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世界现代史

    • 资源ID:151645       资源大小:45.8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世界现代史

    1、2021 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世界现代史 知识归纳 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年年) 背景:国内战争;物质极度匮乏,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按需分配;实行义务 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目的: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评价: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侵犯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并非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年年) 背景: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

    2、济;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 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政府无力 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 确道路。 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退一步 是为了进两步)。 “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区别(补充知识点):一个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一个是通过利用资本主 义而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三三“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1928-1991 年)年) 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 的个人因素。 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推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1937 年实施 了“一五计划”、“二五计划”) ;农业集体化(1929 年起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 (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3)思想方面:个人崇拜。 作用 积极方面:高度集中的

    4、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方面: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由于忽视消费品 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 前;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也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四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四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年)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 措施: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

    5、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 自主权。 评价:改革重点在农业,一定程度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缺 乏正确理论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年)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 评价: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相 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后期改革停滞。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年) 方针: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6、措施: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 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政治改革,从而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结局: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知识归纳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危机(一经济危机(1929-1933 年年) 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奉行自由放任 政策;贫富分化加剧,生产相对过剩;股票投机过度,股价暴跌。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影响:动摇了人们对 19 世纪以来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信心,各种国家干预主义

    7、经济政策纷纷出台; 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时任美国总统胡佛的举措:起初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大幅度提高关税。1932 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签署紧急救济与 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有些学者认为,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 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二罗斯福新政二罗斯福新政(1933-1939 年年) 背景: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内容 财政金融方面:颁布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增发钞票以解

    8、决货币短缺。 工业方面: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生产进行计划指导。 农业方面:颁布农业调整法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 社会福利方面: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保护劳工权利;颁布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 业保险制度。 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改革开放、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补充知识点) 相同点:都强调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都是在各 国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不同点:苏联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

    9、的办法发展生产,美 国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私有制前提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终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在坚 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 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启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三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多个国家实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避免经济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加强国 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

    10、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第一个福利国家是英国);第 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知识经济兴起(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出 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订指导性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 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问 题。 注: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危 机

    11、;80 年代后美、英等国奉行里根经济学和货币主义逐步摆脱滞胀危机。 知识归纳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演变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演变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 原因: 战时的共同敌人消失;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根本原因) ;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 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形成。 2对峙方式: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冷战过程 (1)“铁幕演说”:1946 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 出

    12、“冷战”信号。 (2)杜鲁门主义: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指出美国要将遏制共产主义作 为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3)马歇尔计划:1947 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用经 济手段使美国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这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4) 北约建立: 1949 年, 美国、 英国等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部署初步形成。 (5)苏联的反击措施:1947 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13、1949 年成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1955 年,建立以苏联 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标志着冷战达到高潮,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美苏冷战下的国际形势(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冷战表现:柏林危机(1949 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这是美苏对抗的典型表现,也表明此时战 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热战表现:朝鲜战争(1950-1953 年)、越南战争(1961-1973 年)。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背景: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

    14、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 联的威胁;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 进程:1951 年 4 月成立欧洲煤钢联营;1957 年组建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三个共 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并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发展;1993 年欧盟成立(当今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 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 作用:促进和推动了西欧政局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同美苏两个越级大国抗衡的 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日本的崛起(20 世纪 6、70 年代) 原因:民主化改革;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高度重视教育;美国的扶植;实行非军事化。 结果:

    15、日本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的出现 兴起: 1961 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内容: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 式和表现,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影响: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 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意:中国未加入不结盟运动。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

    16、苏联解体 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西方国家 的“和平演变”。 时间:1991 年。 影响:标志战后存在 40 多年的两极格局瓦解。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了“一超多强”局面。 注意: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雅尔塔体系瓦解和冷战结束后展现的多极力量竞争共处的趋势。 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目前多极化趋势加强,但不能说多极化已经形成。 知识归纳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一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背景:二战

    17、后世界金融秩序混乱;英镑丧失国际货币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大增。 建立:1944 年 7 月,美国等国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 时间:1944-1973 年。 内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和比价;建立世界银行(初期致 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协助成员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和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 。 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领域 的混乱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

    18、间内 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2国际贸易体系 (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形成:1947 年英、法、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目的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 自由化。 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标志着以美 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WTO) 成立: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是一个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世界性多边贸易组织, 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全球性经贸机构,世贸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 立。中国 2001

    19、年加入 WTO。 作用:促使各成员国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经济全球化制订规则,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二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 成立过程 1951 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1958 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共同体 还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1993

    20、年欧盟正式诞生,2002 年欧元正式启用。 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成员国合作程度高。 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 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形成原因: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成时间:1994 年。 性质: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 世纪 70、80 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经济区域 集团化的推动。198

    21、9 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1 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该组织是一个论坛性质的合作组织, 成员国之间合作程度较低) 。 知识归纳 5: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文学一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出现时间:19 世纪上半叶。 背景: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30 年代,欧洲革命、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 性王国”感到失望,努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特点:对现实不满,强调抒发个人的情感,积极追求理想世界;在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 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2、。 代表人物:拜伦(代表作唐璜 ) ;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 ) 。 2.现实主义文学 出现时间:19 世纪中期。 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特点:直面现实,敢于深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 代表人物:司汤达(代表作红与黑 ,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 ;托尔 斯泰( 战争与和平 ) 。 3现代主义文学(属于现代史部分) 出现时间:20 世纪 5、60 年代。 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创作手法夸张怪诞。 代表人物:贝克特(代表作等待戈多 ) 。 二美术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出现时间: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特点:突出理性,

    23、画面古朴、庄严、典雅。 代表人物及作品:大卫马拉之死 。 2.浪漫主义美术 出现时间:19 世纪初期。 特点:轻理性重感情,不满现实,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 彩。 代表人物及作品: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 3现实主义美术 出现时间:19 世纪中期。 特点:以准确观察为基础,追求色彩和形状的逼真,着重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强调艺术的时 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 代表人物及作品:米勒拾穗者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4印象画派 出现时间:19 世纪 60、70 年代。 背景:19 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

    24、步。 特点: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 间印象”;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 的色彩变化。 代表人物及作品:梵高向日葵 ;莫奈日出印象 。 5现代主义美术 时间:20 世纪之后。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精神需 求;科技的发展。 特点: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代表人物及作品:毕加索格尔尼卡 。 三音乐三音乐 贝多芬(1770-1827 年) :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 的先河,其代表作为九部交响曲。贝多芬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民主的革命精神,其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 和乐观主义气息。 舒伯特(1797-1828 年) :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家,歌曲之王。 舒曼(1810-1856 年) :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将音乐的浪漫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年) :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家,旋律大师。 四影视艺术四影视艺术 电影:1895 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电视:1926 年英国贝尔德发明。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世界现代史)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