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课件

    • 资源ID:42678       资源大小:3.09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课件

    1、中和反应,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学们有这样的经历吗?,蜜蜂蛰伤,蚊子叮咬,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在家庭中可用浓肥皂涂抹可迅速止痒。,显碱性,为什么?,情境引入,实验10-8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混合,你能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吗?,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定、能量的变化(放热、吸热、发光)等。,实验现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反应,新知探究,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NaOH = Na+ + OH-,HCl = H+ + Cl-,NaOH + HCl = NaCl +H2O,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本质: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这个反应为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判断:,反应物必须为酸和碱,思考: 为什么要加入酚酞指示剂? 借以判断反应有无发生 什么时候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OH + H2SO4 = K2SO4 + 2H2O,Ca(OH)2 + 2

    3、HCl = CaCl2 +2 H2O,Ca(OH)2 +H2SO4 = CaSO4 +2H2O,思考:这三种物质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讨论,NaOH+HCl= NaCl + H2O,Ca(OH)2+2HCl=,CaCl2 + 2H2O,2NaOH + H2SO4=,Na2SO4 + 2H2O,金属离子,酸根离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你明白了没有?,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组成的化合物,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 + 碱 盐 + 水,注意:,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Fe2O3+6HCl=2FeCl3+3H2O CO2+Ca(

    4、OH)2=CaCO3+H2O,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CaO B Ca(OH)2 C CuSO4 D HCl,2.填写下表(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填写),C,NaOH,碱,硫酸铜,盐,H2SO4,酸,Fe2O3,氧化物,课堂练习一,酸,H+ + 酸根离子,碱,OH- + 金属离子,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Zn + 2HCl = ZnCl2 +H2B、CuO + 2HCl = CuCl2+ H2OC、Ba(OH)2+ H2SO4 = BaSO4 + 2H2OD、AgNO3+HCl = AgCl +HNO3,C,2、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

    5、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应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C、铁锈与稀盐酸 D、镁和稀硫酸,B,3、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 )A、Fe(OH)2 B、Al2O3C、Na2CO3 D、H2SO4,C,巩固练习,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植物需要在一定酸碱性的土壤中生长,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或酸雨的形成,破坏土壤的酸碱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应怎样去改变酸性土壤?,用熟石灰中和。,2、处理工厂的废水,某硫酸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你会怎样处理这些废水呢?,用碱性物质(例如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请试一下,

    6、Ca(OH)2 + H2 SO4 = CaSO4 + 2H2O,3、用于医药,(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胃药的主要成分 。,盐酸,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被蚊虫叮咬后,涂一些含有碱性的物质的药水。,讨论:举出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氢氧化铝,如:含稀氨水的药物,吃碱面时,放点醋,味道会更鲜美。,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利用熟石灰加工的皮蛋,1、皮蛋有涩味,通过验证它呈碱性,加醋为 什么更好吃呢?2、醋可以将热水瓶壁中的水垢(主要成分Mg(OH)2)除了,其原理是什么?,2HCl+Mg(OH)2=MgCl2

    7、+2H2O,巩固练习,3、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4、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B,B,满 载 而 归,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对于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通常要借助指示剂来帮助判断反应的发生。,2、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A、农业 B、工业 C、医药 D、其他,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CuO B Cu(

    8、OH)2 C CuSO4 D HCl,2.填写下表(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填写),C,NaOH,碱,硫酸铜,盐,H2SO4,酸,Fe2O3,氧化物,达标测评,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Zn +2HCl = ZnCl2 + H2 B CuO + 2HCl = CuCl2 + H2O C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D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C,小松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松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 理由是 。 (3)为了验证小松同学的结论,你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稀硫酸 C、铁粉 D、铜片 E、碳酸钠,稀盐酸,氢氧化钠,不正确,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A,C,E,NaOH+HCl=NaCl+H2O,知识往往眷顾善于观察和喜欢思考的人!,结束语,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课件)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