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5课 进学解ppt课件

    • 资源ID:114153       资源大小:765.32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5课 进学解ppt课件

    1、专题二 杂 说,【专题解说】 杂说可能渊源于笔记小说,是一种议论兼叙述的短小的古文形式。早在先秦诸子中,就有所谓的“小说家”。先秦诸子的寓言、战国纵横家的游说等都可以说是杂说的先河,而至韩愈、柳宗元才自觉地将杂说创作为独立成篇的散文。韩愈的杂说进学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黔之驴临江之麋等都是杂说的典范作品。杂说介于寓言、小说和短论之间,往往亦庄亦谐、能近取譬、言简意深、风趣警策,文学性和思想性得以完美地融合。,专题导航,【学法指导】 1.了解古代论文文体杂说,了解杂说的内容、特点及源流,明白该文体的特征。 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2、,训练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感受古人说理方法的灵活多变,学习古人文体类型的创新精神。 4.学习本专题,要认真体会叙述的凝练概括、生动形象,议论的有根有据、一针见血。,第5课 进学解,自学 预习区,互动 探究区,内容索引,拓展 提升区,自学 预习区,文史知识,1.周诰:尚书周书中有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诰是古代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2.殷盘:尚书商书中有盘庚上、中、下三篇。 3.春秋:鲁国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的史事,相传经孔子整理删定,叙述简约而精确,往往一个字中寓有褒贬的意思。 4.左氏:指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解

    3、释春秋的著作,其铺叙详赡,富有文采,颇有夸张之处。 5.易:易经,古代占卜用书,相传为周人所撰。通过八卦的变化来推算自然和人事规律。,6.诗: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7.庄: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庄周的著作。 8.骚:离骚,战国时大诗人屈原的长诗。 9.太史:指汉代司马迁,曾任太史令,也称太史公,著有史记。 10.子云:汉代文学家扬雄,字子云。 11.相如: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 12.国子监:唐朝时,国子监是设在京都的最高学府,下面有国子学、太学等七学,各学置博士为教授官。国子学是为高级官员子弟而设的。太学,这里指国子监。唐朝国子监相当于汉朝的太学,

    4、古时对官署的称呼常有沿用前代旧称的习惯。,13.出自本课的成语 (1)业精于勤:学业上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 (2)行成于思:品德的养成在于不断反思(反省)。现也理解为做事多动脑筋,多思考。(事情所以成功是由于多思考) (3)爬罗剔抉:发掘搜罗,挑拣选择。 (4)刮垢磨光:刮去污垢,摩擦使光亮。比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5)提要钩玄:抓住精神实质,提出主要观点。(探索精微举出要义,亦作“钩玄提要”) (6)贪多务得:在求知、学习方面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要的东西,泛指最大限度地获取个人利益。,(7)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谓大小都兼收并蓄。后指没有选择,包罗一切。 (8)焚膏继晷:点燃灯

    5、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9)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10)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11)佶屈聱牙:形容文章艰深难读。 (12)同工异曲: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13)闳中肆外:文章内容丰富而且文笔豪放。 (14)跋前踬后:形容进退两难。,(15)动辄得咎:一有举动就常常得罪或受到责备,形容处境困难,常被人无理指责。 (16)号寒啼饥:因饥寒而哭泣,谓生活极端贫困。 (17)头童齿豁:头发脱落,牙齿缺损,形容衰老的状态。 (18)各得其宜:各得其所,各如其所愿,

    6、每个人每件事都得到了适当的安排。 (19)牛溲马勃: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 (20)败鼓之皮:不值钱却有用的东西。 (21)俱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亦作“兼收并蓄”。 (22)投闲置散:指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不予重用。,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载:“(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

    7、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疑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题目解说,这篇文章,从进学谈起,而重点则在于论述朝廷用人。它的写作技巧非常高明。首先,我们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进学解”,这样题目的文字过去往往属于辞赋体,采取抑客取主的写法,即假设主客两人问难,先由客方提出论点,对主人问难,是文章的陪衬,然后主人驳倒客人的意见,申明自己的正面观点;韩愈这篇文章就不

    8、同,是在客言之先,自己先站出来讲话,然后把客的话引出来,最后自己再进行反驳,用的是借客伸主的写法。,基础梳理,1.读准字音 (1)爬罗剔抉( ) (2)纂言者( ) (3)焚膏油以继晷( ) (4)补苴罅漏( ) (5)佶屈聱牙( ) (6)跋前踬后( ),t,u,b zh,ln,z,(7)动辄得咎( ) (8)竟死何裨( ) (9)纡余为妍( ) (10)岁靡廪粟( ) (11)訾医师( ),zun,j xi,j o,ji,b,y yn,2.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拔去凶邪,登崇畯良:_ (2)三年博士,冗不见治:_ (3)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_ (4)今先生学虽勤而不

