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9: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 资源ID:60352       资源大小:30.0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9: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1、板块组合滚动练 9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应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_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_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_,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

    2、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 ,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_,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 ,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B朝不保夕的苦闷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

    3、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解析 原句的主干是“危机感加上苦闷,每一个人患上了癔症” ,缺谓语。A 项,没有辨明逻辑关系, “患病”是“危机感”和“苦闷”使然,缺谓语;B 项,副词“几乎”应该修饰限定动词“使” ;D 项,语序不当, “朝不保夕”对应“强烈危机感” , “囿于现实”对应“苦闷” 。答案 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B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C六朝名士依靠

    4、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D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解析 联系前文和补出的文字可以看出, “五石散”有“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作用,并且这种风尚是从何晏开始的,因此可以判定句首要用“从而”或“由此” , “由此”相较“从而” ,在时间起始点上更明确,且 A 项中语序不当,自我麻痹的目的是逃避现实,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为 D。答案 D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B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C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D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解析

    5、“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全身而退”指为了保全自己,主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 “与生俱来”表示人一生下来就有。 “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用在此处不恰当。“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人人自危”指每个人都感到危险,不安全。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这里说的是群体,因此用“人人自危” 。答案 B4下列五处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 分)情景一(微

    6、信朋友圈):鄙人 30 岁华诞之际,感谢各位好朋友的垂念。朋友们的祝福之语,如和煦春风,温馨动人。情景二(某访谈):大家都知道令尊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而您作为他的犬子,一定对他的作品非常熟悉吧?情景三(小贩吆喝):没用的手机可以换不锈钢脸盆,不要拿给小孩玩,感谢大家对环保事业的一份支持,也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情景四(广播广告):经临床验证,本产品具有治癌的神奇功效,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情景五(采访专家):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答:_解析 “华诞”是敬辞,称人的生日,一般称伟大的人物或机构诞生的日子,此处可改为“生日” 。“犬子”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此处是

    7、称呼别人的儿子,使用不当。“绵薄”是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广播稿中应尽量不使用同音字,此处的“治癌”与“致癌”同音,容易造成听众的误解。“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此处是说自己向别人询问,故可改为“咨询” 。答案 “华诞”改为“生日” “犬子”改为“儿子” “绵薄之力”改为“自己的力量” “治癌”改为“治疗癌症” “垂询”改为“咨询”5下图是某医院的“就诊流程图” ,请把这个就诊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6 分)答:_解析 本题考查将流程图转换为文字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叙述对象应是“病人” ,表述时“病人”应是整个句子的主语

    8、;其次要运用“后”接着” “再”之类的词清晰地表述出流程的变化,条理要清晰。考生要特别注意“需要住院的”和“不需要住院的”的两条流程,不能混淆在一起表述,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答案 病人在门诊挂号,经医生检查、诊断后,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住院单去挂号收费处缴费住院;不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处方去缴费取药后离院,如需输液,就到急诊科输液后离院。二、名句名篇默写(6 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_,_”两句,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气概。(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

    9、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3)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生梦蝶”典故表达悲愁,以杜鹃表达悲切的句子是“_,_。 ”解析 (1)悬;(2)舫,唯;(3)蝴蝶。答案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肯定美学的悖论与生态文明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以艺术

    10、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观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说的样子来欣赏。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 。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第二,不要判断。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第三,不要比较。肯定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所有自然

    11、物都一样美。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重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的“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滑入了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作

    12、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从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去人化”的思路也使肯定美学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流于空谈。按照肯定美学的观点,自然界所有事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且相等,不可比较。既然如此,在自然保护中就必须对各个物种或景观加以相同的保护。对人类来说,这并不切合实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定哪些为重点,哪些不是重点。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衡量事物美的尺度来确定物种的价值。而尺度的建立势必要将比较评价因素纳入其中。最终,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肯定美学的建构也失去了伦理价值。肯定美学的支持者不考虑国家

    13、、地区、种族的差异而无条件保护所有物种的伦理诉求,显然忽视了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时所带来的严重不平等。在当前的环境格局中,若第三世界国家完全无视人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响应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号召而停止发展,这是一种平等吗?更何况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超越物种差异所追求的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场运动一开始就定位为其他物种向人分权的无关国家、阶级等的普遍性行动,从而否认自己的立场,但它却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无论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这种“中心化”其实仍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

    14、维模式,与“去中心化”的生态文明相去甚远。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既关注人的权利,也凸显自然的内在价值。西方的生态运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根除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7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是美的,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应该加以保护,而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B肯定美学追求“自然自律” ,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上,重新审视比较评价,最终消解人的中心作用,主张“去人化” ,是对人类中心主义

    15、的颠覆。C人们用美丑标准去衡量自然,一些平凡或丑陋的景物就被摒弃甚至破坏了,肯定美学则要重点保护这些被排斥和边缘化的景物。D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追求超越物种差异的平等,但事实上,这会带来严重的不平等,因为它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一定会造成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解析 B 项, “重新审视比较评价”错,原文是“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 ;C 项, “重点保护”错,原文是“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 ,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有审美价值,应该加以相同的保护,而不是“重点保护” 。D 项, “一定会造成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说法太绝对,原文是“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

    16、态性”。答案 A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围绕肯定美学,对比论证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B文本从拒绝自然的“艺术化” 、不要判断、不要比较三个方面举例论证,论证了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做法。C肯定美学的观点对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比较评价就无法确定保护的重点。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文章论述肯定美学和传统美学都觉有片面性的前提。解析 B 项, “从拒绝自然的艺术化 、不要判断、不要比较三个方面举例论证,论证了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做法”错,依据原文可知只有“拒绝自然的艺术化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而且“激进环保主义者

    17、的过激做法”也不正确,应该是“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主张” 。答案 B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激进环保主义者看来,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美,深秋悬崖峭壁上一棵耗尽生命的枯松也是一种美。B对人类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确定重点与非重点,这势必要有人的参与,因此肯定美学的“去人化”思路难免会流于空谈。C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真正的生态文明要既关注人的权利,又凸显自然的内在价值。D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西方的生态运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解析 D 项,表达绝对化。原文中“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是作者提出的建议,而非必要条件。答案 D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9: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