运用(共30分)1(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 舀水(yo) 沉淀(dn) 惊骇(hi)B翘首(qio) 悄然(qio) 寒噤( jn ) 殚(dn)精竭虑C默契(q) 渗(sn)透 歼(jin)灭 桅(wi)杆D提防(d) 迫击炮(p) 由衷(zhng) 锐不可当(dng)2(3分)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瞭乱 烦躁 颁发 屏息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咆哮C响彻云宵 杀戮 浩翰 揣摩D一丝不苟 匿名 鞠恭 镌刻3(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

    2、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A占有 牵制 封锁B占领 控制 封锁C占领 控制 封闭D占有 牵制 封锁4(3分)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 没有仇恨 没有愤怒 只有悲哀 只有记忆 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A,;、,B、,:C:,;,D:,、;,5(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贫乏,让人感到不知所云。B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C课间,“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

    3、的气氛。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6(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呐喊。B新闻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它就是指消息。C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事迅速件报道新闻事实全过程。D新闻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7(4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在“秋词”一诗里,写过这样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以此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我也同样有这样的感受。春之萌动与锐气,夏之蓬勃与繁华,冬之萧瑟与寂寥,其实也都包括在秋天里。一年四季里,唯

    4、有秋天是写不尽也画不尽的。秋天的前一半衔接着夏天,后一半融入冬天。它本身又是大自然最半饶的成熟期。因为,秋的本质是矛盾与斑斓、无望与超逸、繁华与短促、伤感与自足。(1)第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语段中有两句话顺序颠倒,应该把第 句和第 句调换顺序。(3)第句关联词语有误,应该将 改为 。8(8分)古诗文默写。(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2)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4)神龟虽寿, 。(5) ,志在千里。二、阅读理解(40分)9(11分)藤野先生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

    5、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

    6、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4)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这是为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10(11分)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 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7、。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

    8、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

    9、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对第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2)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11(15分)文言文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

    10、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寡人无疾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C哀转久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对下列各组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春冬之时(的)吾

    11、欲之南海(往,到)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其真无马邪(这里)D故渔歌曰(所以)桓侯故使人间之 (特意)(3)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写三峡的全貌,“七百里”三字点明了三峡之长,“两岸连山”二句写出山多,“重岩叠嶂”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句写谷深,突出了整个三峡的雄伟气象。B文章按照初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其壮丽景色。C文章写秋景时,运用了正侧结合的写法,其中正面描写的一句是从林寒涧肃,侧面描绘渲染了三峡秋景的肃杀气氛,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感受。D文章使用了大量极丰富表现力的词语,语言清新俊逸。(4)翻译

    12、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清荣峻茂,良多趣味。(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6)“三峡”指的是哪三峡?12(3分)古诗词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三、作文(50分)13(50分)请将题目“从来没有这样 ”(幸福、勇敢、自信、忧伤)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

    13、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与运用(共30分)1(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 舀水(yo) 沉淀(dn) 惊骇(hi)B翘首(qio) 悄然(qio) 寒噤( jn ) 殚(dn)精竭虑C默契(q) 渗(sn)透 歼(jin)灭 桅(wi)杆D提防(d) 迫击炮(p) 由衷(zhng) 锐不可当(dng)【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生僻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解答】A“溃”读作“ku”;“淀”读作“d

    14、in”;B正确;C“渗”读作“shn”;D“迫”读作“pi”。故选:B。【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2(3分)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瞭乱 烦躁 颁发 屏息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咆哮C响彻云宵 杀戮 浩翰 揣摩D一丝不苟 匿名 鞠恭 镌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

    15、现错别字。【解答】A“眼花瞭乱”写作“眼花缭乱”;B正确;C“响彻云宵”写作“响彻云霄”;“浩翰”写作“浩瀚”;D“鞠恭”写作“鞠躬”。故选:B。【点评】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3(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A占有 牵制 封锁B占领 控制 封锁C占领 控制 封闭D占有 牵制 封锁【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

