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对点习(含答案)

    • 资源ID:102096       资源大小:259.9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对点习(含答案)

    1、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带上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进行估读C作vt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D在数据处理时,常用公式法和图象法解析实验中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但相隔四个点时取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 s(打点频率为50 Hz),计算时更方便,选项A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进行估读,选项B正确;作vt图象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线上,离线较远的点大胆舍弃,选项C错误;处理数据时,常选择公式法和图象法,选项D正确。答案C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只需打一条纸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D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 s解析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需要采用多次测量,打出多条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有利于减小误差,故选项A错误;纸带上开始时打的点比较密集,点距过小,测量误差较大,故应舍去,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故选项B错误,C正确;选取计数点,可增加测量距离,减小测量过程所产生的误差,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不一定取0.1 s,故D错误。答案C3(多选)如图1为“探

    3、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实验时应选用密度大、体积小,并且下端有橡胶垫的重物B实验时,先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同时立即接通电源C要选用第1、2点间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D实验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所求加速度的值与实际值有偏差解析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在选择重物时,要选择重量大、体积小的重物,选项A正确;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使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选项B错误;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gt2,代入数据解得h0.002 m,即接近2 mm,选项C正确;由于重物

    4、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所求加速度的值与实际值有偏差,选项D正确。答案ACD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在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单位:m/s2)()图2A0.2 B2 C20 D200解析在此题中,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 s,由题图可知,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s2.00 cm0.02 m,由公式saT2,有a m/s22 m/s2。答案B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3所示,A、B、C、D、E

    5、、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粗测估算小车的加速度为_m/s2。图3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公式saT2得s2s1aT2,s3s2aT2,各式相加有sns1(n1)aT2。故sEFsAB4aT2,代入数据得a m/s21.58 m/s2。答案1.586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图4(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电源频率为50 Hz)s2s1s3s2s4s3s5

    6、s4s6s5 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由此可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_。(2)小车的加速度a_ m/s2。解析(1)s2s11.60 cm;s3s21.55 cm;s4s31.62 cm;s5s41.53 cm;s6s51.61 cm; 1.58 cm。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 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3.16%。由此可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1)1.601.551.621.531

    7、.611.580.05316匀加速直线运动(2)1.587某同学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想到既然自由落体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就可以设计一自由落体运动来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于是和同学合作,按照如图5甲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图5(1)实验室中电火花计时器是_仪器。(2)该同学实验时让重物从静止下落,并且测量了第1、2点的间距接近_ mm,就可以确保重物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3)做完实验,选择了一条纸带,并截取了中间某一段,如图乙,已知时间间隔为T。则测量C点速度vC_,重力加速度g_。(写表达式)(4)另一同学计算了其中连续5个点的速度,如下表,请在图丙中描绘出该运动的vt图象。12345v

    8、/(ms1)1.0951.3851.4751.6651.855t/s0.020.040.060.080.10通过图象得出重力加速度g_ m/s2,产生偏差的原因_。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是计时仪器。(2)根据sgt29.8 m/s2(0.02 s)22 mm知,第1、2点的间距接近2 mm,可以确保重物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3)C点的瞬时速度为vC;根据sgT2,运用逐差法得,g。(4)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9.71 m/s2,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答案(1)计时(2)2(3)(4)见解析图9.71(9.509.80均可)受到阻力的作用8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9、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中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6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图6(1)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瞬时速度v1v2v3v4v5数值/ (ms1)0.1650.2140.2630.363(2)在图7所示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图7)(3)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4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4 m/s0.314 m/s。(2)描点作图(3)根据图象得:a m/s20.495 m/s2。答案(1)0.314(2)见解析图(3)0.495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对点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