    9、繇其统:_ (5)计班资之崇庳:_,同“俊”,优秀人才,同“现”,表现,显露,同“较”,比较,同“由”,顺应,同“卑”,低下,3.解释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1)占小善者率以录:_ (2)爬罗剔抉,刮垢磨光:_,占,具备;录,录用,爬,爬梳;罗,搜罗;抉,选择,(3)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_ (4)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_ (5)周诰殷盘,佶屈聱牙:_ (6)头童齿豁,竟死何裨:_ (7)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_,晷,日影;兀兀,劳累的样子,绍,继承;障,止,佶屈,曲折;聱牙,拗口,头童,头发脱落;齿豁,牙齿缺损,靡,消耗,浪费;廪,粮仓,行虽修而不显于众:_ 外结好孙权,内修

    10、政理:_ 邹忌修八尺有余:_,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披,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_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_,动词,翻阅,动词,掀开,(2)庸,名一艺者无不庸:_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_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动词,用,被任用,形容词,平庸,副词,岂,哪,(3)修,动词,修习,动词,整治,治理,形容词,长,这里指身高,(4)盖,盖有幸而获选:_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_ _,副词,表推断,大概,语气词,表推测,大概是,,原来是,(5)竟,头童齿豁,竟死何裨:_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介词,到的时候,副词,终了,(6)虽,文虽奇而不济于用:_ 虽有槁暴

    11、,不复挺者:_,连词,虽然,连词,即使,5.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记事者必提其要 古义:_ 今义:_,史书类典籍。,记事的人。,(2)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古义:_ 今义:_ (3)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古义:_ 今义:_,写,写作。,所作所为,行为;做出成绩;当作。,文辞华美。,虚夸,不切实。,(4)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古义:_ 今义:_,礼法。,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5)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古义:_ 今义:_,古代传授经学的官员。,学位的最高一级,也指取得这一学位的人。,6.说出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_ (

    12、2)登崇畯良:_ (3)孰云多而不扬:_ (4)补苴罅漏:_ (5)障百川而东之:_ (6)乘马从徒,安坐而食:_,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形容词用作名词,优秀人才,形容词用作名词,才行优秀者,名词用作动词,填补,使动用法,使向东流,使动用法,使跟从,7.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招诸生立馆下:_ (2)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_ (3)宰臣不见斥:_ (4)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_ (5)荀卿守正,大论是弘:_ (6)有笑于列者:_ (7)行虽修而不显于众:_,省略句,被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8.翻译下列句子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

    13、成于思毁于随。 译文:_ _,(2)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译文:_ _,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俗。,搜罗人才,加以甄别、教育、培养,对他们刮去污垢,磨炼得闪闪发光。,(3)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译文:_ _,对史书类典籍一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一定探索其深奥隐微之义。,(4)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译文:_,可是您于公的方面不能被人们信任,于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互动 探究区,结构图引,进 学 解,一、(第1段)先生训示 业勤、行思 二、(第2段)学生诘难 三、(35段) 先生自责,治学之勤恳 儒学的功绩

    14、 文章的境界 为人的成功,良匠、良医 宰相 孟、荀(业精而不幸) 自己(业不精而有幸),喻量材录用,对比 投闲置 散,乃分之宜,1.阅读第1段,思考:该段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请找出来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案,研读探讨,答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者通过“精”与“荒”、“成”与“毁”两两对比,鲜明地指出了精进学业和成就品行的关键,语言精辟,观点明确,发人深省。,2.阅读第2段,思考:“诸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该反驳可分为几层?又是从哪几方面对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 分两层: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可谓诚矣”,学生

    15、赞颂先生业精、行成;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 “诸生”主要是从先生对于学业的勤奋,对于儒学的功劳,先生文章的内闳外肆,先生为人的完美等方面对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一方面突出了先生在各方面的卓越成就,更重要的是与后面先生在为人处世、治学从政和生活方面所受到的不公待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借他人之口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抑郁之情。,答案,答案 先生先以匠人因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这两组排比句段,来比喻宰相用人,即量材录用。接着先生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遭遇,继而言

    16、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恩泽。先生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上是以孟、荀自况,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抒发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3.阅读35段,思考:先生是如何应对诸生的质疑的?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先生的这种“应对方式”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4.进学解开头“先生训示”部分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在今天对我们青年学生有教育意义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意义。韩愈在进学解中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告诉他们不要过多地考虑政府是否公正,过多地考虑个人能否被

