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新冠肺炎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1--44单元知识点总结单元知识点总结1.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它是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2.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3.汉谟拉比法典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历[ Tag ]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 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
期末复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从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鸦片战争爆发于( )A. 1840 年 B. 1856 年 C. 1894 年 D. 1900 年2.“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第七、八单元检测题(满分:60 分 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计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1946 年 1 月 10 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这次会议是遵照哪一文件精神召开的(C)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C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D 中国
第五、六单元检测题(满分:60 分 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计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的是(C)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第三、四单元检测题(满分:60 分 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计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A)A B C D2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满分:60 分 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15题,每小题 2分,计 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A)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 4.5亿
八上历史期中检测题(满分:60 分 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15题,每小题 2分,计 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B)A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B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C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D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是世界殖民霸主2(
期中测评(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 70万20 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2.“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期中测评(范围:第 111 课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 南北朝分裂局面 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开凿了大运河 D.因存在时间很短 ,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2.“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让后人发出这
第第 1 课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 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 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
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总结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总结 第第 1 1 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 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的采集者变成 食物的生产者。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 关,国家开始形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 1 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 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1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亚非文明 第第 1 1 课课 古代埃及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文明 1、发源地: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国家出现: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 3、初步统-与发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第 1 课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一、隋朝的建立 隋的建立隋的建立 581 年年,,外戚杨坚外戚杨坚((隋文帝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定都长安 隋的统一隋的统一 时间时间 589 年年,,隋朝灭陈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统一南北 意义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距今约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距今约 170170 万年公元前万年公元前 20702070 年)年) 原 始 人 群 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 170 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 县 地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 70 万年至
1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殖民地殖民地人人民民的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度的的扩扩展展 第第 1 1 课课 殖民地人殖民地人民民的反抗斗争的反抗斗争 1、背景: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19 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 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性质)。 2、主要领导人及事迹: (1) 在南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 1 1- -6 6 年级知识整理年级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一、数的认识 (一)整数(一)整数 【1】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叫做自然数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 有,用 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0,没有最大的自然最大的自然 数数。自然数的单位自然数的单位是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汇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汇编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侵略与反抗 第第 1 课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的根本原因: 19 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掠夺廉价的 工业原料工业原料。 2.英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扭转贸易逆差。 3.鸦片走私鸦片走私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1 1- -4 4 单元知识点总结单元知识点总结 1.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它是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3.汉谟拉比法典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历史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表格: 佛教 基督教 伊
Copyright@ 2011-2020 1717abc.com网站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