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

    • 资源ID:23555       资源大小:1.84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

    1、 专题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 年高考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

    2、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

    3、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

    4、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

    5、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

    6、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答案】1D2A3B【解析】【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 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考点定位】分析论点、

    7、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二、【2018 年高考

    8、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

    9、”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

    10、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 ,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 ;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

    11、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

    12、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答案】1

    13、A2D3B【解析】【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A 项和 B 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一段,C 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二段,D 项对应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比对,即可找出答案。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

    14、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D 项混淆时态。 “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延续了 2017 年课标卷题型。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解答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

    15、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本题 D 选项对文章论述的内容理解偏颇,文章并没有重点论述“我们的认同问题” ,同时此选项还运用混淆时态的方法的设误,考生仔细辨析可得出答案。3试题分析:此题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 ,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

    16、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传统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主要查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本题 B 项去掉了原文中“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混淆了范围,以偏概全。【2019 高考展望】2018 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 2017 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

    17、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连贯性。2019 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会体现试题的连贯性,选材会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命题会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题目会更加侧重于理解,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三、 【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18、。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19、。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

    20、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21、分)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

    22、的重要路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答案】1B2C3A【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

    23、。同 A 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 。同 C 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同 D 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正确答案是 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课标卷论述类文

    24、本阅读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 C 项) 、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 A 项) 、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题中A 项)等。【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延续了 2017 年课标卷题型。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

    25、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解答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提炼整合。如果某选项表述只涉及文本部分内容,可先迅速读完文本的有关部分;如果某选项表述关系全部文本,就要提高观察角度进行整体分析。【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传统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

    26、键句,尤其是首尾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主要查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无中生有、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本题 A 项就属于无中生有。【2019 高考展望】2018 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 2017 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连贯性。2019 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会体现试题的连贯性,选材会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命题会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题目会更加侧重于理解,重点考查考

    27、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四、 【2018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中国建筑的希望梁思成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

    28、9 世纪末叶及 20 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 “洋式门面” ,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

    29、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 ,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

    30、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有删改)17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

    31、 ”出现的原因。 (6 分)18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 分)19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6 分)【答案】17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18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19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解析】【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

    32、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江苏高考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一题多年以来都在考查论证思路,如 2017 年“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2016 年“简要分析本文

    33、的论述层次” ,2015年“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只是有的考查全篇的思路,有的考查局部的思路,今年变成了筛选概括题,相对来讲,降低了难度,但筛选概括并非简单的抄写文中的句子,要注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2019 年的高考应该还会考查论证思路,毕竟把握一篇文章的思路应该是阅读文本必备的条件,也是写作理清文章结构的必备条件,更能体现一个考生的能力水平。1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第三段,作答本题可以立足于文本,从中筛选相关信息。从材料的第三段看, “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

    34、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 ”“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統,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 ”“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 ”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按照题干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整合,最后分点概况即可。【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试题点评】 “重要概念的含义”即“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由于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选文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艺术、文字、审美、建筑等诸多领域,这里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文中主要阐述的专业性的概念。重要概念是作者论述说明的重点,考生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要注意辨别与其相近

    35、的概念。首先要借助语境推断概念,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概念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因此考生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句中的“重要概念” 。其次利用上下文辨析概念,一般论述类文本中的某些概念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要辨析概念的意义,考生应从概念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到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辨析那些非代词类概念的指代义,也应该利用上下文。一般来说,在这类概念的上下文里,一般会有阐释这些概念的句子,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第三要把握内涵理解概念,文章中一些概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述的概念比较复

    36、杂,替代了一些必要的内容,换句话说,概念的意义不仅有概念本身的意义,同时也蕴涵有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等。阅读文章时,要分析词语出现的段落的意思,分析具体的描写所阐释表达的思想意义,如果没有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可能对概念所包含的对象作出错误的判断。19试题分析:题干问“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 ,要求联系全文,简要概述。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第一段“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材料第二段“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材料第四段“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

    37、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 ”“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 ,即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作答时将这些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注意使用概括性是语言组织答案。【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相比较前三年的高考,2018 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第三题的难度降低。2015 年要求“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2016 年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

    38、的寓意” ,2017 年要求“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都是倾向于对句子内涵的考查,而 2018 年则是“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更侧重对学生筛选概括信息能力的考查。今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把难度放在了第二题,第一题和第三题的难度自然降低了,2019 年的高考应该还会延续 210520162017 这三年的考查模式。五、 【2018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信息是

    39、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

    40、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

    41、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

    42、、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 ,有删改)5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

    43、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7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大,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D “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

    44、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答案】5C6B7D【解析】5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 项,曲解文意, “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该题的设题区域在第三段,文中的表述是“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信息与人的关

    45、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由“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可知, “始终不会动摇”一说错误。【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试题点评】对于文章重要概念的考查,题干一般会设置为“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 ,如本题即为“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或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

    46、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C 就是在对文章第三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将文中“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的信息理解成“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说法过于绝对化。【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试题点评】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

    47、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文中原句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 ,选项变成“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曲解文章的意思。C 项是对文章第五段内容的理解概括,经过比对可以发现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D 项是对文章第六段的理解概括,文中只是一种猜测。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能力考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运用文章内容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本题 D 项,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 ,原文中说的是“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

    48、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强调的是“被奴役者” ,而 D 项中“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并没有奴役,被控制,而是运用把握了这些信息化手段,所以选D 项。【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试题点评】本题与一般的概括作者观点题不同, “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 ,一般的概括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文中作者观点的理解概括能力,而本题不但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还考查实际运用能力,即先要找到倒数第二段中“科学艺术与人的矛盾关系”

    49、 ,理解这一矛盾关系,然后再分析每个选项,把不能体现这一矛盾关系的选项挑选出来,这就增加了答题的难度。这就需要考生找到答题的突破点,如文中用一个疑问句的形式给出了“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 ,即人类可能会面临被科学技术“奴役”的命运,而 D 项,这些职业棋手是采用智能软件来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并没有被科学技术所奴役,而是运用了科学技术。2017 年高考一、 【2017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 ,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