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习(一)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3630       资源大小:563.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习(一)含答案解析

    1、重难点专项练(一)采煤是一个高危险行业,稍微一点麻痹或者松懈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2010 年 3 月 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获救 115 人,遇难 38 人。下图中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图1. 图中能代表含煤层岩层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A. ,a B. ,b C. ,c D. ,d2. 在图中 E、F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B. 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3. 关于图中各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处

    2、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B. 乙处地貌受外力作用影响,背斜成谷C. 丙处受内力作用影响,背斜成山D. 丁处为谷地,可修建水库蓄水【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含煤岩层属于沉积岩,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图中 2、5 表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C。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2.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A 为背斜,容易发生瓦斯爆炸;b 为向斜,容易出现透水事故。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3. 根据图示:图中乙地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裂,裂隙发育,受外力侵蚀形成山谷。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下图为某处地质剖面图,其中至代表不同

    3、时代的岩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处背斜、乙处向斜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 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找寻C. 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前D. 乙处代表的地质构造,不利于建隧道5. 图中箭头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 石灰岩 B. 大理岩C. 板岩 D. 玄武岩6. 岩层中,生成最早的是( )A. B. C. D. 【答案】4. C 5. B 6. D【解析】4. 据图可知,甲处沉积岩层上拱,为背斜部位,乙处沉积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部位,均为内力作用形成,A 正确;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丙处为断层

    4、,岩石破碎,地下水出露,B 正确;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之后,C 错误;向斜易储水,不宜修建隧道,D 正确。故选 C。5. 据图可知,箭头处原有岩石为石灰岩,发生变质后形成大理岩,故选 B。6. 沉积岩层越往下形成越早,越往上形成越晚。据图可知,沉积岩层岩层中在最下面,因此形成最早。故选 D。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 甲处属于( )A. 背斜山 B. 背斜谷C. 向斜山 D. 向斜谷8. 乙侧河岸( )A. 形成冲积扇 B. 适合建设港口C. 流速较慢 D. 多位于河流上游【答案】7. B 8. C【解析】7. 据图可知,甲处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

    5、,CD 排除;据地表形态可知为谷地,B 正确,A 错误。故选 B。8. 据图可知,乙河岸为曲流的凸岸,为泥沙沉积的河岸,流速较慢,C 正确;凹岸适合建港口,B 迟迟未;冲积扇形成在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A 错误;曲流多形成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D 错误。故选 C。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 MOQ 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地貌景观图地质构造示意图9. 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 )A. M B. OC. P D. Q10. 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 )A. 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B. 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C. 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D. 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答案】9.

    6、 B 10. D【解析】9. 读图对照,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 O ,岩层向下凹,地貌是山岭 ,B 对。M 、P 是背斜构造,A、C 错。Q 是断块山,D 错。故选 B。10. 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是褶皱构造,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D 对。不能体现有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A 错。岩层弯曲变形,出现断层,地壳水平运动作用强烈,B 错。不能体现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C 错。故选 D。图甲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乙的演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 该景观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 地堑 B. 地垒C. 断层 D. 褶皱12. 教师演示了

    7、( )A. 板块挤压碰撞 B. 岩块断裂上升C. 岩层水平挤压 D. 外力侵蚀搬运【答案】11. D 12. C【解析】11. 读图可知,图中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褶皱中的向斜构造,没有断裂面,不是断层,地堑和地垒分别属于断层中相对下降和上升的岩块,故选 D。12.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景观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无断裂面,与板块运动无关,更不是外力侵蚀搬运形成的。故选 C。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 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 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D. 甲地气压高于乙地14. 关于甲、乙、丙三地

    8、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B. 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C. 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D. 三地风力侵蚀,均易形成风蚀蘑菇【答案】13. D 14. C【解析】试题分析:13. 由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不能判断甲地和乙地的植被覆盖率高低,乙地和丙地的海拔差异,故答案 A、C 不可选,沙尘在乙地最高,降落到丙地,说明乙地风速大于丙地,所以答案 C 错误,沙尘由甲地流向乙地,说明风由甲地吹向乙地,所以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答案选 D。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外力作用)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

    9、林状的地貌。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5.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很多仅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 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16.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 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答案】15. C 16. A【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和地貌,主要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们要通过具体的实际地理问题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产关键。15. 阅读材料,准确理解题目中的“腰身” 、 “全裸”的含义,是描述当地植被覆盖的情况的。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之所以露出“腰身” ,与山体地势陡峻、植被难以生长有关。D 正确。16. 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大,对岩石进行破坏的外力作用以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为主,B正确。河南省的嵖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嵖岈山“石猴”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7. 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图乙中的( )A. B. C. D. 18. 形成该地貌的主

    11、要地质作用有(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 固结成岩 风化、侵蚀作用A. B. C. D. 【答案】17. B 18. A【解析】试题分析:17. 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图中是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B 正确。18. 该地貌是花岗岩地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因此有岩浆活动;侵入型岩浆岩出露于地表应有地壳的上升运动和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石猴”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A 正确。【考点定位】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作用【方法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 ,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

