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为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应急疏散演练 工作的指导,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 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安全 素养,特制定本指南。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 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 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 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 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二、目的意义二、目的意义 本指南立足于提升应急疏散演练的实际效果,明确应急 疏散演练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涵盖演练的准备阶段、实 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全过
2、程,供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和集中 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通过实战型应急疏散演练,进一 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 时,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三、适用范围三、适用范围 本指南对演练的各个环节、步骤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 见和规范性要求,适用于全国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在开展针对 地震、火灾、校车事故等的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 四、基本原则四、基本原则 (一)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学校要确保参演师生的生 命安全,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要提前谋划,提出预案及 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量避开雨雪等恶劣天气,在保证安 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保证疏散演练既安
3、全 有序又有效快速。 (二)着眼实战,注重细节。演练要立足于模拟紧急事 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要着眼于提高学校应急指挥人员的指 挥协调能力、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师生的应急避险、自 救互救能力。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演练方案并将其细化、 落实到演练的各个环节,保障演练的整体组织及每个环节科 学合理。 (三)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地震、火灾等灾害留给人 们的逃生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是 2 分钟左右,应急疏散演练 应明确最终的时间目标,原则上中学生 2 分钟以内,小学生 3 分钟以内完成。 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设定合理的时间要求, 通过经常性的演练逐步提升,最终达到设定的目标。 (四)立足实际,务求实效。
4、演练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 实际,明确演练的主题,合理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参演 人员、形式、内容、规模、疏散路线和保障措施等。要重视 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和总结,及时整改存在 的问题,务求到达实效。 五、演练准备阶段五、演练准备阶段 演练准备阶段应包括:制定演练方案,成立演练组织结 构,演练前安全教育及其他准备工作。 (一)制定演练方案 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应根据学校自身性质、地理位置、周 边环境、教职工和学生人数、校园内建(构)筑物类型和数 量等实际情况, 依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教 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应应急预案制定。 演练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演练主题、演练
5、目的意 义、演练时间和地点、参与演练人员、演练组织结构及人员 分工、演练准备工作、疏散路线、演练流程、保障措施、善 后处置和信息报告等。演练方案应做到:内容完整、简洁规 范、责任明确、路线科学、措施具体、便于操作。 相关要求: 1.应急疏散场所:通常利用操场、广场等设立应急疏散 场所,应通风通畅,相对宽阔。应急疏散场所应远离高大建 (构)筑物,与建(构)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其高度的三分之 一;应避开有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地段,如毒气体储 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 施;避开陡坡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疏散场地应有方向 不同的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 2.应急疏散
6、通道: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禁止 占用疏散通道;禁止将安全出口和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安 全门上锁或堵塞;应将房间的老式内开窗户改成外开式或平 移式窗户,一楼窗户的防护栏应符合消防要求,应急情况下 防护栏能迅速打开。 3.应急疏散路线:根据学生分布和建筑物结构,合理确 定各班级疏散路线,合理分流。要建立规范,细化措施,保 障大量学生在楼道相遇或意外情况发生等情况下不发生拥 堵甚至踩踏。疏散路线要避免穿越公路、交通密集和易发生 危险的路段。 4.应急疏散用语:教职工在组织学生避险、疏散的整个 过程中,应使用规范、简短、明确的疏散用语。 5.应急警报信号:警报信号应具备很强的覆盖性、独立 性和
7、差异性,并考虑在断电等特殊情况下的备选方案。覆盖 性:警报信号能有效的覆盖到学校的每个地点;独立性:在 无法或不能及时采取广播等辅助手段的情况下,警报信号能 独立向师生传递准确信息;差异性:与学校日常的铃声、广 播声等声音要有所差异。避险信号和疏散信号也应有明显区 分。 6.疏散时间:从疏散信号发出到全体师生(除伤病师生 外)疏散完成,原则上楼层较低(4 层以下)、安全出口合 理、通道通畅的学校应控制在 2 分钟之内。 7.应急演练次数: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 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应急 疏散演练可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在校 生较多的城镇中小
8、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 演练的次数。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基础较好的学校要加强随机 性应急疏散演练。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住宿学生和晚自 习学生的学校要重点加强就餐时间、午休时间和夜间应急疏 散演练。使用校车的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车安全 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可根据演练内容,以组、班或年级为单 位进行小规模应急演练。 (二)建立演练组织机构 学校应根据演练方案的要求,建立健全演练组织机构。 成立由校长、有关校领导及工作人员组成的演练指挥部(领 导小组),全面负责演练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工作, 同时落实每位成员在演练中的具体工作。设总指挥、副总指 挥及相关成员。 主要职责: 1.
9、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总指挥要亲自组织,现 场指挥,确保演练效果。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 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 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教育学生 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方案。 演练指挥部应下设若干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 1.组织协调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 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 2.宣传报道组: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的摄 影、记录、计时、总结等。 3.疏散引导组:负责科学编制和张贴学校应急疏散路线 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等;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幼儿园 应急 疏散 演练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