    17、录用、能否得到较好的社会地位,也不要过多地去考虑社会的不公,他的这些观点从学习的要求上看是积极的,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成才。,品读赏析,1.作者是采用怎样的形式来展开文章的?,答案,答案 作者采用设问设答的形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没有直接用自己的议论去指责有司,而是借助师生之间的问答来说明道理,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情。文章首先假设国子先生教训诸生,引出全篇的议论:当今“登崇畯良”,有司明而公,业精行成,必能获选,学生们应努力进学。紧接着又借学生之口,对他的不平遭遇提出疑问,以事实反驳先生的教训:先生业精行成,却屡遭贬谪,处境狼狈。有司如此不公不明,你的教训不是欺人之谈吗?进而再设计了解嘲式的解答,对学

    18、生的疑问进行辩解:我自己业未精、行未成,投闲置散,乃分之宜,非有司之不公不明也。作者真心要吐露的所有的事实、道理与情感全是托他人之口说出来的。正是由于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置入了第三者学生,因而造成了一个缓冲地带,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答案,2.文章第1段、第3段与第2段在句式方面比较,有怎样的特点和效果?,答案 第1段“先生训示”、第3段“先生答问”这两段,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2段是“生徒驳诘”,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拓展 提升区,玩知丧志(节选) 余 杰 中国除了人多,就是书多。于是,读书人也多。像孔子式的“韦编三

    19、绝”者亦多,像杜甫式的“读书破万卷”者亦多,但中国并没有因为拥有多如牛毛的读书人而进步。 我最反感的是两句古话,一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二是“学而优则仕”。前者是原始时代蛮性的遗留,以为知识是具有神性的,因此掌握知识的人也就像祭司、巫婆一样具有神性,高于一般人。中国民间有“惜字纸”的习俗,看到地上有写着文字的纸,赶紧虔诚地拾起来,,迁移“悦”读,放到炉子里烧掉,千万不能让它被污染了。后者更是中国政治的一大致命伤,秦桧、严嵩、阮大铖都是读书读得不错的人,把孔夫子当做敲门砖,门倒是敲开了,可也敲出千古骂名来。可见,读书与当官是两码事。读书不见得能够“改造人性”。读书多的人仍然可能是二蛋和蠢

    20、猪。,长辈指责后辈,特别是那些花花公子,游手好闲之徒,常常用“玩物丧志”四个字。我却认为,“玩物丧志”倒还情有可宥,而“玩知丧志”则罪不可赦,直可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中国的读书人,十有八九是“玩知丧志”,陶然自得,乐在其中的。几部残缺不全的破经典,你注过来我注过去,皓首穷经,头发白了,经却还没有注完。清代的大师们,表面上看是在追求“纯粹的知识”,其实是在文字狱的淫威下挥刀自宫他们的知识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不对当下发言的、逃避心灵自由的,通向奴役之路的知识。他们以这样的知识,被朝廷纳入“博学鸿词”科的罗网之中。,在三千年专制主义的酱缸里泡熟的中国知识传统,渗透到中国文人的血液里。许多中

    21、国文人身上都有周作人气,知识仅仅是一种格调,一种情趣,一种摆设,一杯茶,一件书法,而不是自由的屏障,解放的动力。他们不是通过知识洞察当下的生存困境,而把知识作为消解个人责任的面具。认为自己拥有知识,便拥有了超脱于俗世之上的权力,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加缪说过:“作家是不可能有希望为了追求自己宝贵的思想和形象而远离尘嚣的。”爱默生也认为:“学者理应成为思想的人。其责任可以归纳为自信。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命名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中国读书人,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对知识和世界的态度。,今天,学者文人们为贫困或受轻蔑而愤愤不平。我想,与其毫无意义地跟别人赌气,不如老老实实地想想:我在做些

    22、什么?那些难以为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有几篇不是为了混稿费、混职称而拼凑出来的垃圾?许多教授已然蜕变得跟卡内提的杰作迷惘中的老学者差不多了:终日生活在由抽象的知识建构的世界里,喃喃自语。通晓几种语言文字,写下满书架的著作,却被女佣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女佣成了主人,他被赶到大街上。有一次,有位我十分尊敬的、在学界地位如泰山的教授问我:“回家坐火车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吧?”我感谢他的关心,却对他真空包装式的生活感到悲哀:他真不知道中国春节时有几千万民工运动在铁路动脉上?他真的对外面的生活隔膜到了这样的程度?知识让他丧失了获得那些对我们来说仅仅是常识的信息的能力。,爱默生是个背着十字架的学者和作家。他在黑暗的夜晚,举着火炬,他说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我不愿把我与这个充满行动的世界隔开,不愿把一棵橡树栽在花盆里,让它在那儿挨饿、憔悴。学者不是独立于世的,他是现今这个灵魂萎靡的队伍里一个执旗的人”。这是不是一记警钟呢?,


    注意事项

    本文(第5课 进学解ppt课件)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