    16、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此语段讲了我解放军南下作战的节节胜利,“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当时已被我军“占领”;控制,指掌握住对象,不使其任意活动及超出范围;封锁则体现了我军对长江的有效控制。故选:B。【点评】此题作答,可结合句意理解及课上积累作答。4(3分)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 没有仇恨 没有愤怒 只有悲哀 只有记忆 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A,;、,B、,:C:,;,D:,、;,【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引号、书名号、省略号、顿号是考试的重点。【解答】冒号提示下文;和

    17、之间是并列关系的复句,用分号。后面是破折号是解释说明。故选:C。【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5(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贫乏,让人感到不知所云。B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C课间,“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

    18、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使用恰当;B、使用恰当;C、使用恰当;D、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的中断,不符合语境。故选:D。【点评】此题作答,可结合语句的理解,结合词语的习惯用法辨析。6(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呐喊。B新闻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它就是指消息。C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事迅速件报道新闻事实全过程。D新闻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19、,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C新闻特写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D正确。故选:D。【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消息和新闻的区别。7(4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在“秋词”一诗里,写过这样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以此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

    20、我也同样有这样的感受。春之萌动与锐气,夏之蓬勃与繁华,冬之萧瑟与寂寥,其实也都包括在秋天里。一年四季里,唯有秋天是写不尽也画不尽的。秋天的前一半衔接着夏天,后一半融入冬天。它本身又是大自然最半饶的成熟期。因为,秋的本质是矛盾与斑斓、无望与超逸、繁华与短促、伤感与自足。(1)第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在秋词一诗里,写过这样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我也同样有这样的感受。(2)语段中有两句话顺序颠倒,应该把第句和第句调换顺序。(3)第句关联词语有误,应该将因为改为因此。【分析】第一题考查标点使用。第二题考查语序。第三题

    21、考查修改病句。【解答】(1)本题考查标点使用。“秋词“是一首诗的题目,应用书名号。(2)本题考查语序。细读文段可知,第三句话紧承第一句中的“这样的感受“,所以应把第二句与第三句调换位置。(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细读第五句与第六句可知,第五句是原因。第六句是结果,所以应把第六句中的“因为“改为“因此“。答案:(1)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在秋词一诗里,写过这样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我也同样有这样的感受。(2)第句和第句换。(3)“因为”改为“因此”【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误用关联词语等。查找病

    22、因可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8(8分)古诗文默写。(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神龟虽寿,犹有竟时。(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解答】(1)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2)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重点字:竞)(3)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重点字:藻荇)(4)犹有竟时(重点字:竞)(5

    23、)老骥伏枥(重点字:枥)【点评】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二、阅读理解(40分)9(11分)藤野先生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

    24、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看电影事件。(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4)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这是为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分析】本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主要记叙的是关于“看电影”事件及作者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国民麻烦的无情批判的态度。【解答】(1)本题考查对

    25、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可按照“人+事+结果”的模式作答,语言简明扼要。选文事件是“我”因课堂上看时事电影而改变了想法,或更简洁的说法:看电影事件。(2)本题考查句子内容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文中主要人物、事件,根据事件来分析作者的情感。题干中的句子承接上文而来,因为“我”的考试成绩及格了,所以“我”受到无端的怀疑。这个句子引用了帝国主义对弱国人的一种轻蔑说法,在本无因果关系的“弱国”和“低能儿”之间加上“所以”,再加上“当然”强调,深刻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根据上文的语句,可知这是作者看到这些国

    26、民麻木的反应后,内心产生的情感:自己无法使这些国民清醒过来。作者此时为这种现实无法改变而难受,感受无比的激愤。(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根据我们平时对鲁迅先生生平的了解即可答出。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决定通过治病救人来拯救国民。而在仙台学医期间,他发现国民光有健全的体魄,没有健全的思想是不行的。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思想上拯救国民,因此离开仙台弃医从文。启示可围绕着爱国来谈。答案:(1)时事片事件或看电影事件。(2)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3)中国民众精神愚昧麻木,毫不觉醒,令作者感到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4)作者抱着学