    12、成沉积岩;已形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又成为新的岩浆。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9. 甲处地貌类型为( )A. 背斜成山 B. 背斜成谷C. 向斜成山 D. 向斜成谷20. 乙处( )A. 侵蚀作用明显B. 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 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D. 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答案】19. C 20. A【解析】19. 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C 对。A B D 错。故选 C。20.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13、,乙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是山谷地貌。背斜成谷,说明侵蚀作用强烈,A 对。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B 错。地势差异是外力作用形成,C 错误;李家计地势较乙处高,从乙处引水不便,D 错误。故选 A。读浙江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1. 因修筑高速公路形成了两侧的陡崖,对崖壁高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 处陡崖崖壁高于 b 处B. a 处陡崖崖壁高度一定在 40 米以上C. b 处陡崖崖壁高度在 30 米至 60 米之间D. b 处陡崖崖壁高度一定在 60 米以上22.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该地( )A. 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 位于山

    14、谷,工程量小C. 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 位于鞍部,地势较低23. 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 植树造林 B. 修筑梯田C. 禁止放牧 D. 整修加固裸露岩体【答案】21. C 22. D 23. D【解析】21. 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n表示相交的等高线条数,d 表示等高距) ,a 处陡崖相对高度 15 米H45 米,b 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30 米H60 米。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22. 本题考查地形部位判断。高速公路位于两山顶之间,位于鞍部,地势相对较低,工程量小。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23. 为了防

    15、止断面处山体滑坡,最为有效的措施应是采取工程措施。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24.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2)说出 AB 河段的河流流向。(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 500 米,水坝址有 A 处和 B 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答案】(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地势四周高,中部低。(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3)A 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 B 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

    16、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4)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充足。【解析】 (1)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及其变化特点可描述出其地形、地势特征。据图可知,盆地地形,中间低,四周高。(2)首先根据图中指向标确定出图示区域的方位,然后判断 AB 河段的流向,即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3)可以从库区面积、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多少、工程量大小和人口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 A、B 方案的利与弊。据图可知,A 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B 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17、。(4)据图可知, 甲城镇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充足。【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和应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做题需明确:(1)区域地形地势特征应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弯曲特征分析,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分析。(2)河流发源于山谷部位,且从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方位的判读主要图中的指向标。 (3)城市区位应从地形、气候、矿产资源、水源、交通等方面分析。25. 读某区域的位置与局部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乙中 c 河谷地海拔约 325800 米,远低于两侧地形区,谷地沉积层最大厚度达 7

    18、 000 余米。试用内外力作用原理解释这些现象。(2)分析图乙所示区域的水文、水系特征对下游河段产生的影响。(3)为了确保 b 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请分别说出合理利用和治理保护地(图甲中)土地资源的措施。【答案】(1)内力作用使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或低地;外力作用使黄土和泥沙不断堆积形成较厚的沉积层。(2)含沙量大(多泥沙),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中游多支流,夏秋季洪水量增加,加剧下游洪水威胁。(3)地:修建水库,打坝拦水,淤地固沟;营造水土保持护坡林。地: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营造护田林网。【解析】 (1)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是主导,内力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外力

    19、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据题干知,内力作用使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或低地;外力作用使黄土和泥沙不断堆积形成较厚的沉积层。(2)据图乙经纬度可知, 图乙为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支流多,夏季水量大,容易造成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多发。(3)据图乙可知,分别为黄土高原的沟谷和平地,可持续发展措施不同,沟谷要修建水库,打坝淤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平地进行基本农田建设,营造农田防护林网。26. 读 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处地质构造是 ,试分析其形成山岭的原因。 (2)图中板块是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海洋中海沟形成的原因。 (3)考古学家在图中沉

    20、积岩中发现了一些恐龙化石,判断在岩层中,岩层 可能发现恐龙化石。 (4) 图中 AB 为河流,分别说出 A、B 两地所受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答案】(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大洋板块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3)(4)A 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口三角洲。B 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知处岩层向下拱起,为向斜。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受侵蚀,容易形成山岭。(2)是大洋板块,从图中可看出板块穿插到大陆板块底部,这是由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向运动,大洋板块水平位置

    21、低于大陆板块,故在运动过程中俯冲到大陆板块的下方,便形成了海沟。(3)(4)从图中可知,A 靠近海洋,应为河流的入海口,水流比较缓慢,以流水堆积为主,容易形成河口三角洲。B 位于河流的上游,由于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水流急,以流水侵蚀为主,容易形成峡谷。【考点定位】地质构造,地貌的形成【方法总结】关于构造地貌:未侵蚀的情况下,背斜常形成山岭,向斜常形成谷地。被侵蚀后,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在三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结构。27. 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

    22、葡萄专业产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渭河南北向剖面图渭北红地球葡萄产区气象资料(1)从内外力作用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发展耕作业的不利条件。(2)简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地形和气候条件。(3)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答案】(1)形成过程:岩层断裂下陷(地堑);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不利条件:年降水量少;冬季气温低;旱涝灾害频繁。(2)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葡萄生长期长)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多。(3)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

    23、加;旱涝灾害加剧。【解析】考查地貌的成因、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过度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1)渭河平原主要是由于岩层发生断裂,一侧岩体向下凹陷而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接受堆积,最后形成冲积平原。由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少再加上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冬季气温低且旱涝灾害频繁,这些都不利于耕作业的发展。(2)渭北高原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且多向阳坡地,所以导致该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多这些条件都有利于红地球葡萄的种植。(3)由于葡萄种植需水量大,如果过度扩大葡萄种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等。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习(一)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