    27、医救国的目的去东京,但东京的学习环境使作者的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在仙台学医时,认识到改变国民精神的重要性,所以离开仙台学文救国。这样的改变使我们认识到: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要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点评】概括文章内容的答题方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连接,语义通顺。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10(11分)爸爸

    28、教我读中国诗程怡 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

    29、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

    30、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

    31、对第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A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2)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分析】这篇文章记叙了父亲教“我”读诗的故事,表现了父亲给“我”的巨大影响,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感激和

    32、思念。【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不能仅停留于句子的表面义,努力结合主旨挖掘深层含义。第段画线句子是对夏夜景物的描写,结合后一句话可以看出,那晚父亲吟诵的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非表现“我”对童年学诗歌记忆模糊。故选B。(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从第一段可以了解到,我小时候得了一场生病,影响到智力的发育,直到一岁半还不会说话,但这一次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父亲读出的诗句意思,他自然是欣喜若狂。(3)本题考查文章重要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

    33、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题缺少的事件可按所给的第二件事概括为: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关注文章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进行分析,用两字或四字词语进行全方位的概括。“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因为这两位诗人都是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体现了父亲的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我”生病时父亲的担心,“我”会认字他的高兴,“我

    34、”理解诗句意思,父亲的激动流泪等都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读诗,这也是一个善于教育的父亲。据此解答即可。(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从前文内容来看,“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指的是爸爸教我的诗,这些诗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终生难忘。此句话在文章的结尾处,还可以想到是为了点明主旨,抒发对爸爸的感谢与赞美。答案:(1)B (2)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3) 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4) 爸爸是一个有家国

    35、情怀的知识分子 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5)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点评】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和重点句段的作用,要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灵活文章主旨,思考那些含蓄的、内涵丰富的句子的含义,特别要关注文章的主题思想。11(15分)文言文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

    36、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寡人无疾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C哀转久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对下列各组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春冬之时(的)吾欲之南海(往,到)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其真无马邪(这里)D故渔歌曰(所以)桓侯故使人间之 (特意)(3)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文章先总写三峡的全貌,“七百里”三字点明了三峡之长

    37、,“两岸连山”二句写出山多,“重岩叠嶂”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句写谷深,突出了整个三峡的雄伟气象。B文章按照初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其壮丽景色。C文章写秋景时,运用了正侧结合的写法,其中正面描写的一句是从林寒涧肃,侧面描绘渲染了三峡秋景的肃杀气氛,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感受。D文章使用了大量极丰富表现力的词语,语言清新俊逸。(4)翻译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清荣峻茂,良多趣味。(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8、6)“三峡”指的是哪三峡?【分析】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

    39、,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疾”,快;第二个“疾”,病。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B第一个“属”,连接;第二个“属”,通假字,同“嘱”,嘱托。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C两个“绝”都指消失。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D第一个“良”,确实、的确;第二个“良”,忠良。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

    40、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前句句意:每到春季和冬季。后句句意:我想要到南海去。解释正确。 B前句句意: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后句句意:自从李唐以来,人们都喜爱牡丹。解释正确。C前句句意: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后句句意: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解释不正确。D前句句意: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后句句意:桓侯因此派人离间他。解释正确。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41、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分析正确;B文章是按夏、春冬、秋的顺序写了三峡的景色,分析不正确;C分析正确;D分析正确。故选:B。(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阙:通假字,同“缺”,中断。句意为: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句中重点词有:句意为:峻:山高;良:确实。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很有趣味。(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文章表现手法及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来分析。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比

    42、较明显的,两者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属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具体的情感需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三峡中的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6)本题考查识记地理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回答即可。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答案:(1)C (2)C (3)B。(4)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很有趣味。(5)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

    43、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6)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点评】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引凄异(连接)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相同、同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zh通“嘱”,嘱托)12(3分)古诗词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分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

    44、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方法及思想感情的把握。描绘的文字切合情景,有画面感,意近即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示例:秋水涨满,与岸齐平,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水汽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古城。“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说出写法(比喻和典故)及情感即可。答案: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作者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二泽


    注意事项

    本文(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